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床体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5469发布日期:2019-07-06 11:0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的床体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体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床是家居必备的用品,既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睡眠空间,还能起到装饰卧式的作用。现有的床包括床架以及放置在床架上的床垫,由于床架的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所以现有的床架都是采用可拆卸结构,包括前床板、后床板以及侧床板,前床板、后床板以及侧床板通过连接结构垂直拼装形成方形的床架,现有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多层可交错插置的插接板,在安装时,需要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的插接板交错插接,再通过插接杆竖向定位实现固接,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多层插接板相互插接,需要各插接板同时插入对应的插接板间,装配难度较大,影响装配效率,插接板同时兼具竖向定位和水平向定位的作用,使得插接板需要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影响结构使用寿命,此外,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需要通过对接插接板实现连接,对插接板及其间距有较高的生产要求,增加了加工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床体用连接结构,通过增设独立实现竖向定位的第一竖向定位条和第二竖向定位槽,有效简化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结构,既方便装配,还通过减小局部集中受力来延长使用寿命,又降低生产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方便安装的床体用连接结构,包括可呈直角装配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水平定位块,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水平定位块,第一水平定位块与第二水平定位块竖向搭接并通过竖向穿置的插接件实现水平向定位,所述第一水平定位块朝向第二连接板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竖向定位条,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竖向定位槽,第一竖向定位条水平向插入第二竖向定位槽,以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竖向定位。通过增设独立实现竖向定位的第一竖向定位条和第二竖向定位槽,使得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通过插接件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在装配时,插接件通过插置互为叠合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实现连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和加工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通过不同部位实现竖向定位和水平向定位,避免局部过度受力的情况,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向定位条的外延长度与第二竖向定位槽的深度匹配,安装到位后,第一竖向定位条的外延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竖向定位槽的壁面匹配贴合,以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周向定位。第一竖向定位条的尺寸与第二竖向定位槽的槽腔尺寸对应,使得两者插接到位后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周向定位的作用,确保相邻床板间始终保持垂直设置,进而保证床板拼合形成方形框架,为床垫提供较好的支撑。

作为优选,第二连接板包括平整的装配壁以及上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水平定位块的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壁下部开设所述第二竖向定位槽,安装到位后,第一水平定位块的顶面抵触在第二水平定位块的底面上,第一竖向定位条水平向插置在第二竖向定位槽内。第二水平定位块设置在第二连接板连接壁的上部,且与第一水平定位块高度错位设置,确保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齐平高度进行连接,有效降低对床板高度的要求。第一竖向定位槽高度与第二竖向定位条的高度匹配,确保两者水平向匹配插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中部分别开设竖向贯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互为贯通,以使所述插接件竖向穿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插接件竖向穿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第一水平定位块和第二水平定位块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进而确保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的水平向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件呈上大下小的椎台状,所述插接件顶部周缘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环,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插接件的截面轮廓的形状相同。椎台状的插接件具有竖向轴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呈椎台状,方便与插接件侧壁匹配贴合,完成安装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分别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插接件侧壁匹配贴合实现水平向限位。插接件呈椎台状,防止插接件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内向下跌落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件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插接件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所述插接件的截面轮廓呈多边形,插接件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既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还起到周向限转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开设若干水平向贯通的第一固接孔,第一连接板通过穿置在第一固接孔内的紧固件固接在对应的床板上,进而实现床板间固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开设若干水平向贯通的第二固接孔,第二连接板通过穿置在第二固接孔内的紧固件固接在对应的床板上,进而实现床板间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水平定位块背向第二连接板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竖向定位条,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竖向定位槽,第二竖向定位条水平向插入第一竖向定位槽,以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竖向定位。第二竖向定位条水平向插入第一竖向定位槽内,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竖向定位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竖向定位条的外延长度与第一竖向定位槽的深度匹配,安装到位后,第二竖向定位条的外延端端面与所述第一竖向定位槽的壁面匹配贴合,以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周向定位。第二竖向定位条的尺寸与第一竖向定位槽的槽腔尺寸对应,使得两者插接到位后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起到周向定位的作用,确保相邻床板间始终保持垂直设置,进而保证床板拼合形成方形框架,为床垫提供较好的支撑。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板包括平整的装配壁以及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水平定位块的连接壁,所述第一水平定位块背向第二连接板侧向上延伸形成朝向第二水平定位块敞口的第一竖向定位槽,安装到位后,第二水平定位块的底面搭接在第一水平定位块的顶面上,第二竖向定位条水平向插置在第一竖向定位槽内。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完成装配时,第二水平定位块同步插入第一竖向定位槽,方便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设可匹配插接的第一竖向定位条和第二竖向定位槽以及第二竖向定位条和第一竖向定位槽,使得连接结构具有分别担负竖向定位和水平向定位的结构,还简化了原有结构中的多层插接板,既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还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又可通过分散受力区域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拆卸插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拆卸插接件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第一水平定位块,4、第二水平定位块,5、插接件,6、第一竖向定位条,7、第二竖向定位条,8、第二竖向定位槽,9、第一竖向定位槽,10、第一固接孔,11、第二固接孔,12、第二通孔,13、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方便安装的床体用连接结构,由可呈直角装配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组成,第一连接板1上设有第一水平定位块3,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设有第二水平定位块4,第一水平定位块3与第二水平定位块4竖向搭接并通过竖向穿置的插接件5实现水平向定位,所述第一水平定位块朝向第二连接板2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竖向定位条6,所述第二连接板2上设有第二竖向定位槽8,第一竖向定位条6水平向插入第二竖向定位槽8,以使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竖向定位。所述第二水平定位块背向第二连接板2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竖向定位条7,第一连接板1上设有第一竖向定位槽9,第二竖向定位条7水平向插入第一竖向定位槽9,以使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竖向定位。

