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料仓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515发布日期:2019-08-07 01: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料仓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储料仓中,为了盛放更多种类的食材,大多独立设置多个仓室以便于存储不同种类的食材,但在打开仓室承接内部的食材时,需要分别对准各个仓室的出料口,极易出现因无法对准而导致食材外泄的情况,造成食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储料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料仓,储料仓包括:多个仓室,每个仓室的下端均设有出料孔;接料仓,与每个仓室的出料孔均连通,接料仓的下端设有下料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仓,由于具有多个仓室,可实现多种食材的独立存储。另外,通过在每个仓室的下端均设置出料孔,有利于仓室内的食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出料孔快速排放。通过设置接料仓与每个仓室的出料孔均连通,并在接料仓的下端设置下料口,可实现多个仓室的食材沿统一通道下料,均沿下料口排出,使得在承接食材时,只需对应下料口接料即可,而不必分别对应不同仓室的出料孔进行接料,接料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储料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仓室呈直线型排列为一组,接料仓位于多个仓室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仓室可呈直线型排布,具体地,可成一条直线排列为一行或一列,通过将接料仓位于多个仓室的一侧,便于多个仓室均与接料仓相连通,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进一步地,接料仓部分低于多个仓室的下表面,便于下料,进而出料孔可开设在各个仓室朝向接料仓的一侧壁上,也可开设在各个仓室的底壁上且靠近接料仓的一端。

当然,接料仓也可位于呈直线型排列的一组仓室的下端,此时,出料孔优选开设在每个仓室的底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仓室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两组仓室间隔设置,接料仓位于两组仓室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仓室可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此时,优选两组仓室间隔设置,以便接料仓位于两组仓室之间,进而方便各个仓室均与接料仓相连通,占用空间小。

当然,多个仓室也可呈环形分布,将接料仓围设在多个仓室中间;或者多个仓室呈环形分布为两组,接料仓位于其中一组仓室的内侧,并位于其中另一组仓室的外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多个仓室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时;两组仓室的间距≥15mm,和/或多个仓室的体积大小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多个仓室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时,通过设定两组仓室中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5mm,可为两者中间的接料仓留存足够大的区域,优选接料仓的宽度大于等于15mm,可确保接料仓具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够容纳花生、莲子等体积较大的食材,便于对体积较大的食材的排放。也有利于多种仓室同时向接料仓内推送食材,使得接料仓能够同时容纳多种食材一起下料。当然,在多个仓室呈环形分布为两组时,且在接料仓位于两组仓室之间时,两组仓室的间距也可大于等于15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仓室内均设有螺杆,螺杆与出料孔相对应,下料时,通过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以推动仓室内的食材经出料孔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通过螺杆进行送料,排料稳定,且有利于根据螺杆的转动圈数计算排料量,尤其在螺距不变的情况下,螺杆每转动一圈可向出料孔推送相同体积的食材,进而便于定量排料。具体地,通过在每个仓室内均设置螺杆,将螺杆的一端对准出料孔,使得螺杆转动时,能够推动螺旋叶片之间堆积的食材沿螺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推动食材向出料孔移动,从而将食材推出出料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料孔的孔周设有向接料仓所在方向延伸的筒状出料区,螺杆伸入筒状出料区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出料孔的孔周设有接料仓所在方向延伸的筒状出料区,通过设置筒状出料区来配合螺杆,可有效避免螺杆转动过程中,与周围结构发生干涉,也可避免在周围结构呈方长方体等结构时,螺杆转动时无法将周围食材完全推出,而造成食材长期堆积在角落,甚至推积到一定程度后影响螺杆的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位于筒状出料区内的螺杆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位于筒状出料区内的螺杆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圈,一方面有利于大量推送食材,便于根据螺杆的转动圈数统计排料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在螺杆停止转动,停止下料时,螺杆上的至少分布一圈的螺旋叶片能够遮挡住进料孔,可有效避免食材经进料孔进入到筒状出料区后,越过螺旋叶片而外泄到接料仓内,实现自封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螺杆伸入筒状出料区内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的螺距的二分之一。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螺杆伸入筒状出料区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的螺距的二分之一,进而可保证筒状出料区内的螺杆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圈,从而便于螺杆停止转动时,实现自封锁,避免螺旋叶片之间的食材越过螺旋叶片进入接料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螺杆伸入筒状出料区内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的螺距。