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017发布日期:2020-10-28 12:23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



背景技术:

门套有两种,一种是门窗套,一种是垭口套,门窗套是用于安装门的地方,垭口套则是不安装门的地方,是两种不同的产品。现有的门窗套与垭口套结构不同,一般的门窗套与垭口套需要单独设计、开模,这就提高了成本。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组合垭口”,其公告号cn206681579u,包括主套线板、一对装饰线板和调节板,主套线板的两侧分别沿纵向对称设置有上凸条和中间凸条,上凸条和中间凸条平行,上凸条与中间凸条之间形成第一插槽,两侧的第一插槽具有相同的宽度,调节板包括调节板板体,调节板板体为中空结构,调节板的横向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能够与装饰线板插接的第二插槽,调节板的横向另一侧的端部为插接端部,装饰线板的插接部件与调节板的插接端部具有相同的厚度,主套线板的第一插槽和调节板的第二插槽具有相同的宽度,装饰线板的插接部件和调节板的插接端部的厚度能够与主套线板的第一插槽和调节板的第二插槽的宽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垭口能够现场测量、现场施工,安装简便,效率高,但是组合垭口只能作为垭口使用不能与门套合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门窗套与垭口套要单独设计、开模,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且该门套结构可同时作为门窗套与垭口套使用,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产品数量,提高产品管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包括门框板,所述门框板的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上设置有插槽结构;线条,所述线条分别插接在门框板的两个端口上,在所述线条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第一插接头或第二插接头的插接槽;可拆卸安装的门档件,所述门档件一端插接在插接槽内,另一端插接在插槽结构内。

在安装时,门框板上的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插接在线条的插接槽中,这就完成了门套结构的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此时的门套结构作为垭口套使用;门档件的设置使门套结构既可以作为垭口套使用,又可以作为门窗套使用,第一插接头上设置插槽结构,将门档件插接在第一插接头的插槽结构内,另一端插接在线条的插接槽中,再将门框板的第二插接头插接在线条内,这就完成了门套结构另一种结构的安装,此时门套结构作为门窗套使用。门窗套与垭口套合用该门套结构,这就避免了门窗套与垭口套要单独设计、开模,还减少了产品数量,提高了产品管理效率,还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门档件与第一插接头插接一端为门框板插接端、与插接槽插接的一端为线条插接端,所述门档件上还设置有档条。

减少产品数量,提高产品管理效率;其中门框板插接端使门档件插接在门框板的第一插接头的插槽结构上,使门档件一端固定在门框板上;线条插接端插接在线条的插接槽上,这就完成了门档件的安装,安装方便快捷,当门档件拆除时,就作为垭口套使用,当门档件安装上时,就作为门窗套使用,且门档件的安装和拆除都极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门档件设置为“t”型结构,所述门框板插接端和线条插接端分别与档条垂直设置。

门档件“t”型结构的设置使提高了门档件安装的牢固度,使门档件不易从门框板和线条中脱出,而档条用于与门扇接触,主要起到防撞或者隔档作用。

作为优选,在所述档条上设置有密封条。

门档件的设置对门起到了保护、隔音的作用,而档条上密封条的设置使门档件还对门起到了防撞或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插接头上设置有插接导向段,所述插接导向段的端口宽度小于第二插接头的端口宽度。

插接导向段的设置便于第二插接头插接到线条的插接槽中,使安装更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线条设置为“l”型结构,线条一端为可裁切的插接端口,另一端为支撑端口,所述插接槽设置在插接端口上,在支撑端口上设置有向内弯折形成的支撑板体。

线条的插接端口用于插接,便于实现门套结构的组装,插接端口可裁切,在门套结构作为门窗套使用时,由于增加了门档件,使门窗套和垭口套宽度不一致,导致需要安装的墙的厚度不一致,而线条的插接端口设置为可裁切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在门窗套作为门窗套使用时,将线条插接端口裁切,使门窗套或垭口套适用于同一种厚度的墙;支撑端口用于将门套结构安装在墙体上,在门套结构与墙体进行安装时,线条上的支撑板体抵接在墙的侧壁上,使门套结构安装在墙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门框板和线条内部分别设置为空腔结构。

