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412发布日期:2019-11-25 21:40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夹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夹子。



背景技术:

夹子,人们用来夹东西的一种器具,很常见。夹子的种类很多,用途颇广,形状也各不相同。

现有技术中的夹子,一般两夹臂构成,其只能夹一些表面粗造和矩形类的东西,而夹取一些圆形、类圆形、表面光滑的物体(例如:冰块)或者烫的物体时(例如:装菜的金属盆),不易夹取,即使夹取起来了也容易掉落,从而造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子,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夹子不易夹取圆形/类圆形/表面光滑的物体/烫的物体和夹取起来了也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夹子,包括有两夹臂,两夹臂通过枢接件枢接在一起,两夹臂包括有握持部和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两夹持部的前端均向夹持空间延伸,其中一夹持部比另一夹持部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夹持部向夹持空间延伸后形成弧形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夹持部上设置有弹片,该弹片的自由端背向夹持部的末端朝向夹持空间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夹臂分别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交叉枢接在一起,第一夹臂的夹持部上设置有上述弹片,第二夹臂的夹持部上无上述弹片,且第一夹臂长度大于第二夹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片于夹持部的内侧面一体成型出,以形成有避让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片上凹设有增加弹性强度调整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呈v字形或s凹凸字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前端呈椭圆形,两夹臂的握持部后端枢接在一起,两夹臂的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弹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前端呈锯齿状,且两夹臂的内侧面向外凹设有镂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前端和弹片上均贯穿有用于溢汁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将两夹持部设计为一长一短的结构,夹合状态下,两夹持部的前端往中间靠拢使夹持空间闭合,夹取圆形/类圆形/表面光滑的物体/烫的物体时,两夹持部的末端分别接触物体的内表面和外表两个不同的点(一高一低),高低两个不同位置的受力点使得夹取物体时,只需要更小的夹取力,就可以牢牢地夹住更重的物体,并且不易滑落。

此外,由于两夹持部均均向夹持空间延伸,使得夹持空间上的两夹持部均是弧形的,这样可以在夹取物体时,两夹持部除了末端一高一低与物体表面接触以外,夹持部的弧形臂面上至少会有一个点也与物体接触,以达到受力平衡,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容易将玻璃杯之类的物品夹破。

再有,至少一夹持部上设置有弹片,该弹片的自由端向夹持空间延伸;弹片末端往中间靠拢使夹持空间后端闭合,从而能将物体稳固夹在夹持空间内,不会掉落,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夹臂101、第一夹臂

102、第二夹臂11、握持部

12、夹持部121、夹持空间

122、避让孔123、通孔

13、镂空槽20、枢接件

30、弹片40、盆

50、玻璃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两夹臂10。

该两夹臂10通过枢接件20枢接在一起,两夹臂10包括有握持部11和夹持部12,两夹持部1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121,所述两夹持部的前端均向夹持空间延伸,其中一夹持部比另一夹持部长。这种一长一短的结构设计,夹合状态下,两夹持部的前端往中间靠拢使夹持空间闭合,夹取圆形/类圆形/表面光滑的物体/烫的物体时,两夹持部的末端分别接触物体的内表面和外表两个不同的点(一高一低),高低两个不同位置的受力点使得夹取物体时,只需要更小的夹取力,就可以牢牢地夹住更重的物体,并且不易滑落。

其中,至少一夹持部向夹持空间延伸后形成弧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夹持部12的前端均向夹持空间121延伸,均呈弧形。这样可以在夹取物体时,两夹持部除了末端一高一低与物体表面接触以外,夹持部的弧形臂面上至少会有一个点也与物体接触,以达到受力平衡,不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容易将玻璃杯之类的物品夹破。

以及,至少一夹持部12上设置有弹片30,该弹片30的自由端背向夹持部12的前端向夹持空间121延伸,弹片30上凹设有增加弹性强度可调的凹槽301,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01呈v字形或s凹凸字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不以局限。弹片30于夹持部12的内侧面一体成型出,以形成有避让孔122,弹片30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设于夹持部12的内侧面,其连接方式不以局限。

在本实施例中,两夹臂10分别为第一夹臂101和第二夹臂102,第一夹臂101和第二夹臂102相交叉枢接在一起,第一夹臂101的夹持部12上设置有上述弹片30,第二夹臂102的夹持部12上无上述弹片30,且第一夹臂101长度大于第二夹臂102,此类夹子适用于夹烫的东西,例如烫盆。

详述本实施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施压两握持部11,放置在夹持空间121内的玻璃杯50被两夹持部夹住,一长一短的两夹持部前端分别接触在玻璃杯内外壁面的一上一下位置,并且,杯沿位置还与任一夹持部的壁面接触,形成稳定的受力点,受力平衡,使得玻璃杯不会滑落,本实施例中,受力点用a、b、c表示。

如图4所示,施压两握持部11,放置在夹持空间121内的盆40被两夹持部夹住,且第一夹臂101上的弹片30抵于盆40的裙边下沿,使其夹持更加的稳定,不会掉落。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相同,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2的前端呈椭圆形,两夹臂10的握持部11后端枢接在一起,两夹臂10的夹持部上均设置有弹片30,此类夹子适用于夹菜,夹持部12的前端和弹片30上均贯穿有用于溢汁的通孔123。

详述本实施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两夹臂10往中间压,两夹持部12的前端往中间靠拢使夹持空间121前端闭合,两弹片30后端往中间靠拢使夹持空间121后端闭合,从而能将菜或者其他东西稳固夹在夹持空间121内,不会掉落。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相同,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夹持部12的前端呈锯齿状,且两夹臂10的内侧面向外凹设有镂空槽13,此类夹子适用于夹冰块等。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第二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作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