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降噪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070发布日期:2019-10-19 02:52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降噪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降噪百叶窗。



背景技术:

噪声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污染方式,强度过高的噪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交通噪声、商业活动噪声、工业噪声等是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噪声源。这些噪声源基本处于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位置。

消声百叶窗结构主要用于需要同时满足通风和减小噪声的设备外侧,在传播途径上减小噪声。在室外环境噪音强烈的住宅和办公场所,为了避免高分贝噪音对人员的工作、生活的消极影响,也需要兼具通风和降噪功能的消声百叶窗。

CN 202451011U提供一种改进了结构的通风消音百叶窗,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腔嵌设有百叶片形成百叶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为消音棉压制而成的倒V字型体,所述百叶片通过其二个侧端面嵌卡在所述框架体中。该文献采用阻性消声原理,利用消音棉的多孔性降低通过百叶窗的噪音强度。

CN 105239909A提供一种消音百叶窗,包括叶片,叶片由遮光叶片和消声叶片组成,遮光叶片两边均设有消声叶片,遮光叶片为不透明材料制备,消声叶片为透明材料制备,消声叶片上面有微孔。叶片由遮光叶片和消声叶片组成, 遮光叶片两边均设有消声叶片,消声叶片上设有孔;百叶窗叶片设计采用阻性消声器原理,利用微穿孔板将通过叶片的声音消耗掉。

上述方案都具有一定的降噪能力,但是由于采用了单一的阻性消声原理,虽然对中、高频噪声具有一定的消声效果,对低、中频噪声的消声效果较差,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通风降噪百叶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框架;框架的背部设有保温隔声板;框架的内壁设有吸音板;框架的底部设有排水底板;吸音板与排水底板形成的矩形空腔内固定安装有三级百叶窗结构;三级百叶窗结构包含三组倾斜设置的百叶片,分别为百叶片组一、百叶片组二和百叶片组三;百叶片组一与百叶片组三相互平行;百叶片组二设在百叶片组一与百叶片组三之间,并且倾斜方向与百叶片组一及百叶片组三的倾斜方向相反;百叶片组一与百叶片组二之间形成第一级扩张室;百叶片组二与百叶片组三之间形成第二级扩张室;

进一步地,百叶片组二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地,百叶片组一、百叶片组三与百叶片组二之间的夹角为80-90度;

进一步地,百叶片组一、百叶片组二和百叶片组三在水平方向的间隔为10~60mm;

进一步地,百叶片组一、百叶片组二和百叶片组三的中百叶片的垂直间距相同;百叶片组一中百叶片长度大于等于2倍此组中百叶片的垂直间距,百叶片组二中百叶片的长度大于等于2.5倍此组中百叶片的垂直间距,百叶片组三中百叶片长度大于等于1.2倍此组中百叶片的垂直间距。

进一步地,保温隔声板与框架之间通过密封胶条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降噪百叶窗,具备优异的低、中、高频消声降噪能力,可以满足强噪声环境的通风、降噪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三级百叶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2、吸音板;3、百叶片组一;4、百叶片组二;5、百叶片组三;6、第一级扩张室;7、第二级扩张室;8、排水底板;9、保温隔声板;10、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框架1;框架1的背部设有保温隔声板9;保温隔声板9与框架1之间通过密封胶条10密封连接;框架1的内壁设有吸音板2;框架1的底部设有排水底板8;吸音板2与排水底板8形成的矩形空腔内固定安装有三级百叶窗结构;三级百叶窗结构包含三组倾斜设置的百叶片,分别为百叶片组一3、百叶片组二4和百叶片组三5;百叶片组一3与百叶片组三5相互平行;百叶片组二4设在百叶片组一3与百叶片组三5之间,并且倾斜方向与百叶片组一3及百叶片组三5的倾斜方向相反;百叶片组二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30-60度;百叶片组一3、百叶片组三5与百叶片组二4之间的夹角α为80-90度;百叶片组一3、百叶片组二4之间在水平方向的间隔为10~60mm,百叶片组一3与百叶片组二4之间形成第一级扩张室6;百叶片组二4、百叶片组三5在水平方向的间隔为10~60mm,百叶片组二4与百叶片组三5之间形成第二级扩张室7;百叶片组一3、百叶片组二4和百叶片组三5的中百叶片的垂直间距H相同;其中,百叶片组一3中百叶片长度≥2 H,百叶片组二4中百叶片的长度≥2.5 H,百叶片组三5中百叶片长度≥1.2 H。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吸音板2和百叶片均采用防水、耐腐蚀的吸音材料,例如泡沫铝板。

百叶片组一3板面朝向室外主噪声源方向,对于直达噪声起到声屏障作用,避免声强最大的直达噪声直接进入百叶窗体内部;百叶片组一3形成第一级空气流通通道,具备阻性吸音消声功能;百叶片组一3与百叶片组二4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级扩张室6,具备抗性消声功能;百叶片组二4与百叶片组一3之间的夹角为80°~90°,百叶片组二4相当于第二级声屏障,可以将大部分入射噪声反射回第一级消声通道;百叶片组二4形成第二级空气流通通道,具备阻性吸音消声功能;百叶片组二4与百叶片组三5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级扩张室7,具备抗性消声功能;百叶片组三5与百叶片组二4之间的夹角为80°~90°,百叶片组三5相当于第三级声屏障,可以将大部分入射噪声反射回第二级消声通道;百叶片组三5形成第三级空气流通通道,具备阻性吸音消声功能。声屏障具有良好的高频消声性能,阻性吸音具有良好的中、高频消声性能,扩张室抗性消声具有良好的低、中频消声性能。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百叶窗综合运用了3级声屏障反射消声、3级阻性吸音消声、2级扩张室抗性消声,具备优异的低、中、高频消声降噪能力,可以满足强噪声环境的通风、降噪要求。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