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双屏电子桌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0729发布日期:2020-05-22 20:4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双屏电子桌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桌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双屏电子桌牌。



背景技术:

桌牌是在举行会议时,摆放在参会者座位前,用于对参会者的名称或身份作介绍的工具,由于纸质桌牌不可重复使用,不利于环保和节约,因此在目前的无纸化会议中,通常使用电子桌牌,由于电子桌牌的使用方法是直接放置在桌面上,这种放置方法不利于会议桌面的整洁,也不便于实际摆放使用,在不使用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收纳归置,打扫清洁会议桌的时候也相对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时可上升到桌面上,不使用时可下降到桌面内的双屏电子桌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式电子桌牌,包括机箱、升降装置及桌牌显示器,机箱的顶部设有开口结构,升降装置设在机箱内,桌牌显示器从开口结构插入机箱内,升降装置与桌牌显示器升降配合,使用状态时,升降装置驱动桌牌显示器升出到机箱的上方,非使用状态时,升降装置驱动桌牌显示器下降至桌牌显示器的顶部与机箱的顶部对齐;

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升降机架、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转动配合,第一拉绳的一端缠绕第一绕线盘,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架连接,第二拉绳的一端缠绕第二绕线盘,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架连接,桌牌显示器设在升降机架上,升降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升降式电子桌牌可实现在会议开始之前将桌牌显示器从机箱内伸出,在会议结束之后,将桌牌显示器完成降到机箱内,使会议桌完全平整,美观大方,易于维护和清洁,桌牌显示器完成收入密封的机箱中,避免落入灰尘,无需频繁清洁;桌牌显示器的升降是通过升降电机驱动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绕线,使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拉动升降机架向上升起,从而带动桌牌显示器伸出到机箱外,升降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实现对升降速度的控制,且伺服电机具有自锁功能,当上升到显示器完全伸出机箱外时,升降电机会保持当前位置,避免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

优选的,升降装置还包括联轴器及连接轴,联轴器的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联轴器的另一端与连接轴的首端连接,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分别前后套设在连接轴上。

联轴器用于使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套设在连接轴上,使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在升降电机的驱动下同时绕线,即实现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同时拉动升降机架。

优选的,升降装置还包括减速器,减速器设在升降电机的一侧,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

减速器用于降低升降电机输出到连接轴上的转速,避免升降电机的转速过快,带动升降机架瞬间拉动到极限位置,导致升降电机或其他部件的损坏。

优选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旋转尾座,旋转尾座固定在机箱内,连接轴的尾端与旋转尾座的活动端连接。

旋转尾座用于连接连接轴的尾端,使连接轴的两端受力平行,避免连接轴的一端受过大的载荷导致连接轴断裂。

优选的,升降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吊环及第二吊环,第一吊环与第一绕线盘上下位置相对应,第二吊环与第二绕线盘上下位置对应,第一拉绳与第一吊环连接,第二拉绳与第二吊环连接。

升降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吊环及第二吊环,用于使升降机架提供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连接的位置,便于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拉动升降机架,第一吊环及第二吊环分别与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上下位置对应,使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竖直拉动升降机架,延长了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优选的,机箱内上下设置上挡板及下挡板,上挡板设在升降机架的上方,下挡板设在升降机架的下方。

上挡板及下挡板分别用于限制升降机架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从而限制桌牌显示器上升的高度和下降的高度,使桌牌显示器上升的极限位置为整个桌牌显示器刚好伸出机箱外,以及使桌牌显示器下降的极限的极限位置为桌牌显示器的顶部与机箱的顶部平齐。

优选的,还包括上限位检测探头以及下限位检测探头,上限位检测探头设在上挡板的上方,下限位检测探头设在下挡板的下方。

上限位检测探头用于对升降机架上限位的检测,当上限位检测探头检测到升降机架时,发送信号使升降电机停止工作,使升降机架保持在当前位置,避免升降机架与上挡板碰撞;下限位检测探头用于对升降机架下限位的检测,当下限位检测探头检测到升降机架时,发送信号使升降电机停止工作,使升降机架保持在当前位置,避免升降机架与下挡板碰撞。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升降导轨,两个升降导轨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上挡板及下挡板之间,升降机架上设有两个升降滑块,两个升降滑块分别与两个升降导轨一一滑动配合。

