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靠背活动结构及其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065发布日期:2019-08-13 20:4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靠背活动结构及其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活动结构及其座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椅靠背活动结构为活动臂和弹簧板配合来实现,安装费时费力,并且活动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靠背活动结构及其座椅,该座椅靠背活动结构及其座椅加工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靠背活动结构,包括:活动结构支撑件,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向对应的第二表面;靠背支撑件,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销连接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上,在所述第一活动销上安装有弹性部件,从而限制所述靠背支撑件第一端的活动范围;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的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支点,所述支点用于支撑所述靠背支撑件,所述支点支撑在所述靠背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支撑座椅靠背。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销连接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上,在所述第一活动销上安装有弹性部件,从而限制所述靠背支撑件第一端的活动范围的具体方式为:在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固定孔,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从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活动销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一活动销固定部;组装时,所述第一活动销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活动销固定部卡设在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一端设置的第一固定孔上,在所述第一活动销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位固定件,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销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卡位固定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弹性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的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支点,所述支点用于支撑所述靠背支撑件,所述支点支撑在所述靠背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支撑所述座椅靠背,人依靠座椅靠背时,产生向后的力,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二端同时受到向下的力,受支点的支撑,所述靠背支撑件产生杠杆效应,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一端产生向上的力,所述第一活动销受到向上的力,同时弹性部件受到压缩,当所述第一端产生的向上的力与所述弹性部件由于受到压缩产生的反抗力相等时,所述靠背活动结构处于平衡状态;人离开座椅时,受到所述弹性部件的压缩反抗力的作用,所述靠背活动结构自动恢复。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支点为冲压成型的一根横筋,设置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的第一表面上。

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支点的支撑点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孔从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活动销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第二活动销固定部,所述第二活动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活动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座椅靠背活动结构还包括有椅坐固定部,用于固定座椅坐垫。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靠背支撑件的第二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支撑座椅靠背。

一种座椅,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靠背活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侧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活动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所述座椅包括:底座100、座椅靠背活动结构200、座椅靠背300,所述靠背活动结构200分别与底座100和所述座椅靠背300连接,所述底座100通过所述靠背活动结构200连接支撑所述座椅靠背300。

所述靠背活动结构200(如图3),包括:活动结构支撑件204、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向对应的第二表面,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下表面;靠背支撑件202,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销209连接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上,具体而言,在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第一端设置第一固定孔,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从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活动销209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第一活动销固定部208,组装时,所述第一活动销209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活动销固定部208卡设在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第一端设置的第一固定孔上,在所述第一活动销209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卡位固定件210,围绕所述第一活动销209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卡位固定件210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201,所述弹性部件201处于弹性压缩状态。

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支点203,所述支点203用于支撑所述靠背支撑件202,所述支点203支撑在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下表面,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支撑所述座椅靠背300。使用时,人依靠座椅靠背300,产生向后的力,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第二端同时受到向下的力,受支点203的支撑,所述靠背支撑件202产生杠杆效应,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第一端产生向上的力,所述第一活动销209受到向上的力,同时弹性部件201受到压缩,当所述第一端产生的向上的力与所述弹性部件201由于受到压缩产生的反抗力相等时,所述靠背活动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完成靠背活动;人离开座椅时,受到所述弹性部件201的压缩反抗力的作用,所述靠背活动结构自动恢复。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支点203为冲压成型的一根横筋,设置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第一表面上。

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靠背支撑件202的第二端与所述支点203的支撑点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孔从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活动销206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第二活动销固定部207,所述第二活动销206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活动设置。设置上述结构的目的在于:确保所述靠背支撑件202活动固定在所述活动结构支撑件204上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的范围限定为上下方向,从而确保整个座椅的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座椅靠背活动结构200还包括有椅坐固定部205,用于固定座椅坐垫。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