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设备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3453发布日期:2020-07-29 02: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一般都配有两款不同的清洁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换用不同的清洁件,但同一时间都只是在吸尘器的地刷上安装一款清洁件,当要更换另一款清洁件时需要把清洁件的固定结构拆开,取出原来的清洁件再换上另一款清洁件,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及吸尘器,使得更换清洁件的操作更加方便。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壳体;及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清洁件、及与所述第一清洁件并列设置的第二清洁件,所述清洁组件可操作地进行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清洁件与所述第二清洁件可选择地移动到清洁位。

首先对上述的清洁设备进行说明,在还未更换清洁件前,假定第一清洁件位于清洁位,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第二清洁件为备用清洁件。当需要将可用于清洁地面的清洁件从第一清洁件更换为第二清洁件时,只需要操作清洁组件,使得清洁组件转动一定角度,并使得第二清洁组件移动到清洁位即可,操作方便。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切换机构,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清洁组件间隔相对设置的阻挡体,所述切换机构与所述清洁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切换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清洁组件远离所述阻挡体,以使所述清洁组件与所述阻挡体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清洁组件转动的活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操作件及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与所述清洁组件转动连接的第一导向件、及与所述第一导向件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操作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导向件移动,以使所述清洁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阻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弹性顶推件及第一牵引件,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抵接,所述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施加推力,以使所述第一导向件具有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所述清洁组件具有背离所述阻挡体移动的趋势;所述操作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件对所述第一导向件施加拉力,以使所述第一导向件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所述清洁组件具有朝向所述阻挡体移动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导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持部间隔相对的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及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牵引件为柔性牵引件,所述第一牵引件绕接于所述第一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为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旋钮,所述操作件沿第三方向转动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件拉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操作件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操作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清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定位配合;

和/或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操作件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清洁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弹性抵持件,所述安装座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孔壁设有第三抵持部,所述操作件具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过孔中,且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过孔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抵持部相对的第四抵持部,所述第四抵持部相较于所述第三抵持部更远离所述限位部,所述弹性抵持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抵持部及所述第四抵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抵持件为弹簧,所述弹性抵持件套设于所述安装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清洁件及所述第二清洁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导向件设有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及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及所述壳体抵接,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移动配合,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一定位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及所述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移动配合,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二定位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导向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导向件、及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操作件传动连接,所述清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及所述第二导向件转动连接,所述操作件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移动,以使所述清洁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阻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弹性顶推件及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弹性顶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抵接,所述第二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顶推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施加推力,以使所述第二导向件具有沿第五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所述清洁组件具有背离所述阻挡体移动的趋势;所述操作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牵引件对所述第二导向件施加拉力,以使所述第二导向件具有沿与所述第五方向相反的第六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所述清洁组件具有朝向所述阻挡体移动的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第五抵持部,所述第二导向件设有与所述第五抵持部间隔相对的第六抵持部,所述第二弹性顶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抵持部及所述第六抵持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弹性顶推件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顶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牵引件为柔性牵引件,所述第二牵引件绕接于所述第二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第三定位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第一清洁件及所述第二清洁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导向件设有第三定位槽及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三定位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四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及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定位件及所述壳体抵接,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移动配合,所述第三定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三定位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四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设备还包括第四定位组件,所述第四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四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四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四定位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包括第四弹性件及第四定位件,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定位件及所述壳体抵接,所述第四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移动配合,所述第四定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四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第四定位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清洁件到达所述清洁位时与所述第三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为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的旋钮,所述旋钮具有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牵引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所述旋钮沿第五方向转动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牵引件拉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牵引件拉动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第四方向移动;所述旋钮沿第六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顶推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顶推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导向配合。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清洁设备。

