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648发布日期:2019-09-12 09:3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泡茶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的、精确控制的泡茶器。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健康的饮料,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饮茶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式,传统的泡茶方式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一定茶学专业知识积累,智能便捷的泡茶煮茶是发展趋势。目前,市面上的自动煮茶器具,主要是集成了烧水、保温和预约定时煮茶功能,或者是外观、材质上进行改进,需要自行添加茶叶和水,且在茶叶和水添加量上无法精确控制,更达不到智能控制,而且很多泡茶器都不易拆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的、精确控制的泡茶器,以解决现有煮茶器无法精确控制泡茶参数和不够智能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泡茶器,其特征在于:一种智能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控制单元;

所述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水单元分别于与所述洗茶单元、泡茶单元连通,所述加茶单元可机动地与所述洗茶单元、泡茶单元连通;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无线客户端远程控制或语音控制泡茶;可自动添加茶叶和加水,更加方便,茶水比精确控制,饮茶更加科学;加入了自动洗茶环节,更加卫生,还可以根据茶类选择洗茶或不洗茶;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易拆洗,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面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单元38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中,1、壳体;2、显示屏;3、功能选择键;4、置杯架;5、前面板开关;6、茶壶;7、活动杯盖;8、液位传感器一;9、浓度传感器;10、加热管一;11、抽水器;12、抽滤阀门;13、感应出水口;14、茶杯;15、加热底座;16、储茶仓;17、活动挡板;18、称重传感器;19、滤茶网;20、横移装置;21、升降装置;22、滤茶网接口;23、聪明座;24、储水箱;25、出凉水阀;26、液位传感器二;27、加热水箱;28、温度传感器;29、加热管二;30、控制阀门一;31、洗茶仓;32、底盖控制器;33、底盖;34、废液仓;35、控制阀门二;36、升降泡茶通道;37、红外测温器;38、控制单元;39、称重盘;3801、中央处理器;3802、电源模块;3803、驱动模块;3804、语音控制模块;3805、无线通信模块;3806、传感器模块;3807、存储模块;3808、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泡茶器,包括壳体1、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控制单元38;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控制单元38均设置在壳体1内,送水单元分别于与洗茶单元、泡茶单元连通,加茶单元可机动地与洗茶单元、泡茶单元连通;控制单元38分别与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加茶单元、送水单元、洗茶单元、泡茶单元工作。

本实施例的加茶单元包括储茶仓16、活动挡板17、称重传感器18、滤茶网19、横移装置20、升降装置21、滤茶网接口22、升降泡茶通道36、称重盘39;储茶仓16设置在壳体1上端面上,其底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活动挡板17和称重盘39;称重盘39配置有称重传感器18;横移装置20与升降装置21固定连接,升降装置21通过滤茶网接口22与滤茶网19固定连接;横移装置20与升降装置21分别用于控制滤茶网19左右、上下移动;升降泡茶通道36位于泡茶单元上部,用于加茶单元通过降泡茶通道36将滤茶网19送入泡茶单元内;控制单元38通过导线分别于活动挡板17、称重传感器18、横移装置20、升降装置21、称重盘39连接;当需要自动加茶时,控制单元38控制挡板17放下,茶叶缓慢落在称重盘39上,称重传感器18获取茶叶重量参数,通过与预参数对比,达到预设重量后,控制单元38控制挡板17立即收起,称重盘39向下90°翻折,茶叶落入滤茶网19内,实现自动加茶;若需要洗茶,控制单元38则控制横移装置20与升降装置21,将滤茶网19送入洗茶单元,完成洗茶后再将滤茶网19送入泡茶单元;若不需要洗茶,控制单元38则控制横移装置20与升降装置21,将滤茶网19送入泡茶单元内。

本实施例的送水单元包括聪明座23、储水箱24、出凉水阀25、液位传感器二26、加热水箱27、温度传感器28、加热管二29、控制阀门一30、控制阀门二35;聪明座23用于固定桶装水,聪明座23、储水箱24、加热水箱27依次连通;储水箱24、加热水箱27之间设置有出凉水阀25;加热水箱27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二26、温度传感器28、加热管二29;加热水箱27通过管道与洗茶单元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一30;加热水箱27通过管道与泡茶单元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二35;控制单元38分别与出凉水阀25、液位传感器二26、温度传感器28、加热管二29、控制阀门一30、控制阀门二35连接,用于控制出凉水阀25、液位传感器二26、温度传感器28、加热管二29、控制阀门一30、控制阀门二35工作。

