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桌板及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9744发布日期:2020-08-14 18:5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形桌板及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形桌板及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



背景技术:

学习桌是一种新型、科学、人性、实用的学习辅助工具,能够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书写坐姿。现有的学习桌桌板占据空间比较大,而儿童使用学习桌的时间有限,不用时学习桌桌板占据较大的空间,不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便于折叠收纳的学习桌桌板,但大都为机械结构及弹簧结合,不适于小龄儿童独自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桌板及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形桌板,包括桌面板、能自由伸出至桌面板前侧并能折叠至桌面板底部的托肘板,以及驱动托肘板升降的顶板机构和驱动托肘板前后运动的电动伸缩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顶板机构和电动伸缩机构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控制板、操作面板和电源开关;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芯片、电源输入端、继电器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所述芯片至少包括电机驱动脚、时间计时脚和停止脚;所述信号输入端与电源开关线束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伸”键和“缩”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板机构包括m形顶杆、驱动m形顶杆升降的直流电磁阀和通过z形角码固定装配在托肘板上的升降柱;所述m形顶杆的两支臂上分别开设有与升降柱相配合的长条状行程孔;所述直流电磁阀的阀座固定装配在桌面板上,阀杆固定装配在m形顶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杆组件、带动两组连杆组件动作的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前端固定装配在托肘板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的末端铰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装配;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装配在桌面板上的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行程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机构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拉簧,所述的拉簧设置在连杆组件的内侧,其一端装配在用于将第一连杆固定在托肘板上的第一角码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角码装配在桌面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托肘板的形状为长方型、梯口形、梯形、半圆形、弧形、凹圆形或凹弧形。

一种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包括桌板和用于支撑桌板的桌脚;所述桌板采用可变形桌板,包括桌面板、能自由伸出至桌面板前侧并能折叠至桌面板底部的托肘板,以及驱动托肘板升降的顶板机构和驱动托肘板前后运动的电动伸缩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顶板机构和电动伸缩机构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控制板、操作面板和电源开关;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芯片、电源输入端、继电器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所述芯片至少包括电机驱动脚、时间计时脚和停止脚;所述信号输入端与电源开关线束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伸”键和“缩”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板机构包括m形顶杆、驱动m形顶杆升降的直流电磁阀和通过z形角码固定装配在托肘板上的升降柱;所述m形顶杆的两支臂上分别开设有与升降柱相配合的长条状行程孔;所述直流电磁阀的阀座固定装配在桌面板上,阀杆固定装配在m形顶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杆组件、带动两组连杆组件动作的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前端固定装配在托肘板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的末端铰连接,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装配;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装配在桌面板上的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行程孔;所述电动伸缩机构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拉簧,所述的拉簧设置在连杆组件的内侧,其一端装配在用于将第一连杆固定在托肘板上的第一角码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角码装配在桌面板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学习桌桌板的自动折叠收纳,减小了学习桌不使用时所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而且,采用按键电动控制,保证了小龄儿童独自操作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变形桌板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变形桌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动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机构设置一个直流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机构设置两个直流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机构设置三个直流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的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可变形桌板实施例

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所述的可变形桌板,包括桌面板1、能自由伸出至桌面板1前侧并能折叠至桌面板1底部的托肘板2,以及驱动托肘板2升降的顶板机构和驱动托肘板2前后运动的电动伸缩机构。还包括控制顶板机构和电动伸缩机构动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顶板机构包括m形顶杆3、驱动m形顶杆3升降的直流电磁阀4和通过z形角码5固定装配在托肘板2上的升降柱6。所述m形顶杆3的两支臂上分别开设有与升降柱6相配合的长条状行程孔7。所述直流电磁阀4的阀座固定装配在桌面板1上,阀杆固定装配在m形顶杆3上。

当托肘板2的长度较长、重量较大时,顶板机构应分别在m形顶杆3的中间位置和m形顶杆3两个支臂的端部处分别加装直流电磁阀4(其具体结构参照图8),以保证顶起托肘板2时力量足够并保持平衡。当托肘板2的长度很短、重量适当时,顶板机构只需在m形顶杆3的中间位置加装一个直流电磁阀4(其具体结构参照图6)即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当托肘板2的长度较长,但重量较轻时,顶板机构应分别在m形顶杆3两个支臂的端部处分别加装直流电磁阀4(其具体结构参照图7),以保证托肘板2的升降平衡。

所述电动伸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杆组件、带动两组连杆组件动作的转轴8和驱动转轴8转动的电机9。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前端固定装配在托肘板2上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所述的第二连杆11一端与第一连杆10的末端铰连接,另一端与转轴8固定装配。所述第一连杆10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装配在桌面板1上的导向柱12相配合的导向行程孔13。所述电动伸缩机构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拉簧14,所述的拉簧14设置在连杆组件的内侧,其一端装配在用于将第一连杆10固定在托肘板2上的第一角码15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角码16装配在桌面板1上。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控制板、操作面板和电源开关。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芯片、电源输入端、继电器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所述芯片至少包括电机驱动脚、时间计时脚和停止脚。所述信号输入端与电源开关线束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伸”键和“缩”键。所述继电器输出端与电机9和直流电磁阀4电性连接。

