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768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电饭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电器,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送料及干洗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号ZL201320598606.0,专利名称为稻谷风道输送装置以及专利号ZL201320598569.3,专利名称为均匀进米装置能够将大米均匀的铺洒在锅底并注水,把人们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稻谷到米粥、米饭的全自动化加工。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751315X公开了一种具有储米、洗米、进米、蒸煮功能的分体式电饭煲;上述三个专利介绍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解决如何通过实现将米粒自动送入电饭煲内锅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解决如何实现对米粒进行自动干洗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解决如何对自动送米及自动干洗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电饭煲,包括电饭煲主体、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碾辊、第一米粒存放箱、第二米粒存放箱、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抽风电机;旋转碾辊处于第一米粒存放箱内,第一米粒存放箱与第二米粒存放箱相互贯通,上述第二米粒存放箱同时与第一气流通道初始端连通,第一气流通道的末端处于电饭煲主体的内锅上方,第二气流通道的初始端处于内锅上方,抽风电机与第二气流通道的末端连通。

所述电饭煲主体还包括干洗机构,该干洗机构包括三通、垃圾存储腔体;三通其中的第一通连通第二气流通道的末端,第二通连通第一米粒存放箱,第三通连通垃圾存储腔体;上述垃圾存储腔体内设置有上述抽风风机。

所述电饭煲主体还包括挡片、第一气流阀门、第二气流阀门、至少一个气流阀门升降机构;第二米粒存放箱在贯通位置设置上述挡片;在该第一气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一个使第一气流通道与内锅连通的第一气流阀门孔,上述第一气流阀门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气流阀门,该第一气流阀门与气流阀门升降机构连接;在该第二气流通道的初始端设置有一个使第二气流通道与内锅连通的第二气流阀门孔,上述第二气流阀门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气流阀门,该第二气流阀门与气流阀门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旋转碾辊连接一个推料电机,在该旋转碾辊外套有一个网筛。

所述第一米粒存放箱具有一个第一进米口、第一出米口及一个第一除尘口,该第一进米口与一个米仓连通;米仓在米粒最低储存位置具有一个传感器;第一出米口与第二米粒存放箱连通,旋转碾辊朝向第一出米口,三通的第二通连通第一除尘口。

所述挡片为弹性簧片,第二米粒存放箱在第一出米口对应位置具有第二进米口,簧片固定在第二米粒存放箱内面上并贴合上述第二进米口。

所述气流阀门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偏心轮、升降杆;偏心轮一端与升降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连接,升降杆同时或者单独分别与第一气流阀门和第二气流阀门连接。

所述电饭煲主体旁边具有外置水箱,电饭煲主体内具有水泵,电饭煲主体内锅上具有进水口,上述外置水箱通过水泵与进水口连接。

电饭煲,包括电饭煲主体、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碾辊、第一米粒存放箱、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抽风电机;旋转碾辊处于第一米粒存放箱内,第一米粒存放箱与第一气流通道初始端贯通,第一气流通道的末端处于电饭煲主体的内锅上方,第二气流通道的初始端处于内锅上方,抽风电机与第二气流通道的末端连通。

所述电饭煲主体还包括干洗机构,该干洗机构包括三通、垃圾存储腔体;三通其中的第一通连通第二气流通道的末端,第二通连通第一米粒存放箱,第三通连通垃圾存储腔体;上述垃圾存储腔体内设置有上述抽风风机;所述电饭煲主体还包括挡片、第一气流阀门、第二气流阀门、至少一个气流阀门升降机构;第一米粒存放箱在贯通位置设置上述挡片;在该第一气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一个使第一气流通道与内锅连通的第一气流阀门孔,上述第一气流阀门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气流阀门,该第一气流阀门与气流阀门升降机构连接;在该第二气流通道的初始端设置有一个使第二气流通道与内锅连通的第二气流阀门孔,上述第二气流阀门孔内活动设置有第二气流阀门,该第二气流阀门与气流阀门升降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碾辊,这样从米仓导出的米粒就能从第一米粒存放箱内导入第二米粒存放箱内进而导入到第一气流通道或者在不使用第二米粒存放箱的前提下直接导入第一气流通道内,由于第一气流通道在第一气流阀门开启状态是与内锅连通的,这样当第一气流阀门和第二气流阀门均开启及抽风风机工作时,第一米粒存放箱、第二米粒存放箱、第一气流通道、内锅、第二气流通道、抽风风机的抽风路径就形成一个通路,或者第一米粒存放箱、第一气流通道、内锅、第二气流通道、抽风风机的抽风路径就形成一个通风通路,这样米粒就被自动带入到内锅内实现自动进料;由于设有抽风风机、三通,这样当抽风风机工作时,气流阀门堵住使内锅与第一端连通的气流阀门孔,这样米粒存放箱、第三端、抽风风机三者就形成一个通风通路,从而将米粒存放箱中的灰尘通过第三端导入到垃圾存放腔体内从而达到米粒干洗及收集垃圾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电饭煲的示意图;

图2是电饭煲去掉米仓顶盖及电饭煲主体顶盖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电饭煲内部自动送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推料电机、碾辊、第一米粒存放箱、网筛、第二米粒存放箱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第一米粒存放箱的示意图;其去掉了顶盖;

