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5063发布日期:2021-07-23 21:0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特别是涉及安装于就座者所就座的座椅的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具备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生物信息功能的车用座椅已经众所周知,例如,已知存在具备如下功能的座椅:该座椅使用检测驾驶员的生物电位的生物传感器来测量驾驶员的心率,当心率的变化发生异常时能够迅速报知驾驶员(具体请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存在具备如下功能的座椅:使用检测驾驶员的就座姿势的生物传感器来推断驾驶员的身体状态,根据推断结果控制座椅的座椅运动并使驾驶员从疲劳状态恢复(具体请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用座椅公开了在构成座椅靠背的缓冲垫与装饰罩之间配置有多个静电电容耦合式的片状传感器,基于从片状传感器检测到的就座者的生物电信号来测量就座者的心率。此时,多个片状传感器通过粘合剂等粘贴固定于缓冲垫。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座椅控制装置公开了在座椅靠背及座椅衬垫的内部分别固定有多个作为体压分布传感器的压电元件,通过将与乘客的就座姿势相对应的压力转换为电压信号来检测乘客的体压分布,当推断乘客的身体状态为疲劳状态时,控制座椅来进行使乘客从疲劳恢复的运动。专利文献1:特开2015-12335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17-65504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2这样的车用座椅中,由于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单元)为通过粘合剂等固定于座椅靠背(座椅衬垫)的缓冲垫的构成,因此将生物传感器从座椅拆下是很困难的。这样的话,不能根据作为用户的就座者的要求更换传感器单元的种类,不能改变以从生物传感器获取的生物信息为基础的输出功能,并且座椅可能缺乏通用性。另外,存在不能在适当的更换时间更换传感器单元的风险。此外,如果用户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单元从车用座椅拆下并且能够安装在不同于车用座椅的办公椅等的话,则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利用以传感器单元为基础的输出功能。另外,在专利文献1、2这样的带有生物传感器的车用座椅中,虽然片状的生物传感器通过粘合剂或双面胶等固定于缓冲垫上,但是并未固定于位于就座者一侧的表皮材料,有可能存在生物传感器的错位、不能稳定地检测就座者的生物信号的风险。另外,在将生物传感器安装于车用座椅时,谋求简单的组装构成,同时还要考虑就座者的乘坐感受。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在人可抵接的对象物体,特别是在就座者所就座的座椅进行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只能够安装于乘坐物用座椅,还能够安装于办公椅等各种各样的椅子的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稳定地检测就座者的生物信号的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组装构成,同时考虑了就座者的就座感受的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是一种安装于人可抵接的对象物体的传感器单元,具备检测所述人的生物信号的生物传感器、与该生物传感器连接并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生物信号向外部传送的通信部、保持所述生物传感器及所述通信部的传感器保持体,该传感器保持体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以相对于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该被安装部在所述对象物体上设置于所述人可抵接的位置。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实现能够比较容易相对于人可抵接的对象物体进行装拆的传感器单元。此时,优选的是是一种安装于就座者所就座的座椅的所述传感器单元,所述生物传感器检测所述就座者的生物信号,所述传感器保持体具有作为所述安装部的座椅安装部,该座椅安装部以相对于所述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该被安装部在所述座椅上设置于所述就座者可抵接的位置。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实现相对于就座用座椅可比较容易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并且,可以实现不只能够安装于乘坐物用座椅,还可以安装于办公椅等各种座椅的传感器单元。此时,优选的是进一步具备无线通信部作为将检测到的所述生物信号向外部进行无线传送的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生物传感器及所述无线通信部连接并用于供给电力的电池部。根据上述构成,不需要像从前一样在车用座椅另外设置ecu(electioncontrolunit)或电源,能够实现简单构成的传感器单元,作为用户的就座者容易从座椅拆下并更加便于携带。此时,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保持体形成为袋状,将所述生物传感器及所述通信部保持在袋内部。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生物传感器及通信部不会直接接触作为座椅侧的构成配件的座椅衬垫(座椅靠背)的表皮材料或缓冲垫,因此能够抑制生物传感器(通信部)相对于座椅的错位,并且能够保护生物传感器本身,更加稳定地检测就座者的生物信号。此外,座椅侧的构成配件也可以是头枕或扶手、脚凳等。此时,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保持体具有与作为所述被安装部的衬垫凹部相对应的形状并且被收纳并安装于该衬垫凹部的内部,该被安装部设置于作为所述座椅的就座部的座椅衬垫的表面。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座椅衬垫的表面安装了传感器单元,也能够抑制在座椅衬垫的表面发生凹凸,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组装构成,同时考虑就座者的就座感受。此时,优选的是所述生物传感器以被夹在所述传感器保持体与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的所述衬垫凹部之间的状态配置。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使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单元)更加稳定地安装于座椅。此时,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保持体保持多个所述生物传感器,该多个生物传感器在座椅宽度方向及/或座椅前后方向空出间隔配置并与所述就座者可抵接的位置相对应而配置。如上所述,由于传感器保持体保持多个生物传感器,因此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将多个生物传感器一并安装于座椅。此时,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保持体具有座椅安装部,该座椅安装部相对于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所述被安装部以能够将该被安装部夹在之间的方式安装。根据上述构成,构成一种可以简单的构成相对于座椅装拆的传感器单元。此时,优选的是在所述传感器保持体的表面形成有定位显示部,该定位显示部用于在外部显示所述生物传感器的保持位置。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从传感器保持体的外部把握生物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生物传感器相对于座椅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也能够实现一种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是一种具备了上述传感器单元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具备在缓冲垫覆盖表皮材料而构成的座椅衬垫,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所述座椅衬垫上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表皮材料与所述缓冲垫之间。