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分离器及其构成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7506发布日期:2019-05-10 23:4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茶水分离器及其构成的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水分离器及其构成的水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泡茶杯是将茶叶和水混合在杯体中来泡茶,杯体内设置过滤网实现茶水分离,不能自由控制泡茶时间和茶水的浓度。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由控制泡茶时间和茶水浓度的茶水分离器及其构成的水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阀座、阀芯、顶推构件、盘形构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同轴设置,第一本体的下部套装在第二本体内,第二本体可相对于第一本体旋转,第一本体内壁的中部安装有阀座,第一本体内位于阀座的上方设有过滤结构,

阀座为具有上部开口的容体,阀座包括底壁和周围侧壁,阀座底壁设有出水口,沿阀座内侧壁周向上均布有至少一个弹力叶片,弹力叶片与阀座底壁之间设置有球状阀芯,在弹力叶片的下压作用下阀芯封住出水口;

第一本体内壁的下部安装有顶推构件,顶推构件的上端设有顶杆,顶杆的上端穿过出水口与阀芯相接触,顶推构件可以沿第一本体内壁上下移动,顶杆可随顶推构件向上移动推动阀芯进而打开出水口;

顶推构件的下端凹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圆心与第二本体的轴心重合,弧形滑槽竖直方向上的槽深度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第二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可随第二本体转动的盘形构件,盘形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配合的拨块,拨块的上端部嵌入弧形滑槽内,第二本体的旋转带动盘形构件和拨块绕其轴心旋转,拨块与弧形滑槽滑动配合推动顶推构件沿第一本体内壁上下移动,顶推构件带动顶杆上下移动进而打开或封闭出水口。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结构为过滤网或设置有若干过滤孔的过滤片。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结构的本体呈碗状,过滤结构的本体包括底壁和周围侧壁,底壁和周围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滤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本体内壁设有竖向的限位槽,顶推构件的外周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顶推构件的限位柱嵌入限位槽内沿限位槽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茶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下部的外侧壁均布有至少1个沿周向环绕的第一定位卡条,第二本体的内侧壁均布有至少1个沿周向环绕的第二定位卡条,第二定位卡条的一端设置有竖向的定位柱,盘形构件的上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止挡部,止挡部的端面上均布有至少1个卡爪,卡爪包括一竖向的基部,基部的上端沿盘形构件周向向一侧延伸形成勾状端,该勾状端与定位柱的顶部互相扣合或分离。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卡条、第二定位卡条与卡爪的数量均为3个。

优选的是,所述茶水分离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第一本体内壁的中部设有环状的台阶部,台阶部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缘、第二定位凸缘,第一定位凸缘与台阶部的端面、第一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状凹槽,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端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环状的挡边,所述阀座端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环状的翻边,阀座的翻边扣合在第二定位凸缘上从而将阀座安装在第一本体的中部,所述过滤结构置于第一定位凸缘的端面上,密封圈安装在环状凹槽内,密封圈的挡边将过滤结构扣紧在第一定位凸缘的端面上。

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茶水分离器,所述水杯还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上杯体的下端具有下开口,下杯体的上端具有上开口,茶水分离器的上端与上杯体和\或下杯体连接,茶水分离器的下端与上杯体和\或下杯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材质为透明。

优选的是,所述下杯体为真空双层玻璃杯。

优选的是,所述上杯体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茶水分离器的第一本体上端设置有内螺纹,茶水分离器的第二本体下端设置有内螺纹,下杯体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茶水分离器的第一本体可与上杯体或下杯体螺纹连接,茶水分离器的第二本体可与上杯体或下杯体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用于泡茶,能够实现茶水分离,自由控制泡茶时间和茶水浓度;还可用于冲泡咖啡,能够控制咖啡的容量,其余未喝到的咖啡保存在下杯体内保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水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茶水分离器的分解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水杯用于冲泡咖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茶水分离器的分解示意图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茶水分离器的剖面示结构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水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杯包括上杯体1、茶水分离器3、下杯体2,上杯体1的下端具有下开口,下杯体2的上端具有上开口,茶水分离器3的上端可与上杯体1或下杯体2连接,茶水分离器3的下端可与上杯体1或下杯体2连接。

