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料渣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971发布日期:2019-11-15 23:3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具有料渣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品处理机,尤其是一种具有料渣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



背景技术:

食品处理机是由电机带动刀具,对食材进行粉碎的加工设备。具有渣汁分离和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的工作转速一般在16000-30000转/分钟,能够打破食材中细胞的细胞壁,将细胞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植化素、蛋白质和水分等充分的释放出来,可用于加工豆浆、果汁、浓汤、米糊、杂粮粥、酱料、鱼汤、冰沙、中药材等,是现代居家保健、养生家电产品。

具有桶体的容积式食品处理机,用于豆类的粉碎、煎煮后营养成分的提取,也可以用于水果、蔬菜的破碎后汁液提取。该类型的食品处理机的结构是:包括动力单元(以电机为核心)、刀轴、刀具、桶体、机体和电控装置,机体可以是机座或机头。机座设置在桶体的下方,电机的输出轴朝上设置并与桶体底部的刀轴连接,刀轴上安装刀具;机头设置在桶体的上方,电机的输出轴朝下设置并且在下端部安装刀具;还有一种情况,机座一端设置一个位于桶体侧边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内设置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位于桶体下方的刀轴上的刀具,无论是哪种结构,刀具的旋转均可以将桶体内放置的食料(食品)粉碎或者位于桶体内水中的食料粉碎为食料液。电控装置负责整体的控制。

上述结构中,当桶体内的食品粉碎后,其液体和粉碎后的固形物(即料渣)混合在桶体内,尽管固形物颗粒非常细小,但人们在食用时口感仍然较差,比如:豆浆中的豆渣微粒、果汁中的果皮微粒等,人们可以将桶体内的固液混合物倒出,通过过滤网等结构进行过滤,但操作变的复杂,而且过滤效果不好。

经过检索,查找到两篇专利,具体是:

1.公开编号为tw20123854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渣汁分离装置,其在容器2内设置转动轴12和渣体集收构件3,在渣体集收构件离设置轴管33和旋转构件34,旋转构件34设置有叶片部342,轴管具有内螺纹331并与转动轴的螺纹部14啮合。

当转动轴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渣体集收构件向下运动,当旋转构件与带动部15结合后,叶片部高速旋转,将渣体集收构件内的食品粉碎。

当转动轴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渣体集收构件向上运动,当顶在盖体22或机座1后,渣体集收构件继续旋转,将内部的液体甩出,而渣体留在渣体集收构件内。

2.公告号为cn10397663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渣汁分离装置,其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套筒13外缘设置刃片14。

当转动轴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渣体集收构件与承座25结合,套筒在传动部122的带动下旋转,将渣体集收构件内的食品粉碎。

当转动轴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渣体集收构件向上运动,当运动到转动轴上端时通过第二啮合部33或开口槽36等结构与转动轴同步转动,将内部的液体甩出,而渣体留在渣体集收构件内。

上述专利存在若干问题,具体是:

1.专利1的叶片部被限制在渣体集收构件的最下端,其上端与渣体集收构件有嵌装关系,在旋转构件被带动部带动下旋转时,会出现因旋转构件与渣体集收构件摩擦过大而使渣体集收构件和旋转构件的同步转动的问题,此时叶片部的粉碎效果变差。

2.专利1的叶片部位置较低以及专利2的刃片受到套筒高度的限制,二者均无法在渣体集收构件中做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其粉碎效率有待提高。

3.专利1和2的套筒内部、专利1的旋转构件与渣体集收构件的结合的缝隙处均容易渗入固形物,不仅导致转动时的阻力急剧增加,而且容易腐败变质,产生致病菌。

4.专利1和2的转动轴均具有外螺纹,由于转速非常高,外螺纹需要具有较大的深度、以及降低套筒升降速度的较小的升角,这意味着外螺纹的有效长度会比较长,其内容易粘附固形物(料渣等),不仅不易清理,会由于腐败变质产生致病菌,而且会造成转动轴外螺纹以及套筒内螺纹的磨损或二者相互转动啮合配合的阻滞,最终出现噪音变大、配合中晃动的问题。

5.专利1和2的转动轴转动速度较高,而其上套设的套筒上升或下降的速度较快,当套筒与其上的其它结构运行到转动轴上端或下端时会对其它结构产生较大的撞击,不利于安全工作,而且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整机振动,对于套筒上的其它结构的机械强度也会产生影响,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清理、工作安全可靠的具有料渣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料渣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包括动力单元、控制单元、刀具和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杆和转动部,所述旋转杆部分位于桶体内或全部位于桶体内,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旋转杆转动,转动部通过其上所设的套设孔套设在旋转杆上,转动部内具有用于放置待处理食品的空腔,在转动部表面设置有连通转动部内空腔和桶体内空腔的通孔,所述刀具具有刀具孔,刀具设置在转动部内并通过刀具孔套设在转动部内的旋转杆上,所述刀具能用于粉碎所述待处理食品;

转动部能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转动部能在旋转杆带动下转动,优选是转动部底部位于旋转杆下段以上的旋转杆任意位置时能在旋转杆带动下而转动,进一步优选是转动部底部位于旋转杆下段以上的旋转杆任意位置时能在旋转杆带动下同步转动;

所述旋转杆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内磁吸部,内磁吸部、刀具和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关系选自下述⑴、⑵或⑶中的任意一种:

⑴所述刀具包括外磁吸部;

当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下至上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上升;

当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刀具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以及刀具自身的重力作用共同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刀具沿着旋转杆的竖向移动能带动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

⑵所述转动部包括外磁吸部;

当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下至上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上升;

当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转动部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以及转动部自身的重力作用共同使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的竖向移动能带动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

⑶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均包括外磁吸部;

当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下至上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上升;

当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刀具和/或转动部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以及刀具和/或转动部自身的重力,共同使所述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所述旋转杆与刀具的转动关系是:旋转杆能够带动刀具转动,优选是旋转杆通过刀具孔带动刀具转动和/或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磁力作用带动刀具转动;进一步优选是旋转杆通过刀具孔带动刀具转动和/或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磁力吸引带动刀具转动;

所述磁力作用为磁力吸引和/或磁力排斥。

再有,内磁吸部包括竖向设置的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或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选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或铁磁体构成的部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全部三种,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在控制单元控制下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为铁磁体构成的部件;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

或,所述旋转杆为密闭的中空结构。

再有,所述刀具包括外磁吸部,转动部与刀具的关系选自⑴、⑵、⑶、⑷、⑸、⑹、⑺或⑻中的任意一种:

⑴当转动部的上端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上盖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开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上盖并带动转动部上升或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转动部上升;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⑵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的卡装部;

所述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托住转动部上升;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⑶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内侧壁的卡装部;

所述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托住转动部上升;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⑷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刀具设置有压盖或压条,压盖或压条的底面与开口旁侧的转动部相对位设置;

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所述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托住转动部上升;

所述压盖或压条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⑸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开口处具有向内的折弯边或折弯棱;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折弯边或折弯棱并带动转动部上升;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⑹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凸板、凸块或凸环并带动转动部上升;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⑺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凸板、凸块或凸环并带动转动部上升;

所述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⑻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具有封闭部分开口的梁形结构;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梁形结构并带动转动部上升;

所述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再有,所述转动部包括外磁吸部,转动部与刀具的关系选自⑴、⑵、⑶、⑷、⑸、⑹、⑺或⑻中的任意一种:

⑴当转动部的上端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上盖时,所述上盖与所述开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⑵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⑶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卡装部带动刀具上升、或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卡装部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⑷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刀具设置有压盖或压条,压盖或压条的底面与开口旁侧的转动部相对位设置;

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压盖或压条带动刀具上升、或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或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卡装部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卡装部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⑸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开口处具有向内的折弯边或折弯棱;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折弯边或折弯棱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⑹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凸板、凸块或凸环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⑺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所述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或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卡装部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带动刀具下降,或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凸板、凸块或凸环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⑻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所述转动部具有封闭部分开口的梁形结构;

所述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所述梁形结构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刀具下降、或所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所述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再有,所述内磁吸部的结构选自⑴、⑵、⑶或⑷中的任意一种:

⑴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所述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能够按照任意顺序通电/断电并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外磁吸部能够通电产生电磁磁场,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优选是内磁吸部的电磁铁能按照相邻顺序依次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外磁吸部能够通电产生电磁磁场,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电磁磁力作用;进一步优选是外磁吸部的电磁铁按照对位的内磁吸部的电磁铁的极性而改变磁极,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或,

⑵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所述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永磁体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能够按照任意顺序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优选是该多个电磁铁能按照相邻顺序依次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或,

⑶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所述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铁磁体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能够按照任意顺序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优选是该多个电磁铁能按照相邻顺序依次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吸引;或,