首先对上述的清洁设备进行说明,在还未更换清洁件前,假定第一清洁件位于清洁位,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第二清洁件为备用清洁件。当需要将可用于清洁地面的清洁件从第一清洁件更换为第二清洁件时,只需要操作清洁组件,使得清洁组件转动一定角度,并使得第二清洁组件移动到清洁位即可,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吸尘器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所示吸尘器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吸尘器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所示吸尘器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清洁设备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清洁设备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吸尘器,10、清洁设备,100、壳体,110、阻挡体,120、第一导向槽,121、第一抵持部,130、第二导向槽,131、第五抵持部,140、安装座,141、过孔,1411、第三抵持部,142、第一限位槽,143、第二限位槽,200、清洁组件,210、第一清洁件,220、第二清洁件,230、支架,231、第一转轴,232、第一盲孔,233、第二盲孔,234、第一档条,300、操作件,301、弹性抵持件,302、抵接螺钉,3021、第四抵持部,303、限位部,304、安装柱,310、第一导向件,311、第一导向部,3111、第二抵持部,312、第一限位柱,320、第一弹性顶推件,330、第一牵引件,340、第一滑轮,350、第二导向件,351、第二导向部,3511、第六抵持部,3512、第二安装孔,3513、第三定位槽,3514、第四定位槽,352、第二限位柱,360、第二弹性顶推件,370、第二牵引件,380、第二滑轮,400、第一定位组件,401、第一弹性件,402、第一定位件,410、第二定位组件,411、第二弹性件,412、第二定位件,420、第三定位组件,421、第三弹性件,422、第三定位件,430、第四定位组件,431、第四弹性件,432、第四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2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吸尘器1,该吸尘器1具有清洁设备10,清洁设备10包括壳体100、及具有清洁位的清洁组件200,清洁组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上,清洁组件200包括第一清洁件210、及与第一清洁件210并列设置的第二清洁件220,清洁组件200可操作地进行转动,以使第一清洁件210与第二清洁件220可选择地移动到清洁位。

如图2所示,具体地,第一清洁件210及第二清洁件220均为滚刷,清洁组件200还包括具有相对的两侧的支架230,第一清洁件210及第二清洁件220分别设置于支架230的两侧,且第一清洁件210与第二清洁件220并列设置。清洁位位于清洁组件200的下侧,当第一清洁件210移动到清洁位时,第一清洁件210可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第二清洁件220作为备用清洁件,当第二清洁件220移动到清洁位时,第二清洁件220可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第一清洁件210作为备用清洁件。

首先对清洁设备10进行说明,在还未更换清洁件前,假定第一清洁件210位于清洁位,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第二清洁件220为备用清洁件。当需要将可用于清洁地面的清洁件从第一清洁件210更换为第二清洁件220时,只需要操作清洁组件200,使得清洁组件200转动一定角度,并使得第二清洁件220组件200移动到清洁位即可,操作方便。

如图3、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0上的切换机构,壳体100包括与清洁组件200间隔相对设置的阻挡体110,切换机构与清洁组件200转动连接,且切换机构用于驱使清洁组件200远离阻挡体110,以使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之间形成有供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活动空间。

其中,阻挡体110为壳体100端部的挡板,阻挡体110用于防止灰尘等污渍进入到壳体100内,在清洁组件200处于工作位置(即图3、图4清洁组件所在的位置)时,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离得较近,此时阻挡体110会妨碍清洁组件200进行转动。通过切换组件驱使清洁组件200远离阻挡体110,可以增大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之间的距离,使得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之间具有能够供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活动空间(如图5、图6所示),如此,可以避免阻挡体110阻碍清洁组件200转动。

如图3、图5所示,进一步地,切换机构包括操作件300及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与清洁组件200转动连接的第一导向件310、及与第一导向件310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操作件300与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操作件300用于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使第一导向件310移动,以使清洁组件200靠近或远离阻挡体110。使用者可以通过对操作件300进行操作来改变第一导向件310的位置,从而改变与第一导向件310连接的清洁组件200的位置。