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相对于人可抵接的对象物体,特别是就座用座椅能够比较容易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并且,可以实现即使是各种各种的座椅也能够安装的传感器单元。另外,根据本发明,就座者容易从座椅拆下并更加便于携带。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生物传感器相对于座椅的错位,并且能够保护生物传感器本身,更加稳定地检测就座者的生物信号。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简单的组装构成,同时考虑就座者的就座感受。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单元)更加稳定地安装于座椅,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将多个生物传感器一并安装于座椅。另外,根据本发明,生物传感器相对于座椅的定位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外观立体图。图2a为传感器单元的正面图。图2b为图2a的ii-ii截面图,是表示传感器单元的构成的图。图3为表示无线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硬件构成。图4为第2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外观立体图。图5为第3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外观立体图。图6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中有线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硬件构成的图。图7为表示图6的有线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座椅配置的图。图8为第5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外观立体图。图9为有线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正面图。图10a为表示传感器模块及缓冲材料的表面的立体图。图10b为表示传感器模块及缓冲材料的里面的立体图。图11为第6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2为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立体图。图13为传感器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表示相对于座椅靠背(座椅衬垫)的座椅安装部的图。图14为第7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5为第8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6为第9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7为第10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8为第11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分解立体图。图19a为表示传感器单元的座椅安装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19b为表示座椅安装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20a为带有传感器单元的鞋子的立体图。图20b为带有传感器单元的鞋子的立体图。图21为模式化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系统的侧面图。图22为模式化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系统的平面图。图23为表示在显示系统中将座椅调整后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4为表示ecu及ecu的控制对象的图。图25为控制与座椅的动作连动的投射仪的流程图。图26为表示显示系统的其他例子的侧面图,是表示在头枕安装了投影装置时的图。图27为放大表示图26所示的头枕的图。图28为表示显示系统的其他例子的侧面图,是表示投射仪安装于前排座椅时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28就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为就座者所就座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传感器单元具备检测就座者的生物信号的生物传感器、与生物传感器连接并用于将检测到的生物信号向外部进行无线传送的无线通信部、保持生物传感器及无线通信部的传感器保持体,传感器保持体具有座椅安装部,该座椅安装部以相对于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该被安装部在座椅衬垫的表面上设置于就座者可抵接的位置。此外,相对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座椅靠背,就座者就座的一侧为座椅前方侧。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为车用座椅,主要由座椅主体及传感器单元30构成,该座椅主体具备座椅衬垫1、座椅靠背2、头枕3及扶手4;该传感器单元30安装于座椅主体(座椅衬垫1)的内部并检测与就座于座椅的就座者的生物电位相对应的电信号,将检测到的电信号向外部传送。如图1所示,座椅衬垫1为从下方支持就座者的就座部,通过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衬垫框架载置缓冲垫10并以表皮材料20覆盖而构成。座椅靠背2为从后方支持就座者的背部的靠背部,通过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的靠背框架载置未图示的缓冲垫并以未图示的表皮材料覆盖而构成。头枕3为从后方支持就座者的头的头部,通过在作为芯材的未图示的头枕支柱载置未图示的缓冲垫并以未图示的表皮材料覆盖而构成。扶手4为从下方支持就座者的手腕的腕部,通过未图示的安装托架可旋转地组装于座椅靠背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面侧。缓冲垫10为由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构成的缓冲材料,如图1所示,在缓冲垫10的表面上,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部分分别形成有向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表皮悬挂槽11及以连结左右的表皮悬挂槽11的方式向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表皮悬挂槽12。另外,在缓冲垫10的表面上,在与传感器单元30相对的部分形成有用于确保就座感受并与传感器单元30的外形相对应的衬垫凹部13。表皮材料20由具有伸缩性的布材料或革材料等构成,例如,根据需要通过将导线缝合在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构成的基布而形成。此外,可以在表皮材料20的里面安装用于提高座椅衬垫1的就座感受的未图示的软填料。在表皮材料20的表面上,在比表皮悬挂槽12更靠座椅前方部分、座椅后方部分分别形成有用于将传感器单元30收纳于内部的表皮口袋21、22。另外,在比左右的表皮悬挂槽11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部分分别形成有表皮口袋23、24。表皮口袋21~24为通过将布料等以其他方式缝合安装在表皮材料20的主体部分的里面而形成的袋状的口袋部分,通过设置在表皮材料20的表面上的口袋开口部21a~24a能够收纳传感器单元30。前后的表皮口袋21、22配置在座椅衬垫1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分别在座椅前后方向并列配置。另外,左右的表皮口袋23、24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如图2a、图2b所示,传感器单元30主要由包括生物传感器31a的传感器模块31及保持传感器模块31的袋状的传感保持体32构成,以相对于表皮口袋21~24(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该表皮口袋21~24设置于座椅衬垫1中就座者可抵接的位置。