⑷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所述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所述电磁铁能按照对位的永磁体的极性而改变磁极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

再有,所述旋转杆的外部形状选自⑴、⑵、⑶、⑷、⑸或(6)中的任意一种:

⑴旋转杆外缘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键块,刀具上或刀具孔对位设置有与键块相配合的键槽,旋转杆能通过所述键块带动刀具转动;或,

⑵旋转杆外缘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键槽,刀具上或刀具孔对位设置有与键槽相配合的键块,旋转杆能通过所述键槽带动刀具转动;或,

⑶旋转杆部分或全部的横向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状,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旋转杆上,旋转杆能通过所述非圆形状带动刀具转动;或,

⑷旋转杆部分或全部的横向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旋转杆上,旋转杆能通过所述圆形带动刀具转动;或,

⑸旋转杆部分或全部的的横向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非圆形状,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旋转杆上,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的磁力吸引带动刀具转动;或,

⑹旋转杆外缘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刀具上或刀具孔对位设置有相适应形状的转动限位结构,旋转杆能通过所述转动限位结构带动刀具转动。

再有,外磁吸部的结构选自⑴、⑵、⑶、⑷、⑸、⑹、⑺或⑻中的任意一种:

⑴刀具部分或全部为铁磁体制成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⑵刀具孔内缘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⑶刀具上端面或底面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⑷刀具部分或全部为永磁体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⑸转动部部分或全部为铁磁体制成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⑹转动部的套设孔内缘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⑺转动部上端、下端、侧壁或底板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或,

⑻转动部部分或全部为永磁体并形成为外磁吸部。

再有,竖向方向上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的结构选自⑴、⑵、⑶、⑷、⑸、⑹或⑺中的任意一个:

⑴所述转动部通过嵌装结构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或,

⑵所述转动部通过卡装结构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或,

⑶所述转动部通过啮合结构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或,

⑷刀具上的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的磁力吸引使刀具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刀具再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或,

⑸转动部通过其上的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的磁力吸引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或,

⑹所述转动部与旋转杆之间设置有棘轮结构或倒刺结构,优选是竖向棘轮结构或竖向倒刺结构,该棘轮结构或倒刺结构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⑺旋转杆中部或上段设置有永磁体、电磁铁或铁磁体形成的高度保持磁吸部,转动部上有永磁体、电磁铁或铁磁体,当转动部接近或达到旋转杆上的高度保持磁吸部时候,两者相互磁力吸引使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

或者,当转动部上的所述永磁体、电磁铁位置高于旋转杆上的高度保持磁吸部时候,两者相互磁力排斥使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

再有,所述旋转杆带动转动部转动的结构选自⑴、⑵、⑶、⑷、⑸或⑹中的任意一种:

⑴所述转动部的上端、下端或侧壁中至少一处与旋转杆中部或上段之间设置有榫槽结构;或,

⑵所述转动部的上端、下端或侧壁中至少一处与旋转杆中部或上段之间设置有嵌装结构、卡装结构或啮合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或,

⑶所述旋转杆中部或上段设置有与转动部上端、下端或侧壁相适应形状的转动限位结构;或,

⑷转动部的套设孔的形状与旋转杆至少一处的外形相匹配,旋转杆带动转动部转动;或,

⑸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的磁力吸引带动转动部转动;或,

⑹旋转杆带动刀具转动,转动部与刀具连接在一起,转动部与刀具同步转动。

再有,所述转动部移动至桶体内下端时受到转动限位结构的限位或处于自由状态,所述转动限位结构选自⑴、⑵、⑶、⑷或⑸中的任意一种:

⑴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底部之间设置有插装结构或卡装结构;或,

⑵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侧壁之间设置有插装结构或卡装结构;或,

⑶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底部之间设置有啮合结构;或,

⑷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啮合结构;或,

⑸桶体下端内侧壁为与转动部侧壁下端相适应的形状,该形状能够阻挡转动部的转动。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旋转杆内设置有内磁吸部,旋转杆外设置有外磁吸部。内磁吸部为叠放设置或间隔设置的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永磁体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为永磁体、铁磁体(能够被永磁体或电磁铁吸引的铁磁性材料。例如铁、镍、钴,以及能够被永磁体吸引的铁素体不锈钢等等)或电磁铁构成的部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或外磁吸部的电磁铁通电产生电磁场,并利用电磁磁场的位置变化或者强度变化或者磁极变化,使内、外磁吸部产生电磁磁力作用并使外磁吸部(连同刀具、转动部等)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当刀具在转动部内粉碎食品产生带有料渣的食料液,转动部竖向移动到旋转杆中部或上段转动时,能够把转动部内的料渣中的液体更好的甩干。由于刀具和转动部之间存在竖向的相对位移,刀具能够更高效的将转动部内放置的待处理食品粉碎;其次刀具和旋转杆之间没有螺纹配合,残渣(即料渣)不易滞留,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因残留物腐败导致的病菌大量繁殖的现象;另外旋转杆表面平整,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因外螺纹残留物腐败导致的病菌大量繁殖以及影响刀具竖向移动的问题;再有整个处理过程中,旋转杆将其内的结构封闭起来,整体易于拆卸、易于清洗;最后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是可控的,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程序使外磁吸部实现多种不同的竖向移动方式,而且外磁吸部的竖向移动较平稳,不会对桶体产生剧烈的撞击,降低了振动、噪音等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桶体设置的转动限位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3是桶体设置的转动限位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4是桶体设置的转动限位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5是转动部自由转动状态的放大图;

图6是桶体设置的转动限位结构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7是旋转杆上端设置楔形形状的部件的放大图;

图8是刀具带有卡装部的放大图;

图9是刀具带有另一种结构的卡装部的放大图;

图10是转动部具有折弯边的放大图;

图11是转动部具有凸板的放大图;

图12是动力单元上置的放大图;

图13是旋转杆下端伸出至桶体下方的放大图;

图14是旋转杆内的内磁吸部为叠放设置的放大图;

图15是旋转杆内的内磁吸部为间隔设置的放大图;

图16是旋转杆截面外形为椭圆的放大图;

图17是旋转杆设置键块的放大图;

图18是辅助刀具的放大图;

图19是转动部设置外磁吸部的放大图;

图20是内磁吸部为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的示意图;

图21是内磁吸部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永磁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说的刀具是泛指食品处理机的粉碎刀具装置或粉碎装置的总称,其包括碰撞式粉碎刀具、剪切式粉碎刀具、动静磨头配合的磨碎装置等。它能够被食品处理机的动力单元带动旋转或转动进而粉碎食料。

其中特别地,剪切式粉碎刀具包括主刀具和辅助刀具,在剪切式粉碎刀具中,主刀具是主要部分,主刀具设置在旋转杆上并被旋转杆驱动,辅助刀具设置在转动部内缘,当主刀具与辅助刀具具有速度差时候即对食料产生剪切粉碎作用(但是当两者的距离太远时候,其产生的剪切粉碎作用较弱)。所以对于剪切式粉碎刀具,主要关注其主刀具的工作状态,而不去描述辅助刀具。例如,在本发明中涉及刀具转动时,如果涉及剪切式粉碎刀具则该表述说明的是主刀具转动的状态,而省略了辅助刀具的描述。

动静磨头配合的磨碎装置包括动磨头和静磨头,动磨头是主要部分即为本发明中所说的“刀具”,静磨头即相当于“辅助刀具”。动磨头套设在旋转杆上并被旋转杆驱动,静磨头设置在转动部内缘。所以对于动静磨头配合的磨碎装置,主要关注其动磨头的工作状态,而不去描述静磨头。

动力单元驱动旋转杆转动,既包括动力单元直接驱动旋转杆转动,也包括通过其它传动装置驱动旋转杆转动。

一种具有料渣甩干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如图1~21所示,包括动力单元17、刀具7和桶体5,动力单元设置有输出轴16,对于机座设置在桶体的下方的食品处理机,包括桶体和机座是分体设置的(如图1),和桶体与机座为一体结构的。如图1所示为桶体和机座是分体设置的,输出轴的上端头部位设有半联轴器14,在旋转杆下段下方的端头部位也设有另外的半联轴器,所述两个半联轴器14相互连接,输出轴可以驱动旋转杆转动。对于桶体与机座为一体结构的,输出轴可以直接与旋转杆连接或者输出轴与旋转杆为一体结构。

在桶体上设置有端盖2,在桶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把手1,本发明的创新在于:还包括旋转杆4和转动部21,旋转杆部分位于桶体内或全部位于桶体内,动力单元驱动旋转杆转动,转动部通过其上所设的套设孔6套设在旋转杆上,转动部内具有用于放置待处理食品10的空腔8,在转动部表面设置有连通转动部内空腔和桶体内空腔的通孔9,刀具具有刀具孔47,刀具设置在转动部内并通过刀具孔套设在转动部内的旋转杆上,刀具能用于粉碎所述待处理食品。