本实施例的洗茶单元包括洗茶仓31、底盖控制器32、底盖33、废液仓34;洗茶仓31上端通过管道与送水单元的加热水箱27连通,下端与废液仓34连通;洗茶仓31和废液仓34之间的通道设置有底盖33,底盖33在底盖控制器32的控制下开启与关闭;控制单元38通过导线与底盖控制器32连接,用于控制底盖控制器32工作。

本实施例的泡茶单元包括茶壶6、活动杯盖7、液位传感器一8、浓度传感器9、加热管一10、抽水器11、抽滤阀门12、感应出水口13、加热底座15、红外测温器37;茶壶6顶部设置有活动杯盖7,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8、浓度传感器9、加热管一10、红外测温器37,中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底部设置有加热底座15;出水管配置有抽水器11、抽滤阀门12和感应出水口13;感应出水口13是红外感应出水,与抽水器11和抽滤阀门12联用,当杯子14放到感应出水口13下方时,抽水器11工作,抽滤阀门12打开,茶水抽到杯子14里,抽水时间可程序预先设定,一次感应对应一次抽水;红外测温器37,用于实时检测茶壶6中茶汤水温并反馈给控制单元38,控制单元38根据需要驱动加热管一10工作,进行智能保温;控制单元38通过导线分别与活动杯盖7、液位传感器一8、浓度传感器9、加热管一10、抽水器11、抽滤阀门12、感应出水口13、加热底座15、红外测温器37连接,用于控制活动杯盖7、液位传感器一8、浓度传感器9、加热管一10、抽水器11、抽滤阀门12、感应出水口13、加热底座15、红外测温器37工作。

请见图3,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38包括中央处理器3801、电源模块3802、驱动模块3803、语音控制模块3804、无线通信模块3805、传感器模块3806、存储模块3807、显示模块3808;中央处理器3801分别与电源模块3802、驱动模块3803、语音控制模块3804、无线通信模块3805、传感器模块3806、存储模块3807、显示模块3808连接;电源模块3802分别与中央控制器3801和驱动模块3803连接;中央控制器3801用于对整个茶器进行控制,接受语音控制模块3804的信号,对传感器模块3806采集的信息进行监控和处理,并对各个模块发出指令并进行通信;驱动模块3803,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器3801的指令,并驱动相应的横移装置20、升降装置21、出凉水阀25、加热管二29、控制阀门一30、控制阀门二35、活动挡板17、称重盘39、底盖控制器32、活动杯盖7、加热管一10和加热底座15工作;语音控制模块3804,用于接收使用人发出语音指令并识别语音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3801,中央控制器3801根据语音调用存储模块3807中的相应预设程序,并通过驱动模块3803实现自动加茶和自动加水,泡茶水温、茶水比通过传感器模块3806反馈给中央控制器3801处理,实现根据所泡茶类调节,根据预设程序选择进入或不进入洗茶环节,进一步的进入泡茶环节;茶泡好后,通过语音控制模块3804和无线通信模块3805分别进行语音提醒和无线客户端提醒饮茶;无线通信模块3805,用于无线客户端远程控制,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对茶器进行远程操控;传感器模块3806,分别通过导线与中央控制器3801和液位传感器一8、液位传感器二26、浓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28、加热管一10、加热管二29、红外测温器37和称重传感器18连接,实现程序加水、加热和加茶;存储模块3807,用于存储不同茶类的预设泡茶程序,以便中央控制器3801读取;显示模块3808,同于显示泡茶种类、水温、液位、浓度信息。