如图3所示,传感器模块31主要由检测与就座者的生物电位相对应的电信号的生物传感器31a、接收电信号并用于向外部进行无线传送的无线通信部31b、执行将通过生物传感器31a检测到的电信号向无线通信部31b传送的处理的控制部31c、用于供给电力的电池部31d构成。具体而言,生物传感器31a是检测就座者的呼吸信号(电信号)的传感器,进一步具体而言,生物传感器31a是检测就座者的就座压力的平面形状的压力传感器。此外,“就座压力”为根据就座者就座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时就座者的生理活动(呼吸)周期变化的数值。无线通信部31b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与诸如平板终端、智能手机、pc等计算机、电子设备连接并接收发送电信号(数据信号)。控制部31c相当于微型计算机并综合执行电控制,电池部31d为比较小型的纽扣电池。如图2a、图2b所示,传感器保持体32由大致矩形的袋体构成,主要由从下方支持传感器模块31整体的大致平板装的缓冲材料32a、以从上方覆盖传感器模块31整体的方式安装的布部件32b、将传感器模块31、缓冲材料32a及布部件32b收纳在内部的袋状的盖材料32c构成。布部件32b为诸如无纺布胶带,其四个端部抵接并粘贴于缓冲材料32a的表面上。此外,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等粘贴。盖材料32c通过将一对表皮盖在各个面重合并将一端部作为开口部分,将其余的端部缝合而形成,在盖材料32c的开口部分的内面设置有一对面紧固件作为盖关闭部32d。另外,盖材料32c的内部空间形成与缓冲材料32a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大小,传感器模块31在盖材料32c的内部以不会错位的方式被收纳。在传感器保持体32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在外部显示传感器模块31的保持位置并作为矩形的缝合线(切线)的定位显示部32e。此外,也可以粘贴其他方式的矩形的缓冲材料(聚氨酯板)来代替缝合线。另外,传感器保持体32的外面中,在形成定位显示部32e的表面的相反侧的里面设置有座椅安装部32f,该座椅安装部32f相对于座椅衬垫1的表皮口袋21~24(被安装部)以各个面能够相互接触的方式安装。座椅安装部32f例如可以作为面紧固件形成,此外也可以作为双面胶带形成,通过可装拆的黏着力安装于表皮口袋21~24的内面。当采用面紧固件时,优选的是作为座椅安装部32f的一方的面紧固件(例如钩侧)相对于设置于表皮口袋21~24内面的另一方的面紧固件(例如环侧)以可装拆的方式构成。在上述构成中,传感器单元30通过未图示的公知的心率测量装置及网络连接,基于传感器单元30传送的就座者的呼吸信号(电信号),心率测量装置测量就座者的心率,当心率的变化发生异常时能够迅速向就座者报知。此外,关于根据来自传感器单元30的电信号计算心跳数的具体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计算方法(例如,特开2015-123359号公报记载的计算方法),省略具体说明。此外,还可以根据作为用户的就座者的要求改变生物传感器的种类,改变以从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的生物信息为基础的输出功能。具体而言,除了压力传感器之外,还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另外,输出功能除了测量就座者的心率的变化并向就座者报知心率的异常(瞌睡状态)之外,还可以测量就座者的就座姿势并控制座椅的座椅运动来安排放松模式或骨骼矫正模式,基于就座者的生物信息(例如,心电图或血压、体温、呼吸等)对就座者安排游戏或影像等。<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2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4就第2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2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2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相比,主要是传感器单元130的构成不同。传感器单元130主要由传感器模块131、保持传感器模块131的块状的传感器保持体132构成,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形成在座椅衬垫101的缓冲垫110的表面上的长方体形的衬垫凹部113(被安装部)。传感器模块131为与图3所示的传感器模块31相同的构成。传感器保持体132为由长方体的块构成的衬垫部件,以与衬垫凹部113相对应的形状形成,在传感器保持体132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收纳传感器模块131的收纳凹部133。此时,传感器保持体132(传感器保持体132的外侧面)相当于“座椅安装部”,以相对于衬垫凹部113(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实现能够比较容易相对于就座用座椅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并且不仅可以安装于乘坐物用座椅,还可以安装于办公椅等各种各样的座椅。<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3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5就第3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3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3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相比,主要是传感器单元230的构成不同。传感器单元230主要由多个传感器模块231、一并保持多个传感器模块231的片状的传感器保持体232构成,以可装拆的方式悬挂在座椅衬垫201的缓冲垫210(被安装部)。传感器模块231为与图3所示的传感器模块31相同的构成,多个传感器模块231在座椅宽度方向及座椅前后方向空出间隔配置,与就座者可抵接的位置相对应共配置4处。传感器保持体232为一片表皮材料,以能够覆盖缓冲垫210的中央部分的表面上的形状形成。在传感器保持体232的里面上,多个传感器模块231分别通过面紧固件或双面胶带安装。此时,传感器保持体232相当于“座椅安装部”,以相对于缓冲垫210(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悬挂并安装。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实现能够比较容易相对于就座用座椅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并且不仅可以安装于乘坐物用座椅,还可以安装于办公椅等各种各样的座椅。另外,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将多个生物传感器一并安装于就座用座椅。<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4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6、图7就第4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4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4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相比,传感器单元330为有线通信方式。如图6所示,传感器单元330中,传感器模块331具有生物传感器331a、与生物传感器331a连接并用于将检测到的生物信号向外部传送的有线通信部331b。如图7所示,有线通信部331b是连接生物传感器331a及设置于座椅衬垫301的ecu340并将从生物传感器331获取的生物信号向ecu340输出的导线及将导线捆包的线束。详细而言,有线通信部331b从传感器保持体332向座椅下方弯曲并延伸,通过缓冲垫310的贯穿孔,进一步向座椅前方弯曲并沿衬垫框架的底面延伸,然后与ecu340连接。ecu340为通过解析传感器单元330检测到的生物信号而能够计算出就座者的心跳数的公知的心率测量装置的控制部分,安装于衬垫框架的底面。此外,在ecu340的周边部分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源电池。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实现能够相对于就座用座椅装拆的传感器单元,是一种在各种乘坐物用座椅上可更换的传感器单元。