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饭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150发布日期:2020-05-26 17:2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饭汤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饭汤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饭汤车大多密封保温的方式对饭汤车内的饭菜进行保温,但随着使用过程中饭汤车的不断开闭,保温效果不断降低,造成饭菜保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保温饭汤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保温饭汤车,该饭汤车包括送餐柜、可转动盖设于该送餐柜正面的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固设于该送餐柜第一侧壁内侧面上的中空蓄水腔、与该蓄水腔底部连通并固设于该送餐柜底壁上的第一蓄水隔板、与该蓄水腔连通并位于该第一蓄水隔板上方的第二蓄水隔板、与该蓄水腔连通并位于该第二蓄水隔板上方的第三蓄水隔板、与该蓄水腔连通并位于该第三蓄水隔板上方的第四蓄水隔板,该第一蓄水隔板、第二蓄水隔板、第三蓄水隔板和第四蓄水隔板均为中空隔板,该第一蓄水隔板第一端、第二蓄水隔板第一端、第三蓄水隔板第一端和第四蓄水隔板第一端均与蓄水腔固定连接,该第一蓄水隔板第二端、第二蓄水隔板第二端、第三蓄水隔板第二端和第四蓄水隔板第二端均与送餐柜第二侧壁内侧面固定连接,该送餐柜顶壁第一侧设有与该蓄水腔顶端连通的进水口,该送餐柜第一侧壁外侧面底端设有与该蓄水腔底端连通的排水口,该排水口上盖设有螺纹盖,该送餐柜顶壁上设有贯穿该送餐柜顶壁的至少一个嵌入口,该第一蓄水隔板和第二蓄水隔板之间夹设形成第一腔室,该第二蓄水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夹设形成第二腔室,该第三蓄水隔板和第四蓄水隔板之间夹设形成第三腔室,该第一蓄水隔板顶面设有将第一腔室分割为第一分隔室和第二分隔室的第一竖直隔板,该第二蓄水隔板顶面设有将第二腔室分割为第三分隔室和第四分隔室的第二竖直隔板,该第三蓄水隔板顶面设有向该第三蓄水隔板内凹陷的圆形凹陷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第一柜门第一侧边通过第一活页与该送餐柜第一侧壁可转动连接,该第二柜门第二侧边通过第二活页与该送餐柜第二侧壁可转动连接,该第一柜门第二侧边和第二柜门第一侧边通过插销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进水口上盖设有隔网。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第一蓄水隔板内侧面、第二蓄水隔板内侧面、第三蓄水隔板内侧面和第四蓄水隔板内侧面分别与该送餐柜内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第一蓄水隔板外侧面上与该第一分隔室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出于该第一蓄水隔板顶面的第一挡板,该第一蓄水隔板外侧面上与该第二分隔室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出于该第一蓄水隔板顶面的第二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第二蓄水隔板顶面位于该第三分隔室内固设有复数条磁钢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第三蓄水隔板外侧面上设有凸出于该第三蓄水隔板顶面的第三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饭汤车中,该送餐柜底部设有滚轮,该送餐柜第二侧壁外侧面上固设有用于推动该送餐柜的推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饭汤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饭汤车时,可热水从进水口处倒入蓄水腔并流入第一蓄水隔板、第二蓄水隔板、第三蓄水隔板和第四蓄水隔板内,然后将汤锅等穿过嵌入口后将其底部与第四蓄水隔板抵接,将装有饭菜的餐盘放置于第三蓄水隔板上,使得餐盘底部嵌入至圆形凹陷部内,防止餐盘在送餐柜内晃动。进一步的,可将毛巾、餐具、筷子等分别放置于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和第四分隔室内,由于蓄水腔、第一蓄水隔板、第二蓄水隔板、第三蓄水隔板和第四蓄水隔板内均储有热水,在送餐过程中,热水的热量通过蓄水腔、第一蓄水隔板、第二蓄水隔板、第三蓄水隔板和第四蓄水隔板向外传递,起到对餐食保温的作用。在热水温度降低后,用户可开启螺纹盖将热水从排水口排出,盖上螺纹盖后再重新从进水口倒入热水即可。用户使用方便,且保温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饭汤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饭汤车第一实施例中,该饭汤车1包括送餐柜2、可转动盖设于该送餐柜2正面的第一柜门3和第二柜门4、固设于该送餐柜2第一侧壁内侧面上的中空蓄水腔5、与该蓄水腔5底部连通并固设于该送餐柜2底壁上的第一蓄水隔板6、与该蓄水腔5连通并位于该第一蓄水隔板6上方的第二蓄水隔板7、与该蓄水腔5连通并位于该第二蓄水隔板7上方的第三蓄水隔板8、与该蓄水腔5连通并位于该第三蓄水隔板8上方的第四蓄水隔板9,该第一蓄水隔板6、第二蓄水隔板7、第三蓄水隔板8和第四蓄水隔板9均为中空隔板,该第一蓄水隔板6第一端、第二蓄水隔板7第一端、第三蓄水隔板8第一端和第四蓄水隔板9第一端均与蓄水腔5固定连接,该第一蓄水隔板6第二端、第二蓄水隔板7第二端、第三蓄水隔板8第二端和第四蓄水隔板9第二端均与送餐柜2第二侧壁内侧面固定连接,该送餐柜2顶壁第一侧设有与该蓄水腔5顶端连通的进水口10,该送餐柜2第一侧壁外侧面底端设有与该蓄水腔5底端连通的排水口11,该排水口11上盖设有螺纹盖12,该送餐柜2顶壁上设有贯穿该送餐柜2顶壁的至少一个嵌入口13,该第一蓄水隔板6和第二蓄水隔板7之间夹设形成第一腔室14,该第二蓄水隔板7和第三隔板之间夹设形成第二腔室15,该第三蓄水隔板8和第四蓄水隔板9之间夹设形成第三腔室16,该第一蓄水隔板6顶面设有将第一腔室14分割为第一分隔室和第二分隔室的第一竖直隔板17,该第二蓄水隔板7顶面设有将第二腔室15分割为第三分隔室和第四分隔室的第二竖直隔板18,该第三蓄水隔板8顶面设有向该第三蓄水隔板8内凹陷的圆形凹陷部19。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饭汤车1时,可热水从进水口10处倒入蓄水腔5并流入第一蓄水隔板6、第二蓄水隔板7、第三蓄水隔板8和第四蓄水隔板9内,然后将汤锅等穿过嵌入口13后将其底部与第四蓄水隔板9抵接,将装有饭菜的餐盘放置于第三蓄水隔板8上,使得餐盘底部嵌入至圆形凹陷部19内,防止餐盘在送餐柜2内晃动。进一步的,可将毛巾、餐具、筷子等分别放置于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和第四分隔室内,由于蓄水腔5、第一蓄水隔板6、第二蓄水隔板7、第三蓄水隔板8和第四蓄水隔板9内均储有热水,在送餐过程中,热水的热量通过蓄水腔5、第一蓄水隔板6、第二蓄水隔板7、第三蓄水隔板8和第四蓄水隔板9向外传递,起到对餐食保温的作用。在热水温度降低后,用户可开启螺纹盖12将热水从排水口11排出,盖上螺纹盖12后再重新从进水口10倒入热水即可。用户使用方便,且保温效果较好。

