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172发布日期:2019-06-29 01:0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诸如电饭煲、压力锅等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工作时,为了在吸水阶段促进米粒的吸水效率,或者在保温阶段增加米饭的保温效果,通过在上盖布置抽真空装置,从而根据不同的烹饪阶段的需要,通过抽真空装置将烹饪腔的气压抽成预设压力。

然而,抽真空装置在工作时,单靠其自身结构无法检测到烹饪腔内的真空度,即不能检测到抽真空装置是否将烹饪腔内的气压抽到预设压力。因此,存在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可以准确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从而可以使烹饪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预设范围,且控制更方便,易于实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侧敞开的容纳腔;盖体,所述盖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所述壳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开口;内锅,所述内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抽气时将所述烹饪腔内抽成负压状态;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移动件和与所述移动件间隔设置的固定件,其中,所述移动件在所述烹饪腔内的气压作用下发生移动时,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检测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以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并根据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控制所述抽气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移动件在烹饪腔内的气压作用下发生移动时,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以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并根据烹饪腔内的压力控制抽气装置。由此,该烹饪器具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可以准确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从而可以使烹饪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预设范围,且控制更方便,易于实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移动件朝向所述固定件一侧的端面设置有导电材料,或者所述移动件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移动件的上端设置。

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容检测电路,所述电容检测电路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构造成振动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时,所述振动器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检测电路包括:施密特触发器,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所述移动件接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相连,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所述盖体包括内盖、设在所述内盖的朝向所述烹饪腔一侧的盖板以及设在所述内盖的背向所述烹饪腔一侧的面盖,所述移动件穿设于所述盖板,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内盖或面盖。

具体地,所述壳体/所述盖体的朝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移动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移动件的位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内的部分外套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止抵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和所述移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的伸出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设有密封件,用于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密封连接。

具体地,所述移动件为浮子,所述固定件为金属片或弹簧。

具体地,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具有抽气孔,所述抽气装置包括: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抽气孔连通以将所述烹饪腔内抽成负压状态;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在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真空泵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抽气孔和所述真空泵之间的气路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0,

壳体10,容纳腔101,内锅11,烹饪腔12,

盖体20,内盖21,盖板22,抽气孔2201,安装孔2202,面盖23,

抽气装置30,真空泵31,电磁阀32,

压力感应装置40,移动件41,固定件42,密封件43,

电容检测电路501,施密特触发器501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0、盖体20、内锅11、抽气装置30、压力感应装置40和控制装置。

其中,壳体10具有一侧敞开的容纳腔101,盖体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活动地安装至壳体10,例如,盖体20可以通过枢转轴或者铰链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0的顶部或侧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壳体10进行连接,盖体20用于打开和关闭容纳腔101的一侧开口。内锅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12,用于放置食物。抽气装置30安装在壳体10或者盖体20,当抽气装置30进行抽气时,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将烹饪腔12内抽成负压状态。

压力感应装置40包括移动件41和固定件42,固定件42与移动件41相互磁感应,移动件41的一部分穿过壳体10或盖体20的内侧(如图4所示的下侧),其中,移动件41可以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移动,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发生变化。控制装置与固定件42相连,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以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并根据烹饪腔内的压力控制抽气装置30。

具体地,当烹饪腔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移动件41会在烹饪腔内的气压作用下发生移动,移动件41的移动会使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变化量,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并根据烹饪腔内的压力对抽气装置30进行控制。由此,可以使烹饪腔内的压力保持在预设的范围,从而保证烹饪效果,且控制更方便,易于实现。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容纳腔101具有顶部开口,盖体20在关闭位置时、关闭容纳腔101的顶部开口且密封烹饪腔12的顶部开口,从而使烹饪腔12形成密闭的腔室。具体地,壳体10包括底座和内锅11,底座与盖体20之间限定出容纳腔101,内锅11设在底座内且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烹饪腔12。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件41的朝向固定件一侧的端面设置有导电材料,或者移动件41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固定件42相对移动件41的上端设置。移动件41可以为浮子,固定件42可以为金属片或弹簧。导电材料可以为符合食品卫生安排的SUS304和铝合金等导电材料。

具体地,浮子与盖板之间有弹簧的弹力控制真空值,浮子上端有导电材料,压力感应装置40设置在上盖上,压力感应装置40的检测值随着压力感应装置40的下表面和导电材料的距离H变化而变化,且2mm≤H≤10mm。假设烹饪腔12内真空度小于预设的真空度P1,浮子没移动时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为A1,当锅内达到预设的真空度P1时,锅内的吸力吸下浮子,使浮子上的导电材料离开检测装置的距离大于H,此时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为A2,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进行下一步的控制和操作,如控制抽气装置30停止抽真空等;当锅内的真空度小于预设的真空度P1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浮子上升,导电材料接近压力感应装置40,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恢复到A1,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进行下一步的控制和操作,如控制抽气装置30开启抽真空等。

