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391发布日期:2021-01-26 17:4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公园椅通常是人工将椅板放入固定铁架内,对其中一块进行螺栓固定后再将下一块进行等距摆放,之后再与螺栓孔对位后进行固定,效率极低,并且人工操作难以精准控制椅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导致椅板之间的间隙大小不一,进而使生产的公园椅质量差,人工进行螺栓固定时易使椅板歪斜,从而导致公园椅整体观感较差,严重时会导致椅板固定不稳。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公园椅通常是人工将椅板放入固定铁架内,对其中一块进行螺栓固定后再将下一块进行等距摆放,之后再与螺栓孔对位后进行固定,效率极低,并且人工操作难以精准控制椅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导致椅板之间的间隙大小不一,进而使生产的公园椅质量差,人工进行螺栓固定时易使椅板歪斜,从而导致公园椅整体观感较差,严重时会导致椅板固定不稳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
[0005]
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包括有支撑架、顶架、控制显示屏、间歇入料机构、传送带、等距排板机构、第一辅助组装机构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支撑架与顶架进行焊接;支撑架与间歇入料机构相连接;支撑架与传送带相连接;顶架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顶架与等距排板机构相连接;等距排板机构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辅助组装机构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
[0006]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间歇入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底板、第一动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底架、第一轮组、第一连接板、第一轴杆、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二轴杆、第一拦截机构、第四传动轮、第二拦截机构、第一横板、第二连接板、第二轮组、第二底架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通过螺母与第一动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底板上方与第一底架进行焊接;第一底板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轮组一侧与第一底架相连接;第一轮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横板进行焊接;第一轴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轴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二轴杆进行固接;第二轴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轴杆外表面与第一拦截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轴杆与第一横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拦截机构与第一横板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轴心与第二拦截机构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拦截机构与第一横板相连接;第一横板与第二连接板进行焊接;第二轮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二轮组另一侧与第二底架相连接;第二底架下方与第二底板
进行焊接;第二底板与支撑架相连接。
[0007]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等距排板机构包括有第二动力电机、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三轴杆、第一平齿轮、第七传动轮、第二平齿轮、第八传动轮、第四轴杆、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一轮齿板、第二轮齿板、集合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连接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二横板、第一摆放机构和第二摆放机构;第二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动力电机与顶架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轴心与第三轴杆进行固接;第三轴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一平齿轮,第七传动轮和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三轴杆与顶架相连接;第一平齿轮下方与第一轮齿板相互啮合;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下方与第二轮齿板相互啮合;第八传动轮轴心与第四轴杆进行固接;第四轴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轴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轴杆与顶架相连接;集合板上方依次与第一滑块,第二轮齿板,第一轮齿板和第二滑轨进行焊接;集合板下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两组;集合板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两组;第一滑轨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顶架相连接;第二滑块与顶架相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均与第三连接板进行插接;两个第二电动推杆均与第三连接板进行插接;第三连接板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一侧与第一摆放机构相连接;第三连接板另一侧与第二摆放机构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均与第二横板进行插接;第二横板一侧与第一摆放机构相连接;第二横板另一侧与第二摆放机构相连接。