所述托肘板2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长方型、梯口形、梯形、半圆形、弧形、凹圆形、凹弧形。

学习桌实施例

参照图10,本实施例所述的应用可变形桌板的学习桌,包括桌板、桌脚17、设置在两桌脚17顶部前端的前横梁(附图中为画出)和设置在两桌脚17顶部后端的后横梁(附图中为画出)。其中,所述的桌板包括可变形桌板和固定桌板20,所述可变形桌板铰连接在前横梁上,且其倾斜角度可以调整(这种可调整角度的桌板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还包括装配在两桌脚17之间的连接板18和书架19,所述的书架19通过固定桌板20装配在桌脚17顶部的后端。

参照图1-图9,所述可变形桌板包括桌面板1、能自由伸出至桌面板1前侧并能折叠至桌面板1底部的托肘板2,以及驱动托肘板2升降的顶板机构和驱动托肘板2前后运动的电动伸缩机构。还包括控制顶板机构和电动伸缩机构动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顶板机构包括m形顶杆3、驱动m形顶杆3升降的直流电磁阀4和通过z形角码5固定装配在托肘板2上的升降柱6。所述m形顶杆3的两支臂上分别开设有与升降柱6相配合的长条状行程孔7。所述直流电磁阀4的阀座固定装配在桌面板1上,阀杆固定装配在m形顶杆3上。

当托肘板2的长度较长、重量较大时,顶板机构应分别在m形顶杆3的中间位置和m形顶杆3两个支臂的端部处分别加装直流电磁阀4(其具体结构参照图8),以保证顶起托肘板2时力量足够并保持平衡。当托肘板2的长度很短、重量适当时,顶板机构只需在m形顶杆3的中间位置加装一个直流电磁阀4(其具体结构参照图6)即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当托肘板2的长度较长,但重量较轻时,顶板机构应分别在m形顶杆3两个支臂的端部处分别加装直流电磁阀4(其具体结构参照图7),以保证托肘板2的升降平衡。

所述电动伸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连杆组件、带动两组连杆组件动作的转轴8和驱动转轴8转动的电机9。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前端固定装配在托肘板2上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所述的第二连杆11一端与第一连杆10的末端铰连接,另一端与转轴8固定装配。所述第一连杆10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装配在桌面板1上的导向柱12相配合的导向行程孔13。所述电动伸缩机构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拉簧14,所述的拉簧14设置在连杆组件的内侧,其一端装配在用于将第一连杆10固定在托肘板2上的第一角码15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角码16装配在桌面板1上。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驱动控制板、操作面板和电源开关。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芯片、电源输入端、继电器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所述芯片至少包括电机驱动脚、时间计时脚和停止脚。所述信号输入端与电源开关线束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伸”键和“缩”键。所述继电器输出端与电机9和直流电磁阀4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所述学习桌的桌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可变形桌板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固定桌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将托肘板2折叠进桌面板1底部时,打开电源开关,驱动控制板和电机9获得电源。点击操作面板上的“缩”键,高电平信号通过驱动控制板导通继电器,直流电磁阀4先获电工作。直流电磁阀4工作,阀杆在磁力作用下伸出,推动m形顶杆3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托肘板2垂直向下移动(移动量与托肘板2的厚度一致)。当托肘板2垂直向下到达移动量时,电机9获电,此时,电机9工作,带动转轴8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11以第二连杆11与转轴8的装配端为原点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10动作拉动托肘板2向后移动至托肘板2位于桌面板1的底部(如图2)。由程序设置电机9获电时间长度与托肘板2被拉进桌面板1底部的时间一致,托肘板2被拉进桌面板1底部后,电机9停止工作;同时,直流电磁阀4工作电源也关闭。

将托肘板2推出至桌面板1前侧时,打开电源开关,驱动控制板和电机9获得电源。点击操作面板上的“伸”键,高电平信号通过驱动控制板导通继电器,电机9先获电工作,带动转轴8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11以第二连杆11与转轴8的装配端为原点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10动作推动托肘板2向前移动至设定位置,电机9停止工作。当电机9停止工作时,直流电磁阀4获得反向电流,阀杆在磁力作用下缩回,m形顶杆3向上移动,进而推动托肘板2垂直向上移动(移动量与托肘板2的厚度一致)至托肘板2与桌面板1平齐(如图1)。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学习桌桌板的自动折叠收纳,减小了学习桌不使用时所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空间的合理利用;而且,采用按键电动控制,保证了小龄儿童独自操作时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