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5093发布日期:2019-11-08 23:2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一种烹饪设备,是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但电饭锅在烹饪完成后需要等待锅体的内胆自然冷却,待其内部蒸汽自然消散、压力降低后才能打开,等待时间冗长,不具备快速冷却的功能,使用不便。

机械式高压锅是采用明火加热的一种烹饪器具,在烹饪完成后可以放置于冷水中加速降温或放置于冷水龙头下冲刷加速降温,极大地减短了冷却等待时长,便于使用者及时取出烹饪完成的食物,适用于餐馆等高效率场合。然后传统的机械式高压锅多采用明火加热,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大,且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合高压锅及电磁炉的一体式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烹饪装置,其包括:

高压锅,所述高压锅具有锅身和可拆卸地盖合于锅身上端的锅盖,所述锅身与锅盖上对应设置有下手柄和上手柄,所述高压锅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向下凸起的安装壁;

电控加热装置,电控加热装置,所述电控加热装置位于高压锅下方并可对高压锅进行加热,所述电控加热装置的上端外轮廓与安装壁的内径适配。

优选的,所述电控加热装置设置为一电磁炉,所述锅身的底部具有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发热盘,所述电磁炉位于高压锅下方并对应发热盘设置有工作线圈,所述电磁炉的上端外轮廓与安装壁的内径适配。

优选的,所述高压锅于采用不锈钢制成,从而通过锅身底部形成发热盘,所述锅身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采用耐高温高分子材料制成,底座的边缘向下凸起形成安装壁。

优选的,所述底座可拆卸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为矩形立体结构,以通过安装壁与电磁炉配合来防止电磁炉与高压锅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锅盖上设置有限压阀,所述限压阀内设置有振动检测机构,所述振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限压阀的振动状态,所述电磁炉内设置有电性连接工作线圈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振动检测机构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锅盖具有向上凸起的排气管,排气管内具有连通锅盖内外侧的气道,所述限压阀的下端具有与排气管适配的、下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容置腔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和/或压力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下手柄上内凹设置有导向限位槽,导向限位槽的上端及一侧开口设置,而上手柄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并与导向限位槽适配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高压锅与电磁炉结合于一起,可以有效克服传统高压锅的问题,又可通过冷水加速冷却,并且通过安装壁与电磁炉配合实现防转和定位,在烹饪完成后,可以通过安装壁支撑高压锅,避免高温状态下的高压锅直接接触桌面或其他物体而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锅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烹饪装置,其包括:

高压锅1,所述高压锅1具有锅身101和可拆卸地盖合于锅身101上端的锅盖102,所述锅身101与锅盖102上对应设置有下手柄10和上手柄9,所述锅盖102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延伸于锅盖102内侧,以用于检测锅身101内部的压力和/或温度,且上手柄9内设置有电性连接检测装置的第一通信装置7;

电控加热装置,所述电控加热装置位于高压锅1下方并可对高压锅1进行加热,所述电控加热装置设置有控制加热工作的控制电路板4和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4的第二通信装置6,所述第二通信装置6对接第一通信装置7,以接收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或检测结果,所述控制电路板4可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或检测结果调整加热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电控加热装置设置为一电磁炉2,所述电磁炉2位于高压锅1下方并设置有工作线圈5,同时所述电磁炉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4和第二通信装置6,所述第二通信装置6对接第一通信装置7,以接收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或检测结果,所述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工作线圈5和第二通信装置6,以用于根据锅身101内部的压力和/或温度调整工作线圈5。

与之对应的,锅身101的底部设置有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发热盘,以配合工作线圈5实现电磁加热。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装置7设置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第二通信装置6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无线接收模块。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装置7还设置有电源组件。

如此,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第一通信装置7与第二通信装置6的对接,不会破坏高压锅1的外表结构,并且无需设置导线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该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可以采用红外通信、无线射频等已知的现有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对接,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设计人员可参照已公开的相关现有技术。

作为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上手柄9的尾部设置有电池安装腔,上手柄9的末端设置有可打开和闭合该电池安装腔的翻盖,翻盖螺纹连接于上手柄9上或枢接于上手柄9上。第一通信装置7于电池安装腔内设置有相关的引脚,从而在电池安装腔内安装电池时直接连通电池的两极,以为检测装置和无线发射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作为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通信装置7具有延伸于上手柄9下端并位于下手柄10上方的一对接线柱,下手柄10上对应此对接线柱设置有一对接头,在锅盖102完全盖合于锅身101上而使上手柄9和下手柄10对齐时,接线柱与接头接触并导通。同时,下手柄10的下端设置有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电性连接接头,而在电磁炉2上对应该接收线圈设置有发射线圈,该发射线圈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4,从而在工作时,通过电磁炉2的电源线连接电网,再经发射线圈、接收线圈、接头、接线柱而为第一通信装置7及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源。为了保证接线柱和接头之间的连接,接线柱或者接头采用可导电的弹簧顶针形成,从而在两者接触时,通过弹簧顶针保持一预紧力,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在采用电磁炉2作为电控加热装置时,可以直接利用电磁炉2的电磁场来实现供电,其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相关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考虑到传统的机械式高压锅1,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机械式计时器设定一闹铃,在设定时间后闹铃响起,提醒用户及时关火,避免高压锅1干烧,使用麻烦。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前述的检测装置与控制电路板4配合,可以在烹饪完成后自动关闭电磁炉2的工作,避免干烧的问题发生。