转动部能沿着旋转杆如图所示的竖向方向移动,转动部能在旋转杆带动下转动,优选是转动部底部位于旋转杆下段以上的旋转杆任意位置时能在旋转杆带动下而转动,进一步优选是转动部底部位于旋转杆下段以上的旋转杆任意位置时能在旋转杆带动下同步转动。

旋转杆的下段、中部和上段是指:旋转杆位于桶体内的部分被竖向等分为二十段,靠近桶体底部的第一段定义为旋转杆的下段,第二十段定义为旋转杆的上段,旋转杆的下段和上段之间的其余部分为旋转杆的中部。

上述提到的“旋转杆的下段、中部和上段”的限定主要是描述转动部内的料渣甩干动作发生的大致位置。本发明中,刀具在转动部内粉碎食品,当待粉碎食品中含有液体时候产生带有料渣的食料液(例如西瓜在转动部内被粉碎为西瓜汁),或者当食品粉碎后(通过“通孔”)与桶体内的水混合为带有料渣的食料液(例如干黄豆在转动部内被粉碎后再与桶体内的水混合为豆浆)。转动部转动时候,所述食料液中的料渣大于通孔的被阻挡在转动部内,食料液中的液体被甩出转动部外面的桶体内;当转动部在旋转杆中部或上段转动时候(此时,除非桶体内液体是充满状态以外,通常状态转动部就位于液面以上了),食料液中的液体被甩干的效果更好。

总之,使转动部转动的目的是为了把转动部内的料渣甩干。转动部全部位于桶体内的液面上方时甩干的效果更好,转动部部分位于桶体内的食料液中时甩干效果较差,转动部全部位于桶体内的食料液中时甩干效果最差。

旋转杆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空间39内设置有内磁吸部41,内磁吸部、刀具和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关系选自下述⑴、⑵或⑶中的任意一种:

⑴刀具如图15所示的包括外磁吸部45

当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下至上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上升。

当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

刀具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以及刀具自身的重力作用共同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刀具沿着旋转杆的竖向移动能带动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

⑵转动部如图19所示的包括外磁吸部45

当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下至上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上升。

当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能使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

转动部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以及转动部自身的重力作用共同使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的竖向移动能带动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

⑶刀具和转动部均包括外磁吸部

当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下至上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上升。

当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或,

刀具和/或转动部能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以及刀具和/或转动部自身的重力,共同使所述刀具和/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

旋转杆与刀具的转动关系是:旋转杆能够带动刀具转动,优选是旋转杆通过刀具孔带动刀具转动和/或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磁力作用带动刀具转动;进一步优选是旋转杆通过刀具孔带动刀具转动和/或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磁力吸引带动刀具转动;

上述磁力作用包括三种作用:1.磁力吸引;2.磁力排斥;3.磁力吸引、磁力排斥共同作用。

电磁磁力作用定义是: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电磁铁产生电磁磁场,电磁磁场的位置变化或者强度变化或者磁极变化,使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之间产生磁力作用。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中的旋转杆,说明如下:现有食品处理机中的“刀轴”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旋转杆的一部分功能和作用。现有食品处理机中一般是刀具固定设置在刀轴上,并被刀轴驱动用于粉碎食品。本发明中的旋转杆的作用是:1、刀具套设在转动部内的旋转杆上,且旋转杆带动刀具粉碎食品;2、刀具可以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上升或下降);3、转动部套设在旋转杆上;4、转动部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上升或下降);5、转动部被旋转杆带动转动(实现甩干)。

竖向方向如附图所示:包括竖直方向以及相对于竖直方向有倾斜的方向等。横向方向也如附图所示:包括水平方向以及相对于水平方向有倾斜的方向等。纵向方向如附图所示:表示垂直于附图所在平面的方向以及相对于垂直方向有倾斜的方向等。

动力单元可以位于桶体下方的底座18内,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位于桶体的上方,前者的结构中,桶体的下端部37嵌入底座上端部38内(图13所示),桶体的底板15内设置有旋转支撑结构36(轴承),旋转支撑结构可以是滚珠轴承、微孔含油轴承或者能够支撑高速旋转的其他类型的轴承。

旋转杆部部分位于桶体内是指:旋转杆为一整体,其可以如图2~10所示,旋转杆下段下方的端头部位12滑动密封贯穿桶体底部并连接一个的半联轴器14,该半联轴器与输出轴上端头部位的半联轴器14相互连接后形成完整的“联轴器”,动力单元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杆旋转。

旋转杆可以由上至下为等外径的结构(如图1、11、12、13所示),也可以是如图2~10所示的位于下方的端头部位外径较小的结构,当然位于下方的端头部位外径较大的结构也是可以的。

旋转杆全部位于桶体内是指:旋转杆为一整体,可以如图12所示,动力单元设置在桶体上方或桶体内,其下方设置旋转杆,该旋转杆整体位于桶体内。

上述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的结构是:内磁吸部包括竖向设置的多个永磁体(永磁材料制成)构成的部件或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选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永磁体(永磁材料制成)构成的部件或铁磁体(铁磁材料制成)构成的部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全部三种,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在控制单元控制下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或,

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为铁磁体构成的部件;或当内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

本文所述铁磁体为:能够被永磁体或电磁铁吸引的铁磁性材料。例如铁、镍、钴,以及能够被永磁体吸引的铁素体不锈钢等等。

或,旋转杆为密闭的中空结构。

外磁吸部的结构选自⑴、⑵、⑶、⑷、⑸、⑹、⑺或⑻中的任意一种:

⑴刀具部分或全部为铁磁体制成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刀具部分或全部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⑵刀具孔内缘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刀具孔内缘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⑶刀具上端面或底面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刀具上端面或底面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⑷刀具部分或全部为永磁体制成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刀具部分或全部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⑸转动部部分或全部为铁磁体制成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转动部部分或全部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⑹转动部的套设孔内缘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转动部内缘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⑺转动部上端、下端、侧壁或底板设置有铁磁体或永磁体或电磁铁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转动部上端、下端、侧壁或底板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⑻转动部部分或全部为永磁体体制成并形成为外磁吸部,内磁吸部部分或全部能与转动部部分或全部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电磁磁力作用,具体实现有多种方式,以下进行说明。旋转杆优选为中空密闭的结构,内磁吸部的结构选自⑴、⑵、⑶或⑷中的任意一种:

⑴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图14、20所示)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电磁铁(图15、21所示)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能够按照任意顺序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外磁吸部能够通电产生电磁磁场,使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电磁磁力作用;

优选是内磁吸部的电磁铁能按照相邻顺序依次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外磁吸部能够通电产生电磁磁场,使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电磁磁力作用;进一步优选是外磁吸部的电磁铁按照对位的内磁吸部的电磁铁的极性而改变磁极,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或,

⑵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永磁体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能够按照任意顺序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优选是该多个电磁铁能按照相邻顺序依次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或,

⑶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电磁铁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铁磁体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能够按照任意顺序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优选是该多个电磁铁能按照相邻顺序依次通电/断电使电磁磁场位置发生变化,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吸引。或,

⑷所述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优选是内磁吸部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叠放设置的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或为旋转杆内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构成的部件,外磁吸部至少一部分为电磁铁构成的部件。

优选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所述电磁铁能按照对位的永磁体的极性而改变磁极以实现内磁吸部与外磁吸部之间的磁力作用。

无论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选择哪一种,其中至少一种是电磁铁,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电磁铁产生的电磁磁场的位置变化或者强度变化或者磁极变化使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之间产生电磁磁力作用,该电磁磁力作用使外磁吸部(连同刀具、转动部等)沿着旋转杆竖向移动。