[0008]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辅助组装机构包括有固定架、第三动力电机、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伸缩杆、第一固定转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十六传动轮、第一连接架、第五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第一固定柱、第一弹簧、第二固定转杆、第三固定转杆、第二固定柱、第二弹簧和第四固定转杆;固定架通过螺母与第三动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固定架与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架侧面依次与第五电动推杆和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动力电机输出轴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轴心与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伸缩杆与第一固定转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固定转杆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固定转杆与第一连接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固定转杆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轮轴心与第三固定转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轴心与第四固定转杆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依次与第二固定转杆,第三固定转杆和第四固定转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侧面依次与第五电动推杆和第六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连接架远离第五电动推杆一侧依次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相连接;第一连接架远离第五电动推杆一侧依次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进行焊接;第一固定柱外表面与第一弹簧进行套接;第二固定柱外表面与第二弹簧进行套接。
[0009]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拦截机构包括有异形轮、滚轮、压板、拦截杆、第三弹簧和固定座;异形轮下方与滚轮相互接触;异形轮与第二轴杆相连接;滚轮与压板进行转动连
接;压板下方与拦截杆进行固接;压板下方与第三弹簧进行焊接;拦截杆外表面与第三弹簧进行套接;拦截杆与固定座进行插接;第三弹簧与固定座进行焊接;固定座与第一横板相连接。
[0010]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第一摆放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架、限位板、侧板、第三连接架、第一固定板、第四弹簧、第五弹簧、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二固定板、第六弹簧、第七弹簧、第一支撑板、第八弹簧、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九弹簧、第二连接杆和夹板;第二连接架下方等距设置有限位板三组;第二连接架下方设置有侧板两组;第二连接架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与第二横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架下方依次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架下方依次与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弹簧一侧与第一固定板进行焊接;第四弹簧另一侧与第一推板进行焊接;第五弹簧一侧与第一固定板进行焊接;第五弹簧另一侧与第一推板进行焊接;第六弹簧一侧与第二推板进行焊接;第六弹簧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板进行焊接;第七弹簧一侧与第二推板进行焊接;第七弹簧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板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架上方依次与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架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第八弹簧一侧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第八弹簧另一侧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第八弹簧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套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一连接杆进行插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与夹板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杆进行插接;第九弹簧一侧与第三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九弹簧一侧与第四支撑板进行固接;第四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杆进行固接。
[0011]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异形轮外环面的三分之一环面为平面。
[0012]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两个侧板分别位于三个限位板的两侧。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4]
一、为解决公园椅通常是人工将椅板放入固定铁架内,对其中一块进行螺栓固定后再将下一块进行等距摆放,之后再与螺栓孔对位后进行固定,效率极低,并且人工操作难以精准控制椅板之间的间隙,从而导致椅板之间的间隙大小不一,进而使生产的公园椅质量差,人工进行螺栓固定时易使椅板歪斜,从而导致公园椅整体观感较差,严重时会导致椅板固定不稳的问题。
