一种加强型防振抗疲劳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303发布日期:2019-07-31 20:1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防振抗疲劳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防振抗疲劳电饭煲内胆。



背景技术: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最初的电饭煲设计相当简单,通过一个按键进行操作,锅胆则是采用铝材质,此后这种机械式电饭煲的外观设计也有了很大改变,原本一白落地的电饭煲机身上开始增加了印花及卡通图案,继机械电饭煲之后,电脑电饭煲也随之上市,它们不再仅仅只能煮饭,还提供了定时、煮饭、保温以及菜单选择等多种功能,实现一锅多用,内胆加涂了不沾材质,保证煮饭时更不易糊饭、沾锅。

原有电饭煲内胆一般坐在电饭煲内,而一些用户会选择在用餐时将内胆取出进行盛饭,但是锅沿与电饭煲见的缝隙较小不容易拿取,且将内胆拿取后,由于锅底温度高,放置锅胆时锅底发生磕碰后容易变形,影响煮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防振抗疲劳电饭煲内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电饭煲内胆一般坐在电饭煲内,而一些用户会选择在用餐时将内胆取出进行盛饭,但是锅沿与电饭煲见的缝隙较小不容易拿取,且将内胆拿取后,由于锅底温度高,放置锅胆时锅底发生磕碰后容易变形,影响煮饭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防振抗疲劳电饭煲内胆,包括内胆体、锅沿、加固圈和锅底,所述内胆体的上端外沿设置有所述锅沿,所述锅沿和所述内胆体一体成型,所述锅沿上开设有凹口,所述内胆体的底部具有所述锅底,所述锅底的外沿设置有所述加固圈,所述锅底上设置有加固龙骨和陶瓷导热片,所述加固龙骨和所述陶瓷导热片均位于所述锅底的外侧,并与所述加固龙骨固定连接,所述陶瓷导热片镶嵌在所述加固龙骨内壁。

优选的,所述内胆体包括釉瓷层、铝合金层、不锈钢层和抗氧化层,所述釉瓷层、铝合金层、不锈钢层和所述抗氧化层由内到外依次分布,所述釉瓷层、铝合金层、不锈钢层和所述抗氧化层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釉瓷层由不粘涂层、陶瓷釉层和石瓷层组成,所述不粘涂层、陶瓷釉层和所述石瓷层由内而外依次分布,所述不粘涂层具有一定的硬度,所述陶瓷釉层具有耐高温性,所述石瓷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锅沿的外侧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锅沿的外侧具有凹口,所述凹口的数量为三个,且所述凹口的宽度大于一厘米,所述凹口呈光滑内凹的弧形。

优选的,所述加固龙骨为7075铝材,所述加固龙骨的厚度为所述锅底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陶瓷导热片为高硬度陶瓷,所述陶瓷导热片的厚度等于所述加固龙骨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加固圈呈圆环状,所述加固圈的外径等于所述内胆体的外径,所述加固圈具有较高的硬度,所述内胆体的侧面具有标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内胆体的外侧设置有锅沿,并且在锅沿上设置有凹口,增加了锅沿和电饭煲之间的间隙,方便使用者拿取,另外锅底设置有加固龙骨和陶瓷导热片,并且在外侧设置有加固圈,由于陶瓷导热片具有较高的硬度,不易发生变形,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胆体磕碰而造成的锅底发生形变,保证蒸饭时锅底受热均匀,提高煮饭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锅底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胆体;101、标度线;11、釉瓷层;12、铝合金层;13、不锈钢层;14、抗氧化层;2、锅沿;21、凹口;3、加固圈;4、锅底;41、加固龙骨;42、陶瓷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防振抗疲劳电饭煲内胆,包括内胆体1、锅沿2、加固圈3和锅底4,内胆体1的上端外沿设置有锅沿2,锅沿2和内胆体1一体成型,锅沿2上开设有凹口21,内胆体1的底部具有锅底4,锅底4的外沿设置有加固圈3,锅底4上设置有加固龙骨41和陶瓷导热片42,加固龙骨41和陶瓷导热片42均位于锅底4的外侧,并与加固龙骨41固定连接,陶瓷导热片42镶嵌在加固龙骨41内壁。

