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856发布日期:2019-08-31 01:16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砧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砧板,属于厨房家居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砧板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厨房用品,俗称切菜板或菜板,先秦又称俎,一种厨房用具,主要和刀具配合起来使用,用来切肉、鱼、蔬菜及水果等等。古代有石砧板、木砧板,还有木制漆饰和青铜铸造的,但其砧面多以长方形为主。普通百姓使用的是简朴的石或木砧板,帝王贵族、富贾豪绅则使用华丽的木漆砧板或特制的青铜砧板。现代砧板常见的材质有木材、竹、塑胶或强化玻璃。由于砧板上长时间积存水渍会导致细菌滋生,因此在使用清洗完毕后通常会将砧板立起。例如日本专利文献JPH11197036A所公开的一种砧板结构,通过在在砧板的侧部设置可旋转的站脚来维持砧板的站立。随后也出现了在此基础上的诸多改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564337U和CN203041995U所公开的可站立砧板,通过将砧板的提拉把手形成一可旋转的站脚结构,从而简化了砧板的结构,美观了砧板的整体外观,也提升了砧板站立的稳定性。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可站立的砧板,普遍存在的缺点就是站脚随意旋转,虽然日本专利文献JPH11197036A给出了一种可实施了克服随意旋转的方式,但其结构复杂,致使使用效果较差,成本高,也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提拉把手旋转后作为站脚,并且提拉把手不会随意旋转,同时结构也较为简单,使用效果良好的砧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砧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于板体上的提拉把手,所述提拉把手上设置有一插接轴,所述插接轴包括转轴部以及位于所述转轴部的靠近所述提拉把手一侧的限位部,在所述转轴部的端部设置有一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挡块,一压缩弹簧套在所述转轴部外侧;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接轴插入的插孔;在所述插孔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部旋转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部能够以至少两个以插接轴为轴线的旋转角度插入到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插孔内侧壁上并位于所述限位槽的远离所述提拉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台肩,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顶住所述台肩,另一端顶住所述挡块。

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安装孔,一导柱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导柱上。

所述导柱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键与键槽的装配结构。

两个所述旋转角度为0°和90°。

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转轴部侧壁上的凸棱,所述限位槽为用于所述凸棱插入的直槽。

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转轴部侧壁上的花键,所述限位槽为与所述花键相配合的花键槽。

所述限位部为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块体;所述限位槽为与所述块体外形相对应的方槽。

在所述转轴部的端部设置有一螺孔,螺孔内螺接有一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为所述挡块。

所述板体为长方形,在所述板体上设置有一缺口部,所述提拉把手位于所述缺口部内。

在所述板体上设置有集水槽和/或磨刀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砧板,使用时能够向外拉动提拉把手,使限位部在限位槽内被拉出,然后旋转提拉把手后再将限位部送回限位槽内,使限位部再次被限位槽限定位置而无法旋转,相比与现有技术而言,该结构较为简单,部件少,操作方便,不易损坏,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拉把手与板体的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限位部与限位槽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向剖视图。

图9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限位部与限位槽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砧板,包括板体1以及设置于板体1上的提拉把手2,所述提拉把手2上设置有一插接轴3,所述插接轴3包括转轴部31以及位于所述转轴部31的靠近所述提拉把手一侧的限位部32,在所述转轴部31的端部设置有一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挡块41,一压缩弹簧5套在所述转轴部31外侧;所述板体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接轴3插入的插孔61。

在所述插孔61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部32旋转的的限位槽62,所述限位部32能够以至少两个以插接轴为轴线的旋转角度插入到所述限位槽62内,也就是说,当限位部32以第一个旋转角度(以水平面为基准面,该旋转角度为0°)插入到限位槽内时,提拉把手2与板体1处于同一平面内,当限位部32以第二个旋转角度插入到限位槽内时,提拉把手与板体1相互交错一定角度,该旋转角度优选为90°。

在所述插孔61内侧壁上并位于所述限位槽62的远离所述提拉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台肩63,所述压缩弹簧5的一端顶住所述台肩63,另一端顶住所述挡块4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砧板,使用时能够向外拉动提拉把手2,使限位部32在限位槽62内被拉出,然后旋转提拉把手2后再将限位部32送回限位槽62内,使限位部32再次被限位槽62限定位置而无法旋转,相比与现有技术而言,该结构较为简单,部件少,操作方便,不易损坏,成本也较低。

为了便于安装,将所述插孔61开设于一导柱6上,同时在所述板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10,所述导柱6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0内。

所述导柱6上设置有键6a,在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键槽10a的装配结构,以防止导柱6在安装孔10内转动。

如图7、8所示,所述限位部32为设置于所述转轴部侧壁上的凸棱,所述限位槽62为两个用于所述凸棱插入的直槽,两个直槽在插槽侧壁上的间隔弧度为90°,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直槽开设在以转轴部的轴线所在平面上,另一个直槽开设在以前一直槽为基准旋转90°的位置上。

如图9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32为设置于所述转轴部侧壁上的花键,所述限位槽62为与所述花键相配合的花键槽。

作为优选方式,如图4、5、6所示,所述限位部32为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块体;所述限位槽62为与所述块体外形相对应的方槽。截面为正方形的块体能够在任意旋转90°后重新与限位槽契合。

在所述转轴部31的端部设置有一螺孔310,螺孔310内螺接有一螺钉4,所述螺钉4的螺帽为所述挡块41。

所述板体1为长方形,在所述板体上设置有一缺口部103,所述提拉把手2位于所述缺口部103内。

在所述板体1的一面上设置有支撑垫105,另一个面上设置有集水槽104,所述集水槽104连通于所述缺口部103,集水槽104用于收集板体1上的积水,集水槽104内的积水在板体1立起后能够通过缺口部103流出。

所述板体1上还设置有磨刀器7,所述磨刀器7位于板体1的一角位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