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防溢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523发布日期:2019-08-07 01:2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机防溢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机防溢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加工机,特别是液体加热型的食品加工机,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的水沸腾判断一般都是按照正常海拔高度设计的。当食品加工机在高海拔地区(如高原地区)使用时,由于高海拔地区的低气压而使水的沸点降低,极易造成食品加工机对水沸点的误判而一直加热,导致食品加工机内的水和食物的混合物溢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防溢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加工机防溢出装置,包括:加工机壳体,所述加工机壳体下端安装在加热底座上,所述加工机壳体上端设有壳体上盖,所述壳体上盖一端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加工机壳体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卡扣安装在加工机壳体上,所述壳体上盖上端设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一侧的壳体上盖上设有气压表,所述加工机壳体内设有加工内筒,所述加工内筒外侧设有防溢外筒,所述加工内筒高度低于防溢外筒的高度,所述防溢外筒通过顶紧卡簧安装在加工机壳体内,所述防溢外筒与加工机壳体之间设有紧急降温循环管,所述紧急降温循环管连接于紧急降温水箱,所述紧急降温水箱设置于加工机壳体外侧。

所述加热底座内设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上设有若干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在加热盘上均匀分布。

所述壳体上盖下侧设有密封垫槽,密封垫槽内设有密封垫,壳体上盖与加工机壳体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顶紧卡簧包括顶紧杆,所述顶紧杆一端安装在顶紧弹簧槽内,顶紧弹簧槽安装在顶紧装置固定板上,所述顶紧弹簧槽外端设有限位凸起,顶紧杆在顶紧弹簧槽内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顶紧弹簧槽之间设有顶紧弹簧,顶紧杆远离顶紧弹簧槽的一端上设有顶紧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食物的沸点,降低食物沸腾外溢的概率,而且,在食物外溢时可以收集在防溢外筒内,防止溢出加工机壳体,同时,可以在温度高过时进行紧急降温,防止外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紧卡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如图1所示,一种食品加工机防溢出装置,包括:加工机壳体1,所述加工机壳体1下端安装在加热底座8上,所述加工机壳体1上端设有壳体上盖2,所述壳体上盖2一端通过旋转轴11安装在加工机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卡扣12安装在加工机壳体1上,所述壳体上盖2上端设有放气阀14,所述放气阀14一侧的壳体上盖2上设有气压表13,所述加工机壳体1内设有加工内筒3,所述加工内筒3外侧设有防溢外筒4,所述加工内筒3高度低于防溢外筒4的高度,所述防溢外筒4通过顶紧卡簧6安装在加工机壳体1内,所述防溢外筒4与加工机壳体1之间设有紧急降温循环管5,所述紧急降温循环管5连接于紧急降温水箱7,所述紧急降温水箱7设置于加工机壳体1外侧。

所述加热底座8内设有加热盘9,所述加热盘9上设有若干加热头10,所述加热头10在加热盘9上均匀分布。

所述壳体上盖2下侧设有密封垫槽,密封垫槽内设有密封垫,壳体上盖2与加工机壳体1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顶紧卡簧6包括顶紧杆65,所述顶紧杆65一端安装在顶紧弹簧槽62内,顶紧弹簧槽62安装在顶紧装置固定板61上,所述顶紧弹簧槽62外端设有限位凸起63,顶紧杆65在顶紧弹簧槽62内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66,限位板66与顶紧弹簧槽62之间设有顶紧弹簧67,顶紧杆65远离顶紧弹簧槽62的一端上设有顶紧块64。

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机壳体1上端设有壳体上盖2,所述壳体上盖2一端通过旋转轴11安装在加工机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卡扣12安装在加工机壳体1上,所述壳体上盖2上端设有放气阀14,所述放气阀14一侧的壳体上盖2上设有气压表13,可以提高食物的沸点,降低食物沸腾外溢的概率,而且,所述加工机壳体1内设有加工内筒3,所述加工内筒3外侧设有防溢外筒4,在食物外溢时可以收集在防溢外筒4内,防止溢出加工机壳体1,同时,所述防溢外筒4通过顶紧卡簧6安装在加工机壳体1内,方便设备清洗,所述防溢外筒4与加工机壳体1之间设有紧急降温循环管5,所述紧急降温循环管5连接于紧急降温水箱7,可以在温度高过时进行紧急降温,防止外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