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0604发布日期:2020-02-14 21:5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热水壶壶盖是一次性完全开启的,这种设计有个缺陷就是壶盖周围的凝结的热水会被甩出去,容易烫伤用户,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用于壶体和壶盖的连接以及控制壶盖的开启,壶体顶部设置开口,壶盖转动的打开或者盖合壶体的开口,壶体一侧设置阻尼件,阻尼件设置至少两个卡位,壶盖的端部设置杠杆,杠杆的中部铰接在壶体上,杠杆的尾部分别转动至阻尼件的不同的卡位中,以实现对壶盖开盖角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件顶面分别设置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的连接处设置阶梯结构,阻尼件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杠杆的尾部分别转动至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中,以实现对壶盖开盖角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当所述杠杆的尾部置于第一卡位时,壶盖与壶体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15°之间;当杠杆的尾部置于第二卡位部时,壶盖与壶体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75-9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件的端部设置弧形面,弧形面的一端与第二卡位固定连接,弧形面的另一端向上翘起形成竖直的延长部,与壶体连接的杠杆的底部形成与弧形面配合的下凸部,杠杆在转动过程中,下凸部沿弧形面转动,当杠杆的尾部置于第二卡位时,下凸部与延长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开盖结构还包括设置固定支架,阻尼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固定在壶体侧壁的壶把内,杠杆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固定支架上,铰接轴上套设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设置卡钩,阻尼件上设置与卡钩配合的卡孔,固定支架的中部设置凹槽,阻尼件的底面设置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卡钩钩入卡孔内,凸块与凹槽配合将阻尼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和卡孔之间的阻尼件上设置限位孔,固定支架上设置与限位孔配合的凸起,凸起卡入限位孔内。

一种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和壶盖,壶盖通过上述的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铰接在壶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容器还包括按钮,按钮上设置抵接部,当壶盖盖合在壶体时,杠杆的尾部与抵接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铰接柱,固定支架的端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置u型的铰接槽,铰接柱置于铰接槽内,远离铰接柱方向的按钮的端部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套接在壶把内的固定座上。

本发明的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开启壶盖时,阻尼件与壶盖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减缓开盖速度,且该阻尼件设有第一卡位,第一卡位与壶盖相抵触,形成第一开盖角度,硅胶阻尼件为软性材质,可用手把壶盖拨至第二卡位,形成第二开盖角度,相对于传统的电水壶减缓了壶盖的开盖速度,采用两段式开盖,有效防止用户发生蒸汽烫伤的情况发生,同时,阻尼件设置延长部,延长部与内胆紧密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水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水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标号说明:1、壶盖;2、壶体;3、底座;4、杠杆;41、尾部;42、下凸部;5、按钮;51、抵接部;6、阻尼件;61、第一卡位;62、第二卡位;63、弧形面;64、延长部;65、限位孔;7、固定支架;71、卡钩;72、固定孔;73、凸起;8、弹簧;9、扭簧;10、螺钉;11、壶把;111、固定座;12、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及加热容器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加热容器可为水壶或者电水壶等,优选的,开盖结构用于电水壶,下面以电水壶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用于壶体2和壶盖1的连接以及控制壶盖1的开启,加热容器包括壶盖1和壶体2,壶体2顶部设置开口,壶盖1转动的盖合在壶体2上,壶盖1转动的打开或者盖合在壶体2的开口处,开盖结构包括阻尼件6,阻尼件6设置在开口外部的壶体2上,打开壶盖1时,壶盖1与阻尼件6之间产生摩擦力,降低壶盖1的开盖速度,从而避免了由于开盖转动速度太快而造成凝结在壶盖1上的热水由于惯性力量甩出,使得用户有烫伤的风险。

该阻尼件6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开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壶体2上的固定支架7,阻尼件6设置在固定支架7上,阻尼件6密封壶盖1与壶体2之间的缝隙,壶盖1铰接在固定支架7上。阻尼件6具有装配密封的作用,壶盖1通过阻尼件6缓慢打开后,少量的冷凝水会流到壶盖1与壶体2的连接处,通过阻尼件6密封壶体2与壶盖1之间的缝隙,有效防止水从上述缝隙进入到壶体2内部,避免对壶体2内部的电路造成损害。

固定支架7的一端设置卡钩71,阻尼件6上设置与卡钩71配合的卡孔,卡钩71钩入卡孔内,使阻尼件6的端部固定。

固定支架7的中部设置凹槽,阻尼件6的底面设置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凸块与凹槽配合将阻尼件6固定。