图6是显示抽风系统内部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电饭煲内部的示意图;

图中 1. 旋转碾辊、2. 第一米粒存放箱、21. 第一进米口、22. 第一出米口、23.第一除尘口、3. 挡片、4. 第二米粒存放箱、41. 第二进米口、5. 第一气流通道、51.第一气流阀门孔、6. 第二气流通道、61. 第二气流阀门孔、7. 第一气流阀门、8. 第二气流阀门、9. 气流阀门升降机构、91. 升降电机、92. 偏心轮、93. 升降杆、10. 抽风系统、101. 抽风风机、11. 米仓、111. 传感器、12. 推料电机、13. 网筛、14. 连通管道、15. 内锅、161. 初始端、162. 末端、17. 垃圾存储腔体、18. 三通、181. 第一端、182. 第二端、183. 第三端、191. 水箱、192. 水泵、193.进水口、20. 电饭煲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7,图中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主体20、送料机构、干洗机构。上述送料机构和干洗机构放置在电饭煲主体20的一侧侧面。

电饭煲主体20内部具有目前电饭煲常采用的部件,如加热盘、内锅15等部件,在该电饭煲主体20的一侧放置外置水箱191,电饭煲主体20内部具有水泵192,水泵192则与内锅上方的进水口193连通,这样通过外置水箱191及水泵192将水导入到内锅15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置水箱191可放置在电饭煲主体20的两侧。

送料机构包括一个旋转碾辊1、一个第一米粒存放箱2、一个挡片3、一个第二米粒存放箱4、一个第一气流通道5、一个第二气流通道6、一个第一气流阀门7、一个第二气流阀门8、一个气流阀门升降机构9、一个抽风风机101。

旋转碾辊1用于将米仓11掉落下来的米粒经过干洗程序后就导入到第二米粒存放箱4内或者在不采用第二米粒存放箱4的前提下直接导入到第一气流通道5内。该旋转碾辊1处于第一米粒存放箱2内并处于米仓11下方,该旋转碾辊1通过一个连接器连接一个推料电机12,在该旋转碾辊1外套有一个网筛13。第一米粒存放箱2具有一个第一进米口21及第一出米口22及第一除尘口23,该第一进米口21与上述米仓11连通;米仓11在米粒最低储存位置具有一个传感器111用于检测米仓11内米粒是否处于最少剩余量;第一出米口22与第二米粒存放箱4连通实现第一米粒存放箱2与第二米粒存放箱4相互贯通,旋转碾辊1朝向第一出米口22,这样就能将米粒导入到第二米粒存放箱4内。挡片3为弹性簧片,第二米粒存放箱4在第一出米口22对应位置具有第二进米口41,簧片固定在第一米粒存放箱2内面上并贴合上述第一出米口22。在不采用第二米粒存放箱4的情况下,簧片固定在第一米粒存放箱4外表面上并贴合上述第一出米口22。

第一气流通道5初始端161连通上述第二米粒存放箱4,图3及图4中未画出第一气流通道5初始端161与第二米粒存放箱4之间的连通管道14,虽然未画出,但经过如下的描述应该能很清楚第一气流通道5与第二米粒存放箱4的连接关系,如不清楚,图3实现了第一气流通道5初始端161与第二米粒存放箱4之间的连通管道14。第一气流通道5末端162处于内锅15上方且具有一个第一气流通道5与内锅15连通的第一气流阀门孔51,在该第一气流阀门孔51内活动安装有一个第一气流阀门7,该第一气流阀门7与气流阀门升降机构9连接,其中,初始端161和末端162是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定义的。上述气流阀门升降机构9为常规结构,其可采用手动升降或者电动升降只要将气流阀门实现上下运动进而对第一气流阀门孔61进行开启或者闭合即可。当采用电动升降时,该气流阀门升降机构9包括升降电机91、偏心轮92、升降杆93;偏心轮92一端与升降电机91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93连接,升降杆93与第一气流阀门7连接。

第二气流通道6的初始端处于内锅15上方并同样安装有一个使第二气流通道6与内锅15连通的第二气流阀门孔61,上述第二气流阀门孔61内活动安装有第二气流阀门8,该第二气流阀门8与气流阀门升降机构9连接;第二气流通道6的末端连接有抽风系统10,该抽风系统10内部具有一个抽风风机101。第一气流通道5和第二气流通道6采用对称式设计。

三通18与第二气流通道6连通的一侧具有第一端181,三通18在靠近抽风系统10内的抽风风机101位置具有第二端182,该第二端182依次连接内部具有过滤件的垃圾存储腔体17、抽风风机101;三通18在靠近第一米粒存放箱2位置具有第三端183,该第三端183与第一除尘口23连通,这样当抽风风机101工作时,第二气流阀门8堵住使内锅15与第一端181连通的第二气流阀门孔61,这样第一米粒存放箱2、第三端183、抽风风机101三者就形成一个通风通路,从而将第一米粒存放箱2中的灰尘通过第三端183导入到垃圾存放腔体17内从而达到米粒干洗及收集垃圾的功能。

在实际使用中即其它实施例中,可将第二米粒存放箱4去掉,直接将第一米粒存放箱2与第一气流通道5连通,挡片3则安装在第一米粒存放箱2外表面上并贴合第一出米口2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