如图3、图5、图7所示,具体地,清洁组件200的支架230上设有第一转轴231,第一导向件310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转轴23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中,清洁组件200与第一导向件310通过第一转轴231转动连接。操作件300可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使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也可以驱使第一导向件3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当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向件310带动清洁组件200背离阻挡体110移动,当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向件310带动清洁组件200朝向阻挡体110移动。

如图3、图5所示,更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弹性顶推件320及第一牵引件330,第一弹性顶推件320设置于壳体100上并与第一导向件310抵接,第一牵引件330的一端与第一导向件310连接,另一端与操作件300连接。

其中,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用于对第一导向件310施加推力,以使第一导向件310具有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清洁组件200具有背离阻挡体110移动的趋势;操作件300用于通过第一牵引件330对第一导向件310施加拉力,以使第一导向件310具有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清洁组件200具有朝向阻挡体110移动的趋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用于对第一导向件310施加推力,操作件300用于通过第一牵引件330对第一导向件310施加拉力,第一导向件310所受到的推力与拉力的差值决定第一导向件310的移动方向。当第一导向件310受到的推力大于拉力时,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清洁组件200背离阻挡体110移动,当第一导向件310受到的推力小于拉力时,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清洁组件200朝向阻挡体110移动,当第一导向件310受到的推力与拉力相等时,第一导向件310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未更换清洁件前(如图3所示),且清洁组件200处于工作位置时,第一弹性顶推件320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导向件310所受的拉力与推力平衡;当对操作件300进行操作后,使得第一导向件310所受的拉力小于推力时,第一弹性顶推件320伸长、并推动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以使清洁组件200背离阻挡体110移动;当清洁组件200离阻挡体110一定距离,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之间具有能够供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活动空间时,此时可以手动转动清洁组件200,完成更换清洁件的操作;当清洁组件200完成更换清洁件的操作后,可以对操作件300进行操作,使得第一导向件310所受的拉力大于推力,从而使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清洁组件200朝向阻挡体110移动并回到工作位置。

可选地,第一弹性顶推件320可以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设有第一抵持部121,第一导向件310设有与第一抵持部121间隔相对的第二抵持部3111,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持部121及第二抵持部3111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安装,且能够使得第一弹性顶推件320对第一导向件310施加推力。

具体地,第二抵持部3111与第一抵持部121沿第一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第一弹性顶推件320设置于第一抵持部121与第二抵持部3111之间,且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持部121及第二抵持部3111抵接,第一弹性顶推件320能够提供使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推力。

如图5、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导向件310还包括第一限位柱312,第一弹性顶推件320为弹簧,第一弹性顶推件320套设于第一限位柱312上。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限位,避免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在被压缩时沿其轴向弯曲,提高稳定性。

如图5、图7所示,具体地,第一导向件310的包括与清洁组件200转动连接的第一导向部311、及与第一导向部311连接的第一限位柱312,第一导向部311靠近第一限位柱312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持部3111,第一抵持部121设有通孔,第一弹性顶推件320设置在第二抵持部与第一抵持部之间,第一限位柱312穿过第一弹性顶推件320及通孔、并与第一牵引件330连接。

如图5、图7所示,更进一步地,壳体100还设有第一导向槽120,第一导向件310与第一导向槽120导向配合。第一导向槽120用于引导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避免第一导向件310的移动路径发生偏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导向槽120的导向路径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导向件310与第一导向槽120的槽壁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槽120的槽壁对第一导向件310的移动方向起导向作用,从而引导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如图3、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一滑轮340,第一滑轮340设置于壳体100上,第一牵引件330为柔性牵引件,第一牵引件330绕接于第一滑轮340。第一滑轮340用于对第一牵引件330提供张力,使得第一牵引件330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从而保证操作件300对第一牵引件330的操作精准度。

其中,第一牵引件330可以是软绳或链子等柔性连接件。

具体地,第一滑轮340通过螺钉设置于壳体100上,第一牵引件330的一端与第一导向件310连接,另一端绕接过第一滑轮340后与操作件300连接,操作件300与第一牵引件330的接合处所在的位置能够通过操作件300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第一导向件310的位置在第一牵引件330与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改变。

