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眠摇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5354发布日期:2019-10-28 22:0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眠摇摇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催眠摇摇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与此同时人们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多,例如是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这些精神压力导致人们难以睡眠以及睡眠质量差,另外,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因素影响也是难以睡眠以及睡眠质量差,还有一些精神患者或其他疾病患者也备受睡眠问题的困扰,而睡眠质量差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寿命。因此有人想到照仿婴儿摇篮制造成人摇篮,但是这种方式首先是推动这样的成人摇篮比较费力,二来是摆度不好控制会导致使用者摔下来的不安全情况,更是会由于大摆度给使用者带来类似晕船一样的难受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催眠摇摇床,解决现有的床具摇摆费力、不安全和不舒服的技术问题,使用者可以安全、便捷地使用,更是达到高效助眠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催眠摇摇床包括床架和安装于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催眠摇摇床还包括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床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床板在所述床架的左右两侧往返运动。

进一步,所述床架设有从左侧向右侧直线延伸的滑轨,所述床板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连接的滑动部,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床板沿所述滑轨往返移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床板的中央位置的底面,或所述床板的床头的底面,或所述床板的床尾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为滑轮,和/或,滑块。

进一步,所述床架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滑轨,至少两个所述滑轨等间隔设置于所述床架,所述床板对应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滑动部。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连接杆和第一电机,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凸轮连接并驱动所述凸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催眠摇摇床,包括床架、安装于床架上的床板和驱动床板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由控制装置控制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床板连接,以驱动床板在床架的左右两侧往返运动,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对控制装置进行调节,以控制驱动机构对床板的驱动速度和驱动时长,通过上述方式对催眠摇摇床驱动给使用者一种适宜频率的舒服的摇晃感觉,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使得使用者的耳蜗神经中的平衡系产生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解决难眠患者的大难题,与此同时,更是可以避免由于大摆度给使用者一种晕眩的感觉,和避免由于大摆度导致使用者摔倒的不安全情况,而在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之后,进一步地在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环境下,使用者容易进入熟睡状态,因此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保证,使用者的身体通过优质的睡眠得到最舒适的休息,有助于使用者的健康长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催眠摇摇床,解决现有的床具摇摆费力、不安全和不舒服的技术问题,使用者可以安全、便捷地使用,更是达到高效助眠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催眠摇摇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中,10—床架、11—床脚、12/120—床把手、13—滑轨、14—连杆、15—直线齿条、16—连接凸块、17—连接轴、18—弧线齿条、20/200—床板、21—滑动部、30—控制装置、41—凸轮、42—连接杆、43—第一齿轮、44—同步皮带、45—同步轮、46—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催眠摇摇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催眠摇摇床,用于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催眠摇摇床包括床架10、床板20和驱动系统,其中,床架10的底部设有从其底部向下延伸的床脚11,床脚11一般设为偶数个并对称分设在床架10的底部的两端,也就是对称设在床头和床位两端,用于支撑整个催眠摇摇床,床架10的顶部设有从其顶部向上延伸的床把手12,床把手12一般设为偶数个并对称分设在床架10的顶部的两端,也就是对称设在床头和床位两端,用于作为保护的护栏,以防使用者在熟睡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影导致有摔落的危险。进一步,床板20安装在床架10上,并被床把手12包围,床垫或凉席等则铺设在床板20的上表面,与此同时,驱动系统包括控制装置30和驱动机构,床板20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由控制装置30控制,控制装置30安装于床架10,或是安装于床板20,或是安装于墙壁上,为便于使用者操作,控制装置30安装于床架10的床头处或床尾处,使用者通过对控制装置30的操作即可控制驱动机构对床板20的驱动,使得床板20在床架10的左右两侧往返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摇摇床,在使用时,不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对控制装置30进行调节,以控制驱动机构对床板20的驱动速度和驱动时长,来获得适合自己的摇晃频率,通过上述方式驱动床板在床架的左右两侧往返运动,给使用者一种适宜频率的舒服的摇晃感觉,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使得使用者的耳蜗神经中的平衡系产生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解决难眠患者的大难题,与此同时,更是可以避免由于大摆度给使用者一种晕眩的感觉,和避免由于大摆度导致使用者摔倒的不安全情况,而在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之后,进一步地在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环境下,使用者容易进入熟睡状态,因此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保证,使用者的身体通过优质的睡眠得到最舒适的休息,有助于使用者的健康长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催眠摇摇床,解决了现有的床具摇摆费力、不安全和不舒服的技术问题,使用者可以安全、便捷地使用,更是达到高效助眠的技术效果。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摇摇床,床架10设有从床架10的左侧向床架10的右侧直线延伸的滑轨13,对应地,床板20设有滑动部21,滑动部21一般设在床板20的底部,由于人体在躺下的状态下,床板20受力最大的位置对应为屁股所在位置,也是床板20变形最大的位置,因此,优选地,滑动部21设置在床板20的底面的中央位置,滑轨13设置在床架10的中央位置,使得滑动部21在滑轨13上的滑动顺畅;当然,床架10可设有多个等间隔的滑轨13,床板20对应设有多个滑动部21,更是进一步使得滑动部21在滑轨13上顺畅滑动,最常见的是设置在床架10的床头处或床尾的底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催眠摇摇床,床板20通过滑动部21匹配安装于滑轨13,滑动部21可在滑轨13上滑动,滑动部21为滑轮、滑块等,取材方便成本低,驱动机构可驱动床板20沿滑轨13在床架10的左右两侧往返移动,使得使用者躺在催眠摇摇床上时,整个身体随着催眠摇摇床往返移动,给使用者一种适宜频率的舒服的摇晃感觉,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使得使用者的耳蜗神经中的平衡系产生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而在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之后,进一步地在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环境下,使用者容易进入熟睡状态,因此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保证,使用者的身体通过优质的睡眠得到最舒适的休息,有助于使用者的健康长寿。