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的电磁磁力作用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实现方式:

a.如图20所示,内磁吸部为竖向叠放多个电磁铁49(a~i),外磁吸部45嵌装在刀具7的刀具孔47内缘的环形槽内且为永磁体制成(假设永磁体n极朝下,s极朝上),图20中标号b~i的电磁铁依次通电/断电,具体是:刀具7位于电磁铁a的高度处(虚线表示),b先通电(n极朝下,s极朝上),吸引外磁吸部上升,然后b断电的同时c通电而继续吸引外磁吸部上升,……直至刀具上升到电磁铁i处。上述过程还可以是:b通电吸引外磁吸部上升,然后b断电而c通电而继续吸引外磁吸部上升,此时b可以流过反向的电流,使b电磁铁(n极朝上,s极朝下)对外磁吸部产生排斥力以使其加速上升。

b.如图20所示,内磁吸部为竖向叠放多个电磁铁49(a~i),外磁吸部45为图20所示的电磁铁。当刀具位于电磁铁a高度处时(虚线表示),b电磁铁通电为(n极朝下,s极朝上),外磁吸部通电(n极朝下,s极朝上),b电磁铁吸引外磁吸部上升,同时a电磁铁通电(n极朝上,s极朝下),a电磁铁排斥外磁吸部,使外磁吸部快速上升。然后,当刀具上升到b电磁铁处时,c电磁铁通电(n极朝下,s极朝上),吸引外磁吸部上升;当刀具上升到接近c电磁铁时,b电磁铁通反向电流(n极朝上,s极朝下)排斥外磁吸部,助力上升。通过a~i电磁铁的磁极的不断变化以及外磁吸部的磁极不变使外磁吸部带动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当然,图20的外磁吸部也可以不断的变换磁极(遵循磁力吸引和排斥的原则),在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不断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上升。

c.如图19所示,转动部底部的套设孔6的内缘的环形槽内嵌装有铁磁体(铁环、铁块等)形成外磁吸部45,内磁吸部如图20所示的结构,内磁吸部的通电/断电的循环使外磁吸部带动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

d.刀具7的刀具孔的内缘在轴向方向上设置两个电磁铁51和52(两个电磁铁形成外磁吸部),内磁吸部如图21所示的以固定间隙44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50(a~j)。当刀具位于永磁体a高度处时(虚线表示),上方电磁铁51通电产生电磁场且磁场极性与(旋转杆内)上方位置永磁体相反,产生磁力吸引,使外磁吸部上升;然后,下方电磁铁通电(磁场极性)与(旋转杆内)下方永磁体极性相同产生磁力排斥,由此外磁吸部带动刀具上升;当上方电磁铁上升至标号c的高度位置时,上方电磁铁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极性方向)继续与(旋转杆内)上方永磁体保持吸引,下方电磁铁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极性方向)继续与(旋转杆内)下方永磁体保持磁力排斥。遵循磁力吸引和排斥的原则,外磁吸部不断的在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共同作用下沿着旋转杆4上升。

当刀具包括外磁吸部时,转动部与刀具的关系选自⑴、⑵、⑶、⑷、⑸、⑹、⑺或⑻中的任意一种:

⑴当转动部的上端具有开口32且开口处设置有上盖20时,上盖与开口可拆卸连接:如图2、3、4、5、7所示,上盖和转动部底部设置套设孔,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的位置时(类似图6所示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和转动部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而上盖仅用于打开时放入待处理食品或关闭时封闭开口。

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上盖并带动转动部上升(此时要求上盖与转动部之间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的。例如,上盖与转动部之间具有卡扣、锁扣等等连接技术结构,使刀具顶住上盖上升时候时候,上盖能带动转动部上升)或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⑵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如图8所示,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类似图9的结构中拆掉上盖20),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类似图2的结构),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9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的卡装部;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托住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⑶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如图8所示,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类似图9的结构中拆掉上盖20),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类似图2的结构),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9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内侧壁的卡装部;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托住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上述第⑵、⑶中的卡装部的结构是:卡装部可以如图8所示的包括位于转动部内和位于转动部下方的两个卡装部34,该两个卡装部设置在刀具下方设置的套筒33外缘的上端和下端,也可以直接通过折弯的结构直接设置在刀具底部或侧壁。两个卡装部可以在刀具上升或下降时分别托住转动部上升或顶住转动部下降。卡装部还可以如图9、10所示的包括位于转动部下方的一个卡装部,该一个卡装部设置在刀具下方设置的套筒33外缘的下端,也可以直接通过折弯的结构直接设置在刀具底部或侧壁。一个卡装部可以在刀具上升时拖住转动部上升,而转动部的下降由刀具顶住转动部下降。

⑷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类似图9的结构中拆掉上盖20),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类似图2的结构),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9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刀具设置有压盖或压条,压盖或压条的底面与开口旁侧的转动部相对位设置(能够相互接触并形成压住的动作);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托住转动部上升;压盖或压条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压盖或压条中以压条为例:刀具具有向上延伸的套筒33,在套筒伸出转动部的上端处设置有向转动部上端面延伸的压条,当刀具下降时,压条可以压在转动部上端面并使转动部下降(此时套筒伸出至开口上方或者套筒从开口旁侧的转动部上端所设套设孔伸出至转动部上方)或者压条可以压在上盖上端面并使转动部下降(此时套筒自开口旁侧的转动部上端所设套设孔伸出至转动部上方或者套筒从上盖所设套设孔伸出至上盖上方)。

⑸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如图10所示,转动部开口处具有向内的折弯边或折弯棱35。

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边或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棱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10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边或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棱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折弯边或折弯棱并带动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

⑹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如图11所示,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42。

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其自身的上端面或通过其上所设的套筒上端面顶住凸板、凸块或凸环并带动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⑺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其自身的上端面或通过其上所设的套筒上端面顶住凸板、凸块或凸环并带动转动部上升;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该处的卡装部是图8所示的卡装部仅保留位于转动部内的一个卡装部(上方标号34),而没有位于转动部下方的另一个卡装部(下方标号34)。

⑻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转动部具有封闭部分开口的梁形结构。

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顶住梁形结构并带动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转动部下降、或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梁形结构可以是位于开口处的一字型、十字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梁,该梁旁侧的转动部上端即为开口。

上述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是指:当刀具下降速度较慢时,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而不是刀具顶住转动部下降。上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是指:当内磁吸部没有通过磁力吸引来带动刀具和/或转动部下降时,刀具和转动部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下降。

当转动部包括外磁吸部,转动部与刀具的关系选自⑴、⑵、⑶、⑷、⑸、⑹、⑺或⑻中的任意一种:

⑴当转动部的上端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上盖时,上盖与开口可拆卸连接。上盖和转动部底部设置套设孔,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的位置时(类似图6所示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和转动部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而上盖仅用于打开时放入待处理食品或关闭时封闭开口。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⑵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如图8所示,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类似图9的结构中拆掉上盖20),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类似图2的结构),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9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⑶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如图8所示,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类似图9的结构中拆掉上盖20),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类似图2的结构),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9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卡装部带动刀具上升、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卡装部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上述卡装部的结构是:卡装部可以如图8所示的包括位于转动部内和位于转动部下方的两个卡装部34,该两个卡装部设置在刀具下方设置的套筒33外缘的上端和下端,也可以直接通过折弯的结构直接设置在刀具底部或侧壁。两个卡装部可以在刀具上升或下降时分别托住转动部上升或顶住转动部下降。卡装部还可以如图9、10所示的包括位于转动部下方的一个卡装部,该一个卡装部设置在刀具下方设置的套筒33外缘的下端,也可以直接通过折弯的结构直接设置在刀具底部或侧壁。一个卡装部可以在刀具上升时拖住转动部上升,而转动部的下降由刀具顶住转动部下降。

⑷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类似图9的结构中拆掉上盖20),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类似图2的结构),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9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转动部的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刀具设置有压盖或压条,压盖或压条的底面与开口旁侧的转动部相对位设置;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压盖或压条带动刀具上升、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卡装部带动刀具上升;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卡装部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压盖或压条中以压条为例:刀具具有向上延伸的套筒33,在套筒伸出转动部的上端处设置有向转动部上端面延伸的压条,当刀具下降时,压条可以压在转动部上端面并使转动部下降(此时套筒伸出至开口上方或者套筒从开口旁侧的转动部上端所设套设孔伸出至转动部上方)或者压条可以压在上盖上端面并使转动部下降(此时套筒自开口旁侧的转动部上端所设套设孔伸出至转动部上方或者套筒从上盖所设套设孔伸出至上盖上方)。

⑸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转动部开口处具有向内的折弯边或折弯棱。

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开口穿出;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也可以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边或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棱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该结构中如果开口处设置上盖,一个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另一个套设孔可以在上盖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开口如果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或侧壁的位置时(类似图10的结构),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边或将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棱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折弯边或折弯棱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⑹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凸板、凸块或凸环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⑺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转动部內缘具有向内的凸板、凸块或凸环,刀具设置有能卡住转动部底板或内侧壁的卡装部。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卡装部带动刀具上升;卡装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带动刀具下降,或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通过凸板、凸块或凸环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该处的卡装部是图8所示的卡装部仅保留位于转动部内的一个卡装部(上方标号34),而没有位于转动部下方的另一个卡装部(下方标号34)。

⑻当转动部的上端或侧壁具有开口时:

转动部具有封闭部分开口的梁形结构;

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带动刀具上升;

梁形结构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能顶住刀具下降、或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或转动部和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梁形结构可以是位于开口处的一字型、十字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梁,该梁旁侧的转动部上端即为开口。

上述刀具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是指:当转动部下降速度较慢时,刀具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而不是转动部顶住转动部下降。上述刀具和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是指:当内磁吸部没有通过磁力吸引来带动刀具和/或转动部下降时,刀具和转动部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下降。