升降导轨与升降滑块用于支撑和引导升降机架的升降,使升降机架保持竖直方的向往复直线运动,采用升降导轨与升降滑块,降低了升降机架升降时的摩擦,使升降机架的运动更平顺,减少噪音的产生。

优选的,升降装置还包括电机支架和防震垫,电机支架设在升降机架的上方,升降电机设在电机支架上,防震垫设在升降电机与升降机架之间。

电机支架用于支撑升降电机,电机支架与升降电机支架设有防震垫,防震垫用于缓冲升降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避免升降电机的震动通过电机支架传递到机箱造成较大噪声。

优选的,升降机架的底部设有缓冲条。

升降机架的底部设有缓冲条,当设备整体关机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升降电机可将升降机架下降到下挡板的位置,使下挡板抵住升降机架,从而可以使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为放松状态,缓冲条的设置用于缓冲升降机架与下挡板触碰时的震动,避免产生较大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升降式电子桌牌可实现在会议开始之前将桌牌显示器从机箱内伸出,在会议结束之后,将桌牌显示器完成降到机箱内,使会议桌完全平整,美观大方,易于维护和清洁,桌牌显示器完成收入密封的升降器中,避免落入灰尘,无需频繁清洁;桌牌显示器的升降是通过升降电机驱动第一绕线盘及第二绕线盘绕线,使第一拉绳及第二拉绳拉动升降机架向上升起,从而带动桌牌显示器伸出到机箱外,升降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实现对升降速度的控制,且伺服电机具有自锁功能,当上升到显示器完全伸出机箱外时,升降电机会保持当前位置,避免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机箱1、升降装置2、桌牌显示器3、升降电机21、升降机架22、第一拉绳231、第二拉绳232、第一绕线盘241、第二绕线盘242、联轴器251、连接轴252、减速器26、旋转尾座27、第一吊环221、第二吊环222、上挡板11、下挡板12、上限位检测探头111、下限位检测探头121、升降导轨131、升降滑块132、电机支架281、防震垫282、缓冲条2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式电子桌牌,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机箱1、升降装置2及桌牌显示器3,其中桌牌显示器3为双面液晶屏并支持多点电容触控,机箱1的顶部设有开口结构,升降装置2设在机箱1内,桌牌显示器3从开口结构插入机箱1内,升降装置2与桌牌显示器3升降配合,使用状态时,升降装置2驱动桌牌显示器3升出到机箱1的上方,非使用状态时,升降装置2驱动桌牌显示器3下降至桌牌显示器3的顶部与机箱1的顶部对齐;

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电机21、升降机架22、第一拉绳231、第二拉绳232、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绕线盘241和第二绕线盘242转动配合,第一拉绳231的一端缠绕第一绕线盘241,第一拉绳231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架22连接,第二拉绳232的一端缠绕第二绕线盘242,第二拉绳232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架22连接,桌牌显示器3设在升降机架22上,升降电机21为伺服电机,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可分别对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伸232进行绕线及放线。

本实施例的升降式电子桌牌可实现在会议开始之前将桌牌显示器3从机箱1内伸出,在会议结束之后,将桌牌显示器3完成降到机箱1内,使会议桌完全平整,美观大方,易于维护和清洁,桌牌显示器3完成收入密封的升降器中,避免落入灰尘,无需频繁清洁;桌牌显示器3的升降是通过升降电机21驱动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绕线,使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拉动升降机架22向上升起,从而带动桌牌显示器3伸出到机箱1外,升降电机21采用伺服电机,实现对升降速度的控制,且伺服电机具有自锁功能,当上升到显示器完全伸出机箱1外时,升降电机21会保持当前位置,避免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

本实施例的升降式电子桌牌的升降装置2采用升降电机21驱动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对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的绕线或放线实现对升降机架22的升起和下降,采用这种驱动升降的方式,无需设置如齿轮齿条等精密的升降组件,整机的成本更低,且维护方便,维护的费用低。

升降装置2还包括联轴器251及连接轴252,联轴器251的一端与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上,联轴器251的另一端与连接轴252的首端连接,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分别前后套设在连接轴252上。

联轴器251用于使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与连接轴252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使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联轴器251、第一绕线盘241以及第二绕线盘242同轴转动,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套设在连接轴252上,使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在升降电机21的驱动下同时绕线,即实现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同时拉动升降机架22。

升降装置2还包括减速器26,减速器26设在升降电机21的一侧,减速器26的输入端与升降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26的输出端与连接轴252的一端连接。

