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4631发布日期:2019-12-10 19:0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的无障碍通道设计极大的方便了残障人士的出行和交通。建筑设计中,无门槛设计可以为盲人和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带来很大方便,如商务大楼和酒店的大堂入口。但很多时候门槛又是必须要有的,如楼道住户的入户门槛除了能满足一定的气密性和保证整个门框的强度,还能防止老鼠等害虫的侵入,而阳台或露台门的门槛,可以是推拉门的轨道,也可以是平开门的下框。如何将此门下框设计成同时满足无障碍出入和防止室外雨水的入侵,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方便残障人士进出室内外又能防止雨水侵入阳台或露台的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包括门下框以及设置在所述门下框上的门下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下扇朝室外方向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若干过水孔,所述门下扇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所述门下框面向室外地面的一侧设置有一门外斜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在所述门下扇面向室内的一侧底部,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在所述门下扇底部与所述门下框顶部之间,所述第三密封条设置在所述门下扇面向室外的一侧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下框底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用以缓冲和降噪的门下垫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下垫板的外表面通过耐候密封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下框由铝合金型材和隔热条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外斜坡由两相互契合的铝合金材质制成。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功能上既满足了残障人士乘轮椅正常进出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室外雨水不能进入室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门下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无障碍门下框结构,包括门下框1和设置在门下框1上的门下扇2,门下扇2朝室外方向的一侧上表面设置有若干过水孔3。门下扇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4。室外雨水从过水孔3进入型材后从排水孔4排到室外,防止型材积水。门下框1面向室外地面的一侧设置有一门外斜坡5,方便残障人士的乘轮椅正常进出。

本实施例中的门下框1由内、外铝合金型材1a、1b和隔热条1c组成,门外斜坡5由两相互契合的铝合金材质5a、5b制成,便于制作以及减小总体尺寸。内铝合金型材1a的上表面与室内地面9平齐设置,内铝合金型材1a中部还设置有上凸部1d,上凸部1d与门下扇2内侧相互配合。

第一密封条6a设置在门下扇2面向室内的一侧底部,第二密封条6b设置在门下扇2底部与门下框1顶部之间,第三密封条6c设置在门下扇2面向室外的一侧底部,与门外斜坡5顶部配合密封。三重密封条用以确保雨水不会进入室内。

门下框1底部设置有门下垫板7,门下垫板7便于缓冲和降噪,门下垫板7外表面通过三防功能的耐候密封胶固定,耐候密封胶8便于防水、防杂质和防虫,耐候密封胶8固定在门下垫板7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