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4805发布日期:2019-08-30 22:2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的双层床,其是由木板及钢架构成的,而该木板及床板在出厂时即为一体结构,这种整体结构的床架,不但运输时将占据较大空间,搬运时也非常不方便。此外,对于尺寸较大的床架来说,还会受到楼道、电梯或房门等的限制,给搬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床架与床板分离的床架,对于纵向床架与床板同样存在搬运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床,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床,包括上床板和下床板,所述上床板为三节两折连成,所述下床板为两节一折连成,所述上床板与下床板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斜撑杆相连接,所述一节下床板上端面向下凹设有凹槽,另一节下床板和上床板的侧面均向内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插设在上床板侧边的第一卡槽内,第一支撑杆另一端插设在下床板侧边的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插设在下床板凹槽内,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上床板上,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一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上床板采用锁定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节两折上床板和两节一折下床板均通过铰链相互连接,单向折叠,上床板和下床板均可进行折叠,使运输和搬运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上床板中间的一节的长度与两边两节长度之和相等,该上床板的两边两节可折叠于中间一节上,上床板折叠好后与下床板折叠后的长度相同,便于运输。

优选的,所述下床板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脚和第二斜撑杆,所述支撑脚可枢转的固定在下床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斜撑杆一端与支撑脚转动连接,第二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下床板采用锁定机构连接,支撑脚旋转设置在折叠时可减少床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搬运和运输。

优选的,所述上床板中间的一节上还设有护栏,该护栏固定在上床板中间一节的侧面上,护栏可防止睡在上床板的人员掉落。

优选的,所述上床板侧边上还设有第二卡槽和爬梯,所述爬梯前端向下凸有卡块,该卡块可拆卸的卡接在第二卡槽内,爬梯可方便人员上下床,其可拆卸设置,便于运输。

优选的,所述上床板中间一节下端面向上凹设有防撞槽,该防撞槽内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两侧上端固定有传动杆,该传动杆与电机相连,该电机固定在防撞槽底部,所述缓冲垫旁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该红外线传感器与电机电连接,通过设置缓冲垫可防止使用者突然站起,撞到下床板,红外线传感器可感知到用户接近上床板并控制电机转动,使缓冲垫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双层折叠床结构简单、实用,运输方便,搬运方便,可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易于更换维修,维修简便,不需任何专用设备,本发明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包括上床板1和下床板2,所述上床板1为三节两折连成,所述下床板2为两节一折连成,所述上床板1与下床板2通过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4和第一斜撑杆5相连接,所述一节下床板2上端面向下凹设有凹槽,另一节下床板2侧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插设在上床板1侧边的第一卡槽内,第一支撑杆6另一端插设在下床板2侧边的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4一端插设在下床板2凹槽内,第二支撑杆4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上床板1上,所述第一斜撑杆5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4转动连接,第一斜撑杆5的另一端与上床板1采用锁定机构连接。

拆卸折叠时,首先拔出设置在床两侧的第一支撑杆6,再拔出爬梯10,抬起上床板1,使上床板1与下床板2相分离,把上床板1的两边两节折叠到中间一节上,再折叠第二支撑杆4,使第二支撑杆4紧贴在上床板1上,后把下床板2对折,再折叠支撑脚7,使支撑脚7紧贴在下床板2上。

安装时,翻开下床板2,再翻转支撑脚7,使支撑脚7与下床板2相垂直,再翻开上床板1,翻转第二支撑杆4,使第二支撑杆4与上床板1相垂直,把第二支撑杆4插入凹槽内,再把第一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床板1和下床板2的第一卡槽内,第一支撑杆6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再安装爬梯10。

当人突然站起要撞到上床板1时,红外线传感器13倾斜固定在防撞槽内,红外线传感器13检测到防撞信号后,命令电机11转动,电机11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缓冲垫12向下移动,人撞到缓冲垫12后,不会对人产生任何伤害,此外,红外线传感器12与电机11可通过电池获取电能,红外线穿感器12内设有相应的处理芯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床,包括上床板和下床板,所述上床板为三节两折连成,所述下床板为两节一折连成,所述上床板与下床板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斜撑杆相连接,所述一节下床板上端面向下凹设有凹槽,另一节下床板和上床板的侧面均向内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插设在上床板侧边的第一卡槽内,第一支撑杆另一端插设在下床板侧边的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插设在下床板凹槽内,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设置在上床板上,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一斜撑杆的另一端与上床板采用锁定机构连接,双层折叠床结构简单、实用,运输方便,搬运方便,可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易于更换维修,维修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魏六强;魏雅琼;赵爱阁;位雅宁;位聚锋;杨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钢导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19.0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