[0015]
二、设计了间歇入料机构,等距排板机构和第一辅助组装机构,使用时通过人工将公园椅的椅板放置在间歇入料机构内,通过间歇入料机构自动上料,并且使每块椅板之间留有固定距离缝隙,进而将椅板送至传送带上,控制传送带内部电机启动,通过传送带对椅板进行运送,接着通过等距排板机构将传送带上的四块椅板等距摆放后夹起固定,然后将椅板移动至第一辅助组装机构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中间上方位置,接着人工将公园椅的两个固定铁架与椅板初步固定,当四块椅板进入到铁架内后,进而四块椅板分别与铁架的螺栓孔对准,人工将螺栓分别放入铁架的螺栓孔内,接着通过第一辅助组装机构将螺栓旋入,使椅板一侧与一块铁架固定,同时通过第二辅助组装机构将椅板另一侧螺栓旋入,使椅板另一侧与另一块铁架固定。
[0016]
三、达到了对公园椅进行椅板自动上料,实现公园椅的快速批量生产,并且对椅板进行自动等距摆放,使椅板与固定螺栓孔精准对位,防止椅板歪斜导致整体观感较差,并且代替人工可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生产质量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间歇入料机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间歇入料机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的等距排板机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的等距排板机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辅助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拦截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摆放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在图中:1、支撑架,2、顶架,3、控制显示屏,4、间歇入料机构,5、传送带,6、等距排板机构,7、第一辅助组装机构,8、第二辅助组装机构,401、第一底板,402、第一动力电机,403、第一传动轮,404、第一底架,405、第一轮组,406、第一连接板,407、第一轴杆,408、第二传动轮,409、第一锥齿轮,4010、第二锥齿轮,4011、第三传动轮,4012、第二轴杆,4013、第一拦截机构,4014、第四传动轮,4015、第二拦截机构,4016、第一横板,4017、第二连接板,4018、第二轮组,4019、第二底架,4020、第二底板,601、第二动力电机,602、第五传动轮,603、第六传动轮,604、第三轴杆,605、第一平齿轮,606、第七传动轮,607、第二平齿轮,608、第八传动轮,609、第四轴杆,6010、第三平齿轮,6011、第四平齿轮,6012、第一轮齿板,6013、第二轮齿板,6014、集合板,6015、第一滑轨,6016、第二滑轨,6017、第一滑块,6018、第二滑块,6019、第一电动推杆,6020、第二电动推杆,6021、第三连接板,6022、第三电动推杆,6023、第四电动推杆,6024、第二横板,6025、第一摆放机构,6026、第二摆放机构,701、固定架,702、第三动力电机,703、第九传动轮,704、第十传动轮,705、伸缩杆,706、第一固定转杆,707、第十一传动轮,708、第十二传动轮,709、第十三传动轮,7010、第十四传动轮,7011、第十五传动轮,7012、第十六传动轮,7013、第一连接架,7014、第五电动推杆,7015、第六电动推杆,7016、第一固定柱,7017、第一弹簧,7018、第二固定转杆,7019、第三固定转杆,7020、第二固定柱,7021、第二弹簧,7022、第四固定转杆,401301、异形轮,401302、滚轮,401303、压板,401304、拦截杆,401305、第三弹簧,401306、固定座,602501、第二连接架,602502、限位板,602503、侧板,602504、第三连接架,602505、第一固定板,602506、第四弹簧,602507、第五弹簧,602508、第一推板,602509、第二推板,6025010、第二固定板,6025011、第六弹簧,6025012、第七弹簧,6025013、第一支撑板,6025014、第八弹簧,6025015、第二支撑板,6025016、第一连接杆,6025017、第三支撑板,6025018、第四支撑板,6025019、第九弹簧,6025020、第二连接杆,6025021、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8]
实施例1
[0029]
一种可自动等距排板的公园椅组装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顶架2、控制显示屏3、间歇入料机构4、传送带5、等距排板机构6、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支撑架1与顶架2进行焊接;支撑架1与间歇入料机构4相连接;支撑架1与传送带5相连接;顶架2与控制显示屏3相连接;顶架2与等距排板机构6相连接;等距排板机构6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
[0030]
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水平固定在所需使用的位置,外接电源,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显示屏3对该装置进行整体调配,支撑架1和顶架2起支撑作用,首先人工将公园椅的椅板放置在间歇入料机构4内,通过间歇入料机构4自动上料,并且使每块椅板之间留有固定距离缝隙,进而将椅板送至传送带5上,控制传送带5内部电机启动,通过传送带5对椅板进行运送,接着通过等距排板机构6将传送带5上的四块椅板等距摆放后夹起固定,然后将椅板移动至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中间上方位置,接着人工将公园椅的两个固定铁架与椅板初步固定,当四块椅板进入到铁架内后,进而四块椅板分别与铁架的螺栓孔对准,人工将螺栓分别放入铁架的螺栓孔内,接着通过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将螺栓旋入,使椅板一侧与一块铁架固定,同时通过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将椅板另一侧螺栓旋入,使椅板另一侧与另一块铁架固定,该装置达到了对公园椅进行椅板自动上料,实现公园椅的快速批量生产,并且对椅板进行自动等距摆放,使椅板与固定螺栓孔精准对位,防止椅板歪斜导致整体观感较差,并且代替人工可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生产质量提高的效果。
[0031]
