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2799发布日期:2020-06-16 23:26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双面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盘结构,尤指一种供用以能承置食物的双面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盘通常结构简单、功效单一,就只是用来承载食物的,顶多也就是在外观上的美感增加些许变化。然而,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健康,尤其对于儿童或有饮食控制需求的使用者而言,仅能起到用以盛装饭菜的作用,无法做到引导辅助进行饮食控制的效果。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复数个容槽的餐盘,供儿童或有饮食控制需求的使用者可以凭借餐盘上各容槽的引导辅助,来进行饮食控制,如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营养来源》以及《哈佛健康杂志》就提出了优质蛋白质食物占1/4盘,新鲜蔬菜水果共占1/2盘,全谷类淀粉食物占1/4盘的「健康饮食餐盘」概念。

但是,设有多个容槽的餐盘虽具有了引导辅助进行饮食控制的效果,却失去了供用于承载单一菜色佳肴时的美感衬托功效,有些菜色佳肴若没有精美的盘子作为衬托,是难以体现出菜色佳肴的视觉美感,出色的菜色佳肴不只是用来吃饱用的食物,更是料理人想展现其理念的艺术作品。有鉴于此,现有的餐盘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盘,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盘,其包括一承载体、一第一盘体及一第二盘体;其中该承载体为一位于该双面盘中层的片状体,该承载体包括一第一承载面及与该第一承载面上下相对的一第二承载面;其中该第一盘体位于该承载体的第一承载面上,该第一盘体为由该第一承载面及一第一盘缘所构成,其中该第一盘缘为由该第一承载面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其中该第一承载面与该第一盘缘之间界定的一第一容槽能承置食物;其中该第二盘体位于该承载体的第二承载面上,该第二盘体为由该第二承载面及一第二盘缘所构成,其中该第二盘缘为由该第二承载面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其中该第二承载面与该第二盘缘之间界定的一第二容槽能承置食物;其中该承载体、该第一盘体及该第二盘体为结合成一体的一体成型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盘体的第一盘缘的口径小于该第二盘体的第二容槽的口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该双面盘要进行上下堆叠时,其中在上方的该双面盘能凭借第二盘体的第二盘缘向下套设在下方的该双面盘的第一盘体的第一盘缘外而上下堆叠。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盘体的第一容槽或该第二盘体的第二容槽中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分隔板;其中各分隔板为由该承载体的第一承载面或第二承载面所向上隆起的脊状体,使该第一容槽或该第二容槽中能被分隔成复数个较小容积的小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分隔板的高度为小于该第一盘体的第一盘缘或该第二盘体的第二盘缘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分隔板的两端为连结于该第一盘体的第一盘缘上或该第二盘体的第二盘缘上或其他的各分隔板上;其中各分隔板与该双面盘为结合成一体的一体成型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双面盘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双面盘为塑料一体射出成型体、美耐皿热压成型体、陶瓷一体成型或不锈钢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该双面盘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承载面与该第一盘缘之间界定的该第一容槽能承置食物;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承载面与该第二盘缘之间界定的该第二容槽能承置食物,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该双面盘的双面都可以用来承置食物。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盘体的第一容槽或该第二盘体的第二容槽中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分隔板;其中各分隔板为由该承载体的第一承载面或第二承载面所向上隆起的脊状体,使该第一容槽或该第二容槽中能被分隔成复数个较小容积的小容槽,得以实现引导辅助进行饮食控制的效果。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该双面盘能同时具有单一承载食物及引导辅助饮食的功效,有效地解决现有餐盘所无法兼具的引导辅助进行饮食控制及供用于承载单一菜色佳肴时的美感衬托的这两个功效。