刀具的旋转由旋转杆带动,具体是由旋转杆的外部形状实现的,该外部形状选自⑴、⑵、⑶、⑷、⑸或⑹中的任意一种:

⑴旋转杆外缘的部分或全部如图14~15、17所示的设置有键块40,刀具上或刀具孔对位设置有与键块相配合的键槽46,旋转杆能通过键块带动刀具转动。

键块可以仅设置在旋转杆下段的外缘上,还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下段和中部的外缘上,还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中部和上段的外缘上,还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上段、中部和下段的外缘上。前三者代表旋转杆竖向方向上部分设置键块,最后一个为旋转杆竖向方向上全部设置键块。

⑵旋转杆外缘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键槽,刀具上或刀具孔对位设置有与键槽相配合的键块,旋转杆能通过所述键槽带动刀具转动。

键槽可以仅设置在旋转杆下段的外缘上,还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下段和中部的外缘上,还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中部和上段的外缘上,还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上段、中部和下段的外缘上。前三者代表旋转杆竖向方向上部分设置键槽,最后一个为旋转杆竖向方向上全部设置键槽。

⑶旋转杆部分或全部的横向截面的形状如图16所示的为非圆形状,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旋转杆上,旋转杆能通过所述非圆形状带动刀具转动。刀具孔可以是与旋转杆横向截面相同但略大于横向截面的形状,比如图16中,二者均为椭圆形,但二者之间为间隙配合,即旋转杆外缘和刀具孔内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刀具能够沿着旋转杆移动。当然旋转杆横向截面为多边形,而刀具孔为相同但略大的多边形也是可以的,或者旋转杆横向截面为椭圆形,而刀具孔为略大的多边形也是可以的。总的来说,只要旋转杆横向截面的外部形状能够在转动时与刀具孔的内缘发生碰撞或接触并带动刀具旋转即可。

⑷旋转杆部分或全部的横向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旋转杆上,旋转杆能通过所述圆形带动刀具转动。该结构中,刀具孔也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旋转杆通过与刀具孔的摩擦接触、碰撞也能带动刀具转动。比如图17中如果去掉键块和键槽,则横向截面为圆形,刀具的刀具孔47也为圆形,由于旋转杆转速很高,其在与刀具孔的摩擦接触、碰撞时也能带动刀具转动,只是刀具的转速有可能低于旋转杆的转速。

⑸旋转杆部分或全部的的横向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非圆形状,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旋转杆上,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的磁力吸引带动刀具转动。该结构中,旋转杆横向截面的外部形状和刀具孔的形状不一定相互配合,但通过磁力吸引来带动刀具转动。

⑹旋转杆外缘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刀具上或刀具孔对位设置有相适应形状的转动限位结构,旋转杆能通过所述转动限位结构带动刀具转动。比如:旋转杆上设置有向径向方向延伸的拨动板,在刀具上对位的设置有挡板,拨动板随着旋转杆转动时能通过挡板推动刀具转动。

无论旋转杆外部形状选上述⑴~⑹的哪一种,转动部和刀具要能够沿着旋转杆上升或下降。

刀具的转动可以发生在旋转杆的任意位置,比如旋转杆上设置键块,刀具孔设置键槽,此时刀具在沿着旋转杆升降(竖向移动)时均能在旋转杆的带动下转动,这样刀具可以在沿着旋转杆升降(竖向移动)的过程中对转动部内的待处理食品进行粉碎。比如旋转杆下段设置键块,刀具在旋转杆中部和上段时可以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刀具的转动速度不恒定,有可能与旋转杆相同,还有可能比旋转杆低,甚至于刀具的转动速度为零),即旋转杆由于高转速可以通过摩擦接触、碰撞等形式带动刀具转动,但刀具的转速低于旋转杆的转速,当刀具移动到设置键块的旋转杆下段时,键块通过键槽带动刀具以较高的转速转动。

上述横向截面为非圆形、圆形的结构也可以是旋转杆下段为该形状,刀具移动到旋转下段时与旋转杆转动,在旋转杆其他位置转速较低。

综上所述,对于刀具的转动速度来说,优选的结构是:刀具在旋转杆下段的位置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即刀具处于最大的粉碎转速,粉碎效果最好)。

除了刀具的转动以外,转动部也由旋转杆带着转动,即转动部的套设孔与旋转杆外形的配合也可以和上述刀具⑴~⑹的结构相同,即刀具替换为转动部,刀具孔替换为套设孔,该套设孔可以是转动部底部的一个套设孔、也可以是上述“外磁吸部在刀具上或转动部上时转动部与刀具的关系中的⑴~⑻”中出现的两个套设孔。当然,转动部的套设孔与旋转杆之间为间隙配合也是可以的,但是为了实现转动部内的待处理食品粉碎后的料渣和液体更好分离,需要转动部在旋转杆中部和/或上段的位置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其他位置可以转速较低或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

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的意思是:转动部首先能在旋转杆的某个位置停留,然后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然后将料渣和液体中的汁液从通孔中甩出至转动部外的桶体内。为了实现位置停留,需要转动部竖向方向上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其结构选自⑴、⑵、⑶、⑷、⑸、⑹或⑺中的任意一个:

⑴转动部通过嵌装结构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嵌装结构如图2所示,标号3为一楔形形状的部件,楔形形状的部件可以如图14所示的啮合连接在旋转杆上端面的突出处43,或者啮合连接在旋转杆上端面的凹槽内,或者啮合在旋转杆上端面的开口处。楔形形状的部件的横向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等形状,与之相适应的是转动部所设的套设孔(包括直接在转动部上端制出的、开口处上盖制出的、横梁处制出的、折弯边制出的、转动部底部制出的等位置)与楔形形状的部件相同但略小一些,即套设孔与楔形形状的部件某一处外缘为过盈配合。楔形形状的部件为橡胶等材料制成,当转动部在刀具的带动下或内磁吸部的带动下竖向移动到楔形形状的部件处时,套设孔内嵌入楔形形状的部件,使转动部嵌装在该处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转动部的转动速度不恒定,有可能与旋转杆相同,还有可能比旋转杆低)。

嵌装结构还可以是旋转杆具有一个方形、圆柱形等形状的上段,在其外缘可以设置槽或凸起,而与之相适应的是套设孔对应设置有凸起或槽,比如:旋转杆上设置槽,套设孔内缘设置凸起,当转动部移动到上段处时,凸起嵌入槽内,使转动部嵌装在该处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如果旋转杆较高,槽或凸起也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中部上。

除了上述套设孔可以通过楔形形状的部件、槽或凸起实现嵌装配合以外,还可以在转动部上端设置与楔形形状的部件配合的结构,或者设置与槽或凸起相适应的凸起或槽,无论在何处设置嵌装结构均能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

嵌装结构应用时,转动部可以在沿着旋转杆上升的过程中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当嵌装时,优选方案是:转动部和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但在实际使用时,楔形形状的部件以及槽或凸起的结构有可能出现暂时滑脱的情况,此时,转动部的转动速度有可能比旋转杆稍低。

⑵转动部通过卡装结构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卡装结构指的是:旋转杆上段设置有扣爪或扣槽,而转动部的套设孔处或转动部的上端设置有相适应的扣槽或扣爪,扣爪能卡入扣槽内从而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段处保持高度位置。

卡装结构还可以是:旋转杆上段设置有卡板或卡槽,而转动部的套设孔处或转动部的上端设置有相适应的卡槽或卡板,卡板能卡入卡槽内从而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段处保持高度位置。

卡装结构应用时,转动部可以在沿着旋转杆上升的过程中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当卡装后,转动部和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

⑶所述转动部通过啮合结构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啮合结构指的是:旋转杆上段设置有外螺纹,而转动部的套设孔处或转动部的上端设置有相适应的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啮合从而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段处保持高度位置。

啮合结构应用时,转动部可以在沿着旋转杆上升的过程中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当啮合后,转动部和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

⑷刀具上的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的磁力吸引使刀具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刀具再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该结构是刀具包括外磁吸部,转动部在沿着旋转杆上升的过程中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当保持高度位置后,转动部和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

⑸转动部通过其上的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的磁力吸引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该结构是转动部包括外磁吸部,转动部在沿着旋转杆上升的过程中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当保持高度位置后,转动部和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

⑹转动部与旋转杆之间设置有棘轮结构或倒刺结构,优选是竖向棘轮结构或竖向倒刺结构,该棘轮结构或倒刺结构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棘轮结构的棘爪和棘轮中的任意一个可以设置在转动部的套设孔或转动部上端,另一个可以设置在旋转杆上段,棘爪和棘轮的相互配合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段处保持高度位置。