如图3、图5、图7所示,进一步地,操作件300为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上的旋钮,操作件300沿第三方向转动时用于通过第一牵引件330拉动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二方向移动,操作件300沿与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转动时,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用于推动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操作件300的转动来改变第一导向件310的移动方向,操作方便。

具体地,操作件300沿第三方向转动指的是操作件30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件300沿第四方向转动指的是操作件300沿逆时针转动,第一牵引件330与操作件300固定连接,操作件300通过转动可以改变操作件300与第一牵引件330的接合处所在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导向件310的位置在第一牵引件330与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改变。

如图7、图9、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还设置有安装座140,安装座140设有第一限位槽142,操作件300设有限位部303,限位部303用于在清洁组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限位槽142定位配合。

其中,所述的第一位置是指清洁组件200处于工作位置(图3清洁组件200所处的位置),当清洁组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303沉入到第一限位槽142中,以防在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作用下使得操作件300发生转动而引起清洁组件200的位置不稳定。

如图7、图9、图10所示,更进一步地,安装座140还设有第二限位槽143,限位部303用于在清洁组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限位槽143定位配合。

其中,所述的第二位置是指,当清洁组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之间形成有了供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活动空间(图5清洁组件200所处的位置)。当清洁组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部303沉入到第二限位槽143中,以防在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的作用下使得操作件300发生转动而引起清洁组件200的位置不稳定。

如图7、图9、图10所示,具体地,清洁组件200中的第一清洁件210与第二清洁件220并列设置,且当第一清洁件210或第二清洁件220位于清洁位时,第一清洁件210与第二清洁件220沿竖直方向并列排布,安装座140上的第一限位槽142与第二限位槽143沿安装座140的圆周方向呈90°分布。当清洁组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300上的限位部303沉入到第一限位槽142中,当需要将清洁组件2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可以抬起操作件300,使得限位部303从第一限位槽142中拔出,然后再使操作件300沿第四方向转动90°,使得清洁组件200在弹性顶推件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位置,然后再将限位部303沉入第二限位槽143中,实现操作件300的定位。

如图7、图9、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抵持件301,安装座140设有过孔141,过孔141的孔壁设有第三抵持部1411,操作件300具有安装柱304,安装柱304的其中一端与限位部303连接,安装柱304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过孔141中,且安装柱304穿入过孔141的一端还设置有与第三抵持部1411相对的第四抵持部3021,且第四抵持部3021相较于第三抵持部1411更远离限位部303,弹性抵持件3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抵持部1411及第四抵持部3021。弹性抵持件301设置在操作件300的第三抵持部1411与第四抵持部3021之间,弹性抵持件301能够给操作件300施加朝向安装座140的力,以使得操作件300能够紧贴着安装座140,如此,当限位部303沉入到第一限位槽142或第二限位槽143后,能够防止操作件300从第一限位槽142或第二限位槽143中弹出。

如图10所示,具体地,安装座140具有朝向操作件300延伸的凸起,该凸起围设形成过孔141,过孔141的孔壁靠近操作件300的一端设有第三抵持部1411,该第三抵持部1411为环形,弹性抵持件301的一端与第三抵持部1411抵接;安装柱304远离限位部303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抵接螺钉302穿设于螺纹孔中,接螺钉的头部为第四抵持部3021,第四抵持部3021与第三抵持部1411间隔相对,且第四抵持部3021相较于第三抵持部1411更远离限位部303,弹性抵持件301的另一端与螺钉的头部抵接。

可选地,弹性抵持件301可以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

具体地,弹性抵持件301为弹簧,弹性抵持件301套设于安装柱304上。安装柱304能够对弹性抵持件301进行限位,避免弹性抵持件301从操作件300的第三抵持部1411与第四抵持部3021之间脱落。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400,第一定位组件400设置于支架230上,第一导向件310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组件400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如此,当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第一定位组件400插入到第一定位槽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已经转动到位。

