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5379发布日期:2020-10-09 18:1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



背景技术:

窗帘是一种家庭常见的生活家具,其通常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的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根据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以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窗帘的设计。但是,棉纱布等材质的窗帘遮光效果还不够,阳光容易穿过纱布的编织网孔而穿透窗帘布,影响房间的遮阳需求。此外,现有的窗帘难以实现完全遮阳与半透光效果之间的切换,功能比较单一。

为此,亟需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该复合布能够有效阻隔阳光的穿透,遮阳效果好,适用于窗帘的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该复合布遮阳效果好,适用于窗帘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包括由窗外至室内依次设置的遮光层、用于隔绝阳光传递的热量的隔热层、起阻燃效果的阻燃层以及密丝绒层,所述遮光层由以tpu为基础的高分子弹性体薄膜制成,且其靠近窗外的表面上涂抹二氧化钛涂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复合布由窗外至室内依次设置的遮光层、用于隔绝阳光传递的热量的隔热层、起阻燃效果的阻燃层以及密丝绒层,遮光层由以tpu为基础的高分子弹性体薄膜制成,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分子结构单纯,燃烧时无空气污染,且其于土壤中掩埋时通过二至三年自然分解,使得遮光层具有高强度、耐磨、环保无毒可回收及易分解的特性,此外,遮光层靠近室外的表面上涂抹二氧化钛涂料,二氧化钛涂料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不透明性、良好的白度和光亮度,有效隔绝了阳光对复合布的穿透,提升了复合布的遮阳效果,使得该复合布适用于窗帘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由隔热纱复合而成,所述隔热纱由远红外纤维与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由隔热纱复合而成,隔热纱由远红外纤维与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远红外纤维是用远红外陶瓷粉均匀添加入纺丝液中后所纺得的纤维,使得该纤维及隔热层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与抑菌性,而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以及挺括的特点,使得隔热层以及该复合布挺括且不易起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纤维于所述隔热纱中的经纬线排列中与所述远红外纤维交替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与远红外纤维交替排列,使得涤纶纤维均匀分布,从而使得隔热层个位置充分挺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层由阻燃纱复合而成,所述阻燃纱由间位芳纶经纬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位芳纶的极限氧指数大于28,使得间位芳纶离开火焰时不会继续燃烧,从而使得阻燃层难以被点燃,提高了该复合布抵抗燃烧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纱之间设有具有阻燃效果的阻燃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纱之间设有阻燃胶,进一步阻隔了火焰对阻燃层的穿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纱上的所述间位芳纶之间均匀设有氢氧化镁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氧化镁颗粒是一种新型填充型阻燃剂,当阻燃层遭受燃烧时,氢氧化镁颗粒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降低阻燃层在火焰中的表面温度,且氢氧化镁颗粒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又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也能帮助提高阻燃层的抗火性能,同时氢氧化镁反应放出的水蒸气也可作为一种抑烟剂,进一步提升了阻燃层以及复合布的阻燃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所述阻燃层以及所述密丝绒层之间依次往复穿设有缝纫线,单根所述缝纫线由多根烯烃纤维捻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缝纫线收紧时,复合布上的隔热层、阻燃层以及密丝绒层贴紧,而缝纫线由烯烃纤维捻合而成,烯烃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且烯烃纤维还具有较强的抗阳光和耐气候能力,适用于该复合布的缝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制成的窗帘,该窗帘能够实现完全遮阳与半透光效果之间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制成的窗帘,包括由所述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制成的窗帘布本体,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隔热层之间设有子母魔术贴,所述子母魔术贴包括与所述遮光层固定的子贴以及固定于所述隔热层上并与所述子贴粘贴的母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完全遮蔽室外的阳光时,遮光层与隔热层通过子贴与母贴粘贴固定,遮蔽了窗外的阳光,而当使用者需要半透光效果时,使用者仅需分离遮光层与隔热层之间的子贴与母贴即可取下遮光层,使得该复合布不能完全遮蔽阳光,具有半透光的效果,故而该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制成的窗帘能够实现完全遮阳与半透光效果之间的切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该复合布由窗外至室内依次设置的遮光层、用于隔绝阳光传递的热量的隔热层、起阻燃效果的阻燃层以及密丝绒层,遮光层由以tpu为基础的高分子弹性体薄膜制成,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分子结构单纯,燃烧时无空气污染,且其于土壤中掩埋时通过二至三年自然分解,使得遮光层具有高强度、耐磨、环保无毒可回收及易分解的特性,此外,遮光层靠近室外的表面上涂抹二氧化钛涂料,二氧化钛涂料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不透明性、良好的白度和光亮度,有效隔绝了阳光对复合布的穿透,提升了复合布的遮阳效果,使得该复合布适用于窗帘的制作;

