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炭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5854发布日期:2020-01-21 22:22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炭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炭烤箱。



背景技术:

户外烧烤是人们经常组织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户外烧烤炉或烧烤箱是必不可少的。烧烤炉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户外休闲和娱乐用品,对食品进行烧烤不但是一种休闲方式,更能够获得美味的食物。目前市场上的烧烤炉种类较多,但大都只有烧烤的功能,对于要闷烧的食物便不能完成烹制,现有的各种烧烤器具,都是敞开式,热量用在烧烤食物上的很少,并且受热不均匀,烤食物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敞开式的烧烤炉食物气味四处散发,这样热能不能有效的利用,同时还影响周围环境,这样烤出来食品容易出现未烤熟或者烤焦的现象,同时操作者必须长期守在烧烤器具旁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炭烤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炭烤箱,包括烤箱体、烧烤网以及设置在所述烤箱体顶部的活动盖,所述烤箱体开设有烤腔,所述烤腔自上而下设有顶部敞口的内烤箱以及炭火盘,所述内烤箱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烧烤网搭接在所述内烤箱上。

进一步,所述内烤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通过水平的环形凸台连接;所述烧烤网包括第一烧烤网和第二烧烤网,所述第一烧烤网适配地搭接在所述上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二烧烤网搭接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周向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下壳体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收集烧烤时多余油脂的集油盘。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向四周外延形成支耳,所述支耳的末端向上弯折;所述第一烧烤网搭接在所述支耳上;所述上壳体通过所述支耳搭接在所述烤箱体上。

进一步,所述烤箱体与活动盖均填充有保温隔层。

进一步,所述活动盖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所述烤箱体,所述活动盖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盖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烤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表,所述温度表安装在所述活动盖上,所述排气孔盖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活动盖上,所述排气孔盖与所述排气孔配合使用,通过旋转所述排气孔盖可调节所述排气孔的排气量大小;所述活动盖上还设有第一提手。

进一步,所述炭火盘开设有若干漏灰孔,所述炭火盘与所述烤腔底部之间还设有炭灰盘。

进一步,所述烤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取放所述炭火盘和炭灰盘的炉门,所述炉门转动连接于所述烤箱体,所述炉门设有进气孔和进气孔盖,所述进气孔盖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炉门上,所述进气孔盖与所述进气孔配合使用,通过旋转所述进气孔盖可调节所述进气孔的进气量大小。

进一步,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炉门上的旋柄以及设置在所述烤箱体侧壁上的锁头,所述锁头上设有锁槽,所述旋柄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锁头的锁槽相配的锁块。

进一步,所述烤箱体的相对应的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二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炭烤箱,通过在烧烤网与炭火之间设置一个开设有通气孔的内烤箱,并将烧烤网搭接在内烤箱上,使得炭火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进入内烤箱内,然后均匀地将热量传送给食物,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使食物受热更加均匀,而且,炭火与食物不直接接触,不容易烧焦食物,提升了食物的烧烤质量,并且该炭烤箱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炭烤箱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炭烤箱活动盖盖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炭烤箱,参阅图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炭烤箱,包括烤箱体1、烧烤网11以及设置在烤箱体1顶部的活动盖2,烤箱体1开设有烤腔12,烤腔12自上而下设有顶部敞口的内烤箱13以及炭火盘14,内烤箱13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烧烤网11搭接在内烤箱13上。内烤箱13能够阻挡炭火与烧烤网11上的食物直接接触,避免了炭火烤焦食物;炭火燃烧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内烤箱13侧壁开设的通气孔进入到内烤箱13中,活动盖2盖住烤箱体1后,使得烤箱体1内部形成一个热气循环系统,通气孔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热量流失少,会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烧烤质量。

本实施例中,内烤箱13包括上壳体131和下壳体132,上壳体131的下端与下壳体132的上端通过水平的环形凸台连接;烧烤网11包括第一烧烤网111和第二烧烤网112,第一烧烤网111适配地搭接在上壳体131的上端,第二烧烤网112搭接在环形凸台上。将内烤箱13分为上壳体131与下壳体132结构,便于生产加工成型,且上壳体131与下壳体132通过环形凸台连接,形成了用于搭接第二烧烤网112的搭接平台,增加了烧烤网11的层数,可以多的放置食物,可在第二烧烤网112上放置不容易成熟的食材,提升了使用乐趣。