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螺杆伸入筒状出料区内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的螺距,使得螺杆停止转动时,筒状出料区内的螺杆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圈,甚至两圈或更多圈,具有良好的自密封效果,可有效避免停止下料时,食材外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筒状出料区的直径与螺杆的螺旋外径的差值为H,0<H≤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筒状出料区的直径与螺杆的螺旋外径的差值小于等于5mm,一方面加工方便,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螺杆的螺旋叶片的自密封效果,避免螺旋叶片的外径,也即螺杆的螺旋外径,与筒状出料区的直径,这里指筒状出料区的内径,两者之间的差值过大,大于5mm而导致体积较小的食材易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外泄,从而失去密封效果,进而也有利于保证食材的计量准确,便于根据螺杆的转动圈数准确计算排料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筒状出料区的直径与螺杆的螺旋外径的差值为H,0<H≤2mm,或0.3≤H≤1.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筒状出料区的直径与螺杆的螺旋外径的差值小于等于2mm,可有效避免颗粒较小的食材经筒状出料区与螺杆之间的间隙外泄,也可有效避免颗粒较小的食材卡设在两者之间,从而影响螺杆的转动,或者在螺杆捏碎该处食材时,以粉碎的状态进入接料仓内。进一步地,筒状出料区的直径与螺杆的螺旋外径的差值可大于0.3mm,一方面有利于满足装配要求,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螺杆出现卡死现象。筒状出料区的直径与螺杆的螺旋外径的差值也可小于1.2mm,可有效隔绝食材,避免食材外泄,另外由于螺杆与筒状出料区之间的间隙很小,可避免食材以粉碎、碾,轧的方式的状态进入螺旋叶片与筒状出料区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仓室包括储料区和排料区,排料区与储料区的下端相连通,螺杆部分设置在排料区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仓室划分为位于上端的储料区和位于下端的排料区,使得储料区的下端与排料区相连通,并使得螺杆设置在排料区内,有利于储料区内的食材大部分落在螺杆上,而使得螺杆转动时,能够推动食材下料,避免出现仓室内还存在食材,而螺杆上由于无法积累食材而无法推送食材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料孔设置在排料区朝向接料仓的一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料孔设置在排料区朝向接料仓的一端,有利于食材经出料孔排出后,在螺杆的推动下,进入接料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区与接料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排料区与接料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储料区与接料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排料区与接料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使得进料孔相对于储料仓距离接料仓更远一些,进而变于筒状出料区的设置,为其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得筒状出料区不会或者不会过多突出于储料区,拉近了两组仓室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接料仓与储料区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储料区与接料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也可以等于排料区与接料仓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便于仓室的生产加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筒状出料区远离出料孔的一端与储料区靠近接料仓的端面相平齐;或筒状出料区远离出料孔的一端在出料方向上超出储料区靠近接料仓的端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筒状出料区远离出料孔的一端与储料区靠近接料仓的端面相平齐,有利于接料仓的安装,便于将接料仓直接插入两组仓室之间,也便于接料仓整体安装在储料区上和筒状出料区上,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设定筒状出料区远离出料孔的一端在出料方向上超出储料区靠近接料仓的端面,有利于接料仓直接连接筒状出料区,使其与筒状出料区连通,实现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料区的底壁呈半圆柱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排料区的底壁呈半圆柱形,有利于内部容纳螺杆,而使得螺杆在转动过程中,能够直接将排料区的食材整体推动,避免排料区出现边角区域而出现食材堆积,甚至干涉螺杆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区的侧壁竖直延伸或储料区的侧壁包括向外延伸的倾斜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料区的侧壁可以竖直延伸,也可以向仓室外倾斜延伸,在竖直延伸时,方便仓室的加工,在倾斜延伸时,方便仓室内的食材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倾斜侧壁与排料区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倾斜侧壁可以延伸至整个储料区,也可仅位于储料区的下端,通过将倾斜侧壁与排料区相连接,方便将食材导向排料区内,导向螺杆所在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储料区的侧壁包括倾斜侧壁时,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20°。