具体地,第一定位组件400包括第一弹性件401及第一定位件402,第一弹性件40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402及壳体100抵接,第一定位件402与第一导向件310移动配合,第一定位件402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第一弹性件401用于对第一定位件402施加朝向第一导向件310的力,清洁组件2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件402一直与第一导向件310相抵,当第一清洁件210转到清洁位时,第一定位件402插入到第一定位槽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已经转动到位。

更具体地,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为弧形,当第一导向件310插入到第一定位槽中并与第一定位槽的槽壁抵接后,在外力驱动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时候,第一导向件310也会沿着第一定位槽的槽壁从定位槽中移出。

如图7所示、图11所示,进一步地,支架230设有第一盲孔232,第一弹性件401设置于第一盲孔232中,且第一弹性件401的一端与第一盲孔232的端部抵接,第一定位件402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盲孔232中并与第一弹性件401的另一端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弹性件401与第一定位件402的安装,且第一盲孔232的孔壁还能防止第一弹性件401与第一定位件402的位置发生偏移。

如图11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盲孔232的孔壁设有第一档条234,第一弹性件401的一端与第一档条234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定位件402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弹性件401与第一定位件402的安装。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401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第一定位件402为定位针或定位柱等。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310还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组件400还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如此,当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第一定位组件400插入到第二定位槽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二清洁件220已经转动到位。

具体地,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分布于第一安装孔的两侧,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形状大致一致,第一定位件402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二定位组件410,第二定位组件410设置于支架230上,第二定位组件410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第二定位组件410还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如此,能够进一步使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或第二清洁件220已经转动到位。

具体地,第二定位组件410包括第二弹性件411及第二定位件412,第二弹性件4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件412及壳体100抵接,第二定位件412与第一导向件310移动配合,第二定位件412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第二定位件412还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第二弹性件411用于对第二定位件412施加朝向第一导向件310的力,清洁组件2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定位件412一直与第一导向件310相抵,当第一清洁件210转到清洁位时,第二定位件412插入到第二定位槽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已经转动到位。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支架230设有第二盲孔233,第二弹性件411设置于第二盲孔233中,且第二弹性件411的一端与第二盲孔233的端部抵接,第二定位件412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盲孔233中并与第二弹性件411的另一端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二弹性件411与第二定位件412的安装,且第二盲孔233的孔壁还能防止第二弹性件411与第二定位件412的位置发生偏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盲孔233的孔壁设有第二档条,第二弹性件411的一端与第二档条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定位件412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二弹性件411与第二定位件412的安装。

可选地,第二弹性件411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第二定位件412为定位针或定位柱等。

如图3、图5、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导向件350、及与第二导向件350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与操作件300传动连接,清洁组件2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件310及第二导向件350转动连接,操作件300还用于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导向件350移动,以使清洁组件200靠近或远离阻挡体110。

通过第一导向件310与第二导向件350分别与清洁组件200的两端连接,有利于提高传动单元带动清洁组件200移动的稳定性,使用者通过对操作件300进行操作可以同时改变第一导向件310与第二导向件350的位置,从而改变清洁组件200的位置。

如图7、图8所示,具体地,清洁组件200的支架230的其中一个设有第一转轴231,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轴,第一导向件310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导向件350设有第二安装孔3512,第一转轴23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中,清洁组件200与第一导向件310通过第一转轴23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穿设于第二安装孔3512中,清洁组件200与第二导向件350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操作件300可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在驱使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驱使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移动;且操作件300可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在驱使第一导向件3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第二导向件350沿与第五方向相反的第六方向移动。当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向件310及第二导向件350带动清洁组件200背离阻挡体110移动,当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二导向件350沿第六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向件310及第二导向件350带动清洁组件200朝向阻挡体110移动。

如图3、图5、图7所示,更具体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及第二牵引件370,第二弹性顶推件360设置于壳体100上并与第二导向件350抵接,第二牵引件370的一端与第二导向件350连接,另一端与操作件300连接。