倒刺结构中的倒刺可以设置在旋转杆的上段,当套设孔竖向向上通过倒刺后,倒刺使转动部在旋转杆上保持高度位置。

⑺旋转杆中部或上段设置有永磁体、电磁铁或铁磁体形成的高度保持磁吸部,转动部上有永磁体、电磁铁或铁磁体,当转动部接近或达到旋转杆上的高度保持磁吸部时候,两者相互磁力吸引使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或者,当转动部上的所述永磁体、电磁铁位置高于旋转杆上的高度保持磁吸部时候,两者相互磁力排斥使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

如图20、21所示,位于最上面的i电磁铁(图20)或j永磁体(图21)可以作为高度保持磁吸部,而转动部如图19所示的,外磁吸部45设置在转动部上端的套设孔内缘。当转动部上升并接近i电磁铁或j永磁体时,转动部被吸引在该处并保持高度位置。

上述提到刀具将待处理食品粉碎后,如:西瓜、梨、苹果等含水分的食物会产生食料液,同时转动部内为料渣和液体混合的状态。再比如:当粉碎黄豆、咖啡豆等不含水或含水少的食物制作豆浆或咖啡液时候,首先在桶体内加水,转动部内放入黄豆或咖啡豆等(此时如果转动部位于桶体内的水位液面以上时候),黄豆会被粉碎为颗粒或粉末形状,但是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下降至桶体内水中后(或转动部本来就位于桶体内水中),黄豆颗粒或粉末会吸水,(通过“通孔”)使转动部内成为黄豆渣和豆浆混合的状态。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均需要进一步的将料渣中的液体沥出。优选的方案是:需要甩干时候,将转动部提升到桶体内液面53上方,然后使转动部旋转,形成甩干的动作,使料渣中的液体在转动部转动时从通孔内甩出,然后液体汇流到桶体内底部。

上述保持高度位置实现了转动部提升到液面上方,而甩干的动作由以下结构实现,具体是:旋转杆带动转动部转动的结构选自⑴、⑵、⑶、⑷、⑸或⑹中的任意一种:

⑴如图8、9、10、11、12、18所示,转动部的上端、下端或侧壁中至少一处与旋转杆中部或上段之间设置有榫槽结构;该榫槽结构具体是:包括旋转杆上段设置的板形或条形的部件,该部件朝向转动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榫槽或榫头,而与之对位的转动部上端面(图8)、转动部上端(图9)、上盖表面(图12)、折弯边表面(图10)、梁表面等处对位的设置有榫头或榫槽。当转动部上升到位后(刀具带动转动部上升或转动部自身被内磁吸部吸引上升),榫头和榫槽相互插装配合,使转动部在该处与旋转杆连接,二者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由此实现了转动部的甩干动作。

⑵所述转动部的上端、下端或侧壁中至少一处与旋转杆中部或上段之间设置有嵌装结构、卡装结构或啮合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在保持高度位置的相关描述中提到了嵌装结构、卡装结构和啮合结构,三者既能使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还能使转动部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稍低的转动速度,在此不重复描述。

⑶旋转杆中部或上段设置有与转动部上端、下端或侧壁相适应形状的转动限位结构。

转动限位结构是指:在旋转杆上可以设置一个用于限位的罩子,比如:在旋转杆上段设置一个内部为方形的罩子,而转动部上端可以制成方形或者在转动部上端设置方形的结构,当转动部上升到该处时,转动部上端或方形的结构嵌入方形的罩子内,由此实现了转动部与旋转杆的连接,使转动部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

另外,转动限位结构也可以是内部为某一形状的框架,该框架能限位转动部的转动,并实现转动部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

再有,转动限位结构还可以是能够限位转动部,但转动速度不相同的情况,比如:转动限位结构内部为六边形,转动部上端为四边形或转动部上端设置有四边形的结构,六边形能够限位四边形,但转动部转动速度有可能比旋转杆稍低。

⑷转动部的套设孔的形状与旋转杆至少一处的外形相匹配,旋转杆带动转动部转动。

该结构中,套设孔比如为方形,旋转杆中部和/或上段的横向截面也为方形,当转动部上升到方形位置时,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而套设孔与旋转杆横向截面相互配合,转动部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

再比如:套设孔为方形,旋转杆中部和/或上段的横向截面为圆形,当转动部上升到圆形位置时,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而套设孔内缘受到旋转杆外缘的摩擦接触、碰撞,转动部的转动速度低于旋转杆的转动速度。

⑸旋转杆通过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的磁力吸引带动转动部转动。

该结构中,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均优选为永磁体,这样二者之间的磁力吸引最大,但由于旋转杆的转动速度较快,所以磁力吸引有可能出现“脱靶(暂时的或断续的)”,即暂时性的磁力吸引降低,由此会导致转动部的转动速度瞬间降低,所以,转动部与旋转杆可以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

⑹旋转杆带动刀具转动,转动部与刀具连接在一起,转动部与刀具同步转动。

该结构中,转动部与刀具相互连接,二者共同上升或下降,二者共同转动。

上述提到刀具在旋转杆下段时的优选方案是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即以最大转动速度对转动部内部的待处理食品进行粉碎,而此时转动部的运动状态分为多种情况,具体包括:1.转动部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2.转动部比旋转杆的转动速度低;3.转动部保持静止。其中优选第2、3种状态,更优选的是第3种状态,此时,刀具为最大转动速度,而转动部保持静止,此时对待处理食品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是最好的,而实现第1、2、3种运动状态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

转动部移动至桶体内下端时受到转动限位结构的限位(图2、3、4、6、7、8、9、10、11、12)或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图5、13),转动限位结构选自⑴、⑵、⑶、⑷或⑸中的任意一种:

⑴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底部之间设置有插装结构或卡装结构。

插装结构如图10所示,在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可以设置凸台13,在凸台上或直接在桶体底部设置榫槽或榫头,而转动部底部设置有相对位的榫头或榫槽,当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榫头和榫槽相互插装配合,由此将转动部限位,使其保持静止或仅能够在小范围内晃动。当转动部上升后,榫头和榫槽脱开,转动部的限位解除。

卡装结构图2、3、4、6、7、8、9、11、12所示,上述凸台或直接在桶体底部设置有凸出杆或凸出板24,而转动部底部设置有另一个凸出杆或凸出板23,当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凸出杆或凸出板相互阻挡,由此将转动部限位,使其保持静止或仅能够在小范围内晃动。当转动部上升后,凸出杆或凸出板相互脱开,转动部的限位解除。

小范围内晃动是指:由于桶体内的汁液处于剧烈扰动的状态,所以转动部可能受其影响而产生晃动。

⑵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侧壁之间设置有插装结构或卡装结构。

该结构中,与第⑴项不同的是,转动部的侧壁设置有插装结构中的榫槽或榫头以及卡装结构中的凸出杆或凸出板,其他与第⑴项相同。

⑶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底部之间设置有啮合结构。

该结构如图4所示,在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设置有上端带有外螺纹的套管27,在转动部底部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结构或转动部底部的套设孔设置有内螺纹,当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外螺纹和内螺纹啮合连接,使转动部限位。当刀具向反方向转动时,其通过桶体内的食料液旋转给与转动部反向转动的一个推动,旋转杆也通过反向转动时的摩擦接触、碰撞给与转动部反向转动的一个推动,使转动部的内螺纹与外螺纹脱开,当全部脱开后,转动部开始上升。

还可以是以下方式实现啮合和脱开,转动部与旋转杆下降过程中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转动部随着旋转杆转动的同时沿着旋转杆下降,然后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连接,当需要转动部上升时,旋转杆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动部随着旋转杆转动而使内螺纹与外螺纹脱开,当全部脱开后,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

当然,上述提到的内螺纹和外螺纹可以互换位置,比如:桶体底部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套管,而转动部底部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结构,二者也可以啮合连接。

⑷桶体底部或桶体下端侧壁中的至少一处与转动部侧壁之间设置有啮合结构。

该结构中,与第⑶项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转动部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26,该外螺纹与桶体对位设置的环形的结构或间断凸棱的结构25所设的内螺纹相互啮合连接,由此将转动部限位。当然内螺纹可以直接设置在桶体下端侧壁表面。

其他与第⑶项相同。

⑸桶体下端内侧壁为与转动部侧壁下端相适应的形状,该形状能够阻挡转动部的转动。

该结构如图6所示,桶体下端内壁为方形形状,转动部下端外形也是方形形状,当转动部下降时,两个方形形状相互限位,使转动部保持静止,当然桶体下端的方形形状略大也是可以的,转动部不会大范围的转动,只能在小范围的晃动。当然桶体下端内壁为六边形,转动部下端外形为四边形,只要六边形能够阻挡限位四边形即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桶体5设置有端盖2,桶体内设置有旋转杆4,该旋转杆部分位于桶体内,旋转杆下段下方滑动密封贯穿桶体底部,旋转杆下段下方的的端头部位12设有的半联轴器14与输出轴的上端头部位所设的半联轴器14相互连接,动力单元17通过所述两个半联轴器14构成的联轴器驱动旋转杆转动。底座18内有控制单元(图2中未示出)。

