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236发布日期:2019-10-29 20:3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承载装置,例如是电动床或电动椅。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由于工作繁忙,下班回家想舒服躺下休息,许多人都会乘坐在摇椅、按摩椅或摇床上消除疲劳,释放工作上的压力,市面上虽然有许多摇椅,但若要摇摆时则需要靠乘坐其上的人自行施力,使摇椅因惯性作用而持续摇摆。

然而,此种摇椅需要由乘坐者自行摇摆,乘坐者停止施力不到一会儿的时间,摇椅即会因惯性力受到阻力抵消而停止,乘坐者必须再度自行摇摆,对于乘坐者而言反而是一种负担。

现有能够自行摇摆的按摩椅,可参考中国台湾TWM429416号专利所述,此自行摇摆装置包含底座与椅体,椅体枢接于底座,并于底座结合一驱动装置与偏心轮传动装置,再以连杆连接偏心轮传动装置与该椅体,使驱动装置、偏心轮传动装置与连杆能带动椅体摆动,如此提供无须使用者施力摇动即可自行摇摆的按摩椅。

除了前述的按摩椅之外,目前还另有一种能够往复位移的电动床,可以参考中国台湾TWM561459号专利所述,其中的电动床包含,一底座、一架板与连结件,架板利用连结件或滑动架组装于底座上方,并利用皮带轮组与曲柄轴、摇臂带动架板往复移动,能够达到往复位移摇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现有的往复位移机构中,虽然已经能利用动力驱动,提供自动摇摆的效果,然而,现有往复位移机构所提供摇摆方式仍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对摇椅的期盼。在中国台湾TWM429416号专利所提供的按摩椅中,其所产生的摇摆动作是以椅子中的底座为轴心上下摇晃摆动,使用者在乘坐时容易有如同在骑马般的感觉,如果没有适当设定摇摆的频率与幅度,可能会引起使用者的不适。在中国台湾TWM561459号专利所提供的往复位移机构,其所产生的摇摆动作是纯粹水平摆动或前后向下摆动,都与一般使用者偏好的摆动方式不同。

其次,过去的摇椅均仅有固定式的椅背,不能让使用者在使用摇椅时降下椅背,而不能给予使用者完全放松的乘坐感受。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摆装置,能够以动力驱动进行摇摆,并且具有另一新型态的摇摆方式。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摆装置,可供使用者自由调整乘坐姿势,以期待能够获得较佳的使用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包括基座、往复组、动力组与承载组。基座具有复数个枢接部。往复组包括复数个摆臂与一摇摆座,各该复数个摆臂一端分别枢接于该枢接部,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且枢接于该摇摆座。该动力组提供一往复动力使该摇摆座相对于该基座往复移动,并且使该复数个摆臂往复摆动。承载组供承载人体,承载组设置于该摇摆座且随该摇摆座往复移动,该承载组位于该摇摆座上方。

在某些情况中,该复数个摆臂彼此平行。

在某些情况中,该复数个摆臂往复摆动时所扫过的面域具有不大于30度的圆心角。

在某些情况中,该动力组连接于该基座与该摇摆座之间。

在某些情况中,该基座包含一基架、复数立杆与二连接杆,该基架的位置低于该摇摆座,各该复数立杆固定于该基架并且向上延伸,该复数立杆围绕于该摇摆座周围排列,该二连接杆分别固定于该复数立杆的末端,该二连接杆相互平行,该复数个枢接部呈分散地位于该二连接杆。

在某些情况中,该承载组包含一传动连杆、一动力伸缩杆、一坐架与一坐架连杆,该传动连杆一端枢接于该摇摆座,该动力伸缩杆枢接于该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该摇摆座之间,该动力伸缩杆能接收动力而改变长度,从而带动该传动连杆摆动,该坐架一端枢接于该摇摆座,该坐架连杆枢接于该坐架与该传动连杆之间,使该传动连杆摆动时能够带动该坐架连杆与该坐架摆动。

在某些情况中,该传动连杆包含一杆身与二枢接座,该杆身具有一上端部与一下端部,该下端部与该摇摆座枢接,该二枢接座固定于该上端部的前后两侧,该动力伸缩杆与该坐架连杆枢接于其中同一枢接座,该坐架连杆呈非直线状延伸。

在某些情况中,该承载组还包含一背架与一背架连杆组,该背架枢接于该坐架,该背架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与一第三连杆,该第一连杆、该第二连杆与该第三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背架,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坐架,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传动连杆。