但为了及时通知用户,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盖102上设置有锁止阀和检测锁止阀状态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连接有警报装置,以用于在检测到锁止阀由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启动警报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锅身101与锅盖102的连接与传统的机械式高压锅1相似,于锅身101上端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间断的安装肋板,而锅盖102的内侧具有与之适配的卡合肋板,卡合肋板可从安装肋板之间的位置穿入并旋转至安装肋板的下方,从而实现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锁止阀设置有阀座和活动板8,所述阀座穿设于锅盖102上,且阀座中心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活动板8枢设于上手柄9内,且活动板8的一端穿过锅盖102而延伸于排气孔下方,活动板8的另一端设置有朝下的定位柱,所述上手柄9上对应定位柱开设有穿孔,所述下手柄10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活动板8延伸于锅盖102内侧的一端在锅身101内部压力增大时可向上翻转而带动定位柱下移插入定位孔内,从而防止锅盖102与锅身101相对转动。在正常状态下,活动板8延伸于锅盖102内的一端向下悬空而使定位柱隐匿于上手柄9内。可进一步的于活动板8延伸于锅盖102内的一端与锅盖102之间设置弹簧,以确保定位柱在正常状态下不会向下突出于上手柄9的下表面。

在此基础上,下手柄10上内凹设置有导向限位槽11,导向限位槽11的上端及一侧开口设置,而上手柄9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并与导向限位槽11适配的限位部,定位柱穿设于限位部上,定位孔开设于导向限位槽11内。

如此,可通过该导向限位槽11实现对锅盖102的安装导向及限位。

与该锁止阀相对应的,作为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检测机构具有设置于活动板8上方并对应定位柱的触动开关,该触动开关正常情况下通过活动板8压紧而处于第一状态,在锁止阀锁紧锅身101和锅盖102时,定位柱所处位置的活动板8下移而松开触动开关,触动开关弹起而进入第二状态,从而产生一电信号。而在锅身101内的压力下降时,定位柱所处位置的活动板8上升重新按压触动开关,触动开关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再次产生一电信号。检测机构以触动开关的变化机制实现对锁止阀的状态检测。同时,该检测机构与第一通信装置7共用一个电源,以简化结构组成。

作为上述检测机构的一种变形而形成检测机构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检测机构于下手柄10内设置触动开关,触动开关的触动部分对应定位孔。从而在定位柱运动至定位孔内时按压触动开关,在脱出定位孔内时松开触动开关,以此实现对锁止阀状态的检测。

该警报装置可以设置为蜂鸣器结构,从而在检测机构检测到锁止阀从锁止状态切换为非锁止状态时,通过蜂鸣器通知用户。该警报装置也可设置为可以与手机APP或手机蓝牙对接的无线通讯结构,在检测机构检测到锁止阀从锁止状态切换为非锁止状态时,直接从手机端通知用户。由于蜂鸣器和与手机APP或手机蓝牙对接的无线通讯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而在此不作赘述。

如此,在烹饪完成后进行自然冷却时,可以通过警报装置在第一时间通知用户锅盖102与锅身101解除锁定,可以打开锅盖102,更为科学、合理,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上手柄9和下手柄10之间设置有错位检测装置,所述错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上手柄9和下手柄10的错位状态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4。

为了避免该错位检测装置与前述的检测机构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的错位检测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包括一对分设于上手柄9和下手柄10中段位置并与导向限位槽11错开的传感器,此对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一通信装置7,以利用第一通信装置7的电源组件,同时通过第一通信装置7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4。在上手柄9与下手柄10完全对齐时,该对传感器对齐,再将相应的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板4。

该错位检测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为:于限位部的滑入端设置微动开关,在限位部滑入导向限位槽11的端部时抵接微动开关,以此实现错位检测功能。

