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316发布日期:2019-08-16 21: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于是,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

在生活方面,家具的使用也日渐增多,但是室内的空间有限沙发的摆放较少,当客人较多时往往会出现沙发不够使用的情况。

公告号为CN2061021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环保型沙发,包括挡板、固定架、坐垫层,所述的挡板与固定架相互垂直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固定架上设置有限位槽,坐垫层的两个侧边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坐垫层设置于固定架之间,并且定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卡合连接,所述的固定架中间为铰接连接结构。通过装置上固定架设置的限位槽与坐垫层上的定位块相互卡合连接,并且固定架结构可实现铰接。

虽然该便携式折叠环保型沙发能够实现折叠,但是在折叠后所占的空间体积较大,且不便于收纳与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具有便于移动与存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包括座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和座板铰接且座板与背板用于与使用者接触的侧壁可相互碰触,所述背板与座板上连接有用于使背板与座板呈L型设置的限位块,限位块相邻的两侧壁同时分别与座板和背板连接,背板与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插接的燕尾槽;

所述座板上设置有用于供使用者手扶的扶手,所述座板靠近地面的侧壁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座板的支腿,所述座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支腿容置的容置槽;

所述座板与背板上均设置有滚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该便携式折叠沙发时,操作人员转动支腿使支腿与地面抵触,此时座板处于水平状态;随后转动背板使背板与座板呈L型设置,操作人员将限位块插入燕尾槽内,此时限位块夹设在座板与背板的夹角间,使得背板与座板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可对该便携式折叠沙发进行使用;收纳该便携式沙发时,操作人员将限位块与燕尾槽分离,随后转动背板使背板与座板用于供使用者使用的侧壁贴合,随后同时转动背板与座板使滚轮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转动支腿使支腿容置在容置槽后可开始移动该便携式折叠沙发,该便携式沙发折叠过程简单方便,且折叠后所占空间体积较小,滚轮的设置使得该便携式沙发易于搬运方便操作人员的收纳。

进一步,所述扶手包括与座板固接的连接段和与连接段铰接的卡接段,所述连接段的长度大于等于座板与背板的厚度的和。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背板与座板折叠后,操作人员转动卡接段使卡接段与背板远离座板的侧壁贴合,使得座板与背板折叠后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减少在移动该便携式折叠沙发时背板与座板分开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连接段与卡接段的铰接处套设有阻尼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阻尼件的设置增大了连接段与卡接段间的摩擦力,阻尼件的设置使得连接段与卡接段在无操作人员转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静止,减少了在运输该便携式折叠沙发时卡接段与背板分离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扶手外包覆有一层海绵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的设置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同时对连接段与卡接段的铰接处实施保护。

进一步,所述座板与背板间还连接有用于使座板与背板呈L型的拉绳。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拉绳的设置使得座板与背板在使用时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座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支腿转动角度使支腿与座板垂直的凸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凸块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使支腿与座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支腿远离座板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的设置减少了支腿与地面的摩擦,减少了噪音的产生,同时增大了支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使得在使用该便携式折叠沙发时该便携式折叠沙发不易移动。

进一步,所述座板与背板用于与使用者接触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均设置有靠垫,所述靠垫通过暗扣与放置槽的底壁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靠垫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舒适性提高,靠垫与放置槽的底壁通过暗扣连接使得靠垫可进行拆卸,当靠垫需要清洗时可进行更换,且更换过程简单方便,暗扣的设置减少了使用者在使用时靠垫在放置槽内的滑动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放置槽贯穿座板与背板远离座板与背板的铰接处的侧壁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使用者舒适性,减少了使用者坐在座板上时,放置槽远离铰接处的侧壁抵住使用者的腿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便携式沙发折叠过程简单方便,且折叠后所占空间体积较小,易于存放;

二、卡接段的设置使得座板与背板折叠后的相对位置能够被固定,减少在移动该便携式折叠沙发时背板与座板分开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座板;11、支腿;111、橡胶块;12、容置槽;13、滚轮;14、凸块;2、背板;3、限位块;4、燕尾槽;5、扶手;51、连接段;52、卡接段;53、阻尼件;54、海绵垫;6、拉绳;7、放置槽;8、靠垫;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折叠沙发,包括座板1和背板2,背板2和座板1铰接且座板1与背板2用于与使用者接触的侧壁可相互碰触。座板1与背板2可相互碰触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放置槽7,且放置槽7贯穿座板1和背板2相互远离的侧壁。放置槽7内均设置有靠垫8,靠垫8通过暗扣(图中未示出)与放置槽7的底壁连接。背板2与座板1折叠后靠垫8容置在两个放置槽7形成的空腔中。

如图1、2所示,背板2与座板1上连接有用于使背板2与座板1呈L型设置的限位块3,限位块3相邻的两侧壁同时分别与座板1和背板2连接,背板2与座板1上均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3插接的燕尾槽4。背板2与座板1可相互碰触的端面上连接设置有拉绳6,且拉绳6拉直时背板2与座板1呈L型设置。

如图2所示,座板1上设置有用于供使用者手扶的扶手5,扶手5外包覆有一层海绵垫54。扶手5包括与座板1固接的连接段51和与连接段51铰接的卡接段52,连接段51的长度略大于座板1与背板2及扶手5靠近座板1侧的海绵垫54的厚度的和。连接段51与卡接段52的铰接处套设有阻尼件53。在本实施例中阻尼件53设置为橡胶套。

如图2、3所示,座板1靠近地面的侧壁上铰接有用于支撑座板1的支腿11,座板1上开设有用于供支腿11容置的容置槽12;容置槽12的上边沿上设置有凸块14,当凸块14与支腿11碰撞后支腿11垂直于座板1设置。支腿11远离座板1的一端设置有与地面抵触的橡胶块111。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座板1与背板2在开设燕尾槽4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滚轮13,且座板1与背板2在开设燕尾槽4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滚轮13的开口9,滚轮13通过转动杆铰接在开口9内。

安装该便携式折叠沙发的过程:

操作人员转动支腿11使支腿11与凸块14抵触,此时支腿11与座板1垂直,随后操作人员转动座板1使支腿11与地面抵触,使得座板1处于水平状态。随后转动滚轮13容置在开口9内,并转动卡接段52使卡接段52与连接段51呈L型设置且内凹处背离座板1设置。随后操作人员转动背板2使背板2与座板1呈L型设置,此时拉绳6拉直,使得背板2限定在当前位置。操作人员将限位块3插入燕尾槽4内,此时限位块3夹设在座板1与背板2的夹角间,使得背板2与座板1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完成该便携式折叠沙发的安装,随后使用者可对该便携式折叠沙发进行使用。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无需额外实用螺钉或螺栓进行连接。

收纳该便携式折叠沙发的过程:操作人员将限位块3从燕尾槽4中取出,转动背板2使背板2与座板1的侧壁相贴合,随后转动卡接段52使卡接段52与连接段51呈L型设置且内凹处朝向背板2设置,使得卡接段52与背板2远离座板1的侧壁相接触。随后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杆使滚轮13可在地面上滚动,操作人员翻转背板2与座板1使滚轮13与地面接触,随后操作人员转动支腿11使支腿11容置在容置槽12内,完成折叠过程,此时操作人员可将该便携式折叠沙发推动至收纳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