隔热层由隔热纱复合而成,隔热纱由远红外纤维与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远红外纤维是用远红外陶瓷粉均匀添加入纺丝液中后所纺得的纤维,使得该纤维及隔热层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与抑菌性,而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以及挺括的特点,使得隔热层以及该复合布挺括且不易起皱;

氢氧化镁颗粒是一种新型填充型阻燃剂,当阻燃层遭受燃烧时,氢氧化镁颗粒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降低阻燃层在火焰中的表面温度,且氢氧化镁颗粒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又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也能帮助提高阻燃层的抗火性能,同时氢氧化镁反应放出的水蒸气也可作为一种抑烟剂,进一步提升了阻燃层以及复合布的阻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热层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阻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阻燃纱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5是缝纫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制成的窗帘的剖切局部示意图。

图中:1、遮光层;11、二氧化钛涂料;2、隔热层;21、隔热纱;211、远红外纤维;212、涤纶纤维;3、阻燃层;31、阻燃纱;311、间位芳纶;312、氢氧化镁颗粒;32、阻燃胶;4、密丝绒层;5、缝纫线;51、烯烃纤维;6、子母魔术贴;61、子贴;62、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其竖直设置于窗户靠近室内的一侧,且该密丝绒遮光复合布由室外至室内依次设有遮光层1、隔热层2、阻燃层3、密丝绒层4以及缝纫线5。遮光层1由以tpu为基础的高分子弹性体薄膜制成,且遮光层1靠近窗外的表面上涂抹二氧化钛涂料11,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分子结构单纯,燃烧时无空气污染,且tpu于土壤中掩埋时通过二至三年自然分解,使得遮光层1具有高强度、耐磨、环保无毒可回收及易分解的特性,适用于复合布靠近室外表面处的设置。此外,二氧化钛涂料11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其具有无毒、不透明性、良好的白度和光亮度,有效隔绝了阳光对遮光层1的穿透,提升了复合布的遮阳效果,使得该复合布适用于窗帘的制作。

如图1、图2所示,隔热层2由2层隔热纱21复合而成,单层的隔热纱21由远红外纤维211与涤纶纤维212经纬编织而成,且单层隔热纱21上的远红外纤维211以及涤纶纤维212沿隔热纱21经线与纬线方向均交替排列。远红外纤维211是用远红外陶瓷粉均匀添加入纺丝液中后所纺得的纤维,使得远红外纤维211制成的隔热层2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与抑菌性,隔绝了室外热量对室内的穿透,而涤纶纤维212具有强度高、耐磨以及挺括的特点,使得隔热层2以及该复合布挺括且不易起皱。

如图1、图3所示,阻燃层3由2层阻燃纱31复合而成,结合图4所示,单层的阻燃纱31由间位芳纶311经纬编织而成,且阻燃纱31的经纬线形成间隙中均匀分布由氢氧化镁颗粒312。间位芳纶311的极限氧指数大于28,使得间位芳纶311离开火焰时不会继续燃烧,从而使得阻燃纱31难以被点燃,提高了该复合布抵抗燃烧的能力,此外,氢氧化镁颗粒312是一种新型填充型阻燃剂,当阻燃层3遭受燃烧时,氢氧化镁颗粒312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降低阻燃层3在火焰中的表面温度,且氢氧化镁颗粒312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又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也能帮助提高阻燃层3的抗火性能,同时氢氧化镁反应放出的水蒸气也可作为一种抑烟剂,提升了阻燃层3以及复合布的阻燃性。此外,阻燃纱31之间由阻燃胶32粘贴固定,阻燃胶32为ea100-g多用途阻燃胶32,具有隔绝火焰防止火焰穿透的效果。

如图1所示,密丝绒层4为现有的密丝绒面料制成,其绒毛面朝向室内,使得使用者接触该复合布时的手感柔顺。结合图5所示,缝纫线5由四根烯烃纤维51捻合制成,其呈s形依次往复穿设遮光层1、隔热层2、阻燃层3以及密丝绒层4,当缝纫线5收紧时,遮光层1、隔热层2、阻燃层3以及密丝绒层4之间的相邻表面贴紧。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制成的窗帘,其为普通开合帘,且其包括窗帘布本体,窗帘布本体由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密丝绒遮光复合布剪裁制成,呈矩形状,其不同之处在于,窗帘本体所用密丝绒遮光复合布中的缝纫线5仅穿设隔热层2、阻燃层3以及密丝绒层4,且遮光层1与所述隔热层2之间设有子母魔术贴6。子母魔术贴6包括子贴61以及母贴62,子贴61与母贴62能够相互粘贴固定并能分离,子贴61固定于遮光层1靠近隔热层2的表面上,且子贴61设有四个,四个子贴61分别设置于遮光层1的四角处。母贴62固定于隔热层2靠近遮光层1的表面上,且母贴62设有四个,四个母贴62于隔热层2表面分别与四个子贴61对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