茶水分离器包括第一本体31、第二本体32、阀座4、阀芯5、顶推构件6、盘形构件7。

第一本体31呈阶梯筒状,第一本体的上部为一级圆筒,下部为二级圆筒,一级圆筒的直径大于二级圆筒的直径,第二本体32呈筒状,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同轴设置,第一本体31的下部套装在第二本体32内,第二本体32可相对于第一本体31旋转,第一本体31内壁的中部安装有阀座4。第一本体31内位于阀座4的上方设有过滤结构8。过滤结构8包括过滤片/过滤网,过滤片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阀座4为具有上部开口的容体,阀座包括底壁和周围侧壁,阀座4底壁设有出水口40,沿阀座4内侧壁周向上均布有至少一个弹力叶片41,弹力叶片41与阀座底壁之间设置有球状阀芯5,在弹力叶片41的下压作用下阀芯5封住出水口40。阀座4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是tpu、tpe、tpr、tpv、tpes、cpe、eva、poe、软质pvc、软质硅胶中的任何一种,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阀座采用硅胶制作。优选地,阀座4和弹力叶片41为一体设置。

第一本体31内壁的下部安装有顶推构件6,顶推构件6的上端设有顶杆61,顶杆61的上端穿过出水口40与球状阀芯5相接触,顶推构件6可以沿第一本体31内壁上下滑动,顶杆61随顶推构件6向上移动推动阀芯5进而打开出水口40。第一本体31内壁设有竖向的限位槽310,顶推构件6的外周侧设有与所述限位槽310相配合的限位柱60,顶推构件6的限位柱60嵌入限位槽310内沿限位槽上下滑动。

顶推构件6的下端凹设有弧形滑槽63,弧形滑槽的圆心与第二本体的轴心重合,弧形滑槽63在竖直方向上的槽深度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

第二本体32的底部设置有可随第二本体转动的盘形构件7,盘形构件7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63滑动配合的拨块71,第二本体32的旋转带动盘形构件7和拨块71绕其轴心旋转,由于弧形滑槽63的槽深度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拨块71与弧形滑槽63滑动配合推动顶推构件6沿第一本体31内壁上下移动,顶推构件6带动顶杆61上下移动。顶杆61向上移动将阀芯5顶起,出水口40打开;顶杆61向下移动,阀芯5在弹力叶片41的压力下封住出水口40使出水口关闭。顶推构件6和盘形构件7上均设有镂空网格,泡好的茶水可以从第一本体上部经由过滤结构8、阀座4的出水口40、穿过顶推构件6和盘形构件7自然滴漏到第二本体内。

优选地,上杯体1和下杯体2材质为透明,可以看到茶水或咖啡等饮料的流动。

优选地,所述下杯体2为真空双层玻璃杯,可以对水杯内的饮料进行保温。

在本实施例中,上杯体1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茶水分离器的第一本体31上端设置有内螺纹,茶水分离器的第二本体32下端设置有内螺纹,下杯体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茶水分离器的第一本体31可与上杯体1或下杯体2螺纹连接,茶水分离器的第二本体32可与上杯体1或下杯体2螺纹连接。或者,上杯体1、下杯体2和茶水分离器3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使用水杯泡茶时,将上杯体1、茶水分离器3、下杯体2分开,往下杯体2倒入开水,往茶水分离器3投入茶叶,将上杯体1、茶水分离器3盖紧在一起,再和下杯体2盖紧在一起(上杯体在上,下杯体在下),使茶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40打开,将水杯倒着放置(下杯体在上,上杯体在下),下杯体2内的开水经由茶水分离器3流入上杯体1内,浸泡茶叶;旋转茶水分离器3的第二本体32关掉茶水分离器的出水口40,将水杯调转回来(使上杯体在上,下杯体在下),上杯体1和阀座4之间形成泡茶室,把水杯静置一段时间,泡茶。需要喝茶时,打开茶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上杯体1内的茶水滴漏到下杯体2中,转动茶水分离器3的第二本体32可以调节茶水流量,很好地控制茶水的浓度。图中旋转至最小的圆圈01时,出水口关闭,往大圆圈02方向旋转,出水口逐渐打开,旋转至最大的圆圈02时茶水流量最大。