转动部21为圆柱形的外形,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上盖20,上盖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转动部上,也可以是通过卡扣扣合设置在转动部上。转动部底部和上盖分别设置一个套设孔6,两个套设孔均套设在旋转杆上。转动部和/或上盖表面设置有连通转动部内部和桶体空腔19的通孔9,在转动部内空腔8中放置待处理食品10。套设孔內缘为圆形且与旋转杆外缘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

刀具的刀具孔套设在转动部内的旋转杆上,刀具外缘设置有刀片11,由于刀具上升或下降时与转动部相接触,在刀具上端面和底面设置有耐磨的部件22,比如:食品级橡胶或食品级不锈钢等,其目的是减小刀具与转动部内部表面的接触面积。

在旋转杆上端设置楔形形状的部件,由其来实现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以及实现甩干功能。楔形形状的部件使用食品级橡胶材料等制成,位于上盖的套设孔内径小于楔形形状的部件的某一高度位置的外径,当转动部上升到该处时,套设孔嵌在该处,实现转动部与旋转杆的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该楔形形状的部件可以是可拆卸的,比如:其下端具有外螺纹,而旋转杆上端面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凹陷,楔形形状的部件的下端与凹陷啮合连接。

在桶体底部设置有两个凸出板24,转动部底部设置有另外两个凸出板23,当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如图所示的凸出板相互阻挡,实现了对转动部的转动限位。

凸出板24同时也在竖向方向上支撑住转动部,使其不能继续下降,起到对转动部竖向限位作用。这样转动部在位于或者接近桶体内底部位置时候在竖向方向和转动方向上均被限位,实现了优选方案中的转动部为静止状态或小范围晃动。

旋转杆内部的结构如图20所示,旋转杆为中空密闭的结构(旋转杆可以是一体的封闭结构,也可以是上端具有可拆卸密封盖实现的,也可以是楔形形状的部件安装后实现的),旋转杆内部的空腔39内设置如图20所示的内磁吸部,内磁吸部为叠放的多个电磁铁,而外磁吸部为如图20所示的嵌装在刀具的刀具孔内缘的环形槽内的永磁体(假设永磁体n极朝下,s极朝上)。

图20中标号b~i的电磁铁依次通电/断电,具体是:刀具7位于电磁铁a的高度处(虚线表示),b先通电(n极朝下,s极朝上),吸引外磁吸部上升,然后b断电的同时c通电而继续吸引外磁吸部上升,……直至刀具上升到电磁铁i处。上述过程还可以是:b通电吸引外磁吸部上升,然后b断电而c通电而继续吸引外磁吸部上升,此时b可以流过反向的电流,使b电磁铁(n极朝上,s极朝下)对外磁吸部产生排斥力以使其加速上升。

旋转杆的外部结构如图14所示,旋转杆上设置有竖向的长形的键块40,长形的键块从旋转杆的下段一直延伸至旋转杆的上段,在刀具孔内缘设置有与长形的键块相配合的键槽46(图15)。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

1.打开桶体的端盖,拆下楔形形状的部件,在转动部内放入西瓜。

2.将转动部通过套设孔套设在旋转杆上,再把刀具通过刀具孔套设在(转动部内的)旋转杆上,然后装好转动部的上盖,装好端盖。

3.由于刀具被内磁吸部吸引,刀具停在旋转杆上,转动部被刀具阻挡而停在旋转杆上,启动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带动旋转杆转动,旋转杆通过长形的键块和键槽的配合以及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的磁力吸引带动刀具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由上至下的不同部位与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沿着旋转杆竖向下降,刀具下降时顶住转动部下降。

刀具一边转动一边下降,而转动部的两个套设孔为圆形,其在旋转杆以及长形的键块的摩擦接触下也随着转动,另外刀具转动也会带动待处理食品转动,对转动部也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所以在下降过程中转动部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

4.当转动部下降到桶体内的下端时,凸出板相互阻挡,使转动部保持静止,而内磁吸部下降到最低点时,刀具也停在该(高度的)位置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由此将西瓜彻底粉碎,当计时粉碎结束后,刀具可以停止转动或继续转动,而伸缩部上升,并通过内磁吸部带动刀具上升,转动部在刀具的带动下上升(上升过程中刀具可以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或顺时针转动状态或逆时针转动状态),转动部上升后凸出板不能再限制其转动,故此转动部也随着转动。

5.当刀具使转动部上升到楔形形状的部件时,上盖上的套设孔嵌装在楔形形状的部件的外缘某一高度位置处,转动部保持高度位置并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有可能出现转动部在楔形形状部件处嵌装不严而使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的情况),由此将转动部内的汁液(通过转动部表面设置的连通转动部内空腔和桶体内空腔的通孔)甩出,西瓜渣被留在转动部内。

6.计时一段时间后,转动部停止转动,打开端盖,取下楔形形状的部件,然后取下转动部(刀具可一起取下来),将桶体内的汁液倾倒出来饮用即可。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西瓜汁液中的料渣去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在桶体内部下端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结构25,在环形的内缘设置内螺纹,在转动部外部下端侧壁设置外螺纹,当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啮合(形成转动限位结构),转动部被限位。

2.旋转杆内部的结构如图21所示,刀具的刀具孔的内缘在轴向方向上设置两个电磁铁51和52(两个电磁铁形成外磁吸部),内磁吸部如图21所示的以固定间隙44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50(a~j)。

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当刀具位于永磁体a高度处时(虚线表示),上方电磁铁51通电产生电磁场且磁场极性与(旋转杆内)上方位置永磁体相反,产生电磁磁力吸引,使外磁吸部上升;然后,下方电磁铁通电(磁场极性方向)与(旋转杆内)下方永磁体极性相同产生电磁磁力排斥,由此外磁吸部带动刀具上升;当上方电磁铁上升至标号c的高度位置时,上方电磁铁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极性方向)继续与(旋转杆内)上方永磁体保持吸引,下方电磁铁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极性方向)继续与(旋转杆内)下方永磁体保持磁力排斥。遵循磁力吸引和排斥的原则,外磁吸部不断的在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共同作用下沿着旋转杆4上升。

外磁吸部下降时候:使电磁铁52与(旋转杆内)下方的永磁体磁极极性相反,产生电磁磁力吸引,同时使电磁铁51与(旋转杆内)上方的永磁体磁极极性相同,产生电磁磁力排斥,使外磁吸部不断的在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共同作用下沿着旋转杆4下降。

3.旋转杆外部的结构如图15所示,旋转杆上的长形的键块仅设置在旋转杆的下段和中部,当刀具在内磁吸部的带动下下降到旋转杆中部和下段时,转动部套设孔较大且能够容纳旋转杆与其上的长形的键块,转动部为自由转动状态,而刀具上升到旋转杆上段时,刀具由磁力吸引和旋转杆的摩擦接触带动,刀具能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刀具为自由转动状态。

4.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为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转动部下降后啮合限位,当粉碎完成后,旋转杆向反方向转动,刀具同样向反方向的转动且对汁液的搅动以及旋转杆对套设孔的摩擦接触、碰撞使转动部向反方向转动,由此使转动部从内螺纹上脱开。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旋转杆内部的结构如图20所示,内磁吸部为竖向叠放多个电磁铁49,外磁吸部为图20所示的电磁铁。

当刀具位于电磁铁a高度(旋转杆内)处时(虚线表示),(旋转杆内)b电磁铁通电为n极朝上,s极朝下,外磁吸部通电为n极朝上,s极朝下,b电磁铁吸引外磁吸部上升,同时a电磁铁通电为n极朝下,s极朝上,a电磁铁排斥外磁吸部,使外磁吸部快速上升。然后,当刀具上升到b电磁铁处时,c电磁铁通电为n极朝上,s极朝下,外磁吸部为n极朝上,s极朝下,c电磁铁吸引外磁吸部上升,同时b电磁铁得电为n极朝下,s极朝上,b电磁铁排斥外磁吸部使其上升。

通过a~i电磁铁的磁极的不断变化以及外磁吸部的磁极不变(遵循电磁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原则)使外磁吸部带动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当然,图20的电磁铁也可以如图21中的永磁体的磁极排列方式一样,而外磁吸部也可以在控制单元控制下,不断的变换磁极,通过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共同作用,沿着旋转杆上升或下降。