在一些示例中,盖体2020包括内盖21、盖板22和面盖23,盖板22设在内盖21的朝向烹饪腔12一侧(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下侧),面盖23设在内盖21的背向烹饪腔12一侧(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上侧),移动件41可移动地穿设于盖板22,固定件42设于内盖21或者面盖23。

参照图4和图5,盖板22可拆卸地安装在内盖21的下方,固定件42安装在内盖21的背向盖板22的一侧(如图4所示的内盖21的上侧),移动件41安装在盖板22上且移动件41的上部位于内盖21与盖板22之间,移动件41的下部穿过盖板22,结构简单、紧凑,装拆方便。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盖体20内侧(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的盖板22)设有安装孔2202,移动件41穿设于安装孔2202,移动件41的位于壳体10/盖体20内的部分外套有弹簧413,并且弹簧413的两端分别止抵壳体10/盖体20和移动件41。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烹饪腔12与容纳腔101连通的方案,压力感应装置40既可以设在壳体10上,也可以设在盖体20上,即壳体10和盖体20中的任一个的内侧均可以设置安装孔2202,从而将移动件41设在安装孔2202处,即只要与烹饪腔12连通的腔室内的气压可以作用在移动件41均属于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例如,当容纳腔101与烹饪腔12连通且壳体10的内侧设置安装孔2202时,移动件41的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外套有弹簧413,且弹簧413的两端分别止抵壳体10和移动件41。

在一些示例中,移动件41的伸出安装孔2202的一端(如图5所示的下端)设有密封件43,用于与壳体10/盖体20密封连接。通过在移动件41的下端设置密封件43,依靠密封件43不仅可以实现限位的作用,防止移动件41脱离安装孔2202,还可以保证移动件41与壳体10/盖体20之间的密封性,其中移动件41与安装孔2202的内壁无间隙,进一步保证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盖体20具有抽气孔2201,抽气装置30包括真空泵31,真空泵31与抽气孔2201连通以将烹饪腔12内抽成负压状态,其中,真空泵31可以安装在壳体10内,也可以安装在盖体2中,真空泵31可以通过连接管与抽气孔2201连通,连接方便,易于实现。

在一些示例中,抽气装置30还包括电磁阀32,电磁阀32连接在抽气孔2201与真空泵31之间,用于控制抽气孔2201和真空泵31之间的气路的通断,通过设置电磁阀32,不仅可以对真空泵31形成保护,避免气流的突然变化对真空泵31造成损坏,而且可以控制真空泵31与抽气孔2201之间通断。

如图6-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盖体2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体20与壳体10密封连接,从而使容纳腔101形成密闭的腔室,且该密闭的腔室与烹饪腔12的顶部开口连通。

参考图7,在一些示例中,容纳腔101的顶部敞开,盖体20可枢转地连接在壳体10的顶部,壳体10包括底座和外锅,盖体20可枢转地设于底座的顶部,外锅固定于底座且限定出容纳腔101,当盖体2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体20与外锅密封连接。其中,外锅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参考图8和图9,在另一些示例中,容纳腔101的前部敞开,盖体20可活动地设于壳体10的前部。例如,盖体20可枢转地连接在壳体10的前部。再如,盖体20可线性移动地设于壳体10的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移动件41与固定件42间隔布置,移动件41移动时,移动件41与固定件42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当移动件41朝向远离固定件42的方向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此时移动件41与固定件42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从而磁感应压力控制装置40控制抽气装置30停止抽气。

下面结合具的示例描述控制装置如何检测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变化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电容检测电路501,电容检测电路501与压力感应装置40构造成振动器,其中,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发生变化时,振动器的振动频率f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电容检测电路5011可以包括:施密特触发器5011和第一电阻R1。施密特触发器5011的输入端与固定件42相连,移动件41接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施密特触发器50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施密特触发器5011的输出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电容检测电路5011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施密特触发器501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施密特触发器5011内具有自激RC振荡器,其充放电的速率由RC时间常数来确定,通过检测R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就可得到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Cx,从而得知导电材料是否与检测装置接近。振荡频率f与Cx的关系为:

f=1/[R(C+Cx)],

其中,f为振动器的振荡频率f;C为电一电容的容值;Cx为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Cx。

由于R、C为常数,因此,通过控制装置获取振荡频率f的变化即可获取压力感应装置40的电容值变化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移动件在烹饪腔内的气压作用下发生移动时,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发生变化,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以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并根据烹饪腔内的压力控制抽气装置。由此,该烹饪器具通过检测压力感应装置的电容值变化量可以准确确定烹饪腔内的压力,从而可以使烹饪腔内的气压维持在预设范围,且控制更方便,易于实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