其中,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用于对第二导向件350施加推力,以使第二导向件350具有沿第五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清洁组件200具有背离阻挡体110移动的趋势;操作件300用于通过第二牵引件370对第二导向件350施加拉力,以使第二导向件350具有沿与第五方向相反的第六方向移动的趋势,以使清洁组件200具有朝向阻挡体110移动的趋势。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用于对第二导向件350施加推力,操作件300用于通过第二牵引件370对第二导向件350施加拉力,第二导向件350所受到的推力与拉力的差值决定第二导向件350的移动方向。当第二导向件350受到的推力大于拉力时,第二导向件350朝第五方向移动,以使清洁组件200背离阻挡体110移动,当第二导向件350受到的推力小于拉力时,第二导向件350朝第六方向移动,以使清洁组件200朝向阻挡体110移动,当第二导向件350受到的推力与拉力相等时,第二导向件350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未更换清洁件前,且清洁组件200处于工作位置时(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导向件350所受的拉力与推力平衡;当对操作件300进行操作后,使得第二导向件350所受的拉力小于推力时,第二弹性顶推件360伸长、并推动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以使清洁组件200背离阻挡体110移动;当清洁组件200离阻挡体110一定距离,清洁组件200与阻挡体110之间具有能够供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活动空间时,此时可以手动转动清洁组件200,完成更换清洁件的操作;当清洁组件200完成更换清洁件的操作后,可以对操作件300进行操作,使得第二导向件350所受的拉力大于推力,从而使第二导向件350沿第六方向移动,使得清洁组件200朝向阻挡体110移动并回到工作位置。

可选地,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可以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设有第五抵持部131,第二导向件350设有与第五抵持部131间隔相对的第六抵持部3511,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抵持部131及第六抵持部3511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的安装,且能够使得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对第二导向件350施加推力。

具体地,第五抵持部131与第六抵持部3511沿第五方向间隔相对设置,第二弹性顶推件360设置于第五抵持部131与第六抵持部3511之间,且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的两端分别与第五抵持部131及第六抵持部3511抵接,第二弹性顶推件360能够提供使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移动的推力。

如图5、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二导向件350还包括第二限位柱352,第二弹性顶推件360为弹簧,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套设于第二限位柱352上。如此,可以实现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的限位,避免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在被压缩时沿其轴向弯曲,提高稳定性。

如图5、图7所示,具体地,第二导向件350包括与清洁组件200转动连接的第二导向部351、及与第二导向部351连接的第二限位柱352,第二导向部351靠近第二限位柱352的一端设有第六抵持部3511,第五抵持部131设有通孔,第二弹性顶推件360设置在第六抵持部3511与第五抵持部131之间,第二限位柱352穿过第二弹性顶推件360及通孔、并与第二牵引件370连接。

如图5、图7所示,更进一步地,壳体100还设有第二导向槽130,第二导向槽130及第一导向槽120分别位于壳体100的两侧,第二导向件350与第二导向槽130导向配合。第二导向槽130用于引导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或第六方向移动,避免第二导向件350的移动路径发生偏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导向槽130的导向路径沿第五方向延伸,第二导向件350与第二导向槽130的槽壁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槽130的槽壁对第二导向件350的移动方向起导向作用,从而引导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或第六方向移动。

如图3、图5、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二滑轮380,第二滑轮380设置于壳体100上,第二牵引件370为柔性牵引件,第二牵引件370绕接于第二滑轮380。第二滑轮380用于对第二牵引件370提供张力,使得第二牵引件370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从而保证操作件300对第二牵引件370的操作精准度。

其中,第二牵引件370可以是软绳或链子等柔性连接件。

具体地,第二滑轮380通过螺钉设置于壳体100上,第二牵引件370的一端与第二导向件350连接,另一端绕接过第二滑轮380后与操作件300连接,操作件300与第二牵引件370的接合处所在的位置能够通过操作件300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第二导向件350的位置在第二牵引件370与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改变。

