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2459发布日期:2020-09-15 19: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设备与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螺旋设备谷物自动清洗、计量、自动加料、锅体整体自动升降、利用锅盖自动注水、喷淋、喷蒸汽、自动加温控制等智能全自动煮饭、煮粥的设备及其方法,适用于粒状物料的蒸煮,比如煮饭、蒸饭、泡饭、煮粥等。



背景技术:

电饭煲如今已非常普及,是家用电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器。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按照控制方式,主要分为保温式、定时启动保温式等,部分实现预约式煮饭功能,但是都没有突破手工加米、加水、洗米,使米、水配比精确,提高米饭的口感与营养,从而实现智能全自动煮饭。上班族工作时间紧张,希望到家后就能吃上热乎乎的米饭,减少做饭的时间,提高米饭的口感,但目前的电饭煲均不能实现远程智能自动洗米、加米、注水煮饭,均需要事先人为手动洗米、加米和水配好放入煲中,然后进行预约煮饭,但米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煮出的米饭口感不好,营养也受影响,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实现自动清洗、自动计量加料、自动计量注水、对加水水温、加水时间实现科学配比的智能全自动科学的煮饭设备。

另外,传统的电饭煲都是人工操作模式烧饭,能够满足大多数时间充裕人的需求,但对一些时间不充裕且要求高的人来说就得不到满足,如少部分糖尿病等患者的特殊需求。有研究表明,大米在浸泡蒸煮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糖被释放出来,如何有效去除这部分糖,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健康的米饭,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米饭中糖的智能全自动科学的蒸煮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电饭煲的功能空白,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米饭机,利用自动加米、自动清洗、锅盖自动喷水喷淋喷蒸汽、自动控制等控制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米饭中糖含量,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设备与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智能米饭机,包括物料斗、送米装置、煮饭锅、带网蒸格、水箱、送水装置、锅盖、锅体升降装置,锅盖上设有出水口,送水装置用于从水箱中抽取水后通过锅盖上的出水口将水或蒸汽注入煮饭锅;锅体升降装置用于在加米过程中,带动煮饭锅下降使煮饭锅与锅盖分离,以及加米结束后抬升煮饭锅使煮饭锅和锅盖闭合;送米装置用于在煮饭锅与锅盖分离时,将物料斗中的物料送入煮饭锅内;带网蒸格嵌入在煮饭锅内,带网蒸格的底部与煮饭锅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注入的水经过带网蒸格后落入煮饭锅内,加入的物料落入带网蒸格上。

优选地,送米装置包含叶片螺旋输送器、半圆翻斗器和弹性部件;叶片螺旋输送器被配置为将物料斗中的物料计量螺旋提升经过半圆翻斗器进入煮饭锅;半圆翻斗器的内部为空心,半圆翻斗器的平面下方设有入米口,半圆翻斗器的弧面上方设有出米口;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煮饭锅与锅盖闭合时,弹性部件受挤压带动半圆翻斗器旋转以使半圆翻斗器的弧面下方对准叶片螺旋输送器防止物料流出,在煮饭锅与锅盖分离时,弹性部件放松带动半圆翻斗器还原以使半圆翻斗器的平面下方对准叶片螺旋输送器,使叶片螺旋输送器输出的物料进入入米口后,从出米口落入煮饭锅内。

进一步,叶片螺旋输送器还包含滤网及抽屉盒,叶片螺旋输送器呈倾斜或垂直或其它摆放方式,筛网包裹在叶片螺旋输送器的外侧,抽屉盒设置在筛网的下方。

优选地,物料斗内部包含一个以上的隔板,使物料斗被分隔成多个区域,可以同时储存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可以实现单个物料或多种物料混合后加入蒸煮锅内,米箱的底部为漏斗形。每个区域出口对应一个送米装置或共用一个送米装置。

优选地,水箱包含水泵,水泵被配置为从水箱中计量抽取水并通过锅盖注入煮饭锅内,可以是热水或冷水。

进一步,水箱还包含蒸汽发生器,水泵抽取的水先送入蒸汽发生器变成蒸气后再注入锅盖。

进一步,全自动智能米饭机还包含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被配置为对煮饭锅进行加热。

进一步,全自动智能米饭机还包含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设置在煮饭锅和加热装置的外侧,且采用真空隔温。

进一步,全自动智能米饭机还包含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来源于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面板或远程设备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内容控制送米装置、送水装置、锅体升降装置、加热装置运作。

优选地,锅体升降装置环绕煮饭锅周围,采用丝杆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升降装置的升降操作控制煮饭锅与锅盖的分离和闭合,通过半圆翻斗器以方便往煮饭锅中加入物料。

2、通过带网蒸格使米粒和水分离,有效降低米饭中糖含量。

3、通过叶片螺旋输送器进行物料清洗及定量,即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物料的营养,还可以使物料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不会对人体产生不适。

附图说明

图1a为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1b为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中a-a剖视图,煮饭锅与锅盖闭合状态);

图1c为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中a-a剖视图,煮饭锅与锅盖分离状态);

