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3754发布日期:2020-11-13 16:1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品放置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使用十分广泛的用于保存物品的装置,其具有在安装好用于放置物品时非常便利、物品可分类放置、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等优点,利用置物架放置物品可以很好地保持物品的整洁。置物架在家庭、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场所都很受欢迎。

目前,置物架通常是将置物板安装在支撑柱上,再将整个置物架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处,不能满足用户在安装期间调整置物架的要求,另外安装置物架使用的支撑柱的数量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调节置物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置物架安装中不能调整且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包括至少一层置物板,置物板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墙面连接件,第一墙面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墙上,所述置物板远离第一墙面连接件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底端放置在地面上的的用于支撑置物板的支撑柱。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前,将若干个第一墙面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墙板上,若干第一墙面连接件在同一水平线上,再将置物板的侧板与第一墙面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使用状态下置物板与第一墙面连接件可相对滑动,然后用户可以自行调整置物板的位置,调整完位置后,再在置物板远离第一墙面连接件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用于稳定置物板的底端放置在底面上的支撑柱。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置物板与第一墙面连接件连接后,用户能自行调整置物板在墙上的位置,相比现有的置物架,本置物架使用更加灵活,且本置物架一面与第一墙板连接而节省了支撑柱的用量,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置物板的两角。

进一步,所述置物板包括网板和边框,所述第一墙面连接件具有供置物板边框插入的卡槽,且支撑板可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滑动。卡槽结构实现了置物板与墙面连接件的相对滑动,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置物板包括网板和边框,所述第一墙面连接件具有斜部,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斜部与墙板之间形成供置物板侧边插入的空隙,且支撑板可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滑动。通过墙面连接件与墙板之间形成的空隙来卡合置物板,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侧壁上设有朝向支撑柱内部的凹板,所述凹板与支撑柱的内壁之间形成夹持通道,所述置物板上开设有从连通支撑柱内部和外部的进入口,所述进入口与夹持通道连通。夹持通道与置物板的侧面平行,用于防止凸板从夹持通道内脱落。

进一步,所述置物板和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一个侧面与置物板侧面焊接的底板,底板的另一侧面上设有远离置物板的凸板,凸板与底板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倾斜角,所述凸板通过支撑柱的进入口卡接在支撑柱的夹持通道内。由于凸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隙需要卡入支撑柱的夹持通道,因此倾斜角的角度较小,具体为使凸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小于或者等于支撑柱壁面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夹持通道的数量为多个,且平均分布在支撑柱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墙面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防止置物板相对墙面连接件滑动的定位孔。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可调节置物架,每个可调节置物架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架板,架板的一侧或两侧与支撑柱可拆卸连接,架板靠近墙的一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墙面连接件,第二墙面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墙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与架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个侧面与架板侧面焊接的底板,底板的另一侧面上设有远离架板的凸板,凸板与底板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倾斜角,所述凸板通过支撑柱的进入口卡接在支撑柱的夹持通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中置物板与第一墙面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第一种第一墙面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第二种第一墙面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第三种第一墙面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置物板、第一固定件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第一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支撑柱的立体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可调节置物架中架板与支撑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墙面连接件1、卡槽11、斜部12、定位孔13、置物板2、支撑柱3、凹板31、夹持通道32、进入口33、墙4、第一固定件5、底板51、凸板52、架板6、第二墙面连接件7、第二固定件8、地面9。

实施例一基本如图1至图10所示:

一种可调节置物架,包括多个第一墙面连接件1、置物板2和支撑柱3,本实施例一中包括六个第一墙面连接件1、三个置物板2和两个支撑柱3,六个第一墙面连接件1呈三行两列地通过螺钉固定在墙4上,每个置物板2的侧边与两个在一行上的第一墙面连接件1卡合连接,三个置物板2平行设置,置物板2远离第一墙面连接件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底端放置在底面9上的用于支撑置物板2的支撑柱3,两个支撑柱3分别位于置物板2的两角,支撑柱3的设置增加了置物板2的稳定性,每个支撑柱3与三个的置物板2的同一侧边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柱3和置物板2的第一固定件5,置物板包括网板和边框。

