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074发布日期:2019-07-31 20: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饮水杯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杯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杯盖一般是没有饮水的功能,有些有饮水功能的一般是操作比较麻烦,或是饮水口在打开后无法方便的关闭,使得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杯盖存在饮水不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卫生的饮水杯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饮水杯盖,包括上旋盖、主盖和下封水内衬,所述上旋盖包括壳体和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中部下凹,所述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位于壳体内且设置在壳体中部上,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饮水口,所述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与壳体之间形成腔体,所述饮水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上旋盖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卡筋,所述壳体的下凹中部的底部上设有限位筋;

所述主盖为筒形结构,所述主盖的下部设有与杯子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主盖的上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主盖的下部内壁上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第二卡槽,在主盖的上部内壁上设有用于上旋盖只能旋转90°的限位槽;

所述下封水内衬包括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的上部外侧设有封水硅胶槽,在内螺纹结构的前后两侧上分别设有按压片,每个按压片的外侧设有凸台;

所述上旋盖的外壳扣接在主盖的上部外,所述卡筋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上,同时上旋盖的下凹中部位于主盖内且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伸入主盖内,此时,所述上旋盖上的限位筋位于主盖的限位槽内;封水硅胶圈安装在下封水内衬的封水硅胶槽内,通过按压按压片从主盖的下方装入,下封水内衬的内螺纹结构与上旋盖上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螺纹连接,使得下封水内衬上的凸台卡接在相应的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槽的高度大于下封水内衬上的凸台的高度,所述下封水内衬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主盖上;

旋转上旋盖使得下封水内衬上移,下封水内衬上的封水硅胶圈将主盖、上旋盖与下封水内衬之间的间隙封死,实现封水;旋转上旋盖使得下封水内衬下移,下封水内衬上的封水硅胶圈也随之下移,使得主盖、上旋盖与下封水内衬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同时连通杯子以及饮水口,实现出水。

进一步,所述限位筋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筋对称布置在饮水口的左右两侧的壳体下凹中部上,所述限位槽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槽左右对称的布置在主盖的上部内壁上,两个限位筋与两个限位槽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操作方便、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倒置示意图。

图3是上旋盖的倒置示意图。

图4是下封水内衬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封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8,一种饮水杯盖,包括上旋盖1、主盖2和下封水内衬3,所述上旋盖1包括壳体和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11,所述壳体的中部下凹,所述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11位于壳体内且设置在壳体中部上,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饮水口,所述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与壳体之间形成腔体,所述饮水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上旋盖1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卡筋12,所述壳体的下凹中部的底部上设有限位筋13;

所述主盖2为筒形结构,所述主盖2的下部设有与杯子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主盖2的上部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21,所述主盖2的下部内壁上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布置的第二卡槽22,在主盖2的上部内壁上设有用于上旋盖只能旋转90°的限位槽23;

所述下封水内衬3包括内螺纹结构31,所述内螺纹结构31的上部外侧设有封水硅胶槽32,在内螺纹结构31的前后两侧上分别设有按压片,每个按压片的外侧设有凸台33;

所述上旋盖1的外壳扣接在主盖2的上部外,所述卡筋12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21上,同时上旋盖1的下凹中部位于主盖2内且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11伸入主盖2内,此时,所述上旋盖1上的限位筋13位于主盖2的限位槽23内;封水硅胶圈4安装在下封水内衬的封水硅胶槽内,通过向内按压按压片从主盖2的下方装入,下封水内衬3的内螺纹结构31与上旋盖1上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11螺纹连接,使得下封水内衬3上的凸台33卡接在相应的第二卡槽22内,所述第二卡槽22的高度大于下封水内衬3上的凸台33的高度,所述下封水内衬3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主盖2上;

旋转上旋盖1使得下封水内衬3上移,下封水内衬3上的封水硅胶圈4将主盖2、上旋盖1与下封水内衬3之间的间隙封死,实现封水;旋转上旋盖1使得下封水内衬3下移,下封水内衬3上的封水硅胶圈4也随之下移,使得主盖2、上旋盖1与下封水内衬3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同时连通杯子以及饮水口,实现出水。

进一步,所述限位筋13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筋对称布置在饮水口的左右两侧的壳体下凹中部上,所述限位槽23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槽左右对称的布置在主盖2的上部内壁上,两个限位筋与两个限位槽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主盖2上的限位槽23用于防止上旋盖1旋过头,限制其只能旋转90°,第一卡槽21防止上旋盖掉出,第二卡槽22防止下封水内衬3掉落并限制下封水内衬3只能上下移动;主盖2的内壁上还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限位槽23的下方,上旋盖1的壳体下凹中部抵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上旋盖1压到主盖2上面,封水硅胶圈4套在下封水内衬3上,然后从底部直接螺纹对接到上旋盖1的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11;直至旋紧和下封水内衬3的凸台卡在主盖2下面的第二卡槽22中;旋转上旋盖1的时候,带有外螺纹的柱形结构11通过螺纹会带动下面的下封水内衬3上下运动来达到封水和出水。具体为:

旋转上旋盖1使得下封水内衬3上移,下封水内衬3上的封水硅胶圈4上移顶触在主盖2的环形凸台上,将主盖2、上旋盖1与下封水内衬3之间的间隙封死,实现封水;旋转上旋盖1使得下封水内衬3下移,下封水内衬3上的封水硅胶圈4也随之下移且脱离主盖2的环形凸台,使得主盖2、上旋盖1与下封水内衬3之间产生间隙,即主盖2与下封水内衬3之间的间隙、下封水内衬3的凸台与第二卡槽22之间的间隙与第二卡槽22形成流水通道,该流水通道同时连通杯子以及饮水口,实现出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