图1d为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中b-b剖视图,煮饭锅与锅盖分离状态);

图2为半圆翻斗器的状态转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水箱;2-锅盖;3-半圆翻斗器;4-叶片螺旋输送器;5-输送电机;6-物料斗;7-抽屉盒;8-带网蒸格;9-煮饭锅;10-隔热保温层;11-出水口;12-锅体升降装置;13-加热装置;14-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a、图1b、图1c、图1d所示,全自动智能米饭机包括物料斗6、水箱1、煮饭锅9、带网蒸格8、送水装置、送米装置、锅盖2、锅体升降装置12和加热装置13等组成,可以实现自动洗米、加米、注水或喷蒸汽、煮饭、煮粥、蒸饭或煮泡饭等过程。带网蒸格8嵌入在煮饭锅9内,带网蒸格的底部与煮饭锅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注入的水经过带网蒸格后落入煮饭锅内,加入的米落入带网蒸格,实现大米与煮饭锅的空间分隔,起到有效沥米水的作用,进而降低米饭中糖的含量。带网蒸格与煮饭锅可以分离,去掉带网蒸格可以煮饭、煮粥、煲汤,加上带网蒸格可以蒸饭。

物料斗6主要用于储存米、杂粮等物料,物料斗6中可以设有一块以上的隔板14,使物料斗被分隔成多个区域,可以同时储存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可以实现单个物料或多种物料混合后加入蒸煮锅内。

锅体升降装置12用于在加米过程中,带动煮饭锅下降使煮饭锅与锅盖分离,以及加米结束后抬升煮饭锅使煮饭锅和锅盖闭合。由于锅体升降装置12是带动物体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这在机械领域中是非常常见的技术,例如采用丝杆螺旋方式环绕煮饭锅周围。

注水或喷蒸汽过程由送水装置实现,作为举例说明但不限于这一种方式,本实施例中,送水装置包含水泵(图中未标出),水泵从水箱中计量抽取水后,通过锅盖上的出水口11将水注入到煮饭锅内。进一步,若送水装置中还包含蒸汽发生器,则可以将水泵抽取的水通过蒸汽发生器变成蒸汽或热水后再通过锅盖的出水口喷入煮饭锅内,这样可以实现冷水、热水和蒸汽的注入。注水过程可以在加米前实施,也可以在加米后实施。优选地,注水或喷蒸汽过程在煮饭锅与锅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实施。

加米过程由送米装置实现,作为举例说明但不限于这一种方式,送米装置由叶片螺旋输送器4、输送电机5、半圆翻斗器3、弹性部件、滤网及抽屉盒7等组成。物料存放在物料斗6中,物料斗6内部的底部呈漏斗状,方便物料的流出。叶片螺旋输送器4被配置为将物料斗中的物料计量螺旋提升到半圆翻斗器内。输送电机5为叶片螺旋输送器4的旋转提供动力。参见图2所示半圆翻斗器的内部为空心,半圆翻斗器的平面下方设有入米口,半圆翻斗器的弧面上方设有出米口,半圆翻斗器的圆心处设有一个转轴;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煮饭锅与锅盖闭合时,弹性部件受挤压带动半圆翻斗器旋转以使半圆翻斗器的弧面下方对准叶片螺旋输送器防止物料流出,参见图2中3-1,在煮饭锅与锅盖分离时,弹性部件放松带动半圆翻斗器还原以使半圆翻斗器的平面下方对准叶片螺旋输送器,参见图2中3-2,使叶片螺旋输送器输出的物料进入入米口后,从出米口落入煮饭锅内。筛网包裹在弹簧形螺旋输送器的外侧,抽屉盒设置在筛网的下方,叶片螺旋输送器4在提升物料时,还会使物料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使附在物料表面的污物掉落,通过滤网落入抽屉盒7内。送米装置可以是一个,物料斗中的多个区域共用一个送米装置,也可以是多个送米装置,物料斗中的每个区域单独配置一个送米装置。

煮饭过程则是通过加热装置13对煮饭锅9进行加热实现。加热装置13可以与煮饭锅9连接在一起,这样当锅体升降装置12活动时,会带动加热装置13和煮饭锅9一起移动。

为了不使全自动智能米饭机在煮饭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对水箱和物料斗中的水和物料造成影响,在煮饭锅和加热装置外侧设置一层隔热保温层10,隔热保温层10采用抽真空隔温或其它方式,以防止煮饭锅产生的热气进入水箱和物料斗中。

在本实施例中,全自动智能米饭机内还包含控制装置,从而可以实现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全自动智能米饭机中的控制装置接收到来源于全自动智能米饭机的面板或远程设备(例如手机)的指令时,可以先控制送水装置将水注入到煮饭锅中;再控制锅体升降装置将煮饭锅与锅盖分离;然后启动送米装置将物料斗中的物料送入煮饭锅;接着送米装置和锅体升降装置返回原位,煮饭锅与锅盖闭合,再根据工艺加水或水蒸气;最后,启动加热装置进行煮饭,此时若还需要蒸气,则可以启动蒸气发生器。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