所述第一墙面连接件1上设置有用于卡合置物板2边框的卡槽11或者斜部12,如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种和第二种第一墙面连接件1,其顶部具有供置物板2的边框插入的卡槽11,从而实现第一墙面连接件1与置物板2的卡合连接,且置物板2的边框插入卡槽11后置物板2可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1滑动;如图5所示的第三种第一墙面连接件1,在使用状态下,其斜部12与墙4之间形成供置物板2侧边插入的空隙,从而实现第一墙面连接件1与置物板2的卡合连接,且置物板2的边框插入空隙后置物板2可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1滑动。所述第一墙面连接件1上还开设有用于防止置物板2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1滑动的定位孔13,通过螺钉穿过网板的网洞和第一墙面连接件1的定位孔13来实现置物板2和第一墙面连接件1的相对固定。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固定件5包括横截面为l型的底板51,横截面为l型的设置方便了与支撑柱3的侧边贴合,底板51的一个外侧面与置物板2焊接,底板51的两个内侧面上均设有远离置物板2的凸板52,凸板52与底板51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支撑柱3侧壁对应第一固定件5的位置上设有朝向支撑柱3内部的凹板31,凹板31与支撑柱3的内壁之间形成夹持第一固定件5凸板52的夹持通道32,支撑柱3上还开设有供第一固定件5凸板52穿过的进入口33,进入口33与夹持通道32连通。由于凸板52与底板51之间的空隙需要卡入支撑柱3的夹持通道32内,因此倾斜角的角度较小,具体为使凸板52与底板51之间的空隙小于或者等于支撑柱3壁面的厚度。所述夹持通道32与置物板2的侧面平行,用于防止凸板52从夹持通道32内脱落。

另外,图1中墙4和地面9只是为了清楚说明第一墙面连接件1的安装位置和支撑柱3的放置位置,墙4和地面9虽然写在权利要求内,但并不是需要保护的结构,即第一墙面连接件1并不是只能连接在墙4上,也可以连接在任何壁面上,支撑柱3也并不是只能放置在底面9上,也可放置在任何平面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前,将第一墙面连接件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墙4上,再将置物板2的侧板自上而下卡入第一墙面连接件1的卡槽11内或者第一墙面连接件1的斜部12与墙4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此时置物板2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1可滑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置物板2在墙4上的位置。调整好置物板2的位置后,再将螺钉穿过网板的网洞以及连接板上的定位孔13,此时实现置物板2的定位,从而防止了置物板2相对第一墙面连接件1滑动,之后将支撑柱3与不同置物板2的同一侧边通过第一固定件5连接,支撑柱3与置物板2的连接增加了置物板2的稳定性。在使用状态时,第一固定件5的两个凸板52均通过支撑柱3的进入口33卡入支撑柱3的夹持通道32内。

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2至图1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一种组合式置物架,包括至少一个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可调节置物架,每个可调节置物架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架板6,架板6的一侧或两侧与支撑柱3可拆卸连接,架板6靠近墙4的一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墙面连接件7,第二墙面连接件7固定安装在墙4上。本实施例二中可调节置物架的数量为两个,在两个可调节置物架之间设置了两个架板6,架板6包括板面和边框,板面可以为网板或者实板,架板6连接在两个不同的可调节支撑架的支撑柱3之间,且架板6与支撑柱3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架板6和支撑柱3的第二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8与第一固定件5为同一种结构,架板6与墙4之间设置与第一墙面连接件1结构相同的第二墙面连接件7,第二墙面连接件7的一侧通过螺钉连接在墙4上,第二墙面连接件7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卡合架板6边框的卡槽。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固定件8包括横截面为l型的底板,底板的一个外侧面与架板的侧面焊接,底板的两个内侧面上均设有远离架板6的凸板,凸板与底板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支撑柱3侧壁对应第二固定件8的位置上设有朝向支撑柱3内部的凹板31,凹板31与支撑柱3的内壁之间形成夹持第二固定件8凸板的夹持通道32,支撑柱3上开设有供第二固定件8凸板穿过的进入口33,进入口33与夹持通道32连通。由于凸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隙需要卡入支撑柱3的夹持通道32内,因此倾斜角的角度较小,具体为使凸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隙小于或者等于支撑柱3壁面的厚度。所述夹持通道32与置物板2的侧面平行,用于防止凸板52从夹持通道32内脱落。夹持通道32的数量为多个,且平均分布在每个支撑柱3的两侧。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不同可调节置物架之间的架板6数量与位置,使用非常灵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