更具体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包括凸轮41、固定连接于凸轮41的连接杆42,和驱动凸轮41转动的第一电机,其中,第一电机由控制装置30控制,连接杆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床板20,为便于连接,连接杆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床板20底部所设置的连杆14,驱动原理如下:通过控制装置30控制第一电机正反转,驱动凸轮41的正反转动,凸轮41正反转动通过连接杆42和连杆14带动床板20在滑轨13上往返移动,机构简单,驱动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为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具有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和噪音低等一系列的优点,进一步地优化助眠环境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安全系数,保障人身安全。

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参见图2,优选地,控制装置30最常用的是蓄电池调速器,包括蓄电池、电源插口、电源按钮、电量显示屏和调速器,通过操作蓄电池调速器控制驱动机构的驱动工作,其中,优选地,控制凸轮41的转动速度是40转/分,可以提供给使用者最佳的摇晃频率。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床板20设有直线齿条15,直线齿条15与上述滑轨13平行设置,最常见的设置方式是,直线齿条15设置在床板20的底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43和驱动第一齿轮43转动的第二电机,其中,第二电机由控制装置30控制,第一齿轮43可啮合联动床板20所设的直线齿条15;驱动原理如下:通过控制装置30控制第二电机正反转,驱动第一齿轮43的正反转动,第一齿轮43正反转动通过啮合直线齿条15带动床板20在滑轨13上往返移动,机构优化,驱动效果更稳固。

实施例三: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床板20设有连接凸块16,最常见的设置方式是,连接凸块16是从床板20的底部向下延伸的一个凸块;驱动机构包括:同步皮带44、联动同步皮带44的两个同步轮45,和驱动同步轮45转动的第三电机,同步皮带44与床板20所设的连接凸块16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由控制装置30控制,其中,同步皮带44的传动方向与上述滑轨13平行;驱动原理如下:通过控制装置30控制第三电机正反转,驱动同步轮45的正反转动,同步轮45正反转动通过同步联动同步皮带44带动床板20在滑轨13上往返移动,机构小型化,驱动效果好。

实施例四: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催眠摇摇床的驱动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床板200设有连接轴17,床板200通过连接轴17安装于床把手120上所设的连接孔,或者是,床把手120设有连接轴17,床板200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连接轴17匹配安装于床把手120,驱动机构由控制装置30控制,可驱动床板200绕连接轴17往返摆动,使得使用者躺在催眠摇摇床上时,整个身体随着催眠摇摇床往返摆动,给使用者一种适宜频率的舒服的摇晃感觉,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使得使用者的耳蜗神经中的平衡系产生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而在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之后,进一步地在这种适宜频率的摇晃环境下,使用者容易进入熟睡状态,因此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保证,使用者的身体通过优质的睡眠得到最舒适的休息,有助于使用者的健康长寿。

更具体地,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床板200在其两端部设有弧线齿条18,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46和驱动第二齿轮46转动的第四电机,其中,第二齿轮46可啮合联动床板200所设的弧线齿条18;驱动原理如下:通过控制装置30控制第四电机正反转,驱动第二齿轮46的正反转动,第二齿轮46正反转动通过啮合联动弧线齿条18带动床板200来回摆动,设计巧妙,摇晃效果好。当然,驱动机构的方式不限制于上述方式,也可以设置同步轮、同步皮带,同步皮带固定连接滑块,滑块可匹配连接于床板200上所设的导轨,通过控制装置30驱动同步轮转动,带动同步皮带再联动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实现床板200绕连接轴17转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