空腔设置使门框板和线条更便于安装,且节省了材料,从而节省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结构内设置用于装配的卡槽。

卡槽的设置便于门框板和线条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门窗套与垭口套合用,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成本,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2)门档件的设置使门套结构既可以作为垭口套使用,又可以作为门窗套使用,减少产品数量,提高产品管理效率;

(3)门档件上的档条设置使门档件对门起到了保护、隔音的作用;

(4)档条上密封条的设置,使门档件对门还起到了防撞或密封的作用;

(5)空腔结构的设置使门框板和线条更便于安装,且节省了材料,从而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作为门窗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作为垭口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门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条101、插接端口102、插接槽103、支撑端口104、支撑板体2、门框板201、第一插接头202、插槽结构203、第二插接头204、插接导向段3、门档件301、线条插接端302、门框板插接端303、档条4、密封条5、空腔结构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铝合金门套结构,包括门框板2,所述门框板2的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头201和第二插接头203;所述第一插接头201上设置有插槽结构202;线条1,所述线条1分别插接在门框板2的两个端口上,在所述线条1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第一插接头201或第二插接头203的插接槽102;可拆卸安装的门档件3,所述门档件3一端插接在插接槽102内,另一端插接在插槽结构202内。

铝合金门套结构包括门框板2和线条1,在门框板2的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头201和第二插接头203,在线条1上设置有插接槽102,门框板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线条上,即在安装时,将门框板2的第一插接头201和第二插接头203分别插接在线条的插接槽102中,就完成了门套结构的安装,此时门套结构作为垭口套使用,垭口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另外,铝合金门套结构还包括门档件3,门档件3的设置使门套结构除了可以作为垭口套使用还可以作为门窗套使用,在第一插接头201上设置有插槽结构202,将门档件3的一端插接在插槽结构202内,另一端插接在插接槽102内,再将门框板2的第二插接头203与线条1插接,这就完成了门套结构另一种安装,此时门套结构作为门窗套使用;该门套结构可以让门窗套与垭口套合用,避免了门窗套与垭口套要单独设计、开模,减少了开模数量,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产品数量,提高了产品管理效率。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门档件3与插槽结构202插接的一端为门框板插接端302,与插接槽102插接的一端为线条插接端301,门档件上还设置了档条303;门档件3设置为“t”型结构,其中门框板插接端302和线条插接端301分别与档条303垂直设置,门框板插接端302和线条插接端301则是平行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提高门档件3安装的牢固度,有效防止门档件3从门框板2和线条1之间脱出;另外档条303与门扇直接接触,起到了防撞或隔档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档条303上设置有密封条4,档条303上密封条4的设置使门档件3还对门起到了防撞或密封作用。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插接头203上设置了插接导向段204,插接导向段204的端口宽度小于第二插接头203的端口宽度,插接导向段204的设置便于第二插接头203插接到线条1的插接槽102中,使安装更方便快捷。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线条1设置为“l”型结构,线条一端为可裁切的插接端口101,插接槽102设置在插接端口101上,线条的插接端口用于插接,便于实现门套结构的组装,插接端口可裁切,在门套结构作为门窗套使用时,由于增加了门档件,使门窗套和垭口套宽度不一致,导致需要安装的墙的厚度不一致,而线条1的插接端口101设置为可裁切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在门窗套作为门窗套使用时,将线条1的插接端口101裁切,使门窗套或垭口套适用于同一种厚度的墙;线条1的另一端为支撑端口103,在支撑端口103上设置有向内弯折形成的支撑板体104;在门套结构整体安装到墙上时,支撑板体104抵接在墙的侧壁上,便于门套结构固定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内”指的是朝向线条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5:

实施例5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门框板2和线条1内分别设置为空腔结构5,空腔结构5的设置便于门框板2和线条1的安装,还结节省了材料和成本。

进一步地,在空腔结构5内设置了卡槽6,卡槽6的设置便于其它部件装配到门框板2或线条1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