减速器26用于降低升降电机21输出到连接轴252上的转速,避免升降电机21的转速过快,带动升降机架22瞬间拉动到极限位置,导致升降电机21或其他部件的损坏。

升降装置2还包括旋转尾座27,旋转尾座27固定在机箱1内,连接轴252的尾端与旋转尾座27的活动端连接。

旋转尾座27用于连接连接轴252的尾端,使连接轴252的两端受力平行,避免连接轴252的一端受过大的载荷导致连接轴252断裂。

升降机架22的顶部设有第一吊环221及第二吊环222,第一吊环221与第一绕线盘241上下位置相对应,第二吊环222与第二绕线盘242上下位置对应,第一拉绳231与第一吊环221连接,第二拉绳232与第二吊环222连接。

升降机架22的顶部设有第一吊环221及第二吊环222,用于使升降机架22提供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连接的位置,便于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拉动升降机架22,第一吊环221及第二吊环222分别与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上下位置对应,使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竖直拉动升降机架22,延长了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机箱1内上下设置上挡板11及下挡板12,上挡板11设在升降机架22的上方,下挡板12设在升降机架22的下方。

上挡板11及下挡板12分别用于限制升降机架22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从而限制桌牌显示器3上升的高度和下降的高度,使桌牌显示器3上升的极限位置为整个桌牌显示器3刚好伸出机箱1外,以及使桌牌显示器3下降的极限的极限位置为桌牌显示器3的顶部与机箱1的顶部平齐。

还包括上限位检测探头111以及下限位检测探头121,上限位检测探头111设在上挡板11的上方,下限位检测探头121设在下挡板12的下方。

上限位检测探头111用于对升降机架22上限位的检测,当上限位检测探头111检测到升降机架22时,发送信号使升降电机21停止工作,使升降机架22保持在当前位置,避免升降机架22与上挡板11碰撞;下限位检测探头121用于对升降机架22下限位的检测,当下限位检测探头121检测到升降机架22时,发送信号使升降电机21停止工作,使升降机架22保持在当前位置,避免升降机架22与下挡板12碰撞。

上限位检测探头111及下限位检测探头121均可采用光电开关或接近开关等检测开关。

还包括两个升降导轨131,两个升降导轨131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上挡板11及下挡板12之间,升降机架22上设有两个升降滑块132,两个升降滑块132分别与两个升降导轨131一一滑动配合。

升降导轨131与升降滑块132用于支撑和引导升降机架22的升降,使升降机架22保持竖直方的向往复直线运动,采用升降导轨131与升降滑块132,降低了升降机架22升降时的摩擦,使升降机架22的运动更平顺,减少噪音的产生。

升降装置2还包括电机支架281和防震垫282,电机支架281设在升降机架22的上方,升降电机21设在电机支架281上,防震垫282设在升降电机21与升降机架22之间。

电机支架281用于支撑升降电机21,电机支架281与升降电机21支架设有防震垫282,防震垫282用于缓冲升降电机21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避免升降电机21的震动通过电机支架281传递到机箱1造成较大噪声。

升降机架22的底部设有缓冲条223。

升降机架22的底部设有缓冲条223,当设备整体关机或长时间不使用时,升降电机21可将升降机架22下降到下挡板12的位置,使下挡板12抵住升降机架22,从而可以使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为放松状态,缓冲条223的设置用于缓冲升降机架22与下挡板12触碰时的震动,避免产生较大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时,桌牌显示器3的顶部与机箱1的顶部平齐,桌牌显示器3的整体位于机箱1的内部;当需要使用桌牌显示器3时,使升降电机21工作,升降电机21驱动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对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绕线,从而使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拉动升降机架22向上运动,由于桌牌显示器3与升降机架22连接,因此实现了桌牌显示器3向上伸出,当上限位检测探头111检测到升降机架22接近上挡板11时,升降电机21停止转动,使桌牌显示器3保持整体位于机箱的上方;当桌牌显示器3不需使用时,使升降电机21工作,升降电机21驱动第一绕线盘241及第二绕线盘242对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42放线,因此升降机架2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是第一拉绳231及第二拉绳232拉紧,实现了桌牌显示器3向下收入机箱1内,当下限位检测探头121检测到升降机架22接近下挡板12时,升降电机21停止转动,使桌牌显示器3回到初始状态所在的位置。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