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381发布日期:2019-11-05 22:1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人在垫着枕头平躺睡觉时,由于颈椎的生理结构原因,通常调节需要调节枕头的颈椎位置的高度。现有的枕头通常整体呈平板形,不能调节颈椎位置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颈椎位置高度的调节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调节枕,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枕头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调节部,枕头本体的前端与调节部固定连接;所述枕头本体包括至少三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填充部,所有填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内部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气囊沿左右方向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填充部内均填充有填充物,至少一个填充部内的填充物的柔软度低于其他填充部内的填充物的柔软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部共设有三个,左侧的填充部和右侧的填充部内均填充乳胶碎粒,中间的填充部内填充棉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整体呈圆柱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加压球、连接气管,连接气管的一端与加压球连接,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枕头本体的侧边的后端设有收纳凹腔,收纳凹腔的开口设置在枕头本体的侧边上,加压球设置在收纳凹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枕头本体的侧边设有拉链、第一挡片、第二挡片;拉链覆盖在收纳凹腔的开口上;第一挡片覆盖在拉链的后端上,第二挡片覆盖在拉链的前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任意两个填充部的连接处均设有拉紧结构,所述拉紧结构包括设有上下两端的中间条,中间条整体沿前后方向延伸,中间条的上端与填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中间条的下端与填充部的下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均与调节部连接的第三挡片、第四挡片;调节部的左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三挡片覆盖在第一开口上;填充部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口,第四挡片覆盖在第二开口上;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中至少一个与调节部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三挡片、第四挡片均由织物面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对调节部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颈椎高度需求。另外通过设置至少三个填充部,可对不同的填充部填充不同体积、不同柔软度的填充物,从而确定填充部的初始高低和柔软度,从而使用者能够利用较低、较柔软的填充部来调节头部的摆放位置和角度,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用于枕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枕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枕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是图3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调节枕,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枕头本体100、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调节部200,枕头本体100的前端与调节部200固定连接;所述枕头本体100包括至少三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填充部110,所有填充部110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200的内部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210,气囊210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睡眠时,通过对气囊210进行充气或放气,对调节部200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颈椎高度需求。同时由于不同的人头形不同,有的人在睡眠时需要将头部偏转一定角度才会感到舒适,此时通过设置至少三个填充部110,可对不同的填充部110填充不同体积、不同柔软度的填充物,从而确定填充部110的初始高低和柔软度,从而使用者能够利用较低、较柔软的填充部110来调节头部的摆放位置和角度,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有填充部110内均填充有填充物,至少一个填充部110内的填充物的柔软度低于其他填充部110内的填充物的柔软度。不同容积的填充部110规格尺寸不同,有碍与调节枕的批量化生产。此时可通过不同填充部110内的填充物的柔软度来调节头部的偏转角度,即较软的填充部110在受压后变得较低,从而引导头部向该处偏转并保持在该位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填充部110共设有三个,左侧的填充部110和右侧的填充部110内均填充乳胶碎粒,中间的填充部110内填充棉絮。多个填充部110能够让受压后相互间的高低变化更平缓,但制造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综合考虑不同填充部110之间的高低过渡效果和支撑成本,将填充部110的数量设为三个。通常棉絮比乳胶碎粒更为柔软,因此调节枕在受压后中间低而两侧高,能够使头部保持中正的方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囊210整体呈圆柱形。气囊210整体呈圆柱形,制造更为方便,可有效降低枕头的制造成本。当需要较低的高度时,对气囊210进行放气从而降低高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加压球300、连接气管400,连接气管400的一端与加压球300连接,连接气管400的另一端与气囊210连接。使用者在使用枕头时,通常自己不会备有加压球300。调节枕设有加压球300和连接气管400,则使用者在需要对气囊210进行充气时,不必将花费时间去寻找充气设备,从而提高了调节气囊210高度调节的便捷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枕头本体100的侧边的后端设有收纳凹腔,收纳凹腔的开口设置在枕头本体100的侧边上,加压球300设置在收纳凹腔内。通过将加压球300防止在收纳凹腔内,避免了加压球300引起的磕碰并避免了加压球300、连接气管400引起的牵扯,从而避免了枕头损坏的概率,也降低了枕头伤害到使用者的概率。通常人的头部不会移动至枕头的侧边的后端,即后方的角落处,因此将收纳凹腔及加压球300,能够避免加压球300挤压到人的头部,从而让使用者在使用调节枕时更为舒适自如。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枕头本体100的侧边设有拉链120、第一挡片131、第二挡片132;拉链120覆盖在收纳凹腔的开口上;第一挡片131覆盖在拉链120的后端上,第二挡片132覆盖在拉链120的前端上。拉链120覆盖在收纳凹腔的开口上,能够防止加压球300往外掉出,也能够通过拉开拉链120方便地取出加压球300。通常拉链120具有较硬的拉链头和拉链尾,第一挡片131、第二挡片132能够有效的遮挡住较硬的拉链头和拉链尾,从而避免头部受到局部挤压,从而提高了整个枕头的舒适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任意两个填充部110的连接处均设有拉紧结构,所述拉紧结构包括设有上下两端的中间条140,中间条140整体沿前后方向延伸,中间条140的上端与填充部110的上侧固定连接,中间条140的下端与填充部110的下侧固定连接。中间条140与填充部110的固定连接可采取缝合的方式。通常枕头比人的头部大,枕头在长期使用后,内部的棉絮等填充物可能会发生移位,导致部分区域填充物少而变低,使用者不得不将就该降低的位置来使用枕头进行睡眠,降低了使用者使用枕头的方便性。通过设置中间条140,枕头本体100分为多个区域,枕头本体100在中间条140处被拉紧而形成较窄的通过口,且中间条140本身能起到阻拦作用,从而枕头本体100内的填充物不会轻易发生移动,从而有效地保持了枕头的整体形状,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枕头的方便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均与调节部200连接的第三挡片500、第四挡片600;调节部200的左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三挡片500覆盖在第一开口上;填充部110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口,第四挡片600覆盖在第二开口上;第三挡片500和第四挡片600中至少一个与调节部200可拆卸式连接。在长期使用气囊210需要更换、气囊210发生破裂需要更换、对气囊210进行清理等情况下,需要将气囊210取出。第三挡片500和第四挡片600中至少一个与调节部200可拆卸式连接,如使用纽扣等方式进行可拆卸式连接,则可方便地取出气囊210,使调节枕的使用更为灵活。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挡片500、第四挡片600均由织物面料制成。第三挡片500、第四挡片600均由织物面料制成,提高了气囊位置的透气性,能够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提高了调节枕的安全健康程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