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0493发布日期:2019-06-13 15:35阅读:1623来源:国知局
煮面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面炉。



背景技术:

煮面炉用于煮熟面条、拉面、混沌等面食。现有的煮面炉工作时,炉内的水是均匀受热的,炉内各部位的水温差别不大,炉内不能迅速形成对流热循环,热交换效率较低,煮面漏勺处的水升温比较慢,煮熟面食所用时间长,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煮面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至少一个煮面漏勺、喷流板和加热部件,煮面漏勺设在煮面炉体顶部的周边,加热部件设在煮面炉体的内底部,喷流板设在煮面炉体中,喷流板位于加热部件的上方,喷流板位于煮面漏勺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部件对煮面炉体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喷流板位于加热部件上方,喷流板可以使热水上冲,将喷流板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喷流板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喷流板可以使煮面炉体内的水形成对流热循环,从而可以使位于顶部的煮面漏勺处的水温快速升高,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降低了煮面食用的时间,提高了煮面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流板可以包括板体和多个锥形喷嘴,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锥形喷嘴的底部设在通孔上,板体的周边设在煮面炉体的内壁上,锥形喷嘴位于煮面漏勺的下方,板体位于加热部件的上方,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回流孔。由此,锥形喷嘴可以使热水上冲,将板体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可以加快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加快煮面漏勺处水温的升高,可以使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锥形喷嘴位于煮面漏勺下方,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回流孔可以确保煮面炉中的热水形成循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煮面漏勺的数量可以为十个,锥形喷嘴的数量可以为十个。由此,可以同时使用十个煮面漏勺煮面食,每个煮面漏勺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从而可以确保每个煮面漏勺处的水可以快速升温,达到快速煮面食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喷嘴的下端开口面积可以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由此,下端开口面积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可以确保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确保煮面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部件可以是盘状加热丝,加热部件的数量与锥形喷嘴的数量相同,每个锥形喷嘴的下方设有一个加热部件。由此,盘状加热丝可以将周围的水进行迅速加热,每个锥形喷嘴的下方设有一个盘状加热丝可以确保热水可以第一时间上冲,将板体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第一时间喷射到锥形喷嘴上方,提高煮面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部件可以是直线形加热管。由此,直线形加热管可以对煮面炉体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升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部件可以是螺旋状加热丝,螺旋状加热丝的顶部位于锥形喷嘴的腔体中。由此,螺旋状加热丝可以对煮面炉体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升温,而且,螺旋状加热丝的顶部位于锥形喷嘴腔体中可以确保热水可以第一时间上冲,将板体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第一时间喷射到锥形喷嘴上方,提高煮面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煮面漏勺的底部可以设有内凹部。由此,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的周围,内凹部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凹部可以呈锥形状。由此,呈锥形状的内凹部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中喷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中喷流板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中煮面漏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煮面漏勺沿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煮面漏勺隐藏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煮面炉中加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图1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

如图1至图7所示,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喷流板3和加热部件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煮面炉体1的横截面呈方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场所,煮面炉体1的横截面也可以呈圆形、椭圆形等。

如图1所示,加热部件4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内底部,加热部件4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4是直线形加热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部件4也可以是螺旋状加热丝、电磁加热器等,只要可以实现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结构均可。

如图3和图4所示,喷流板3包括板体31和多个锥形喷嘴32。

如图1所示,板体31的周边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内壁上,板体31位于加热部件4的上方,板体31上成型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上安装一个锥形喷嘴32,即锥形喷嘴32的底部安装在通孔上,锥形喷嘴32位于煮面漏勺2的下方,每个锥形喷嘴32下方确保都有直线形加热管经过。锥形喷嘴32可以使热水上冲,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32可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可以使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锥形喷嘴32位于煮面漏勺2下方,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锥形喷嘴32的数量为十个,十个锥形喷嘴32均匀分布在板体3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锥形喷嘴32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进行对应设置。

如图4所示,板体31的中部成型有回流孔33,本实施例中,回流孔3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回流孔均匀分布在板体31上,回流孔33可以确保煮面炉中的热水形成循环。在其他实施例中,回流孔33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以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进行对应设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锥形喷嘴32的下端开口面积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下端开口面积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可以确保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确保煮面食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锥形喷嘴32的下端开口面积也可以是上端开口面积的其他倍数。

如图1和图2所示,煮面漏勺2放置在煮面炉体1顶部的周边。

如图5~图7所示,煮面漏勺2的底部设置有内凹部21,内凹部21呈锥形状,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也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

如图5~图7所示,煮面漏勺2设置有挂钩22,煮面漏勺2通过挂钩22挂在煮面炉体1顶部的周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煮面漏勺2的数量为十个,与锥形喷嘴32的数量相同,十个煮面漏勺2分别位于十个锥形喷嘴32的正上方。可以同时使用十个煮面漏勺2煮面食,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32,从而可以确保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可以快速升温,达到快速煮面食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煮面漏勺2的数量可以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进行对应设置,为了确保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可以快速升温,煮面漏勺2的数量与锥形喷嘴32的数量可以相同,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32。

如图1所示,位于煮面炉体1内底部的直线形加热管可以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十个锥形喷嘴32可以使热水上冲,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对煮面漏勺2中的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32可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可以使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32,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同时,煮面漏勺2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而且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也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

实施例二:

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

如图8所示,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喷流板3和加热部件4。

本实施例中,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和喷流板3的结构、设置方式和位置关系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4是螺旋状加热丝,螺旋状加热丝的顶部位于锥形喷嘴32的腔体中,螺旋状加热丝可以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升温,而且,螺旋状加热丝的顶部位于锥形喷嘴32腔体中可以确保热水可以第一时间上冲,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第一时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部件4也可以是直线形加热管、电磁加热器等,只要可以实现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结构均可。

如图8所示,位于煮面炉体1内底部的螺旋状加热丝可以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十个锥形喷嘴32可以使热水上冲,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对煮面漏勺2中的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锥形喷嘴32可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使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而且,螺旋状加热丝的顶部位于锥形喷嘴32腔体中可以确保热水可以第一时间上冲,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第一时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同时,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32,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煮面漏勺2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也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

实施例三:

图9和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

如图9所示,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喷流板3和加热部件4。

本实施例中,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和喷流板3的结构、设置方式和位置关系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4是盘状加热丝,加热部件4的数量与锥形喷嘴32的数量相同,每个锥形喷嘴32的下方安装一个盘状加热丝(图9所示)。盘状加热丝可以将周围的水进行迅速加热,每个锥形喷嘴32的下方设置一个盘状加热丝可以确保热水可以第一时间上冲,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第一时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部件4也可以是直线形加热管、电磁加热器等,只要可以实现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结构均可。

如图9所示,位于煮面炉体1内底部的盘状加热丝可以将周围的水进行迅速加热,每个锥形喷嘴32的下方设置一个盘状加热丝可以确保热水可以第一时间上冲,十个锥形喷嘴32可以将板体31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32上方,对煮面漏勺2中的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锥形喷嘴32可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使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同时,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32,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煮面漏勺2底部设置有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也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