如图3、图5、图7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操作件300为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上的旋钮,旋钮具有第一连接部及与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牵引件330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牵引件370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旋钮沿第三方向转动时通过第一牵引件330拉动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二方向移动且通过第二牵引件370拉动第二导向件350沿第六方向移动,旋钮沿第四方向转动时,第一弹性顶推件320用于推动第一导向件310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二弹性顶推件360用于推动第二导向件350沿第五方向移动。

如图7、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三定位组件420,第三导向件设有第三定位槽3513,第三定位组件420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三定位槽3513定位配合。如此,当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第三定位组件420能够插入到第三定位槽3513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已经转动到位。

具体地,第三定位组件420包括第三弹性件421及第三定位件422,第三弹性件4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定位件422及壳体100抵接,第三定位件422与第二导向件350移动配合,第三定位件422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三定位槽3513定位配合。第三弹性件421用于对第三定位件422施加朝向第二导向件350的力,清洁组件2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三定位件422一直与第二导向件350相抵,当第一清洁件210转到清洁位时,第三定位件422插入到第三定位槽3513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已经转动到位。

更具体地,第三定位槽3513的槽壁为弧形,当第三导向件插入到第三定位槽3513中并与第三定位槽3513的槽壁抵接后,在外力驱动清洁组件200转动的时候,第三导向件也会沿着第三定位槽3513的槽壁从定位槽中移出。

进一步地,支架230设有第三盲孔,第三弹性件421设置于第三盲孔中,且第三弹性件421的一端与第三盲孔的端部抵接,第三定位件422的一端穿设于第三盲孔中并与第三弹性件421的另一端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三弹性件421与第三定位件422的安装,且第三盲孔的孔壁还能防止第三弹性件421与第三定位件422的位置发生偏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盲孔的孔壁设有第三档条,第三弹性件421的一端与第三档条抵接,另一端与第三定位件422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三弹性件421与第三定位件422的安装。

可选地,第三弹性件421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第三定位件422为定位针或定位柱等。

如图7、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向件350还设有第四定位槽3514,第三定位组件420还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四定位槽3514定位配合。如此,当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第三定位组件420插入到第四定位槽3514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二清洁件220已经转动到位。

具体地,第四定位槽3514与第三定位槽3513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第四定位槽3514与第三定位槽3513分布于第二安装孔3512的两侧,第四定位槽3514与第三定位槽3513的形状大致一致,第三定位件422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

如图7、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10还包括第四定位组件430,第四定位组件430设置于支架230上,第四定位组件430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四定位槽3514定位配合,第四定位组件430还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三定位槽3513定位配合。如此,能够进一步使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或第二清洁件220已经转动到位。

具体地,第四定位组件430包括第四弹性件431及第四定位件432,第四弹性件43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定位件432及壳体100抵接,第四定位件432与第二导向件350移动配合,第四定位件432用于在第一清洁件21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四定位槽3514定位配合,第四定位件432还用于在第二清洁件220到达清洁位时与第三定位槽3513定位配合。第四弹性件431用于对第四定位件432施加朝向第二导向件350的力,清洁组件200在转动的过程中第四定位件432一直与第二导向件350相抵,当第一清洁件210转到清洁位时,第四定位件432插入到第四定位槽3514中,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第一清洁件210已经转动到位。

进一步地,支架230设有第四盲孔,第四弹性件431设置于第四盲孔中,且第四弹性件431的一端与第四盲孔的端部抵接,第四定位件432的一端穿设于第四盲孔中并与第四弹性件431的另一端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四弹性件431与第四定位件432的安装,且第四盲孔的孔壁还能防止第四弹性件431与第四定位件432的位置发生偏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四盲孔的孔壁设有第四档条,第四弹性件431的一端与第四档条抵接,另一端与第四定位件432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第四弹性件431与第四定位件432的安装。

可选地,第四弹性件431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橡胶等,第四定位件432为定位针或定位柱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