<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5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8-图10a、b就第5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5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5的传感器单元430为有线通信方式。如图8、图9所示,传感器单元430主要由传感器模块431、将传感器模块431保持在内部的坐垫形状的传感器保持体432构成,分别以相对于座椅衬垫401及座椅靠背402(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以下,就设置于座椅衬垫401的传感器单元430进行说明。如图9、图10a、b所示,传感器模块431具有多个生物传感器431a及与多个生物传感器431a连接并将检测到的生物信号向外部传送的有线通信部431b。生物传感器431a为平面形状的压力传感器,在座椅宽度方向及座椅前后方向空出间隔而配置,与就座者可抵接的位置相对应共配置6处。此外,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生物传感器431a在相当于就座者的臀部的位置配置有4处。有线通信部431b是连接生物传感器431a及设置于座椅衬垫401的未图示的ecu的导线及将导线捆包的线束。如图8、图9所示,传感器保持体432为一片褥垫(坐垫),主要由从下方支持多个生物传感器431a的大致平板状的缓冲材料432a、将传感器模块431及缓冲材料432a收纳在内部的口袋状的盖材料432c构成。在传感器保持体432的四角的里面安装有座椅安装部432f(面紧固件),座椅安装部432f能够相对于座椅衬垫401的表面安装。在缓冲材料432a的表面形成有用于收纳生物传感器431a的多个收纳凹部433及与各收纳凹部433邻接设置并用于贯穿有线通信部431b(导线)的线形的狭缝孔434。在上述构成中,有线通信部431b(导线)从生物传感器431a贯穿狭缝孔434并延伸至缓冲材料432a的里面。另外,在该缓冲材料432a的里面,多个有线通信部431b被捆包并作为线束延伸。此外,缓冲材料432a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各层通过粘合剂等固定,另外优选的是具有透明树脂的底座作为垫板层。通过采用透明树脂,能够容易确认有线通信部431b的配线。此外,能够适当调整狭缝孔434的长度及宽度。盖材料432c通过将一对表皮盖在各个面重合并将一端部作为开口部分,将其余的端部缝合而形成,在盖材料432c的开口部分的内面设置有拉链作为盖关闭部432d。盖材料432c的内部空间以与缓冲材料432a的外形相同的大小形成,多个生物传感器431a以不会错位的方式收纳在盖材料432c的表面上。在盖材料432c的表面形成有定位显示部432e,该定位显示部432e用于在外部显示传感器模块431的保持位置并作为矩形的缝合线。此外,除了定位显示部432e之外,还可以另外形成用于进行传感器单元43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位置确认的定位显示部。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实现相对于就座用座椅能够容易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并且是一种在各种乘坐物用座椅上可更换的传感器单元。另外,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成将多个生物传感器一并安装于就座用座椅并能够进行定位。在上述构成中,如图10a所示,在缓冲材料432a的表面形成有收纳凹部433,也可以在缓冲材料432a的里面以其他方式形成用于收纳有线通信部431b的收纳凹部。这样一来,在缓冲材料432a安装了生物传感器431a及有线通信部431b时,缓冲材料432a的表面及里面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就座者的就座感良好。此外,优选的是缓冲材料432a的表面及里面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但是并未特别限定,缓冲材料432a中安装了生物传感器431a的部分可以稍稍突出或稍稍凹陷。在上述构成中,如图10a所示,在缓冲材料432a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定位生物传感器431a的收纳凹部433,但是也可以进行特定的标记(三角标记)或使用其他的钻模板(夹具)来作为替代的定位方法。<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6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11-图13就第6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6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6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5相比,主要是传感器单元530的座椅安装部533的构成不同。传感器单元530由包括生物传感器531a的传感器模块531及将传感器模块531保持在内部的坐垫形状的传感器保持体532构成,分别以可相对于座椅衬垫501及座椅靠背502(被安装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以下,就设置于座椅靠背502的传感器单元530进行说明。传感器保持体532为一片褥垫(坐垫)。在传感器保持体532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座椅安装部533,该座椅安装部533可相对于座椅靠背502的表面安装。座椅安装部533具备上方盖533a及下方盖533b,该上方盖533a通过缝合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532的上端部并向头枕503侧延伸;该下方盖533b通过缝合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532的下端部并向座椅衬垫501侧延伸。在上方盖533a的延伸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用于插入头枕503的一对支柱503a的一对插入孔534。另外,在上方盖533a的延伸端部通过粘合剂固定有座椅宽度方向细长的截面大致j字形状的啮合钩535(啮合部件)。在下方盖533b的延伸端部通过粘合剂固定有座椅宽度方向细长的矩形的啮合部件536(被啮合部件)。啮合钩535及啮合部件536为树脂制的装饰线,能够将啮合钩535悬挂在啮合部件536。在上述构成中,为了将传感器单元530安装于座椅靠背502,首先如图12所示,通过以座椅安装部533覆盖的座椅靠背502方式安装。具体而言,通过上方盖533a及下方盖533b覆盖座椅靠背502的前面、上面、底面及后面。此时,是头枕503的支柱503a插入上方盖533a的插入孔534的状态。然后,如图13所示,在座椅靠背502的里面的下端部,将上方盖533a的啮合钩535挂在下方盖533b的啮合部件536。此外,设置于座椅衬垫501的传感器单元530的安装方法相同。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通过座椅安装部533覆盖座椅衬垫501的上面、前面、底面及后面。然后,如图13所示,在座椅衬垫501的后端部,将后方盖533a的啮合钩535挂在前方盖533b的啮合部件536。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实现能够相对于就座用座椅装拆的传感器单元,并且是一种在各种乘坐物用座椅上可更换的传感器单元。<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7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14就第7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7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7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6相比,传感器单元630的座椅安装部633的构成不同。传感器单元630主要由传感器模块631、将传感器模块631保持在内部的坐垫形状的传感器保持体632、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632的表面并可安装于座椅衬垫601(座椅靠背602)的座椅安装部633构成。以下,就设置于座椅衬垫601的传感器单元630进行说明。座椅安装部633为通过缝合或粘合剂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632的表面的细长的表皮盖,作为座椅衬垫601的表皮材料620的一部分覆盖缓冲垫610。