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20°,可有效避免食材堆积,便于食材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侧壁下落,便于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0°。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使得食材的摩擦阻力的影响明显减弱,可避免食材堆积,便于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螺杆的螺距≥10mm,和/或螺杆的螺旋叶片的高度≥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螺杆的螺距大于等于10mm,使得螺杆的螺旋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夹杂体积较大的食材,例如花生、莲子等。同样,通过设定螺杆的螺旋叶片的高度大于等于10mm,也有利于保证螺杆的螺旋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夹杂体积较大的食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螺杆的螺距≥20mm,和/或螺杆的螺旋叶片的高度≥2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螺杆的螺距大于等于20mm,和/或螺杆的螺旋叶片的高度大于等于20mm,保证了螺杆的相邻两圈螺旋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体积较大的食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料仓的底壁为倾斜底壁,下料口设置在倾斜底壁的下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接料仓的底壁为倾斜底壁,下料口设置在倾斜底壁的下端,有利于各个仓室内的食材经出料孔排到接料仓后,沿倾斜底壁移动至下料口进行下料,下料方便快捷,有效避免食材干涉或积留在接料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料仓的底壁为倾斜底壁时;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5°,和/或底壁的宽度≥15mm,和/或下料口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1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接料仓的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5°,有利于保证倾斜底壁具有足够的倾斜度,使食材能够沿倾斜底壁快速下料。通过设定倾斜底壁的宽度大于等于15mm,有利于接料仓内容纳足够多的食材或容纳体积较大的食材,便于体积较大的食材的排料。通过设定下料口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有利于排放体积较大的食材,避免下料口过小而导致食材卡设在下料口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料口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2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下料口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大于等于20mm,方便花生、莲子等体积较大的食材经下料口大量排出而不会卡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料仓包括上接料区和下接料区,下接料区与上接料区相对接形成下料通道,出料孔与下料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接料仓包括两部分,上接料区和下接料区,且上下接料区相对接形成下料通道,有利于在将接料仓安装在多个仓室的一侧时,或安装在两者仓室之间时,将两部分分别沿预设位置安装到位后,再对接组装,有利于接料仓的快速装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仓还包括:气泵,与接料仓相连通,以向接料仓内送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气泵向接料仓内吹气,有利于将接料仓内的食材快速下料,避免食材干涉或卡在接料仓的角落而无法排出。另外,若不设置气泵,仅依靠重力下料方式,接料仓的底壁需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达到25°以上,才可以实现下料而食材不会滞留在底壁上,但堆积休止角大的食材或外摩擦角大的食材依然尤甚,而且底壁的倾斜程度过大也会严重影响接料仓整体的高度,进而使产品高度大幅增加。进而气泵的设置,不仅避免底壁大幅度倾斜,还有利于减小储料仓整体的高度,减小占用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料仓远离下料口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气泵与进气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料仓远离下料口的一端设置进气口,使得气泵向接料仓内吹送气体时,能够吹向接料仓的整个空间,进而便于将各处的食材均吹向下料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气口设置在接料仓的底壁上或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气口优选设置在接料仓的底壁上,此时,气体经进气口从下向上吹,有利于吹向接料仓各个区域,也有利于吹起体积较大或重量较大的食材,将食材推送到下料口。另外,进气口也可以设置在接料仓的侧壁上,优选位于接料仓的侧壁的下端,进而便于直接靠近底壁吹气,便于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仓还包括:导风结构,设置在进气口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气口的一侧设置导风结构,有利于将气体按照预设方向进行导向,进而便于将食材吹向下料孔,避免接料仓内食材出现堆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风结构为导风挡板,和/或导风结构的导风面与接料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保持不变或逐渐变窄。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结构可以为导风挡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将导风结构的导风面与接料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保持不变或逐渐变窄,有利于气流大体沿接料仓的底壁的延伸方向流动,进而便于推动食材移动至下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储料仓,进料口与下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储料仓,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设置进料口与下料口相对应,方便储料仓内的食材排出后,快速经进料口进入锅体内部。