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069发布日期:2019-11-12 21:54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的防护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婴儿床睡床、玩耍床的围栏都是固定高度的,在我们生活中,照顾婴儿的人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是未成年人子女为主,而且他们的身高也不一样,固定高度的床相对于身高较矮的人不方便。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5000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装置,所述的床护栏升降装置包括升降件,升降件一侧上设有纵向通孔,下方向内部件身掏空有凹槽,凹槽与纵向通孔相通,凹槽上通过铆钉安装有按键,按键的顶端设有一槽口,槽口上固定安装有锁钉,锁钉伸入在纵向通孔上,按键下段固定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另一端固定在按键上,形成弹簧锁扣式按键;所述的纵向通孔上串接有铁管,铁管上设有若干档位孔;升降件通过纵向通孔在铁管上下滑动调节,档位孔与锁钉配合锁定,使升降件固定其所需要的高度。

根据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可知,为了防止升降件被意外拉出铁管外,一般在婴儿床的端角上均会设置脚管和固定于脚管上端的连接件,在连接件上会设置有凸起,在升降件靠近凸起的部位会内凹设置,当升降件上升至顶端时,升降件的内凹部位会被凸起抵住,从而达到限制升降件上升高度的效果;但是,根据挂链测试(婴儿一般会戴上一些项链饰品,因此需要利用挂链模拟项链饰品,然后将挂链挂置在婴儿床的各个部位,并观察挂链是否会被婴儿床勾住,是确保婴儿床使用安全的一项测试)可知,婴儿站起时,项链有可能被升降件的凸起勾住,导致婴儿在躺下时会被勒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其具有防止项链被连接件勾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竖直设置的脚管、外壁上设置有档位孔的铁管、固定于脚管上端的连接件,滑移连接于铁管上的升降件以及设置于升降件内且能够与档位孔卡接固定的按键卡接机构,还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连接件靠近铁管的一端上,所述限位凸起的下端设置有下表面倾斜设置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过伸至限位凸起远离连接件的一面和连接件靠近限位凸起的一面上;

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升降件的上端,限位凹槽的下端倾斜设置;

其中,当升降件上升至最高位置时,限位凸起远离连接件的一面会与限位凹槽的侧边贴合,过渡部的下表面会与限位凹槽的上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项链伸至连接件的限位凸起处时,通过过渡部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项链会直接沿着过渡部滑动,从而防止项链被限位凸起勾住,有效确保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的使用安全;通过与过渡部贴合的限位凹槽能够避免连接件和升降件接触时产生较大的间隙,使得婴儿的手指无法伸进连接件和升降件之间的间隙内,进一步确保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部分别与限位凸起远离连接件的一面和连接件靠近限位凸起的一面交接的部位均设置有第一曲形过渡面,所述限位凹槽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两道第一曲形过渡面贴合的第二曲形过渡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婴儿床一般都会安装上蚊帐,上下移动升降件时,蚊帐的边角容易被升降件和连接件夹住,在过渡部设置第一曲形过渡面,并在限位凹槽上表面的两端设置第二曲形过渡面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被夹在升降件和连接件夹缝之间的蚊帐边角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和升降件的棱边均倒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件和升降件的棱边倒圆角能够避免婴儿触摸连接件和升降件被连接件和升降件的棱边刮伤;通过将连接件和升降件的棱边均倒圆角设置还能够减小连接件和升降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婴儿的手指被连接件和升降件之间的夹缝夹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的下方向内部掏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两件的用材和重量,大大降低连接件的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套,所述脚管的上端插接固定在固定轴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轴套能够增加脚管与升降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确保脚管和升降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升降件和脚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铁管的上端伸至限位凸起内,所述脚管的下端固定有托管件,所述铁管的下端插接固定在托管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凸起和托管件分别固定住铁管的上下两端能够简单实现铁管的安装固定,便于升降件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和托管件均上插接有穿设过脚管上端以及铁管上下两端的铆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铆钉能够实现连接件、托管件和脚管以及铁管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和限位凸起上均设置有阶梯孔,各所述铆钉伸出连接件或限位凸起的两端分别隐藏进各道阶梯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阶梯孔能够隐藏住铆钉的两端,使得铆钉的两端不会露出连接件或限位凸起外,从而使得使用者触碰到连接件或限位凸起外壁时不会被铆钉刮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过渡部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当项链伸至过渡部时会沿着过渡部的倾斜面滑移,从而达到防止项链被限位凸起勾住的效果,有效确保升降结构的使用安全;