其中,间歇入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底板401、第一动力电机402、第一传动轮403、第一底架404、第一轮组405、第一连接板406、第一轴杆407、第二传动轮408、第一锥齿轮409、第二锥齿轮4010、第三传动轮4011、第二轴杆4012、第一拦截机构4013、第四传动轮4014、第二拦截机构4015、第一横板4016、第二连接板4017、第二轮组4018、第二底架4019和第二底板4020;第一底板401通过螺母与第一动力电机402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底板401上方与第一底架404进行焊接;第一底板401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动力电机402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4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4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轮组405一侧与第一底架404相连接;第一轮组405一侧与第一连接板406相连接;第一连接板406与第一轴杆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406与第一横板4016进行焊接;第一轴杆407外表面一侧与第二传动轮408进行固接;第一轴杆407外表面另一侧与第一锥齿轮409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409与第二锥齿轮4010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4010轴心与第二轴杆4012进行固接;第二轴杆4012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4011进行固接;第二轴杆4012外表面与第一拦截机构4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轴杆4012与第一横板4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拦截机构4013与第一横板4016相连接;第三传动轮4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14轴心与第二拦截机构4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拦截机构4015与第一横板4016相连接;第一横板4016与第二连接板4017进行焊接;第二轮组4018一侧与第二连接板4017相连接;第二轮组4018另一侧与第二底架4019相连接;第二底架4019下方与第二底板4020进行焊接;第二底板4020与支撑架1相连接。
[0032]
首先人工将椅板一端放入第一底架404和第一连接板406之间,椅板另一端放入第二底架4019和第二连接板4017之间,第一底架404和第二底架4019均为两块竖板和一块倾斜的横板组成,当椅板放置在倾斜的横板上时,椅板通过重力的分力作用,并且在第一轮组
405和第二轮组4018的辅助下向倾斜横板低的一端滑动,进而使横板下滑至传送带5上,此时通过第一动力电机402带动第一传动轮403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403带动第二传动轮408进行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408带动第一轴杆407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轴杆407带动第一锥齿轮409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锥齿轮409带动第二锥齿轮4010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4010带动第三传动轮4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4011带动第二轴杆4012进行转动,进而第二轴杆4012传动第一拦截机构4013,同时第三传动轮4011带动第四传动轮4014进行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4014传动第二拦截机构4015,通过第二拦截机构4015配合第一拦截机构4013同时对下一块椅板进行拦截,当前一块椅板移动固定距离后,第二拦截机构4015和第一拦截机构4013停止对下一块椅板的拦截,则使下一块椅板继续落在传送带5上,进而使落下至传送带5上的椅板之间带有固定距离的间隔,第一底板401,第一横板4016和第二底板4020起支撑作用,该机构实现了对椅板的自动上料,并且对椅板进行初步间隔摆放,便于后续处理。
[0033]
其中,等距排板机构6包括有第二动力电机601、第五传动轮602、第六传动轮603、第三轴杆604、第一平齿轮605、第七传动轮606、第二平齿轮607、第八传动轮608、第四轴杆609、第三平齿轮6010、第四平齿轮6011、第一轮齿板6012、第二轮齿板6013、集合板6014、第一滑轨6015、第二滑轨6016、第一滑块6017、第二滑块6018、第一电动推杆6019、第二电动推杆6020、第三连接板6021、第三电动推杆6022、第四电动推杆6023、第二横板6024、第一摆放机构6025和第二摆放机构6026;第二动力电机601输出轴与第五传动轮602进行固接;第二动力电机601与顶架2相连接;第五传动轮6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603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603轴心与第三轴杆604进行固接;第三轴杆604外表面依次与第一平齿轮605,第七传动轮606和第二平齿轮607进行固接;第三轴杆604与顶架2相连接;第一平齿轮605下方与第一轮齿板6012相互啮合;第七传动轮6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6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607下方与第二轮齿板6013相互啮合;第八传动轮608轴心与第四轴杆609进行固接;第四轴杆609外表面一侧与第三平齿轮6010进行固接;第四轴杆609外表面另一侧与第四平齿轮6011进行固接;第四轴杆609与顶架2相连接;集合板6014上方依次与第一滑块6017,第二轮齿板6013,第一轮齿板6012和第二滑轨6016进行焊接;集合板6014下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6019两组;集合板6014下方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6020两组;第一滑轨6015与第二滑块6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6016与第一滑块60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6017与顶架2相连接;第二滑块6018与顶架2相连接;两个第一电动推杆6019均与第三连接板6021进行插接;两个第二电动推杆6020均与第三连接板6021进行插接;第三连接板6021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6022和第四电动推杆6023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板6021一侧与第一摆放机构6025相连接;第三连接板6021另一侧与第二摆放机构6026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6022和第四电动推杆6023均与第二横板6024进行插接;第二横板6024一侧与第一摆放机构6025相连接;第二横板6024另一侧与第二摆放机构6026相连接。