另外由于顶盖上无需开设与各个仓室的出料孔对应的多个进料孔,提高了顶盖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排水组件,其通过进料口与锅体相连通,或通过顶盖上的通水口与锅体相连通;开关组件,用于开启和关闭锅体上的进料口;升降机构,用于驱动锅体上下移动;加热组件和蒸汽阀组件,分别位于锅体的上下两侧;其中,在升降机构驱动锅体上移至预设位置时,且在开关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组件封盖进料口,锅体与蒸汽阀组件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进排水组件,有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自动进排水。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开关组件,且在升降机构驱动锅体上移至预设位置时,在开关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组件封盖进料口,锅体与蒸汽阀组件相连通,有利于保证锅体处于烹饪状态时,锅体内的蒸汽不经进料孔大量外泄,影响周围环境,例如造成储料仓内潮湿等,以及带走大量热而增加烹饪时长,影响食用口感。另外,通过将锅体与蒸汽阀组件相连通,有利于锅体内的蒸汽按照预设路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仓室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仓室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仓室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仓室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仓室的侧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仓室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俯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剖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仓的局部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仓的俯视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仓的剖视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仓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下接料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下接料区的俯视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下接料区的剖视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下接料区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区的拆分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料区的另一个局部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杆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储料仓,12仓室,122出料孔,124储料区,126排料区,128筒状出料区,14接料仓,142下料口,144上接料区,146下接料区,148进气口,150导风结构,16电机,18螺杆,2锅体,3进排水组件,4开关组件,5升降机构,6加热组件,7蒸汽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储料仓1和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料仓1,储料仓1包括:多个仓室12,每个仓室12的下端均设有出料孔122;接料仓14,与每个仓室12的出料孔122均连通,接料仓14的下端设有下料口14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仓1,由于具有多个仓室12,可实现多种食材的独立存储。另外,通过在每个仓室12的下端均设置出料孔122,有利于仓室12内的食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出料孔122快速排放。通过设置接料仓14与每个仓室12的出料孔122均连通,并在接料仓14的下端设置下料口142,可实现多个仓室12的食材沿统一通道下料,均沿下料口142排出,使得在承接食材时,只需对应下料口142接料即可,而不必分别对应不同仓室12的出料孔122进行接料,接料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仓室12呈直线型排列为一组,接料仓14位于多个仓室12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仓室12可呈直线型排布,具体地,可成一条直线排列为一行或一列,通过将接料仓14位于多个仓室12的一侧,便于多个仓室12均与接料仓14相连通,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进一步地,接料仓14部分低于多个仓室12的下表面,便于下料,进而出料孔122可开设在各个仓室12朝向接料仓14的一侧壁上,也可开设在各个仓室12的底壁上且靠近接料仓14的一端。

当然,接料仓14也可位于呈直线型排列的一组仓室12的下端,此时,出料孔122优选开设在每个仓室12的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图9所示,多个仓室12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两组仓室12间隔设置,接料仓14位于两组仓室12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仓室12可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此时,优选两组仓室12间隔设置,以便接料仓14位于两组仓室12之间,进而方便各个仓室12均与接料仓14相连通,占用空间小。