本发明的水杯除了用于泡茶,还可以用来冲泡咖啡。如图4所示,当作为咖啡杯使用时,首先将咖啡粉、含有冰块的凉水一起放入下杯体2内,将茶水分离器3倒置(即第二本体32在上,第一本体31在下),将上杯体1、倒置的茶水分离器3、下杯体2盖紧在一起,关闭茶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再将整个杯子倒置(下杯体2在上、上杯体1在下),晃动杯子可以使咖啡粉和水冲泡均匀。需要喝咖啡时,旋转打开茶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下杯体2内的咖啡饮料滴漏到上杯体1中,等待片刻即可享用冰镇咖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用于泡茶时,能够实现茶水分离,自由控制泡茶时间和茶水浓度;用于冲泡咖啡时,能够控制咖啡的容量,其余未喝到的咖啡保存在下杯体内保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茶水分离器3为可拆卸结构,方便清洗。第一本体31下部的外侧壁均布有3个沿周向环绕的第一定位卡条311,第二本体32的内侧壁均布有3个沿周向环绕的第二定位卡条321,第二定位卡条321的一端设置有竖向的定位柱322,盘形构件7的上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止挡部72,止挡部72的端面上均布有3个卡爪73,卡爪73包括一竖向的基部73,基部73的上端沿盘形构件7周向向一侧延伸形成勾状端731,该勾状端731可与定位柱322的顶部互相扣合或分离,使盘形构件7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本体32的下方。

安装时,第一定位卡条311和第二定位卡条321错位放置,第一定位卡条311从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卡条321的空隙间穿过,使第二本体32套在第一本体31下部的外侧,然后第二本体32相对于第一本体旋转31一定角度,第二定位卡条位于第一定位卡条的上端,故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旋转,但不可以相对分离,由于第二定位卡条321的一端设置有竖向的定位柱322,定位柱322的下部可以对第一定位卡条31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之间旋拧过度;将顶推构件6的限位柱60对准第一本体31内壁的限位槽310向上移动装入第一本体31内,将盘形构件7的卡爪73从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卡条321之间的空隙穿过,握紧第二本体32、将盘形构件7旋转一下使盘形构件的卡爪73与定位柱322上部互相扣合,盘形构件的止挡部72与第二本体32的下端相抵靠,从而将盘形构件7固定安装在第二本体32上,并且盘形构件7和第二本体32可以相对于第一本体31旋转。

显然,第一定位卡条、第二定位卡条与卡爪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1个,2个,4个及4个以上,根据设计的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中第一定位卡条、第二定位卡条与卡爪的数量均为3个。

第一本体31内壁的中部设有环状的台阶部313,台阶部313的端面上间隔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定位凸缘3131、第二定位凸缘3132,第一定位凸缘3131与台阶部313的端面、第一本体3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密封圈9的环状凹槽,密封圈9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端部向内侧延伸形成环状的挡边91,所述阀座4端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环状的翻边42,阀座的翻边42扣合在第二定位凸缘3132上从而将阀座4安装在第一本体31的中部,过滤片/过滤网8置于第一定位凸缘3131的端面上,密封圈9安装在环状凹槽3133内,密封圈的挡边91将过滤片/过滤网8扣紧在第一定位凸缘3131的端面上。

实施例二,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原理以及功效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过滤结构8的本体呈碗状,过滤结构的本体包括底壁和周围侧壁,底壁和周围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滤水孔。过滤结构设置为平面过滤网/过滤片时,水不好漏下去。改成碗状结构后,过滤结构本体的底面和周围侧壁的多个滤水孔之间形成空气对流,水容易漏下去,加快泡茶过程。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