具体的,该第一柜门3第一侧边通过第一活页与该送餐柜2第一侧壁可转动连接,该第二柜门4第二侧边通过第二活页与该送餐柜2第二侧壁可转动连接,该第一柜门3第二侧边和第二柜门4第一侧边通过插销20固定连接。

为防止废渣进入蓄水腔5及各个蓄水隔板内,该进水口10上盖设有隔网21。

具体的,该第一蓄水隔板6内侧面、第二蓄水隔板7内侧面、第三蓄水隔板8内侧面和第四蓄水隔板9内侧面分别与该送餐柜2内侧壁固定连接。

为防止餐具、餐盘等从第一蓄水隔板6外侧面滑出,该第一蓄水隔板6外侧面上与该第一分隔室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出于该第一蓄水隔板6顶面的第一挡板22,该第一蓄水隔板6外侧面上与该第二分隔室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凸出于该第一蓄水隔板6顶面的第二挡板23。

为起到更好的防止餐盘晃动的作用,该第二蓄水隔板7顶面位于该第三分隔室内固设有复数条磁钢条24。相应的,该餐盘需选用磁吸的不锈钢餐盘等。

为防止餐具、餐盘等从第三蓄水隔板8外侧面滑出,该第三蓄水隔板8外侧面上设有凸出于该第三蓄水隔板8顶面的第三挡板25。

为便于用户移动该饭汤车1,该送餐柜2底部设有滚轮26,该送餐柜2第二侧壁外侧面上固设有用于推动该送餐柜2的推把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