当然,多个仓室12也可呈环形分布,将接料仓14围设在多个仓室12中间;或者多个仓室12呈环形分布为两组,接料仓14位于其中一组仓室12的内侧,并位于其中另一组仓室12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多个仓室12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时;两组仓室12的间距≥15mm,和/或多个仓室12的体积大小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在多个仓室12呈直线型排列为两组时,通过设定两组仓室12中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5mm,可为两者中间的接料仓14留存足够大的区域,优选接料仓14的宽度大于等于15mm,可确保接料仓14具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够容纳花生、莲子等体积较大的食材,便于对体积较大的食材的排放。也有利于多种仓室12同时向接料仓14内推送食材,使得接料仓14能够同时容纳多种食材一起下料。当然,在多个仓室12呈环形分布为两组时,且在接料仓14位于两组仓室12之间时,两组仓室12的间距也可大于等于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至图11、图23和图24所示,每个仓室12内均设有螺杆18,螺杆18与出料孔122相对应,下料时,通过电机16驱动螺杆18转动,以推动仓室12内的食材经出料孔122排出。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通过螺杆18进行送料,排料稳定,且有利于根据螺杆18的转动圈数计算排料量,尤其在螺距不变的情况下,螺杆18每转动一圈可向出料孔122推送相同体积的食材,进而便于定量排料。具体地,通过在每个仓室12内均设置螺杆18,将螺杆18的一端对准出料孔122,使得螺杆18转动时,能够推动螺旋叶片之间堆积的食材沿螺杆18的延伸方向移动,推动食材向出料孔122移动,从而将食材推出出料孔1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至图11所示,出料孔122的孔周设有向接料仓14所在方向延伸的筒状出料区128,螺杆18伸入筒状出料区128内。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出料孔122的孔周设有接料仓14所在方向延伸的筒状出料区128,通过设置筒状出料区128来配合螺杆18,可有效避免螺杆18转动过程中,与周围结构发生干涉,也可避免在周围结构呈方长方体等结构时,螺杆18转动时无法将周围食材完全推出,而造成食材长期堆积在角落,甚至推积到一定程度后影响螺杆18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位于筒状出料区128内的螺杆18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位于筒状出料区128内的螺杆18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圈,一方面有利于大量推送食材,便于根据螺杆18的转动圈数统计排料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在螺杆18停止转动,停止下料时,螺杆18上的至少分布一圈的螺旋叶片能够遮挡住进料孔,可有效避免食材经进料孔进入到筒状出料区128后,越过螺旋叶片而外泄到接料仓14内,实现自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至图11所示,螺杆18伸入筒状出料区128内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18的螺距的二分之一。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螺杆18伸入筒状出料区128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18的螺距的二分之一,进而可保证筒状出料区128内的螺杆18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圈,从而便于螺杆18停止转动时,实现自封锁,避免螺旋叶片之间的食材越过螺旋叶片进入接料仓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螺杆18伸入筒状出料区128内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18的螺距。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螺杆18伸入筒状出料区128内的长度大于等于螺杆18的螺距,使得螺杆18停止转动时,筒状出料区128内的螺杆18的螺旋叶片至少螺旋延伸一圈,甚至两圈或更多圈,具有良好的自密封效果,可有效避免停止下料时,食材外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与螺杆18的螺旋外径的差值为H,0<H≤5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与螺杆18的螺旋外径的差值小于等于5mm,一方面加工方便,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螺杆18的螺旋叶片的自密封效果,避免螺旋叶片的外径,也即螺杆18的螺旋外径,与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这里指筒状出料区128的内径,两者之间的差值过大,大于5mm而导致体积较小的食材易将两者之间的间隙外泄,从而失去密封效果,进而也有利于保证食材的计量准确,便于根据螺杆18的转动圈数准确计算排料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与螺杆18的螺旋外径的差值为H,0<H≤2mm,或0.3≤H≤1.2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与螺杆18的螺旋外径的差值小于等于2mm,可有效避免颗粒较小的食材经筒状出料区128与螺杆18之间的间隙外泄,也可有效避免颗粒较小的食材卡设在两者之间,从而影响螺杆18的转动,或者在螺杆18捏碎该处食材时,以粉碎的状态进入接料仓14内。进一步地,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与螺杆18的螺旋外径的差值可大于0.3mm,一方面有利于满足装配要求,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螺杆18出现卡死现象。