(2)通过内部掏空设置的连接件能够减少连接件的用材,大大降低连接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连接件和升降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脚管;2、托管件;3、铁管;31、档位孔;4、连接件;41、限位凸起;411、限位筋;42、过渡部;421、第一曲形过渡面;43、阶梯孔;44、固定轴套;5、升降件;51、按键卡接机构;52、限位凹槽;521、第二曲形过渡面;6、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婴儿床的床护栏升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脚管1、固定于脚管1上端的连接件4、固定于脚管1下端的托管件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连接件4和托管件2内且外壁上设置有多道档位孔31的铁管3以及滑移连接于铁管3上且内部设置有能够与档位孔31卡接固定的按键卡接机构51的升降件5;其中,在升降件5的上端设置有处于铁管3正上方的限位凹槽52,在限位凸起41设置于连接件4靠近铁管3的一端上设置有处于连接件4上端部位上的限位凸起41,当升降件5上升至铁管3最上端时,限位凸起41会与限位凹槽52卡接。

如图2所示,在限位凸起41的下端设置有过渡部42,过渡部42的下表面倾斜设置,过渡部42的上下两端分别伸至限位凸起41远离连接件4的一面以及连接件4设置有限位凸起41的一面上,其中,限位凹槽52的上表面倾斜设置;当升降件5上升至铁管3的最上端时,限位凸起41远离连接件4的一面与限位凹槽52的侧面贴合,过渡部42的下表面与限位凹槽52的上表面贴合。

其中,在过渡部42分别与限位凸起41远离连接件4的一面和连接件4靠近限位凸起41的一面交接的部位均设置有第一曲形过渡面421,在限位凹槽52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能够分别与两道第一曲形过渡面421贴合的第二曲形过渡面521。

如图3所示,托管件2通过一根穿设过托管件2和脚管1下端的铆钉6固定在脚管1下端,连接件4通过一根穿设过连接件4和脚管1上端的铆钉6固定在连接件4上,铁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接于限位凸起41和托管件2内,铁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穿设过限位凸起41和铁管3上端以及穿设过托管件2和铁管3下端的铆钉6间接固定在脚管1上;其中,在连接件4和限位凸起41上均设置有多道阶梯孔43,穿设过连接件4的铆钉6的两端分别隐藏进设置在连接件4上的各道阶梯孔43内,穿设过限位凸起41的铆钉6的两端分别隐藏进设置在限位凸起41上的各道阶梯孔43内。

如图4所示,连接件4的下方向内掏空设置,在连接件4的掏空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套44,其中,脚管1固定于连接件4内时,脚管1的上端插接于固定轴套44内;限位凸起41的下方向内掏空设置;在限位凸起41的掏空内部设置有呈“十”字形状设置的限位筋411,其中,铁管3插接于限位凸起41内时,铁管3的上端与限位筋411的下表面抵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挂链测试过程如下:

步骤1、将升降件5调至最低位置以使得限位凸起41露出;

步骤2、将代替项链的挂链挂置在婴儿床的端角处,然后利用重物或由人工向下拉动挂链;

步骤3、重复步骤2三次,并记录挂链是否会被勾住;

步骤4、更换测试位置,然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

通过观察,可以明显发现,挂链被拉动至限位凸起41下端时,挂链会直接沿着过渡部42向上滑移,不会出现挂链被限位凸起41勾住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