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4628发布日期:2019-12-10 19:01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塑共挤型材,特别是一种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铝塑共挤型材采用共挤的方法将整体铝衬型材包裹在塑料型材的里面。铝塑共挤型材是门窗专用型材,用作门窗框、梃或窗扇框。门窗对型材的隔热保温性能的要求很高,而现有铝塑共挤型材中,由于易导热的整体铝衬型材贯穿于门窗边框、梃和窗扇框的室内和室外,所以采用铝塑共挤型材制做的门窗存在隔热保温效果较差的缺点。特别是现有铝塑共挤型材由于其骨架最外侧有大面积铝衬,会较多吸收进来的冷热向里侧进行传导,可满足75%到85%节能的技术,但不能满足对超低能耗及被动房门窗的节能要求。此外,现有铝塑共挤型材制作外开门窗时,开启扇压条在室内,固定部分和上亮部分玻璃压线在室外,其安装难度较大且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用以解决外开窗玻璃压线外装的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包括外开窗型材,外开窗型材中设置有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开外框型材以及转换框型材,型材中挺,内开外框型材、转换框型材、外开窗型材以及型材中挺均由内部的尼龙铝衬复合型材和共挤包裹在其外面的塑料型材构成;所述型材中挺与所述外开窗型材形状截面相同;所述内开外框型材以及所述转换框型材整体截面为l型,且内开外框型材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转换框型材截面尺寸;所述外开窗型材以及型材中挺截面呈t型;中空玻璃两侧的所述转换框型材分别倒插在l型的内开外框型材拐角内侧以及型材中挺拐角内侧;其中,对于中空玻璃一侧来说,其连接的所述外开窗型材一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开外框型材的外角点以及所述转换框型材的内角点密封连接;对于中空玻璃另一侧来说,其连接的所述外开窗型材一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型材中挺的外角点以及所述转换框型材的内角点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框型材包括第一铝合金骨架、第二铝合金骨架,所述第一铝合金骨架、第二铝合金骨架上还设置有燕尾槽,第一铝合金骨架、第二铝合金骨架之间通过一字型尼龙隔热条承插连接,所述一字型尼龙隔热条两端还设置有燕尾型插头,燕尾型插头插入两侧第一铝合金骨架和第二铝合金骨架的一侧的燕尾槽内;所述第一铝合金骨架另一侧还设置有嵌槽并延伸设置有锯齿形的第一型材挡边,外侧的塑料型材嵌入在所述嵌槽内;所述第一型材挡边及其包裹的塑料型材形成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内侧设置有胶条槽和组角定位槽;所述第二铝合金骨架的另一侧延伸设置有t型的铝合金内衬,包裹t型的铝合金内衬的塑料型材内侧还设置有锁定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开外框型材包括第三铝合金骨架、第四铝合金骨架,第三铝合金骨架和第四铝合金骨架截面相同,且均设置有燕尾槽,第三铝合金骨架和第四铝合金骨架之间通过承插在燕尾槽内的带有燕尾型插头的一字型尼龙连接件连接;第三铝合金骨架、第四铝合金骨架外侧还都设置有嵌槽,用于嵌入外侧的塑料型材;所述第三铝合金骨架、第四铝合金骨架的外侧和内侧均设置有锁定定位槽;所述第四铝合金骨架还向外延伸设置有一锯齿形的第二型材挡边,第二型材挡边及其外侧包裹的塑料型材形成向上的凸起,该凸起的内侧设置有胶条槽,并与转换框型材长边的的包裹有t型的铝合金内衬的塑料型材外侧端部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开窗型材包括第五铝合金骨架以及第六铝合金骨架;第五铝合金骨架以及第六铝合金骨架的燕尾槽之间也通过带有燕尾型插头的一字型尼龙连接件连接,第六铝合金骨架端部两侧均延伸设置有锯齿形的第三型材挡边,第三型材挡边及其包裹的塑料型材凸出形成t型截面的翼,该翼内侧设置有胶条槽;包裹第五铝合金骨架的塑料型材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卡槽,用于设置玻璃压条;一侧翼的胶条槽通过密封胶条与包裹有t型的铝合金内衬的塑料型材外侧密封连接;所述转换框型材上的胶条槽通过密封胶条与包裹有第五铝合金骨架的塑料型材外侧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框型材和外开窗型材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还设置有门窗铰链,所述门窗铰链分别通过螺钉与第二铝合金骨架、第五铝合金骨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字型尼龙连接件之间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阻热棉或聚氨酯发泡。