座椅安装部633的外边缘中,在前端部及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全体设置有拉链633a,通过与设置于表皮材料620的拉链620a构成一组并咬合,能够将传感器单元630安装于座椅衬垫601。此时,在座椅安装部633的外边缘中的后端部没有设置拉链633a。如此,能够容易制造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7,并且传感器单元630的组装操作也变得容易。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更换表皮材料能够将传感器单元630安装于座椅衬垫601。<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8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15就第8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8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8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6相比,传感器单元730的座椅安装部733的构成不同。传感器单元730安装有传感器模块731、将传感器模块731保持在内部的坐垫形状的传感器保持体732、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732的宽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可安装于座椅衬垫701的座椅安装部733。此外,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8在左右具备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保护座椅衬垫701的树脂制的保护盖734。座椅安装部733具备通过缝合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732的左右两端部并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左盖733a及右盖733b。通过左盖733a、右盖733b的延伸端部分别被夹在座椅衬垫701及保护盖734之间,从而能够将传感器单元730安装在座椅衬垫701。<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9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16就第9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9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9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6相比,传感器单元830的座椅安装部833的构成不同。传感器单元830安装有传感器模块831、将传感器模块831保持在内部的坐垫形状的传感器保持体832、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832的上端部并可安装于座椅靠背802的座椅安装部833。此外,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8具备在座椅靠背802的里面安装于上方位置的j字形状的钩834、配置于比钩834更靠下方位置并以可相对于座椅靠背802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桌子835。座椅安装部833为通过缝合安装于传感器保持体832的上端部并向上方延伸的细长的盖子,具备用于插入头枕803的一对支柱803a的一对插入孔833a及用于悬挂钩834的钩住孔833b。另外,座椅安装部833的延伸端部被夹在座椅靠背802及桌子835之间。根据上述构成,使用已有配件便能够将传感器单元830安装于座椅靠背802。此外,也可以使用扶手作为已有配件来将传感器单元830安装于座椅靠背802。<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的第10、11实施方式>接下来,基于图17、图18就第10、11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10、s11进行说明。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10为沙发样式的就座座椅。坐垫形状(褥垫形状)的传感器单元930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该座椅s10的座椅衬垫901的表面。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11为办公椅样式的就座座椅。坐垫形状(褥垫形状)的传感器单元1030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该座椅s11的座椅衬垫1001的表面。可以使用诸如面紧固件来将这些传感器单元930、1030安装于座椅衬垫901、1001。<其他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传感器单元30安装于座椅衬垫1的内部,但是并未特别限定,可以进行变更,可以安装于座椅靠背2的内部,也可以安装于头枕3的内部,还可以安装于扶手4的内部或外部。另外,也可以安装于未图示的脚凳的内部或外部。另外,传感器单元30安装于就座者所就座的座椅,但是并未特别限定,也可以安装于人可抵接的对象物体的内部或外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传感器单元30具有可安装于座椅衬垫1的表皮材料20(表皮口袋21~24)的面的座椅安装部32f(面紧固件或双面胶带),但是并未限定于面紧固件或双面胶带,可以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如图19a所示,传感器单元30a可以在内部具有矩形板状的磁铁作为座椅安装部32af。如果以该种方式构成,传感器单元30a能够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设置在座椅衬垫或座椅靠背的缓冲垫的金属线(例如,表皮材料悬挂用的金属线)。或者,能够以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作为座椅衬垫或座椅靠背的骨架的金属框架。另外,具体而言,如图19b所示,传感器单元30b可以在外面(里面)具有安装带作为座椅安装部32bf。如果以该种方式构成,座椅安装部32bf能够以将扶手夹在中间并且可装拆的方式安装于扶手(被安装部)的外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传感器模块131(生物传感器)被收纳于块状的传感器保持体132的表面上,但是并未特别限定,也可以收纳于设置在传感器保持体132的里面上的收纳凹部。那样,传感器模块131(生物传感器)在上下方向上以被夹在传感器保持体132及设置于座椅衬垫101(缓冲垫110)的衬垫凹部113之间的状态配置。如果以该种方式构成,能够更加稳定地将生物传感器安装于座椅。另外,通过极力缩小传感器保持体132的块的厚度能够更容易检测就座者的生物信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5具备坐垫形状(褥垫形状)的传感器单元430,该传感器单元430可以进一步具有利用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充电单元(充电部),也可以具有显示充电剩余量的剩余量显示部。另外,传感器单元430还可以具有显示处理部,该显示处理部与就座者的手机进行无线通信,在该手机的显示部显示基于传感信息的特定演示画面。另外,传感器单元430可以进一步具有判断传感功能的故障的故障判断部,还可以具有故障时报知发生故障的故障报知部(故障显示部)。此外,优选的是故障显示部配置于比就座者的就座面更靠座椅前方位置。另外,传感器单元430的形状、生物传感器431a的形状并未限定于矩形,可以是三角形或圆形等,是易于定位的形状即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传感器单元430作为一片坐垫(褥垫)构成,在该坐垫的外面或内面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口袋部。此时,可以在该口袋布插入ecu或电池、平板等。此外,优选的是该口袋部以相对于传感器单元430的主体部可装拆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传感器单元430可装拆地安装于座椅衬垫401。因此,可以单独更改、清洗传感器保持体432(盖材料432c)的设计。另一方面,传感器单元430可以一体安装于座椅衬垫401(表皮材料420)。那样,能够很好地保护传感器单元430内部的电子配件(能够抑制向外部露出)。