[0034]
当四块椅板落下至传送带5上时,此时通过第二动力电机601带动第五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602带动第六传动轮603进行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603带动第三轴杆604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轴杆604带动第一平齿轮605,第七传动轮606和第二平齿轮607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605传动第一轮齿板6012,第二平齿轮607传动第二轮齿板6013,通过第一轮齿板6012和第二轮齿板6013带动集合板6014同步进行移动,同时第七传动轮
606带动第八传动轮608进行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608带动第四轴杆609进行转动,进而第四轴杆609带动第三平齿轮6010和第四平齿轮6011进行转动,当集合板6014移动至第三平齿轮6010和第四平齿轮6011下方位置则集合板6014与第三平齿轮6010和第四平齿轮6011进行啮合传动,并且集合板6014移动时,第一滑轨6015与第一滑块6017进行相对滑动,第二滑轨6016与第二滑块6018进行相对滑动对集合板6014的移动起支撑作用,进而集合板6014带动第一电动推杆6019,第二电动推杆6020,第三连接板6021,第三电动推杆6022,第四电动推杆6023,第二横板6024,第一摆放机构6025和第二摆放机构6026整体移动,进而当第一摆放机构6025和第二摆放机构6026移动至四块椅板的上方时使第二动力电机601停止转动,集合板6014停止移动,接着启动第一电动推杆6019和第二电动推杆6020,集合板6014下方设置有两组第一电动推杆6019和第二电动推杆6020组合,通过两个第一电动推杆6019和两个第二电动推杆6020向下推动第三连接板6021,接着启动第三电动推杆6022和第四电动推杆6023向下拉动第二横板6024,通过第三连接板6021的先下移和第二横板6024的后下移配合第一摆放机构6025和第二摆放机构6026对四块椅板进行等距摆放并且将椅板夹住,然后使第二动力电机601反向转动,进而使集合板6014反向移动,使集合板6014移动至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中间上方位置,进而使椅板同步移动至该位置,进而通过第一电动推杆6019和第二电动推杆6020向下推动第三连接板6021,进而使椅板移动固定距离,使椅板到达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处理位置,该机构实现了对椅板进行自动等距摆放,使椅板与固定螺栓孔精准对位。
[0035]
其中,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包括有固定架701、第三动力电机702、第九传动轮703、第十传动轮704、伸缩杆705、第一固定转杆706、第十一传动轮707、第十二传动轮708、第十三传动轮709、第十四传动轮7010、第十五传动轮7011、第十六传动轮7012、第一连接架7013、第五电动推杆7014、第六电动推杆7015、第一固定柱7016、第一弹簧7017、第二固定转杆7018、第三固定转杆7019、第二固定柱7020、第二弹簧7021和第四固定转杆7022;固定架701通过螺母与第三动力电机702进行螺栓连接;固定架701与伸缩杆705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架701侧面依次与第五电动推杆7014和第六电动推杆7015进行固接;第三动力电机702输出轴与第九传动轮703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7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70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704轴心与伸缩杆705进行传动连接;伸缩杆705与第一固定转杆7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固定转杆706与第十一传动轮707进行固接;第一固定转杆706与第一连接架7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708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8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709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轮708轴心与第二固定转杆7018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70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7010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7011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轮7010轴心与第三固定转杆7019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轮701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7012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7012轴心与第四固定转杆7022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7013依次与第二固定转杆7018,第三固定转杆7019和第四固定转杆7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7013侧面依次与第五电动推杆7014和第六电动推杆7015进行插接;第一连接架7013远离第五电动推杆7014一侧依次与第一固定柱7016和第二固定柱7020相连接;第一连接架7013远离第五电动推杆7014一侧依次与第一弹簧7017和第二弹簧7021进行焊接;第一固定柱7016外表面与第一弹簧7017进行套接;第二固定柱7020外表面与第二弹簧7021进行套接。
[0036]