凸块和卡孔之间的阻尼件6上设置限位孔65,固定支架7上设置与限位孔65配合的凸起73,凸起73卡入限位孔65内,当阻尼件6固定在固定支架7时,将阻尼件6进行限位,从而使安装更方便,提高装配效率。通过卡钩71与卡孔的配合、凹槽与凸块的配合以及凸起73与限位孔65的配合,大大提升阻尼件6的装配的牢固度。

壶体2包括本体和壶把11,壶把11位于本体的一侧,固定支架7固定在壶把11内,远离壶体2方向的固定支架7的端部分别设置固定孔72,螺钉10穿过固定孔72将固定支架7固定在壶体2上。

阻尼件6顶部设置至少两个卡位,如图3所示,阻尼件6顶部设置两个卡位,分别为第一卡位61和第二卡位62,壶盖1的端部设置杠杆4,杠杆4可与壶盖1一体成型,也可以成型后通过卡接、螺栓等固定在壶盖1上,杠杆4的中部通过铰接轴12铰接在壶体2上,杠杆4的尾部41分别置于第一卡位61或第二卡位62中,以实现对壶盖1开盖角度的控制。该阻尼件6与壶盖1之间配合具有二段式开盖的功能,得壶盖1组件开盖拥有两个开盖角度。第一开盖角度较小,使得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防止煮水后或壶内存在大量高温水蒸气快速冒出而造成蒸汽烫伤的事件。第二开盖角度属于完全开盖角度,使得用户能正常加水使用。

当杠杆4的尾部41置于第一卡位61时,壶盖1与壶体2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15°之间;当杠杆4的尾部41置于第二卡位62部时,壶盖1与壶体2开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在75-90°之间。

第一卡位61的截面为l型,第二卡位62的截面为u型,第一卡位61和第二卡位62的连接处设置阶梯结构,从而实现对壶盖1的二级调节。

靠近壶体2方向的阻尼件6的端部设置弧形面63,弧形面63的一端与

第二卡位62的端部固定连接,弧形面6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与壶体2连接的杠杆4的底部形成与弧形面63配合的下凸部42,杠杆4在转动过程中,下凸部42能够沿弧形面63转动。

弧形面63的自由端向上翘起形成竖直的延长部64,当杠杆4的尾部41置于第二卡位62时,下凸部42与延长部64接触,完全密封壶体2与壶盖1之间的缝隙,有效防止水进入壶体2对电路元件造成损坏。

壶体2内设置内胆,阻尼件6设置在内胆与固定支架7之间,壶盖1与固定支架7之间设置铰接轴12,铰接轴12上套设扭簧9,杠杆4通过铰接轴12铰接在固定支架7上。

如图3所示,加热容器还包括按钮5,按钮5上设置抵接部51,当壶盖1盖合在壶体2时,杠杆4的尾部41与抵接部51接触,按钮5的侧壁上分别设置铰接柱,固定支架7的端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置u型的铰接槽,铰接柱置于铰接槽内,远离铰接柱方向的按钮5的端部与弹簧8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套接在壶把11内的固定座111上。

阻尼件6的端部设置限位柱,当铰接柱滑动到铰接槽底部时,按钮5底端与限位柱接触,以防止按钮5过度按压陷入壶把11内。

当用户按下开盖按钮5时,壶盖1由于扭簧9的弹力,壶盖1由闭合状态变为开启状态时,阻尼件6与杠杆4下凸部42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使得壶盖1在转动时降低转动速度,从而达成缓慢开盖的目的。

当用户按下按钮5时,壶盖1由于扭簧9的弹力,壶盖1由闭合状态变为开启状态。壶盖1在转动过程中,杠杆4尾部41与阻尼件6的第一卡位61相抵触,壶盖1停止转动形成第一开盖角度。待高温水汽冒出后,用户用手拨动壶盖1,阻尼件6为软性材料,壶盖1与阻尼件6的第一卡位61解除抵触,可继续转动,杠杆4尾部41转动至与阻尼件6的第二卡位62相抵触,形成完全开盖角度,从而完成第二开盖角度。

本申请的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可广泛应用于水壶、电水壶等加热容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热容器,包括壶体2和壶盖1,壶盖1通过上述的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铰接在壶体2上。

该加热容器的开盖结构,开启壶盖1时,阻尼件6与壶盖1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减缓开盖速度,且该阻尼件6设有第一卡位61,第一卡位61与壶盖1相抵触,形成第一开盖角度,硅胶阻尼件6为软性材质,可用手把壶盖1拨至第二卡位62,形成第二开盖角度,相对于传统的电水壶减缓了壶盖1的开盖速度,采用两段式开盖,有效防止用户发生蒸汽烫伤的情况发生,同时,阻尼件6设置延长部64,延长部64与内胆紧密接触,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