此外,当将传感器单元430一体安装于表皮材料420时,在将图10a所示的带有生物传感器431a的缓冲材料432a收纳于盖材料432c的内部之后,优选的是将缓冲材料432a、盖材料432c及表皮材料420一起缝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传感器单元430安装于座椅衬垫401及座椅靠背402并测量就座者的就座压力,也可以进一步安装于其他座椅构成配件。具体而言,传感器单元430还可以安装于扶手或脚凳等。那样的话,传感器单元430不仅测量就座者的就座压力,还能够测量就座者的手的动作或脚的动作。另外,传感器单元430还可以双面测量就座者的就座压力。这样,可以将传感器单元430以表里相反的方式安装在座椅衬垫401上,能够获取其他的传感信息。另外,优选的是传感器单元430在前后相反地安装时或左右相反地安装时均能够进行测量。该种情况下,优选的是生物传感器431a以前后对称(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另外,传感器单元430为一片坐垫(褥垫),例如,也可以将两者折叠。折叠时,优选的是生物传感器431a或有线通信部431b避开折痕配件。或者,可以与折痕重合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b所示,在缓冲材料432a的里面多个有线通信部431b(导线)被捆包并延伸,该有线通信部431b(导线)的布置方向、线束的布置方向可以适当变更。另外,有线通信部431b(线束)从传感器保持体432的开口部向外侧跳出,有线通信部431b的跳出位置可以不必是传感器保持体432的开口部的角落。即,可以是传感器保持体432的开口部的中央部分,也可以是在传感器保持体432的特定位置以其他方式形成的贯穿孔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传感器单元530安装于座椅靠背502,优选的是传感器单元530配置于避开未图示的调节装置的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用调节装置的构成配件进一步悬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9a、b所示,就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s1-s11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就座座椅,也可以是诸如图20a、b所示的带有传感器单元的鞋子s12。带有传感器单元的鞋子s12优选的是在鞋子的内部具备带有传感器单元1130的鞋垫1101(内鞋底)。具体而言,优选的是设置多个传感器单元1130,分别收纳于形成在鞋垫1101的上部的收纳凹部1101a。此外,也可以是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地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用于汽车的车用座椅作为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除了两轮车用的两轮座椅、火车或公共汽车的车用座椅、飞机或轮船等的乘坐物用座椅之外,还可以用于工作用的办公椅、轮椅、购物车的儿童椅等各种座椅。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就本发明涉及的传感器单元及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即,本发明不脱离其主旨,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有关传感器单元的配置及构成,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仅为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显示系统及车辆>接下来,基于图21-图28、表1就显示系统,特别是具备投影装置的显示系统进行说明,该投影装置在车内与座椅的状态连动。一直以来,为了在车内显示影像而在车顶安装监视器的显示系统已经众所周知。专利文献(特开2015-09820317号公报)记载的显示器公开了通过传感器判断乘坐物座椅的位置并基于此自动调整乘坐物的显示器的位置。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显示系统支持显示器本身同时改变其位置,因此需要设置使显示器在车内移动的大型装置,例如在车顶设置导轨等。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另外安装用于在车内安装显示器的大型装置会增加成本。因而需要以更加简便的方法在车内显示影像的显示系统。因此,本发明无须在车内安装大规模装置即可实现座椅的状态与影像的显示位置连动的显示系统。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如图21所示,表示车用座椅v的乘客(有时也称为就座者)所见的前后方向,是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的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如图22所示,表示车用座椅v的横宽方向,与车用座椅v的乘客所见的左右方向一致。另外,“上下方向”表示车用座椅v的高度方向,如图21所示与从侧面所见的车用座椅v的上下方向一致。首先,参照图21至图24就车用座椅v的构成进行说明。车用座椅v为搭载于车辆并且乘客h可就座的座椅。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配置于车辆后侧的后排座椅v2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是配置于前侧的前排座椅v1也是相同的构成。并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v至少可以进行两种状态的变形,从座椅靠背部2010立起的立起姿势(参照图21)到座椅靠背部2010后倾的倾倒姿势(参照图22)。此外,当车用座椅v处于立起姿势的状态时,乘客h相对于车用座椅v为通常的直立姿势(例如驾驶姿势)。另一方面,当车用座椅v处于倾倒姿势的状态时,乘客h相对于车用座椅v为中立姿势。如图21-图22所示,显示系统2001具备乘客h就座的车用座椅v、将影像2031向车内的壁面投影的投射仪2030、作为控制部控制车用座椅v的各部分的动作的ecu2040(electroniccontrolunit)。投射仪2030安装于在车用座椅v的侧方设置的中控台2005。投射仪2030即便是单一物体也能够通过改变镜头的朝向来改变投射影像的位置或角度。另外,投射仪2030主体安装于投射仪可动机构2032,可以改变投射仪2030相对于车辆的垂直方向的角度及水平方向的角度。车用座椅v具备座椅靠背部2010、座椅衬垫部2011、脚凳部2012、头枕部2013、座椅支持部2019。另外,具备使座椅靠背部2010以倾倒的方式移动的调节机构2015、使座椅衬垫部2011倾斜的倾斜机构2016。另外,座椅支持部2019具备使车用座椅v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的座椅滑动机构2020、使车用座椅v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的座椅旋转机构2024。座椅靠背部2010从后方支持乘客h的背部,通过在未图示的框架支持缓冲材料并以表皮覆盖该缓冲材料而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靠背部2010上下分为两部分,具有座椅靠背上部2010a及座椅靠背下部2010b。座椅靠背上部2010a支持乘客h的背部中位于与胸部相同高度的部分。座椅靠背下部2010b支持乘客h的背部中从腹部到腰部的部分。另外,通过调节机构2015能够使座椅靠背部2010以相对于座椅衬垫部2011后倾的方式移动(严格来讲为旋转),即所谓的能够使其倾斜。调节机构2015为通过改变座椅靠背部2010相对于车辆的倾倒角度(倾倒角度α)来使座椅靠背部2010移动(旋转)的机构,例如,通过发动机(未图示)的驱动来实现。通过调节机构2015的动作,座椅靠背部2010以连结座椅靠背部2010及座椅衬垫部2011的轴部件为中心旋转。在设置于调节机构2015的发动机设置有霍尔ic,每当发动机旋转时便会输出脉冲。脉冲由ecu2040接收,可以测量座椅靠背部2010的倾倒角度α。座椅衬垫部2011从下方支持乘客h的臀部,通过在未图示的框架载置缓冲材料并以表皮覆盖该缓冲材料而构成。座椅衬垫部2011的后端部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与座椅靠背部2010的下端部(严格来讲为座椅靠背下部2010b的下端部)连结。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衬垫部2011的前端部能够通过倾斜机构2016以在上下方向升降的方式旋转。倾斜机构2016为通过座椅衬垫部2011的前端部升降的方式使座椅衬垫部2011移动(旋转)的机构,例如,由起重器式的电动升降机构成。通过倾斜机构2016的动作,座椅衬垫部2011的前端相对于座椅衬垫部2011的后端旋转。在驱动倾斜机构2016的发动机设置有霍尔ic,每当发动机旋转时便会输出脉冲。输出的脉冲由ecu2040接收,可以测量座椅衬垫部2011相对于车体地板f倾斜的角度(倾斜角度β)。