在实际操作中,第一连接板1上设有一体式制成的第一水平定位块3、第一竖向定位条6以及第一竖向定位槽9,第一连接板1的顶部和底部开设第一固接孔10,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顶面中部开设竖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3,第一竖向定位条6位于第一水平定位块3朝向第二连接板2的侧壁上,第一竖向定位槽9位于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上方。第二连接板2上设有一体式制成的第二水平定位块4、第二竖向定位条7以及第二竖向定位槽8,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和底部开设第二固接孔11,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顶面中部开设竖向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12,第二竖向定位条7位于第二水平定位块4背向第二连接板2侧的壁面上,第二竖向定位槽8位于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下方。

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呈垂直角度布置,此时,第一水平定位块3和第二水平定位块4高度错位设置,第一竖向定位槽9和第二竖向定位条7等高设置,第一竖向定位条和第二竖向定位槽等高设置;其次,将第一连接板1沿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连接壁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水平定位块3和第二水平定位块4间、第一竖向定位槽9和第二竖向定位条7间、第第一竖向定位条和第二竖向定位槽间同时完成水平插接动作(如图2所示),插接到位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2互为同轴设置(如图3所示);最后,插接件5由上向下插置在第二通孔12和第一通孔13内。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连接结构装配,确保相邻床板以垂直姿态实现固接。在安装时,第二水平定位块4搭接在第一水平定位块3上方,由于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下方和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上方均为无遮挡空间,方便两者插接,相较于原有结构,无需逐一对准插接,有效降低装配难度。在完成装配后,通过以下配合实现固接:

1. 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顶面与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底面匹配贴合,并通过竖置的插接件5串接,对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起到水平向定位的作用;

2. 第一竖向定位条6插置在第二竖向定位槽8内,第二竖向定位条7插置在第一竖向定位槽9内,对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起到竖向定位的作用;

3. 第一竖向定位条6的外延端端面与第二竖向定位槽8的壁面贴合抵触,第二竖向定位条7的外延端端面与第一竖向定位槽9的壁面贴合抵触,对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起到周向定位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第一竖向定位条6的外延长度与第二竖向定位槽8的深度匹配,安装到位后,第一竖向定位条6的外延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竖向定位槽8的壁面匹配贴合,以使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周向定位。所述第二竖向定位条7的外延长度与第一竖向定位槽9的深度匹配,安装到位后,第二竖向定位条7的外延端端面与所述第一竖向定位槽9的壁面匹配贴合,以使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周向定位。此外,在完成安装后,第二水平定位块4可通过与第一连接板1的连接壁匹配贴合实现周向定位,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第二水平定位块4可通过与第一连接板1的连接壁匹配贴合,实现相邻床板在水平面内的前后向定位。第一竖向定位条6的外延端端面与第二竖向定位槽8的壁面贴合抵触,第二竖向定位条7的外延端端面与第一竖向定位槽9的壁面贴合抵触,实现相邻床板在水平面内的左右向定位。此处的前后向和左右向并不特指具体方向,而是说明上述两组结构可对相邻床板进行周圈四个方向的定位。

在实际操作中,第二连接板2包括平整的装配壁以及上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连接壁下部开设所述第二竖向定位槽8,安装到位后,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顶面抵触在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底面上,第一竖向定位条6水平向插置在第二竖向定位槽8内。第一连接板1包括平整的装配壁以及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连接壁,所述第一水平定位块3背向第二连接板2侧向上延伸形成朝向第二水平定位块4敞口的第一竖向定位槽9,安装到位后,第二水平定位块4的底面搭接在第一水平定位块3的顶面上,第二竖向定位条7水平向插置在第一竖向定位槽9内。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分别通过装配壁贴合固接至对应床板的端部上,方便床板加工。在安装时,整个床架需要至少四个连接结构实现装配,当床板较高时,为了提高连接牢固性,可以在相邻床板的衔接部设置高度错位设置的多个连接结构,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第一水平定位块3和第二水平定位块4中部分别开设竖向贯穿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2,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2同轴设置且互为贯通,以使所述插接件5依次竖向穿越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2以及插接件5的截面轮廓的形状相同,确保插接件5对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间的水平向定位效果,防止因第一连接板1或第二连接板2可与插接件5间出现晃动间隙而影响定位稳定性的情况。为了防止出现插接件5从第一通孔13或第二通孔12内脱离的情况,所述插接件5呈上大下小的椎台状,插接件5上部较粗,下部较细,使得插接件5无法沿着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2向下跌落。所述插接件5顶部周缘向外延伸形成定位环,装配完成后,定位环搭接在第二通孔12上端口的周缘上,定位环外露于第二通孔12,使得定位环形成方便装配人员抓握插接件5的着力点。此外,插接件的底部截面尺寸小于第二通孔的上端口尺寸,方便插接件插入第二通孔。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插接件5的截面轮廓呈圆形或者多边形,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地,多边形可以为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顶部和底部开设若干水平向贯通的第一固接孔10;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和底部开设若干水平向贯通的第二固接孔11。第一固接孔10或第二固接孔1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固接孔10或第二固接孔11的数量优选为四个,且分置在第一连接板1或第二连接板2的四角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