进一步地,所述内开外框型材、外开窗型材以及型材中挺外侧设置有铝扣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配合内开窗开启部分作为转换框使用,将内开框转换为外开框,配以外开扇使用,完成内开转外开的功能。其实现了玻璃压条全部在室内安装,符合安装规范大大提高了安装作业的安全系数和门窗使用安全系数,解决了外开窗压条在外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满足了被动房门窗的高标准节能要求,传热系数k值小于1.0,能够大幅度降低整窗成本,是绿色建筑门窗的首选,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2是内开外框型材示意图;

图3是转换框型材示意图;

图4是外开窗型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包括外开窗型材300,外开窗型材300中设置有中空玻璃3011,还包括内开外框型材100以及转换框型材200,型材中挺400,内开外框型材100、转换框型材200、外开窗型材300以及型材中挺400均由内部的尼龙铝衬复合型材和共挤包裹在其外面的塑料型材1构成型材中挺400与外开窗型材300形状截面相同内开外框型材100以及转换框型材200整体截面为l型,且内开外框型材100截面尺寸大于转换框型材200截面尺寸外开窗型材300以及型材中挺400截面呈t型中空玻璃3011两侧的转换框型材200分别倒插在l型的内开外框型材100拐角内侧以及型材中挺400拐角内侧其中,对于中空玻璃3011一侧来说,其连接的外开窗型材300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内开外框型材100的外角点以及转换框型材200的内角点密封连接对于中空玻璃3011另一侧来说,其连接的外开窗型材300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型材中挺400的外角点以及转换框型材200的内角点密封连接。

如图3所示,转换框型材200包括第一铝合金骨架201、第二铝合金骨架202,第一铝合金骨架201、第二铝合金骨架202上还设置有燕尾槽2,第一铝合金骨架201、第二铝合金骨架202之间通过一字型尼龙隔热条204承插连接,一字型尼龙隔热条204两端还设置有燕尾型插头3,燕尾型插头3插入两侧第一铝合金骨架201和第二铝合金骨架202的一侧的燕尾槽2内。第一铝合金骨架201另一侧还设置有嵌槽7并延伸设置有锯齿形的第一型材挡边207,外侧的塑料型材1嵌入在嵌槽7内。第一型材挡边207及其包裹的塑料型材1形成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内侧设置有胶条槽8和组角定位槽209。第二铝合金骨架202的另一侧延伸设置有t型的铝合金内衬210,包裹t型的铝合金内衬210的塑料型材1内侧还设置有锁定定位槽4。

如图2所示,内开外框型材100包括第三铝合金骨架101、第四铝合金骨架102,第三铝合金骨架101和第四铝合金骨架102截面相同,且均设置有燕尾槽2,第三铝合金骨架101和第四铝合金骨架102之间通过承插在燕尾槽2内的带有燕尾型插头3的一字型尼龙连接件5连接。第三铝合金骨架101、第四铝合金骨架102外侧还都设置有嵌槽7,用于嵌入外侧的塑料型材1。第三铝合金骨架101、第四铝合金骨架102的外侧和内侧均设置有锁定定位槽4。第四铝合金骨架102还向外延伸设置有一锯齿形的第二型材挡边107,第二型材挡边107及其外侧包裹的塑料型材1形成向上的凸起,该凸起的内侧设置有胶条槽8,并与转换框型材200长边的的包裹有t型的铝合金内衬210的塑料型材1外侧端部密封连接。

如图4所示,外开窗型材300包括第五铝合金骨架301以及第六铝合金骨架302。第五铝合金骨架301以及第六铝合金骨架302的燕尾槽2之间也通过带有燕尾型插头3的一字型尼龙连接件5连接,第六铝合金骨架302端部两侧均延伸设置有锯齿形的第三型材挡边307,第三型材挡边307及其包裹的塑料型材1凸出形成t型截面的翼,该翼内侧设置有胶条槽8。包裹第五铝合金骨架301的塑料型材1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卡槽9,用于设置玻璃压条10。一侧翼的胶条槽8通过密封胶条11与包裹有t型的铝合金内衬210的塑料型材1外侧密封连接。转换框型材200上的胶条槽8通过密封胶条11与包裹有第五铝合金骨架301的塑料型材1外侧密封连接。

其中,转换框型材200和外开窗型材30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还设置有门窗铰链12,门窗铰链12分别通过螺钉1313与第二铝合金骨架202、第五铝合金骨架301连接。两个一字型尼龙连接件5之间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阻热棉或聚氨酯发泡6。塑料型材1为微发泡硬结皮塑料型材。尼龙铝衬复合型材为尼龙66+铝衬复合型材。的一字型尼龙连接件5为尼龙66连接件。

进一步地,内开外框型材100、外开窗型材300以及型材中挺400外侧设置有铝扣板13。通过实验后发现,其内开转外开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的整体传热系数k值小于1.0。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列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变通亦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总之,上述实施例仅为列举,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