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5993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饭煲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特指一种设有能够自动推出的供水装置且能使米粒具有木香的新型电饭煲。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电饭煲领域中,其智能化也迅速发展了起来,传统的电饭煲智能化一般体现在通过程序将其加热模式进行设定,其锅胆都为一般的金属框架,蒸煮后的米粒并不能具有特殊香气,且这种电饭煲在加工前必需先将原料及加工用水置入锅内方可进行加工,当不进行加工时,锅内的原料容易长时间泡水变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其加工步骤繁琐,为了进一步加强智能化,市面上出现了能够自动加水的电饭煲,这类电饭煲能够在加工时通过程序进行自动加水,这种加水设备在需要取出时往往需要手动将其拉出,不便于使用,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智能化程度不足,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饭煲,特指一种设有能够自动推出的供水装置且能使米粒具有木香的新型电饭煲。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饭煲,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供水装置、内锅机构、加热装置及控制系统,所述内锅机构包括内锅胆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内锅胆的储料架,所述内锅胆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槽,若干个所述卡槽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木片或竹片,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置有推送机构的储水箱和安装于所述储水箱上的抽水机构,所述推送机构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推送机构由驱动、推杆或所述弹簧所组成,所述推杆或所述弹簧的其中一端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驱动中,另一端抵于所述储水箱上。

其中,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储水箱内部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储水间和第二储水间,所述第一储水间和所述第二储水间内均设置有水流道,所述储水箱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设置有能与所述水流道相配合的衔接管道和若干个连接孔,所述水流道与所述衔接管道相连通,并通过所述衔接管道使所述储水箱与所述抽水机构相连接。

其中,所述水流道包括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所述衔接管道包括第一衔接管和第二衔接管,所述第一水道与所述第一衔接管相连接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水道与所述第二衔接管相连接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内锅机构设置有第三水道,所述第三水道与所述抽水机构相连接,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水泵相连接。

其中,所述储料架设置有承托部,并通过所述承托部将所述储料架挂设于所述内锅胆中,所述储料架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内锅胆相连通的蜂窝孔,所述内锅胆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管脚,所述管脚分别与所述内锅胆和所述储水箱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电饭煲,通过在传统电饭煲的金属锅胆内增设木片,使其在蒸煮过程中内将内部食物灌注木香,极大地提高了食物的品质及口感,且在储水箱上设置自动推出机构,使储水箱内自动实现推出功能,解决传统电饭煲需要人手拉出的不便,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锅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壳体;2-供水装置;3-内锅机构;4-加热装置;5-控制系统;6-内锅胆;7-储料架;8-卡槽;9-木片;10-推送机构;11-储水箱;12-抽水机构;13-驱动;14-推杆;16-隔板;17-第一储水间;18-第二储水间;19-水流道;20-箱盖;21-衔接管道;22-连接孔;23-第一水道;24-第二水道;25-第一衔接管;26-第二衔接管;27-第一流道;28-第二流道;29-第三水道;30-第一水泵;31-第二水泵;32-承托部;33-蜂窝孔;34-管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电饭煲,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供水装置2、内锅机构3、加热装置4及控制系统5,所述内锅机构3包括内锅胆6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内锅胆6的储料架7,所述内锅胆6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槽8,若干个所述卡槽8内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木片9或竹片,所述供水装置2包括设置有推送机构10的储水箱11和安装于所述储水箱11上的抽水机构12,所述推送机构10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5,所述推送机构10由驱动13、推杆14或弹簧所组成,所述推杆14或弹簧其中一端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驱动13中,另一端抵于所述储水箱11上。

其中,所述储水箱11内设置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将所述储水箱11内部分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储水间17和第二储水间18,所述第一储水间17和所述第二储水间18内均设置有水流道19,所述储水箱11设置有箱盖20,所述箱盖20设置有能与所述水流道19相配合的衔接管道21和若干个连接孔22,所述水流道19与所述衔接管道21相连通,并通过所述衔接管道21使所述储水箱11与所述抽水机构12相连接。

其中,所述水流道19包括第一水道23和第二水道24,所述衔接管道21包括第一衔接管25和第二衔接管26,所述第一水道23与所述第一衔接管25相连接形成第一流道27,所述第二水道24与所述第二衔接管26相连接形成第二流道28,所述内锅机构3设置有第三水道29,所述第三水道29与所述抽水机构12相连接,所述抽水机构12包括第一水泵30和第二水泵31,所述第一流道27与所述第一水泵30相连接,所述第二流道28与所述第二水泵31相连接。

其中,所述储料架7设置有承托部32,并通过所述承托部32将所述储料架7挂设于所述内锅胆6中,所述储料架7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内锅胆6相连通的蜂窝孔33,所述内锅胆6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管脚34,所述管脚34分别与所述内锅胆6和所述储水箱11相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