(2)本实用新型的当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该双面盘要进行上下堆叠时,其中在上方的该双面盘能凭借第二盘体的第二盘缘向下套设在下方的该双面盘的第一盘体的第一盘缘外而上下堆叠,有助于增加使用者在餐盘收纳上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的双面盘为圆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双面盘翻过来另一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双面盘的第一盘体内具有各分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一角度的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的双面盘为椭圆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一角度的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新型的双面盘为矩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新型的双面盘有两个以上且上下堆叠的一角度的剖视平面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双面盘;1a圆形;1b椭圆形;1c矩形;10承载体;11第一承载面;12第二承载面;20第一盘体;21第一盘缘;22第一容槽;30第二盘体;31第二盘缘;32第二容槽;40分隔板;50小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图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其中各图示只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及相关功效,因此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设置且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面盘1,其包含有一承载体10、一第一盘体20及一第二盘体30。

该承载体10为一位于该双面盘1中层的片状体,该承载体10包括一第一承载面11及与该第一承载面11上下相对的一第二承载面12。

该第一盘体20位于该承载体10的第一承载面11上,该第一盘体20为由该第一承载面11及一第一盘缘21所构成;其中该第一盘缘21为由该第一承载面11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其中该第一承载面11与该第一盘缘21之间界定的一第一容槽22能承置食物。

该第二盘体30位于该承载体10的第二承载面12上,该第二盘体30为由该第二承载面12及一第二盘缘31所构成;其中该第二盘缘31为由该第二承载面12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其中该第二承载面12与该第二盘缘31之间界定的一第二容槽32能承置食物。

其中,该承载体10、该第一盘体20及该第二盘体30为结合成一体的一体成型体。此外,该双面盘1能为塑料一体射出成型体、美耐皿热压成型体、陶瓷一体成型或不锈钢一体成型但不限制。

参考图8及9,该第一盘体20的第一盘缘21的口径小于该第二盘体30的第二容槽32的口径但不限制。

参考图8及9,当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该双面盘1要进行上下堆叠时,其中在上方的该双面盘1能凭借第二盘体30的第二盘缘31向下套设在下方的该双面盘1的第一盘体20的第一盘缘21外而上下堆叠但不限制。

参考图3、5及7,该第一盘体20的第一容槽22或该第二盘体30的第二容槽32中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分隔板40但不限制;其中各分隔板40为由该承载体10的第一承载面11或第二承载面12所向上隆起的脊状体,使该第一容槽22或该第二容槽32中能被分隔成复数个较小容积的小容槽50。

参考图4及6,各分隔板40的高度为小于该第一盘体20的第一盘缘21或该第二盘体30的第二盘缘31的高度但不限制。

参考图3、5及7,各分隔板40的两端为连结于该第一盘体20的第一盘缘21上或该第二盘体30的第二盘缘31上或其他的各分隔板40上但不限制;其中各分隔板40与该双面盘1为结合成一体的一体成型体。

参考图3、5及7,该双面盘1的形状为圆形1a、椭圆形1b或矩形1c但不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该双面盘1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承载面11与该第一盘缘21之间界定的该第一容槽22能承置食物;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承载面12与该第二盘缘31之间界定的该第二容槽32能承置食物,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该双面盘1的双面都可以用来承置食物。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盘体20的第一容槽22或该第二盘体30的第二容槽32中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分隔板40;其中各分隔板40为由该承载体10的第一承载面11或第二承载面12所向上隆起的脊状体,使该第一容槽22或该第二容槽32中能被分隔成复数个较小容积的小容槽50,得以实现引导辅助进行饮食控制的效果。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该双面盘1能同时具有单一承载食物及引导辅助饮食的功效,有效地解决现有餐盘所无法兼具的引导辅助进行饮食控制及供用于承载单一菜色佳肴时的美感衬托的这两个功效。

(2)本实用新型的当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该双面盘1要进行上下堆叠时,其中在上方的该双面盘1能凭借第二盘体30的第二盘缘31向下套设在下方的该双面盘1的第一盘体20的第一盘缘21外而上下堆叠,有助于增加使用者在餐盘收纳上的方便。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