实际工作中,控制电路板4可以通过该错位检测装置形成一保险机制,如在错位检测装置检测到上手柄9与下手柄10未对齐时,控制电路板4锁定相关启动按键,用户将无法启动电磁炉2加热。又或者在错位检测装置检测到上手柄9与下手柄10未对齐时,减短加热时长。从而避免在加热过程中锅盖102可脱离锅身101,解决此隐患。而在上手柄9与下手柄10完全对齐时,在锅身101内部加热至一定程度后,锁止阀会缩紧锅盖102与锅身101,故而不会出现此问题,有利于提高高压锅1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高压锅1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向下凸起的安装壁,所述电磁炉2的上端外轮廓与安装壁的内径适配。

出于简化结构的考量,优选的,所述高压锅1于采用不锈钢制成,从而通过锅身101底部形成发热盘,所述锅身101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采用耐高温高分子材料制成,底座的边缘向下凸起形成安装壁。

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炉2为矩形立体结构,从而在高压锅1放置于电磁炉2上时,通过安装壁与电磁炉2配合实现防转和定位,可以确保第一通信装置7和第二通信装置6的对接。同时,在烹饪完成后,可以通过安装壁支撑高压锅1,避免高温状态下的高压锅1直接接触桌面或其他物体而造成损伤。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将底座与锅身101可拆卸设置,从而使得该高压锅1既可用于明火加热,也可用于电磁炉2加热。

考虑到高压锅1在加热过程中锅身101也会散热较高的热量,为了避免烫伤,所述锅身101外侧设置有隔热结构。该隔热结构设置为一包覆锅身101的外罩,该外罩采用耐高温的树脂制成,并且外罩既可直接贴覆于锅身101外表面,也可与锅身101之间保留一定间隙。这样可以通过该外罩防止误碰锅身101而烫伤,并且,也可以通过该外罩形成保温层,实现保温效果。该隔热结构也可以设置为一U形框架,直接卡接于锅身101的外侧。并且隔热结构可以与底座一体成型制成,以简化结构。

此外,所述锅盖102上设置有限压阀3,所述限压阀3内设置有振动检测机构,所述振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限压阀3的振动状态,且振动检测机构电性连接第一通信装置7。

具体的,所述锅盖102具有向上凸起的排气管,排气管内具有连通锅盖102内外侧的气道,所述限压阀3的下端具有与排气管适配的、下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可以设置于容置腔的顶部。并且,排气管的外表面内凹形成有一圈凹位,而限压阀3的容置腔侧壁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弹片,弹片的上下端具有楔形面。如此,限压阀3可以通过弹片与凹位配合而相对固定地摆置于排气管上,同时又可在外力作用下取下或套入排气管,使用方便。此外,限压阀3的上端设置有中空的头部301,头部301的下端设置有隔热层,振动检测机构设置有头部301内。该头部301可以采用电木制成,以确保振动检测机构的绝缘。并且振动检测机构与第一通信装置7之间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实现电性连接,再通过第一通信装置7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4。从而使得控制电路板4可以根据锅身101内部的温度、压力以及限压阀3的振动频率来综合判断高压锅1的状态,进而精准的调控电磁炉2的工作,提高烹饪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记载的烹饪装置,通过在所述锅盖102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延伸于锅盖102内侧,以用于检测锅身101内部的压力和/或温度,且上手柄9内设置有电性连接检测装置的第一通信装置7;电磁炉2,所述电磁炉2位于高压锅1下方并对应发热盘设置有工作线圈5,同时所述电磁炉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4和第二通信装置6,所述第二通信装置6对接第一通信装置7,以接收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或检测结果,所述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工作线圈5和第二通信装置6,以用于根据锅身101内部的压力和/或温度调整工作线圈5。工作时,可通过检测装置直接测量高压锅1内部的温度和/或压力,从而判断烹饪状态,较测量高压锅1底部表面温度的方式,测量结果更精准,再以此对电磁炉2进行调控,可有效地提高烹饪质量,实用性强,并且检测装置设置于锅盖102上,不会因在锅身101内放置内胆而受到影响,也不会妨碍到内胆的放入,结构设计合理。并且,在烹饪完成后可以直接将高压锅1放置于冷水中或者放置于冷水龙头下冲洗来加速降温,适用于餐馆等快节奏的使用场合。同时,在拿开高压锅1后,该电磁炉2可以单独使用,较市面上的现有产品而言,仅需购买一个该烹饪装置即可,无需再购置电磁炉2,有利于节约成本。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为主体,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将电控加热装置设置为一电陶炉,该电陶炉的发热原理、发热结构与市面上的电陶炉一致,在此不作赘述。在用于本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中时,仅需在传统的电陶炉的结构基础上增设第二通信装置6即可,将第二通信装置6电性连接电陶炉自身的控制板。

另外,由于电陶炉是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红外线加热,因此放置于电陶炉上的物体均会受热,故此,本实施例中的高压锅的锅身101下端不设置底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控加热装置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加热,如加热丝、加热片等,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地选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