在桶体底部设置有上端带有外螺纹的套管27,在转动部底部的套设孔设置有内螺纹,刀具顺时针转动并带动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外螺纹和内螺纹啮合连接,使转动部限位。当粉碎完成后,(动力单元驱动旋转杆逆时针转动)刀具逆时针转动时,其通过桶体内的汁液的扰动给与转动部反向转动的一个推动,旋转杆也通过反向转动时的摩擦接触、碰撞给与转动部反向转动的一个推动,使转动部的内螺纹与外螺纹脱开,当全部脱开后,转动部(利用上述在控制单元控制下产生的电磁磁力吸引和磁力排斥的共同作用)开始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如图5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转动部的上盖以及转动部底部的两个套设孔形状均为圆形,而旋转杆4的横向截面如图16所示为面积稍小一些的椭圆形,刀具孔47为面积稍大一些的椭圆形,稍小椭圆形与稍大椭圆形相互配合并带动刀具旋转。

2.由于套设孔的圆形面积较大,使转动部套设在旋转杆上时为自由转动状态,即旋转杆的稍小的椭圆形能够通过摩擦接触、碰撞带动转动部转动,但该转动的速度可能与旋转杆相同或稍低,即转动部离开楔形形状的部件后,在其下降过程中、下降到最低位时、上升过程中均处于自由转动状态。

3.刀具无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其上升时均能向上顶起转动部。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转动部上端的开口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的位置,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和转动部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而上盖仅用于打开时放入待处理食品或关闭时封闭开口。

2.桶体下端28内壁为能够阻挡限位转动部下端外形的形状,比如:桶体下端内壁为方形形状,转动部下端外形也是方形形状,当转动部下降时,两个方形形状相互限位,使转动部保持静止,当然桶体下端的方形形状略大也是可以的,转动部不会大范围的转动,只能在小范围的晃动。

3.刀具包括外磁吸部,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刀具上升时能向上顶起转动部,使其与桶体下端内壁脱开并持续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如图19所示,转动部包括外磁吸部,转动部底部的套设孔6的内缘的环形槽内嵌装有铁磁体(铁环、铁块等),内磁吸部如图20所示的结构,内磁吸部的通电/断电的循环使外磁吸部带动转动部沿着旋转杆上升。

2.旋转杆外部的结构是:旋转杆上段和中部的横向截面为圆形且下段的横向截面为六边形,刀具的刀具孔的内缘为六边形。当刀具位于旋转杆横向截面为六边形处时,旋转杆横向截面与刀具孔的两处六边形相互配合,使旋转杆带动刀具转动。当刀具位于旋转杆横向截面为圆形处时,旋转杆能通过摩擦接触、碰撞带动刀具转动,此时刀具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即刀具可能与旋转杆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或比旋转杆的转动速度低。

3.转动部无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其上升或下降时时均能带动刀具上升或下降。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如图8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转动部上端开口如图8所示,开口处不设置上盖,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旋转杆从该一个套设孔中穿过并从开口穿出。

2.刀具连接有位于转动部内和位于转动部下方的两个卡装部34,该两个卡装部设置在刀具下方设置的套筒33外缘的上端和下端,也可以直接通过折弯的结构直接设置在刀具底部或侧壁。两个卡装部可以在刀具上升或下降时分别托住转动部上升或顶住转动部下降。

3.旋转杆上段设置的板形的部件29,该部件朝向转动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榫槽30,而与之对位的转动部上端面对位的设置有榫头31。当转动部上升到位后,榫头和榫槽相互插装配合,使转动部在该处与旋转杆连接,二者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由此实现了转动部的甩干动作。

4.转动部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汁液排出的通孔9。

5.刀具上端面和底面没有耐磨的部件22。

6.刀具包括外磁吸部,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外磁吸部与内磁吸部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上升时能向上顶起转动部,使其与桶体下端内壁脱开并持续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如图9所示,其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

1.转动部上端的开口32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的位置,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底部和转动部上端,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而上盖20仅用于打开时放入待处理食品或关闭时封闭开口。

2.转动部上端左侧和转动部右侧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榫头31,与榫头对位的板形的部件29上设置有榫槽。

3.刀具连接有位于转动部下方的一个卡装部34,该一个卡装部设置在刀具下方设置的套筒33外缘的下端,也可以直接通过折弯的结构直接设置在刀具底部或侧壁。一个卡装部可以在刀具上升时拖住转动部上升,而转动部的下降由刀具顶住转动部下降。

4.转动部底部仅设置一个凸出板,而桶体底部设置两个凸出板,转动部底部的凸出板能被桶体底部的两个凸出板阻挡、转动限位。

5.刀具上端面和底面没有耐磨的部件22。

6.刀具无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其上升时均能向上顶起转动部,使其与桶体底部脱开并持续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转动部开口处具有向内的折弯边35。开口较小且位于转动部上端靠边的位置,套设孔设置在转动部的底部和折弯边上,旋转杆从该两个套设孔中穿过。

2.刀具上端面和底面没有耐磨的部件22。

3.在桶体底部设置凸台13,在凸台上设置榫槽30,转动部底部设置有相对位的榫头31,当转动部下降到该处时,榫头和榫槽相互插装配合,由此将转动部限位,使其保持静止或仅能够在小范围内晃动。当转动部上升后,榫头和榫槽脱开,转动部的转动限位解除。

4.刀具无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其上升时均能向上顶起转动部,使其与桶体底部脱开并持续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如图11所示,其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

1.刀具沿着旋转杆上升时能通过其上所设的套筒33上端面顶住凸板42并带动转动部上升;刀具沿着旋转杆下降时转动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转杆下降。

2.转动部底部设置两个凸出板,而桶体底部设置一个凸出板,转动部底部的两个凸出板能被桶体底部的一个凸出板阻挡、转动限位。

3.刀具上端面和底面没有耐磨的部件22。

4.刀具无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其上升时均能向上顶起转动部,使其与桶体底部脱开并持续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动力单元17为上置,即其位于桶体端盖的上方。

2.旋转杆上段设置的板形的部件29,该部件朝向转动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榫槽30,而与之对位的上盖上端面对位的设置有榫头31。当转动部上升到位后,榫头和榫槽相互插装配合,使转动部在该处与旋转杆连接,二者保持相同的转动速度,由此实现了转动部的甩干动作。

3.刀具上端面和底面设置有耐磨的部件22。

4.刀具无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其上升时均能向上顶起转动部,使其与桶体底部脱开并持续上升。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如图13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1.转动部离开楔形形状的部件后,在其下降过程中,下降到最低位时(桶体内底部没有转动限位结构),上升过程中均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旋转杆的横线截面为椭圆形,刀具孔和套设孔均为六边形,旋转杆能够通过摩擦接触、碰撞带动刀具转动以及转动部转动,但该转动的速度可能与旋转杆相同或稍低。

2.旋转杆下端自桶体底板伸出至底板的下方,且通过联轴器与动力单元连接,动力单元驱动旋转杆转动。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如图18所示,其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

在转动部内设置有辅助刀具48,该辅助刀具可以有两种结构,具体是:

1.转动部內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刀具,辅助刀具位于刀具的刀片上方或下方中的至少一处,每个辅助刀具与刀具为竖向方向的重叠设置。如图18所示,刀具具有横向的两个刀片,每个刀片上方设置有一个辅助刀具,辅助刀具的靠近刀具的末端在竖向方向上与刀具的刀片重叠设置。

2.转动部內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刀具,辅助刀具位于刀具的上方、下方或旁侧中的任意一处、任意两处或全部三处,每个辅助刀具与刀具为间隔设置。间隔设置是指辅助刀具靠近刀具的末端与刀具的刀片在横向方向上相互间隔。

其他与实施例11相同。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旋转杆上段自端盖向上穿出,旋转杆上端面为敞开的状态。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中,旋转杆内设置有内磁吸部,刀具上或转动部上设有外磁吸部。内磁吸部为叠放设置或间隔设置的电磁铁或永磁体,外磁吸部为永磁体、铁磁体或电磁铁。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产生的电磁磁力作用使刀具和/或转动部竖向移动。且内磁吸部在旋转杆内为固定不动状态,仅仅是在控制单元控制下,对组成内磁吸部的不同电磁铁通电/断电实现电磁磁场的变化,进而使外磁吸部竖向移动,故此内磁吸部不易损坏,工作更可靠。由于刀具和转动部之间存在竖向的相对位移,刀具能够更高效的将转动部内放置的待处理食品粉碎;其次刀具和旋转杆之间没有螺纹配合,残渣(即料渣)不易滞留,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因残留物腐败导致的病菌大量繁殖的现象;另外旋转杆表面平整,不会出现有技术中因外螺纹残留物腐败导致的病菌大量繁殖以及影响刀具竖向移动的问题;再有整个处理过程中,旋转杆将其内的结构封闭起来,整体易于拆卸、易于清洗;最后内磁吸部和外磁吸部之间的电磁磁力作用是可控的,可以按照不同程序来实现复杂的竖向移动方式,而且外磁吸部的竖向移动较平稳,不会对桶体产生剧烈的撞击,降低了振动、噪音等危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