泡茶器还配有功能选择键3、显示屏2,功能选择键3与控制单元38的中央控制器3801连接,用于控制茶器的开启与关闭、选择泡茶程序和清洗装置;显示屏2与控制单元38的显示模块3808连接,同于显示泡茶种类、水温、液位、浓度信息。壳体1上部还设置有置杯架4,壳体1上部还设置有前面板开关5,通过前面板开关5打开泡茶器前面板,对泡茶器内部部件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的泡茶器还配有功能选择键3、显示屏2,功能选择键3与控制单元38的中央控制器3801连接,用于控制茶器的开启与关闭、选择泡茶程序和清洗装置;显示屏2与控制单元38的显示模块3808连接,同于显示泡茶种类、水温、液位、浓度信息。壳体1上部还设置有置杯架4,壳体1上部还设置有前面板开关5,通过前面板开关5打开泡茶器前面板,对泡茶器内部部件进行清洗。

请见图4,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接收中央控制器3801加茶指令后,活动挡板17放下,茶叶缓慢落在称重盘39上,称重盘39所连接称重传感器18的重量参数与预设程序中参数对应,受中央控制器3801控制,达到预设重量后,活动挡板17立即收起,称重盘39向下90°翻折,茶叶落入滤茶网19,实现自动加茶;加热水箱27内安装有可检测水位的液位传感器二26,可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28和加热管二29,加热水箱19上部通过水管和出凉水阀25与储水箱24连通,聪明座23用于固定桶装水,加热水箱27中的水达到预设程序中水温参数后,控制阀门一30打开,实现自动洗茶,控制阀门二35打开,实现自动泡茶加水;

本实施的洗茶和不洗茶由中央处理器3801识别语音信号,根据茶类选择预设泡茶程序。

若洗茶,加茶至滤茶网19后,升降装置21带动滤茶网19下移进入洗茶仓30,控制阀门一30打开,热水进入洗茶仓30,洗茶水量通过预设程序控制控制阀门一30打开时间来控制,达到程序预设洗茶时间后,底盖控制器32控制底盖33向下旋转90°打开,洗茶水进入废液仓34,洗茶结束,升降装置21带动滤茶网19上升恢复原位,横移装置20带动滤茶网19左移至升降泡茶通道36正上方,活动杯盖7打开,升降装置21带动滤茶网19下移进入茶壶6,控制阀门二35打开加热水,茶壶6中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一8和加热管一10,达到程序预设水位后,控制阀门二35关闭,进行泡茶,达到程序预设泡茶时间后,升降装置21带动滤茶网19上移,结束泡茶。

若不洗茶,加茶至滤茶网19后,横移装置20带动滤茶网19左移至升降泡茶通道36正上方,活动杯盖7打开,升降装置21带动滤茶网19下移进入茶壶6,控制阀门二35打开加热水,茶壶6中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一8和加热管一10,达到程序预设水位后,控制阀门二35关闭,进行泡茶,达到程序预设泡茶时间后,升降装置21带动滤茶网19上移,结束泡茶。

泡茶结束后,通过语音控制模块3805和无线通信模块3806进行语音提醒和无线客户端提醒;红外测温器37可检测茶汤温度,通过中央控制器3801控制加热底座15,通过加热管一10进行加热智能保温,若是砖茶类茶叶,加热底座15会在加水结束后通过加热管一10持续加热,进行煮茶,达到煮茶时间后,停止加热,提醒饮茶,并进入智能保温模式。

本实用新型根据使用人发出语音指令(“泡绿茶、泡乌龙茶、泡砖茶”),实现自动加茶和自动加水,实现根据所泡茶类调节,根据预设程序选择进入或不进入洗茶环节,进一步的进入泡茶环节(砖茶类进入煮茶环节),茶泡好后,通过语音控制模块3804和无线通信模块3805分别进行语音提醒和无线客户端提醒饮茶。也可通过功能选择键3选择泡茶程序、开关电源和清洗装置。

本实施例实现了程序加水、加热和加茶,感应出水口可感应茶杯,实现了自动斟茶,浓度传感器可检测茶汤浓度,方便知道茶汤浓淡。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无线客户端远程控制,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对茶器进行远程操控,不在家也可以事先泡好茶,语音信号、泡茶水温、投茶量、茶水比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预设,方便个性化饮茶习惯。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