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9466发布日期:2019-07-10 09:3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卷帘系统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



背景技术:

从2010年起,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在我国全社会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到大约35%,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和空调能耗又占到了55%左右。由于窗户造成的热传递占建筑围护能耗的50%左右,因此,窗户节能对于建筑节能甚至整个社会的节能都意义重大,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充分,夏季的时间长,这使得建筑遮阳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490350.1公开的一种外遮阳卷帘系统,包括:玻璃窗;卷帘盒,其设置在该玻璃窗的窗檐处;遮阳卷帘,其能被至少部分地收纳于所述卷帘盒内,或是能够从所述卷帘盒中伸展出来,遮盖该玻璃窗;卷帘滑槽,设置在该窗户的左右两侧,用于当该遮阳卷帘从该卷帘盒伸展出来时,将该遮阳卷帘限制于其内,以避免该遮阳卷帘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摆动;其中,在该遮阳卷帘上设置了能够根据室外温度而被开启或闭合的多个通风口。夏季,通过开启上述通风口,该卷帘系统能实现热空气的对流,从而有效地降低室内的温度。冬季,通过闭合上述通风口,该卷帘系统能实现对室内空间的保温。

该装置操作需要人工进行,不够智能且该装置的通风孔不能够很好防止阳光和雨水进入。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根据光照强度自动控制遮阳卷帘升降且通风孔能够很好的防止阳光雨水进入的外遮阳卷帘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前端中间位置安装有光强传感器,所述安装板左侧顶端安装有主控芯片,所述安装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板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卷帘支架,所述卷帘支架上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中间位置套有滚筒,所述滚筒上安装有遮阳卷帘,所述转动轴左侧连接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上安装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上端固定在安装板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光强传感器为数字式BH1750FVI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为AT89C52芯片。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滚筒固定连接,所述滚筒安装在两对称设置的卷帘支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遮阳卷帘上设置有分布均匀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遮阳卷帘正面呈45°角且通风孔由前端面向后端面呈45°向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左侧固定连接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连接在交流电机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光强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与交流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光强传感器、主控芯片以及交流电机配合使用,实现遮阳卷帘的自动调控。

2、遮阳卷帘上设有的分布均匀的通风孔能够起到很好的通风效果且能够很好的对阳光和雨水进行阻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帘自动控制电路图。

图中:1-安装板,2-光强传感器,3-主控芯片,4-安装座,5-卷帘支架,6-转动轴,7-滚筒,8-遮阳卷帘,801-通风孔,9-交流电机,10- 电机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居家外遮阳卷帘系统,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 1前端中间位置安装有光强传感器2,安装板1左侧顶端安装有主控芯片3,安装板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板1底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卷帘支架5,卷帘支架5上安装有转动轴6,转动轴6中间位置套有滚筒7,滚筒7上安装有遮阳卷帘8,转动轴6左侧连接交流电机 9,交流电机9上安装有电机安装架10,电机安装架10上端固定在安装板1左侧中间位置。

具体的,光强传感器2为数字式BH1750FVI传感器,主控芯片3 为AT89C52芯片,转动轴6与滚筒7固定连接,滚筒7安装在两对称设置的卷帘支架5之间,遮阳卷帘8上设置有分布均匀的通风孔801,通风孔801与遮阳卷帘8正面呈45°角且通风孔801由前端面向后端面呈45°向上,转动轴6左侧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电机转轴连接在交流电机9右侧中间位置,光强传感器2与主控芯片3电性连接,主控芯片3与交流电机9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数字光强度传感器BH1750FVI芯片的SDA和SCL 引脚分别接主控器的仿IIC协议接口P2.0和P2.1引脚,根据标准 IIC协议使之能够读取传感器的光强数据;为了实现噪声小、运行稳定的目的,系统采用220V三线交流电机,根据三线交流电机接线规则,公共线与市电的相线相接,另外两条电源线并联一个AC 450V、10μ F的CBB61交流金属化聚丙烯电机启动电容后,分别接继电器1和继电器2,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导通来控制交流电机正反转;交流电机9 根据主控芯片AT89C52的输出控制信号进行工作,控制遮阳卷帘8开度。外遮阳卷帘系统在自动控制模式下,通过BH1750FVI芯片对室内光强强弱的检测,实现遮阳卷帘8开合程度的自动调节,将检测的光强与预设光强(由用户自行设定)上下限比较,若大于上限,则遮阳卷帘 8关闭,若小于下限,则遮阳卷帘8开启;通风孔801的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通风效果,同时能够很好的防止阳光和雨水的进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