脚凳部2012从下方支持乘客h的小腿部,通过在未图示的框架板载置缓冲材料并以表皮覆盖该缓冲材料而构成。脚凳部2012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被座椅衬垫部2011的前端部支持。即,脚凳部2012可以绕上述旋转轴旋转。并且,脚凳部2012通过旋转在展开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移动。收纳位置为脚凳部2012不使用时的位置,是脚凳部2012下垂并且脚凳部2012的顶端部(自由端部)最接近座椅衬垫部2011时的位置。展开位置为脚凳部2012被使用时的位置(简单来讲为能够支持乘客的小腿部的位置),是脚凳部2012比座椅衬垫部2011的前端更向前侧突出时的位置。另外,关于脚凳部2012,从被座椅衬垫部2011支持的基础端部至作为自由端部的顶端部为止的长度(以下称为全长)可以伸缩。也就是说,脚凳部2012以位于收纳位置时全长最短,随着靠近展开位置全长逐渐变长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头枕部2013通过头枕移动机构(未图示)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部2010上下移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头枕移动机构带来的头枕部2013的移动来改变支持乘客头部的位置。座椅支持部2019为从下方支持车用座椅v的装置,安装于座椅衬垫部2011的下部。具体而言,座椅支持部2019通过以盖部件覆盖框架部件而构成,该框架部件连结车用座椅v、座椅滑动机构2020及座椅旋转机构2024。此外,在座椅支持部2019的内部收纳有作为控制车用座椅v的各部分的控制部的ecu2040。当然,ecu2040并不限定于收纳在座椅支持部2019,也可以收纳在座椅靠背部2010、座椅衬垫部2011等的内部,还可以外置于车用座椅v。座椅滑动机构2020为用于使车用座椅v相对于车体地板f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滑动的机构。座椅滑动机构2020具备上部导轨2021、底部导轨2022及使上部导轨2021相对于底部导轨2022滑动的滑动用发动机。滑动用发动机也安装有霍尔ic,每当发动机旋转时便会输出脉冲。上部导轨2021通过座椅支持部2019固定于车用座椅v,底部导轨2022固定于车体地板。在此,通过使上述的滑动用发动机动作并且使上部导轨2021相对于底部导轨2022向前后或左右方向滑动,能够使车用座椅v,即座椅靠背部2010、座椅衬垫部2011、头枕部2013及脚凳部2012整体相对于车体地板f向前后或左右方向移动。座椅旋转机构2024为用于使车用座椅v以上下方向的轴为中心相对于车体地板f旋转的机构。座椅旋转机构2024具备座椅旋转用发动机。座椅旋转用发动机也安装有霍尔ic,每当发动机旋转便会输出脉冲。脉冲由ecu2040接收并据此可以测量车用座椅v相对于汽车的移动方向的旋转角度。另外,车用座椅v具备操作开关2025。操作开关2025为设置于车用座椅v的座椅衬垫部2011的侧部并用于指示车用座椅v的姿势变形的操作部。例如,操作开关2025可以包括第1开关及第2开关,该第1开关用于使车用座椅v从立起姿势向倾倒姿势变形;该第2开关用于使车用座椅v从倾倒姿势向立起姿势变形。ecu2040为控制上述的调节机构2015、倾斜机构2016、座椅滑动机构2020、座椅旋转机构2024、投射仪2030、投射仪可动机构2032的控制部。另外,从设置于调节机构2015、倾斜机构2016、座椅滑动机构2020、座椅旋转机构2024及投射仪可动机构2032(以下有时会统称为可动机构)的发动机接收脉冲。并且,如图223所示,ecu2040具备处理器2041、存储器2042及输入输出接口2043。处理器2041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2042的程序或数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2043连接的各设备接收的信号来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同时控制显示系统2001的各部分的中央处理装置。存储器2042诸如为半导体存储器,除了存储各种程序或数据,还作为处理器2041的工作存储器发挥功能。输入输出接口2043与调节机构2015、倾斜机构2016、座椅滑动机构2020、座椅旋转机构2024、投射仪2030、投射仪可动机构2032、操作开关2025连接并与各设备进行通信。另外,如上所述,在车用座椅v设置有用于进行姿势切换的操作开关2025。操作开关2025为设置在车辆的车门或扶手的按压式的开关,在就座于车用座椅v的乘客切换座椅靠背部2010等的姿势时进行操作。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操作开关2025设定为on/off来切换车用座椅v的姿势,也可以在按下操作开关2025期间,调节机构2015动作,座椅靠背部2010契合乘客h的喜好逐渐倾斜。另外,具备投影开始开关2034。通过按下投影开始开关2034,投射仪2030开始投射影像。此时,ecu2040判断车用座椅v的状态,例如是倾倒姿势还是立起姿势。具体而言,ecu2040基于各可动机构的发动机的旋转数的信息获取座椅靠背部2010的倾倒角度α、座椅衬垫部的倾斜角度β、座椅衬垫部2011的高度h,通过这些信息计算出投射仪2030投射影像的投射角度θ(车体地板f与投影轴2033的角度θ)。此时,例如,如表1所示,基于记录了倾倒角度α及与倾倒角度α对应的投射仪的最佳投射角度θ的对应表来设定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例如,当倾倒角度为75°时,设定投射仪的投射角度θ为15°。此外,基本上在乘客h就座时,乘客h的视线所及之处即为影像所在的位置,以此种方式来确定投射角度θ。因此,例如,在如图21所示的立起姿势时,可以在位于前方的前排座椅v1投射影像,在如图22所示的倾倒姿势时,可以在设置于车顶2003的屏幕2004投射影像。ecu2040基于设定的投射角度θ的值移动投射仪2030或投射仪可动机构2032并将投射仪设定为最佳的投射角度,从而确定影像2031的显示位置。表1倾倒角度α(°)投射仪的投射角度θ(°)90085580107515702065256030553550404545405035553060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基于倾倒角度α及与投射角度θ的对应表来获取投射角度θ,但是也可以预先确定包括座椅衬垫部2011的倾斜角度β及座椅衬垫的高度h的对应表,并基于此来计算出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另外,也可以基于车用座椅v整体的位置及旋转角度来计算投射角度θ并确定影像的显示位置。那样,投射仪2030整体不仅可以上下方向旋转,还可以向左右方向旋转。以下,参照图25就按下投影开始开关2034后到投射仪2030确定影像2031的显示位置为止显示系统2001的处理进行说明。首先,乘客h按下投影开始开关2034后,ecu2040通过投射仪2030开始影像的投影处理。然后,获取与投射仪2030的动作一致的车用座椅v的状态及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的状态。(s101)接下来,判断车用座椅v的状态自上次投射仪2030投影结束时间点的状态以来是否有变化(s102)。当车用座椅v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时,例如在上次立起状态下没有改变,本次也同样是立起状态时(no的情况下),则不需要改变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并且结束改变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的处理。在步骤102下,当ecu2040判断车用座椅v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步骤102为yes),ecu2040基于变化后的车用座椅v的状态,例如基于倾倒角度α,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042的对应表来获取最佳的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s103)。接下来,ecu2040使用投射仪2030或投射仪可动机构2032使投射仪2030动作或移动以使得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调整为步骤103获取的角度(s104)。这样,通过使用ecu2040可以根据车用座椅v的状态来设定投射仪2030的投射角度θ,从而决定影像2031的显示位置。接下来,使用图26-图27就另外示例的显示系统2601进行说明。在图21-图23所示的显示系统2001中,在中控台2005配置有投射仪2030,但是图26所示的显示系统2601中投射仪2630搭载于乘客h就座的座椅的头枕部2613。如图27所示,投射仪2630的投影部2635通过以宽度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来改变投射角度θ。