筒状出料区128的直径与螺杆18的螺旋外径的差值也可小于1.2mm,可有效隔绝食材,避免食材外泄,另外由于螺杆18与筒状出料区128之间的间隙很小,可避免食材以粉碎、碾,轧的方式的状态进入螺旋叶片与筒状出料区128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仓室12包括储料区124和排料区126,排料区126与储料区124的下端相连通,螺杆18部分设置在排料区126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仓室12划分为位于上端的储料区124和位于下端的排料区126,使得储料区124的下端与排料区126相连通,并使得螺杆18设置在排料区126内,有利于储料区124内的食材大部分落在螺杆18上,而使得螺杆18转动时,能够推动食材下料,避免出现仓室12内还存在食材,而螺杆18上由于无法积累食材而无法推送食材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出料孔122设置在排料区126朝向接料仓14的一侧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出料孔122设置在排料区126朝向接料仓14的一端,有利于食材经出料孔122排出后,在螺杆18的推动下,进入接料仓14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1所示,储料区124与接料仓14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排料区126与接料仓14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储料区124与接料仓14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排料区126与接料仓14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使得进料孔相对于储料仓1距离接料仓14更远一些,进而变于筒状出料区128的设置,为其安装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得筒状出料区128不会或者不会过多突出于储料区124,拉近了两组仓室12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接料仓14与储料区124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储料区124与接料仓14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也可以等于排料区126与接料仓14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便于仓室12的生产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筒状出料区128远离出料孔122的一端与储料区124靠近接料仓14的端面相平齐;或筒状出料区128远离出料孔122的一端在出料方向上超出储料区124靠近接料仓14的端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筒状出料区128远离出料孔122的一端与储料区124靠近接料仓14的端面相平齐,有利于接料仓14的安装,便于将接料仓14直接插入两组仓室12之间,也便于接料仓14整体安装在储料区124上和筒状出料区128上,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设定筒状出料区128远离出料孔122的一端在出料方向上超出储料区124靠近接料仓14的端面,有利于接料仓14直接连接筒状出料区128,使其与筒状出料区128连通,实现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排料区126的底壁呈半圆柱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排料区126的底壁呈半圆柱形,有利于内部容纳螺杆18,而使得螺杆18在转动过程中,能够直接将排料区126的食材整体推动,避免排料区126出现边角区域而出现食材堆积,甚至干涉螺杆18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至图11所示,储料区124的侧壁竖直延伸或储料区124的侧壁包括向外延伸的倾斜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储料区124的侧壁可以竖直延伸,也可以向仓室12外倾斜延伸,在竖直延伸时,方便仓室12的加工,在倾斜延伸时,方便仓室12内的食材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至图11所示,倾斜侧壁与排料区12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倾斜侧壁可以延伸至储料区124的整个高度,也可仅位于储料区124的下端,通过将倾斜侧壁与排料区126相连接,方便将食材导向排料区126内,导向螺杆18所在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储料区124的侧壁包括倾斜侧壁时,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2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20°,可有效避免食材堆积,便于食材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侧壁下落,便于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0°。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倾斜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使得食材的摩擦阻力的影响明显减弱,可避免食材堆积,便于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螺杆18的螺距≥10mm,和/或螺杆18的螺旋叶片的高度≥10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螺杆18的螺距大于等于10mm,使得螺杆18的螺旋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夹杂体积较大的食材,例如花生、莲子等。同样,通过设定螺杆18的螺旋叶片的高度大于等于10mm,也有利于保证螺杆18的螺旋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夹杂体积较大的食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螺杆18的螺距≥20mm,和/或螺杆18的螺旋叶片的高度≥20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螺杆18的螺距大于等于20mm,和/或螺杆18的螺旋叶片的高度大于等于20mm,保证了螺杆18的相邻两圈螺旋叶片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体积较大的食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至图22所示,接料仓14的底壁为倾斜底壁,下料口142设置在倾斜底壁的下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接料仓14的底壁为倾斜底壁,下料口142设置在倾斜底壁的下端,有利于各个仓室12内的食材经出料孔122排到接料仓14后,沿倾斜底壁移动至下料口142进行下料,下料方便快捷,有效避免食材干涉或积留在接料仓14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接料仓14的底壁为倾斜底壁时;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5°,和/或底壁的宽度≥15mm,和/或下料口142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15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接料仓14的底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5°,有利于保证倾斜底壁具有足够的倾斜度,使食材能够沿倾斜底壁快速下料。