在某些情况中,该承载组还包含一交叉连杆组、一脚架与一脚架连杆,该交叉连杆组具有一近端部与一远端部,该近端部枢接于该坐架,该远端部连接于该脚架,该交叉连杆组还具有一支撑部,该脚架连杆枢接于该支撑部以及该传动连杆之间。

在某些情况中,该支撑部位于该近端部与该远端部之间。

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能够将摇摆座吊挂在空中,以承载部提供予使用者乘坐,再以动力组推动摇摆座,承载部就会往复摆动,使承载部具有类似摇篮、摇椅的摇摆动作,提供良好的使用效果。

同时,承载部中能够安装可调整座椅或椅背角度的连杆机构,而能够提供予使用者自由调整坐、卧的姿势,能够进一步获得较佳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组装垫体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调整姿势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动力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基座与往复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9与图10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调整姿势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圆心角x;基座10;基架11;立杆12;连接杆13;枢接部131;往复组20;摆臂21;摇摆座22;动力组30;马达31;皮带轮组32;凸轮33;推杆34;承载组40;传动连杆41;杆身411;上端部4111;下端部4112;枢接座412、413;动力伸缩杆42;气压缸421;压缩机422;坐架43;坐架连杆44;背架45;背架连杆组46;第一连杆461;第二连杆462;第三连杆463;交叉连杆组47;近端部471;支撑部472;远端部473;脚架48;脚架连杆49;垫体9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例如是电动椅,可于其上包覆数个软性垫体90,以提高使用者坐、卧的使用感受。请参考图2至图5,本实施例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包括一基座10、一往复组20、一动力组30与一承载组40。

该基座10包括一基架11、数个立杆12与二连接杆13,基架11位于基座10底部,用于承置于地面上,基架11例如是以多根杆体或管体利用焊接或利用螺丝固定组合而成的H形架体,立杆12固定于基架11并且向上延伸,立杆12位在基架11左右两侧,于基架11的两侧各有两个立杆12,二连接杆13分别固定于立杆12的末端,两连接杆13相互平行并且分别位于基架11的左右两侧,连接杆13的前后两端分别有一枢接部131,可供其他部件枢接。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基座10可能是其他形式或其他装置的架体,而未必具有基架与立杆,惟基座仍应具有枢接部131,以供其他部件枢接。

往复组20包括数个摆臂21与一摇摆座22,该复数个摆臂21一端枢接于枢接部131,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且枢接于摇摆座22,摆臂21与摇摆座22位于左右两个连接杆13之间,使立杆12排列于摇摆座22周围,其中摆臂21的长度不大于立杆12的长度,使摇摆座22的高度位于基架11与连接杆13之间,以摆臂21将摇摆座22吊挂于基架11上方,其中,摆臂21均垂直向下延伸,使该复数个摆臂21彼此平行。摇摆座22系供组装承载组40,摇摆座22例如是以多根杆体或管体利用焊接或利用螺丝固定组合而成的矩形架体。

动力组30连接于摇摆座22与基架11之间,而能提供一往复动力从基座10推动摇摆座22前后移动,使摇摆座22相对于基座10往复移动,并且使该复数个摆臂21往复摆动,请参考图6,动力组30包括马达31、皮带轮组32、凸轮33与推杆34,皮带轮组32连接于马达31与凸轮33之间,推杆34前端连接于凸轮33,后端枢接于摇摆座22的后端,马达31启动后凭借皮带轮组32带动凸轮33转动,凸轮33会带动推杆34往复移动摆动,推杆34即带动摇摆座22往复摆动。请参考图7,凸轮33与推杆34的尺寸与移动行程可预先设定为一定尺寸,与摆臂21的长度配合,使摆臂21往复摆动时于垂直面中扫过的面域,其扇形面积的圆心角x小于30度,可避免摆臂21与摇摆座22摇摆幅度过大。

请参考图2至图5,承载组40设置于摇摆座22而能随摇摆座22往复移动,承载组40位于摇摆座22上方,包括传动连杆41、动力伸缩杆42、坐架43、坐架连杆44、背架45、背架连杆组46、交叉连杆组47、脚架48与脚架连杆49。