本实施例中,锅底4上设置有加固龙骨41和陶瓷导热片42,可以增加锅底4的硬度,不易在高温磕碰下发生变形,陶瓷导热片42镶嵌在加固龙骨41内壁,陶瓷导热片42和加固龙骨41之间可以相互形成支撑,增加整体的硬度,并同时保证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且保证受热的均匀。

具体的,内胆体1包括釉瓷层11、铝合金层12、不锈钢层13和抗氧化层14,釉瓷层11、铝合金层12、不锈钢层13和抗氧化层14由内到外依次分布,釉瓷层11、铝合金层12、不锈钢层13和抗氧化层14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胆体1包括釉瓷层11、铝合金层12、不锈钢层13和抗氧化层14,釉瓷层11、铝合金层12、不锈钢层13和抗氧化层14由内到外依次分布,釉瓷层11、铝合金层12、不锈钢层13和抗氧化层14之间固定连接,釉瓷层11可以提供较高的致密层,防止发生粘锅,通过导热良好的铝合金层12使锅底4的热量传导到内胆体1的侧面,整体进行加热,不锈钢层13可以保持内胆体1具有可靠的强度,并通过抗氧化层14来维持不锈钢层13物理性质,减缓发生氧化。

具体的,釉瓷层11由不粘涂层、陶瓷釉层和石瓷层组成,不粘涂层、陶瓷釉层和石瓷层由内而外依次分布,不粘涂层具有一定的硬度,陶瓷釉层具有耐高温性,石瓷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本实施例中,釉瓷层11由不粘涂层、陶瓷釉层和石瓷层组成,不粘涂层、陶瓷釉层和石瓷层由内而外依次分布,不粘涂层具有一定的硬度,陶瓷釉层具有耐高温性,石瓷层具有较高的硬度,陶瓷釉层可以给不粘涂层提供较高的硬度支撑,防止用户将不粘涂层损坏而影响煮饭的效果。

具体的,锅沿2的外侧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锅沿2的外侧具有凹口21,凹口21的数量为三个,且凹口21的宽度大于一厘米,凹口21呈光滑内凹的弧形。

本实施例中,锅沿2的外侧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锅沿2的外侧具有凹口21,凹口21的数量为三个,且凹口21的宽度大于一厘米,凹口21呈光滑内凹的弧形,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隔热布伸进凹口21中将锅沿2抓取住,然后将锅胆取出。

具体的,加固龙骨41为7075铝材,加固龙骨41的厚度为锅底4厚度的二分之一,陶瓷导热片42为高硬度陶瓷,陶瓷导热片42的厚度等于加固龙骨41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加固龙骨41为7075铝材,加固龙骨41的厚度为锅底4厚度的二分之一,7075铝材具有高硬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满足锅底4硬度的热传递性的要求,陶瓷导热片42为高硬度陶瓷,陶瓷导热片42的厚度等于加固龙骨41的厚度,通过陶瓷导热片42可以增加锅底4的硬度,防止磕碰时锅底4发生形变,并保证锅底4的平整度,保证受热的均匀。

具体的,加固圈3呈圆环状,加固圈3的外径等于内胆体1的外径,加固圈3具有较高的硬度,内胆体1的侧面具有标度线101。

本实施例中,加固圈3呈圆环状,加固圈3的外径等于内胆体1的外径,在淘米时,若外壁粘有水珠,会因加固圈3而不会流到锅底4上,方便用户将水珠擦掉,以免在留在锅底煮饭时掉落在电饭煲内,形成安全隐患,加固圈3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锅底4的防磕碰能力,且在取出锅胆放置时,可以避免陶瓷导热片42直接接触放置面,内胆体1的侧面具有标度线101,方便用户进行水量的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将淘好米的内胆体1使用抹布擦干外壁的水珠,然后将其放置在电饭煲内,此时加固圈3位于加热盘的外侧,而锅底4底面的加固龙骨41和陶瓷导热片42直接与加热盘贴合,在加热熟饭时,可以将热量均匀的传导到锅底4上,并通过内胆体1将热量向上传递,当饭煮好后,可以用手包裹隔热布通过锅沿2上的凹口21将内胆体1取出,然后放置在合适位置,放置时,由加固圈3接触放置面,而较热的陶瓷导热片42不直接与放置面发生接触,进而对放置面形成一个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