通过设定倾斜底壁的宽度大于等于15mm,有利于接料仓14内容纳足够多的食材或容纳体积较大的食材,便于体积较大的食材的排料。通过设定下料口142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大于等于15mm,有利于排放体积较大的食材,避免下料口142过小而导致食材卡设在下料口142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下料口142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20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下料口142在任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直径大于等于20mm,方便花生、莲子等体积较大的食材经下料口142大量排出而不会卡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1所示,接料仓14包括上接料区144和下接料区146,下接料区146与上接料区144相对接形成下料通道,出料孔122与下料通道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接料仓14包括两部分,上接料区144和下接料区146,且上下接料区146相对接形成下料通道,有利于在将接料仓14安装在多个仓室12的一侧时,或安装在两者仓室12之间时,将两部分分别沿预设位置安装到位后,再对接组装,有利于接料仓14的快速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储料仓1还包括:气泵,与接料仓14相连通,以向接料仓14内送气。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气泵向接料仓14内吹气,有利于将接料仓14内的食材快速下料,避免食材干涉或卡在接料仓14的角落而无法排出。另外,若不设置气泵,仅依靠重力下料方式,接料仓14的底壁需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达到25°以上,才可以实现下料而食材不会滞留在底壁上,但堆积休止角大的食材或外摩擦角大的食材依然尤甚,而且底壁的倾斜程度过大也会严重影响接料仓14整体的高度,进而使产品高度大幅增加。进而气泵的设置,不仅避免底壁大幅度倾斜,还有利于减小储料仓1整体的高度,减小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至图22所示,接料仓14远离下料口142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48,气泵与进气口148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料仓14远离下料口142的一端设置进气口148,使得气泵向接料仓14内吹送气体时,能够吹向接料仓14的整个空间,进而便于将各处的食材均吹向下料口1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气口148设置在接料仓14的底壁上或侧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进气口148优选设置在接料仓14的底壁上,此时,气体经进气口148从下向上吹,有利于吹向接料仓14各个区域,也有利于吹起体积较大或重量较大的食材,将食材推送到下料口142。另外,进气口148也可以设置在接料仓14的侧壁上,优选位于接料仓14的侧壁的下端,进而便于直接靠近底壁吹气,便于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所示,储料仓1还包括:导风结构150,设置在进气口148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进气口148的一侧设置导风结构150,有利于将气体按照预设方向进行导向,进而便于将食材吹向下料孔,避免接料仓14内食材出现堆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风结构150为导风挡板,和/或导风结构150的导风面与接料仓14的底壁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保持不变或逐渐变窄。

在该实施例中,导风结构150可以为导风挡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将导风结构150的导风面与接料仓14的底壁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保持不变或逐渐变窄,有利于气流大体沿接料仓14的底壁的延伸方向流动,进而便于推动食材移动至下料口142。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2,所述锅体2的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储料仓1,进料口与下料口142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储料仓1,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设置进料口与下料口142相对应,方便储料仓1内的食材排出后,快速经进料口进入锅体2内部。另外由于顶盖上无需开设与各个仓室12的出料孔122对应的多个进料孔,提高了顶盖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排水组件3,其通过进料口与锅体2相连通,或通过顶盖上的通水口与锅体2相连通;开关组件4,用于开启和关闭锅体2上的进料口;升降机构5,用于驱动锅体2上下移动;加热组件6和蒸汽阀组件7,分别位于锅体2的上下两侧;其中,在升降机构5驱动锅体2上移至预设位置时,且在开关组件4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组件4封盖进料口,锅体2与蒸汽阀组件7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进排水组件3,有利于实现烹饪器具的自动进排水。通过设置升降机构5和开关组件4,且在升降机构5驱动锅体2上移至预设位置时,在开关组件4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组件4封盖进料口,锅体2与蒸汽阀组件7相连通,有利于保证锅体2处于烹饪状态时,锅体2内的蒸汽不经进料孔大量外泄,影响周围环境,例如造成储料仓1内潮湿等,以及带走大量热而增加烹饪时长,影响食用口感。另外,通过将锅体2与蒸汽阀组件7相连通,有利于锅体2内的蒸汽按照预设路径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