传动连杆41包括一杆身411与二枢接座412、413,杆身411具有上端部4111与下端部4112,两枢接座412、413利用焊接或利用螺丝组装的方式固定于上端部4111的前后两侧,杆身411的下端部4112枢接于摇摆座22的前端。动力伸缩杆枢接于其中一枢接座412与摇摆座22的后端之间,动力伸缩杆42能改变长度,从而带动传动连杆41摆动。动力伸缩杆42例如是气压缸421与压缩机422,可利用压缩机422从外部接收电力而将空气输入气压缸421,或将空气释放到环境大气中,而能改变长度,惟若将气压缸421与压缩机422改为马达与螺杆组,也属可行。

坐架43的后端枢接于摇摆座22,坐架连杆44枢接于坐架43的前端与枢接座412之间,如此,当传动连杆41摆动时,会使坐架连杆44摆动,进而使坐架43的前端升高或降低,改变坐架43的倾斜角度。坐架连杆44包括左右并排的两支杆体,枢接于枢接座412的左右两侧,坐架连杆44较佳者为弯折状而呈非直线状延伸,能够避免坐架连杆44与传动连杆41在摆动时发生干涉而相互卡抵。

背架45的下端枢接于坐架43,背架连杆组46包括第一连杆461、第二连杆462与第三连杆463,第一连杆461一端连接于背架45,第二连杆462一端连接于坐架43,第三连杆463一端连接于传动连杆41,第一连杆461、第二连杆462与第三连杆463的另一端枢接于同一枢轴,使传动连杆41摆动时能带动背架连杆组46摆动,进而带动背架45一同摆动。

交叉连杆组47是由多根连杆交叉枢接组装而成,可受推动而枢摆伸长,交叉连杆组47具有一近端部471、一支撑部472与一远端部473,近端部471枢接于坐架43,支撑部472位于近端部471与远端部473之间,脚架48组装连接于远端部473,脚架连杆49枢接于支撑部472与传动连杆41的枢接座413之间,可于传动连杆41摆动时,利用脚架连杆49推动或拉动支撑部472,从而利用交叉连杆组47伸缩同时摆动,带动连接于远端部473的脚架48移动。

利用上述装置,请参考图8与图9,背架45、坐架43与脚架48的外部可包覆软性垫体90,用以承载人体,使用者乘坐于承载部40后,可控制动力伸缩杆42伸长,动力伸缩杆42带动传动连杆41摆动,传动连杆41进一步带动背架连杆组46、坐架连杆44与脚架连杆49同时摆动,其中,背架连杆组中的第三连杆463会受到牵引向前移动,使第二连杆462与第一连杆461向下摆动,进而使背架45向后枢摆,逐渐躺平;坐架连杆44摆动而向上推升坐架43的前端,使坐架43逐渐倾斜,将使用者的姿势稍微后仰;脚架连杆49受到传动连杆41向前摆动推挤,进而向前推动交叉连杆组47,使交叉连杆组47枢摆伸长,将脚架48向前摆动推送。

请参考图9与图10,当传动连杆41继续摆动至坐架连杆44完全直立后,传动连杆41再进一步向前摆动时,由于坐架连杆44的顶端已经越过最高点,坐架连杆44将会牵引带动坐架43的前端向下摆动,使坐架43的倾斜角度逐渐降低,此时,由于背架43仍然继续向后枢摆躺平,脚架48仍然继续向前摆动,坐架43的倾斜角度降低后将会让使用者的姿势进一步躺平。

在上述动力伸缩杆42伸长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依各人喜好关闭动力伸缩杆,停留在特定的角度与坐、卧姿势,同时可开启动力组,动力组随即带动摇摆座往复移动,使承载组一同往复移动,而能提供往复摇摆的使用功能。

呈上述,由于动力组、摇摆座与摆臂所提供的往复移动功能,是以摆臂吊挂摇摆座进行摇摆,以水平不旋转的姿势前后移动,并且在往复移动路径中的前后端略微有水平高度的上扬,将会使摇摆座与承载组呈现类似摇篮摇晃的摆动路径,而具有良好舒适的使用效果。

其次,由于承载组中进一步可装设能提供调整使用者坐、卧姿势的伸缩杆与连杆组,可供使用者自由调整选择适合的姿势,进而能提供良好舒适的乘坐感受。

在以上实施例中,仅是将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组装为电动椅的形式进行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能将背架、坐架与脚架的形式进行一定改造,或增加或减少可活动的连杆与支架,使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组装为电动床或其他能够承载人体的家具形式,仍然能获得与前述实施例相似的使用效果。

总结以上说明,上述实施例的摇摆式人体承载装置,能够提供良好的摇摆模式,还能在其中安装可调整坐、卧姿势的相关连杆机构,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