通过在头枕部2613具备投射仪2630从而在车内的车顶显示影像。除投射仪2630构造之外与图21所示的显示系统2001相同,因此省略对其他构成的详细说明。接下来使用图28就另外示例的显示系统2801进行说明。图21-图23所示的表示系统2001中,在中控台2005配置有投射仪2030,但是如图28所示的显示系统2801中投射仪2830设置于在乘客h就座的后排座椅v2的前方设置的前排座椅v1的座椅靠背部2010。当后排座椅v2位于立起姿势时,设置于前排座椅v1的座椅靠背部2010的投射仪2830可以向前排座椅v1的头枕部2013投影。当车用座椅v位于倾倒姿势时,投射仪2830可以向设置于车顶2003的屏幕2004投射影像。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显示系统2001中,向前排座椅v1的座椅靠背的背面或车顶投射影像,但是投射影像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窗户或车门。另外,投射仪2030设置在中控台2005、头枕部2013、座椅靠背部2010,但是投射仪2030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于车用座椅v的扶手。也可以在车辆的室内配备多个投射仪,ecu2040可以为每个投影仪设定要跟随的车用座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涉及的显示系统,优选的是具备设置于车内并且以至少一部分可动的方式构成的座椅、设置于所述车内并且能够向所述车内的壁面投射影像的投影装置、获取所述座椅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座椅的状态改变所述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在本发明的显示系统中,使用可以向车内的壁面投射影像的投影装置作为影像的显示装置。另外,控制部获取座椅的状态并根据该状态改变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即改变影像显示的位置。因此,例如,能够提供一种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无需在车内设置用于支持显示器的大型装置,座椅的状态与影像的显示位置即可连动。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座椅具有座椅靠背部、与所述座椅靠背部连结的座椅衬垫部、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部的头枕部,所述控制部获取所述座椅靠背部的倾倒角度、所述座椅衬垫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座椅衬垫部距车体地板的高度并基于所述倾倒角度、所述倾斜角度、所述高度改变所述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根据座椅的变形将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改变为对乘客来说最佳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座椅的该座椅整体在所述车内可以向前后或左右方向移动或转转移动,所述控制部获取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座椅整体的位置及旋转角度并基于所述座椅整体的位置及旋转角度改变所述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根据车内座椅的位置来将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改变为对乘客来说最佳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投影装置以能够改变该投影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垂直方向的角度及水平方向的角度的方式构成,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座椅的状态改变所述投影装置的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角度。由于投影装置可动,因此能够将投影装置的投影位置改变为对乘客来说最佳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投影装置设置于所述座椅。由于投影装置设置于座椅,投影装置可以追随座椅的移动来设定投影位置。优选的是所述座椅具有座椅靠背部、与所述座椅靠背部连结的座椅衬垫部、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部的头枕部,所述投影装置设置于所述头枕部。由于投影装置设置于头枕部,向车厢的车顶投射影像变得容易。优选的是具备配置于所述座椅的侧方的中控台,所述投影装置设置于所述中控台。由于将投影装置配置于车辆的大致中央,因此能够在车内的大范围内投射影像。优选的是所述座椅在所述车内设置多个,所述控制部可以任意设定所述多个座椅中与所述投影装置的动作契合的座椅。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将影像投射在对需要追随的人,例如对观看影像的乘客来说最佳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投影装置投射影像的所述车内的壁面以根据所述座椅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可动的方式构成。由于投射影像的壁面可移动,能够以对乘客来说容易观看的角度显示影像。可以在车辆提供上述显示系统。通过在车辆设置有上述显示系统,无须在车辆设置用于支持显示器装置的大型装置即可向乘客提供影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用于汽车的显示系统为具体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未特别限定,本申请的显示系统可以设置于火车、公共汽车等,另外,也可以用于飞机、轮船等。本实施方式主要就本发明涉及的显示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不脱离其主旨,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有关贯穿孔的形状、配置及构成,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内容仅为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符号说明s、s2、s3、s4、s5、s6、s7、s8、s9、s10、s11带有传感器单元的座椅1、101、201、301、401、501、601、701、901、1001座椅衬垫2、402、502、602、802座椅靠背3、503、803头枕503a、803a支柱4扶手(被安装部)10、110、210、310、610缓冲垫11、12表皮悬挂槽13、113衬垫凹部20、620表皮材料620a拉链21、22、23、24表皮口袋(被安装部)21a、22a、23a、24a口袋开口部30(30a、30b)、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传感器单元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传感器模块31a、331a、431a、531a生物传感器31b、331b、431b无线通信部、有线通信部(通信部)31c控制部31d电池部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传感器保持体32a、432a缓冲材料32b布部件32c、432c盖材料32d、432d盖关闭部32e、432e定位显示部32f(32af、32bf)、432f座椅安装部(安装部)133、433收纳凹部434狭缝孔533、633、733、833座椅安装部(安装部)533a上方盖(后方盖)533b下方盖(前方盖)633a拉链733a左盖733b右盖833a插入孔833b钩住孔534插入孔535啮合钩536啮合部件734保护盖834钩835桌子340ecus12带有传感器单元的鞋子1101鞋垫1101a收纳凹部1130传感器单元2001、2601、2801车用显示系统(显示系统)2002车内2003车顶2004屏幕2005中控台2010座椅靠背部2010a座椅靠背上部2010b座椅靠背下部2011座椅衬垫部2012脚凳部2013、2613头枕部2015调节机构2016倾斜机构2019座椅支持部2020座椅滑动机构2021上部导轨2022底部导轨2024座椅旋转机构2025操作开关2030、2630、2830投射仪(投影装置)2031投影影像2032投射仪可动机构2033投影仪的投影轴2034投影开始开关2635投影部2040ecu2041处理器(控制部)2042存储器(存储部)2043输入输出接口f车体地板v车用座椅v1前排座椅v2后排座椅α倾倒角度β倾斜角度θ投射角度h乘客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