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31和下壳体132的周向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气孔;下壳体132还设有底板133,底板133上设有用于收集烧烤时多余油脂的集油盘134。上壳体131、下壳体132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当炭火燃烧产生的热气上升,热气可以通过通气孔进入到内烤箱13内,由于内烤箱13的顶部呈敞口设置,一部分热气会留在内烤箱13,一部分则会继续上升,从而加热上层的食物,使之成熟;下壳体132的底板133没有开设通气孔,其目的是防止设置在炭火盘14中炭火燃烧可能产生的明火穿过该通气孔与第二烧烤网112上的食物直接接触,容易烧焦食物;目的之二是由于肉类食材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油脂,油脂如果直接滴落到炭火上燃烧冒烟,会产生大量致癌物,不利于健康,所以,下壳体132的底板133不开设通气孔,而在底板133上设置用来接收食物油脂的集油盘134;当然,下壳体132侧壁上的通气孔尽量开设在下壳体132的上部,从而防止集油盘134遮挡住下壳体132侧壁上的通气孔。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烤箱13外的外侧壁及其底部都进行了隔热涂层处理,从而有效抑制炭火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上述集油盘,使集油盘的温度低于油脂的沸点,从而不会使集油盘内的油脂焦化而产生烧焦味;该隔热涂料使用的是日固力牌的rgl-nc10-600℃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由于集油盘离热源较近,具体地,涂料厚度选用6mm。

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31的侧壁向四周外延形成支耳,支耳的末端向上弯折;第一烧烤网111搭接在支耳上;上壳体131通过支耳搭接在烤箱体1上。上壳体131的侧壁向内烤箱13的敞口外延伸,形成既可搭接第一烧烤网111,又支撑内烤箱13的支耳。

本实施例中,烤箱体1与活动盖2均填充有保温隔层3。该保温隔层3的保温材料可选择耐高温保温棉,同时,烤腔12的内壁也采用隔热涂层处理,这样,提高了该烤箱的隔热保温效果,防止了热量散失,也防止了外表面温度过高。

本实施例中,活动盖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烤箱体1,活动盖2上设有排气孔21、排气孔盖22以及用于检测烤箱体1内部温度的温度表23,温度表23安装在活动盖2上,排气孔盖22可旋转地连接在活动盖2上,排气孔盖22与排气孔21配合使用,通过旋转排气孔盖22可调节排气孔21的排气量大小;活动盖2上还设有第一提手24。在烧烤过程中,如果一些食物需要焖熟,可盖上活动盖2,能够加快食物成熟,同时,也能够防止热量流失。在烤制时,烤腔12内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表23反应出来,使使用者不用时刻守在该烤箱旁边;另外,通过旋转排气孔盖22,选择排气孔21遮挡排气孔21的面积,从而调节烤腔12内的温度,保证了食物在合理的温度下进行烤制。

本实施例中,炭火盘14开设有若干漏灰孔,炭火盘14与烤腔12底部之间还设有炭灰盘15。炭灰盘15用来接收燃烧过程中通过漏灰孔漏下的炭灰,便于回收处理。

本实施例中,烤箱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取放炭火盘14和炭灰盘15的炉门16,炉门16转动连接于烤箱体1,炉门16设有进气孔161和进气孔盖162,进气孔盖162可旋转地连接在炉门16上,进气孔盖162与进气孔161配合使用,通过旋转进气孔盖162可调节进气孔161的进气量大小。通过旋转进气孔盖162,选择进气孔161遮挡进气孔161的面积,来控制空气进入烤腔12的量,便于控制炭火的燃烧,以此来控制温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炉门16上的旋柄163以及设置在烤箱体1侧壁上的锁头164,锁头164上设有锁槽,旋柄163的一端设有与锁头164的锁槽相配的锁块。具体地,如果需要锁紧炉门16,旋转旋柄163,使旋柄163一端的锁块转动至锁头164的凹槽内,锁块就被卡挡在锁头164的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烤箱体1的相对应的两侧外壁上设有第二提手17。方便携带该炭烤箱。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