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635发布日期:2019-06-26 01:01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皿,以热源烧锅,将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其特色为边煮边吃,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暴汗淋漓,酣畅之极,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老少咸宜,至冬之佳品,火锅的器皿的种类很多,砂锅是属于其中比较好的一种,它能锅中食物原味不容易流失。

现有的火锅的加热方式多以电热体及燃气加热方式,电加热方式的缺点是电热元件容易损坏,寿命短,功率控制调节跨度不大、耗电大的弊端,燃气加热方式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使用不便,尤其是燃气加热存在燃爆的危险,因此,提出一种节约电能、且使用安全的电磁加热火锅餐桌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加热中的电热元件容易损坏,寿命短,功率控制调节跨度不大、耗电大,燃气加热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使用不便,还存在燃爆危险的问题,而提出的电磁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磁加热装置,包括餐桌、电磁感应加热器和器皿,所述餐桌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腔、方形凹槽以及限位腔,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安装在放置腔上,所述放置槽与放置腔、方形凹槽均连通,所述限位腔和方形凹槽相互连通,所述放置槽上放置有金属导热板,且电磁感应加热器和金属导热板相互接触,所述金属导热板上放置有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所述方形凹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与第二弧形罩相互固定,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器皿放置在金属导热板上。

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块和螺纹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移动块远离第二弧形罩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杆和安装槽之间为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旋钮上套设有橡胶套圈。

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的上端面均粘贴有弧形橡胶。

在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中,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上粘贴有圆筒形岩棉。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电磁感应加热器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加热体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圈加热方式缩短2/3,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可以快速的对器皿进行加热;

(2)通过金属导热板对器皿的下端进行加热,通过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对器皿的侧面进行加热,提高器皿的受热面积,加快热量的传导;

(3)第二弧形罩可以进行移动,便于器皿的放置和拿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取代电加热以及燃气加热的方式,节约电能、安全系数更高,通过金属导热板、第一弧形罩和第二弧形罩将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导至器皿中,实现对器皿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加热装置中第一弧形罩部分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餐桌、2-放置槽、3-放置腔、4-电磁感应加热器、5-金属导热板、6-第一弧形罩、7-第二弧形罩、8-方形凹槽、9-固定块、10-螺纹杆、11-安装槽、12-移动块、13-旋钮、14-橡胶套圈、15-限位腔、16-器皿、17-弧形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电磁加热装置,包括餐桌1、电磁感应加热器4和器皿16,餐桌1上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腔3、方形凹槽8以及限位腔15,电磁感应加热器4安装在放置腔3上,器皿16放置在金属导热板5上,放置槽2与放置腔3、方形凹槽8均连通,限位腔15和方形凹槽8相互连通,器皿16采用砂锅,它能使锅中食物原味不容易流失。

放置槽2上放置有金属导热板5,且电磁感应加热器4和金属导热板5相互接触,金属导热板5上放置有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的上端面均粘贴有弧形橡胶17,橡胶的导热性较差。

方形凹槽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固定块9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固定块9和螺纹杆1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块9以及轴承的设置用于对螺纹杆10进行支撑,且不影响螺纹杆10的转动。

螺纹杆1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2,且移动块12与第二弧形罩7相互固定,移动块12远离第二弧形罩7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螺纹杆10和安装槽11之间为螺纹连接,移动块12与方形凹槽8的内壁接触,方形凹槽8对移动块12的移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移动块12只能随着螺纹杆10的转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移动块12的下端位于限位腔15上,限位腔15对移动块12的移动进一步再次限定,确保移动块12只能随着螺纹杆10的转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放置槽2的内壁上粘贴有圆筒形岩棉,岩棉属于不燃材料,且导热效果差,减少导热板5、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上的热量传导至餐桌1上。

螺纹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3,旋钮13上套设有橡胶套圈14,旋钮13的设置为了便于对螺纹杆10施加一个转动外力,需要转动螺纹杆10时直接用手转动旋钮13即可,橡胶套圈14具有一定弹性(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使得手握旋钮13时更加的舒适。

电磁感应加热器4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加热体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平均预热时间比电阻圈加热方式缩短2/3,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可以快速的对器皿16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初始状态下,电磁感应加热器4处于闭合状态,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未接触,使用时,先将器皿16放到金属导热板5上,放置时注意将器皿16与第一弧形罩6充分贴合,然后转动旋钮13,使得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接触,第二弧形罩7和第一弧形罩6接触的同时与器皿16也会充分的贴合,打开电磁感应加热器4,电磁感应加热器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导热板5对器皿16的底部直接进行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器4产生的热量还通过金属导热板5传导至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上,通过第一弧形罩6和第二弧形罩7对器皿16的侧面进行加热;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