当椅板到达第一辅助组装机构7和第二辅助组装机构8处理位置时,首先人工将固定椅板的两个铁架分别初步固定在椅板的两侧,同时将螺栓放入铁架的螺栓孔内,接着启动第三动力电机702带动第九传动轮703进行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703带动第十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传动轮704带动伸缩杆705进行转动,进而伸缩杆705带动第一固定转杆706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固定转杆706带动第十一传动轮707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轮707带动第十二传动轮708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二传动轮708带动第二固定转杆7018和第十三传动轮709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三传动轮709带动第十四传动轮7010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四传动轮7010带动第十五传动轮7011和第三固定转杆7019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五传动轮7011带动第十六传动轮7012进行转动,进而第十六传动轮7012带动第四固定转杆7022进行转动,接着启动第五电动推杆7014和第六电动推杆7015,推动第一连接架7013向远离第五电动推杆7014和第六电动推杆7015一侧移动,进而使第一固定柱7016和第二固定柱7020同步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柱7016和第二固定柱7020将椅板一侧铁架压住固定,第一弹簧7017和第二弹簧7021同时被压缩,进而使第一固定转杆706,第二固定转杆7018,第三固定转杆7019和第四固定转杆7022与放置好的螺栓嵌合,进而通过第一固定转杆706,第二固定转杆7018,第三固定转杆7019和第四固定转杆7022同时转动将螺栓旋入椅板内,进而使椅板与铁架固定,固定架701起支撑作用,该机构实现了对四块椅板进行同时固定组装,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对在旋入螺栓时对铁架进行固定防止铁架与椅板发生相对移动。
[0037]
其中,第一拦截机构4013包括有异形轮401301、滚轮401302、压板401303、拦截杆401304、第三弹簧401305和固定座401306;异形轮401301下方与滚轮401302相互接触;异形轮401301与第二轴杆4012相连接;滚轮401302与压板401303进行转动连接;压板401303下方与拦截杆401304进行固接;压板401303下方与第三弹簧401305进行焊接;拦截杆401304外表面与第三弹簧401305进行套接;拦截杆401304与固定座401306进行插接;第三弹簧401305与固定座401306进行焊接;固定座401306与第一横板4016相连接。
[0038]
首先第二轴杆4012带动异形轮401301进行转动,当异形轮401301转动至圆弧面与滚轮401302接触则向下压动滚轮401302,进而使压板401303和拦截杆401304向下移动,固定座401306固定不动,则第三弹簧401305被压缩,当一块椅板经过拦截杆401304下方掉落至传送带5上,下一块椅板下滑至拦截杆401304下方位置,则此时拦截杆401304刚好向下压住该块椅板,使该块椅板停止移动,当异形轮401301转动至平面与滚轮401302接触时,压板401303在第三弹簧40130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则滚轮401302同步向上移动与异形轮401301始终保持贴合状态,进而使拦截杆401304与椅板脱离接触,使第二块椅板能够下落至传送带5上,此时第一块椅板已经移动固定距离,则使两块椅板之间带有间隔,之后对每块椅板均进行固定,使每两块椅板之间均带有间隔,便于后续等距摆放,该机构实现了对椅板的间歇式自动上料。
[0039]
其中,第一摆放机构6025包括有第二连接架602501、限位板602502、侧板602503、第三连接架602504、第一固定板602505、第四弹簧602506、第五弹簧602507、第一推板602508、第二推板602509、第二固定板6025010、第六弹簧6025011、第七弹簧6025012、第一支撑板6025013、第八弹簧6025014、第二支撑板6025015、第一连接杆6025016、第三支撑板6025017、第四支撑板6025018、第九弹簧6025019、第二连接杆6025020和夹板6025021;第二连接架602501下方等距设置有限位板602502三组;第二连接架602501下方设置有侧板
602503两组;第二连接架602501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架602504;第二连接架602501与第二横板6024相连接;第三连接架602504下方依次与第一固定板602505和第二固定板6025010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架602504下方依次与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弹簧602506一侧与第一固定板602505进行焊接;第四弹簧602506另一侧与第一推板602508进行焊接;第五弹簧602507一侧与第一固定板602505进行焊接;第五弹簧602507另一侧与第一推板602508进行焊接;第六弹簧6025011一侧与第二推板602509进行焊接;第六弹簧6025011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板6025010进行焊接;第七弹簧6025012一侧与第二推板602509进行焊接;第七弹簧6025012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板6025010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架602504上方依次与第二支撑板6025015和第三支撑板6025017进行固接;第三连接架602504与第三连接板6021相连接;第八弹簧6025014一侧与第一支撑板6025013进行固接;第八弹簧6025014另一侧与第二支撑板6025015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6025013与第一连接杆6025016进行固接;第八弹簧6025014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6025016进行套接;第二支撑板6025015与第一连接杆6025016进行插接;第一连接杆6025016和第二连接杆6025020均与夹板6025021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6025017与第二连接杆6025020进行插接;第九弹簧6025019一侧与第三支撑板6025017进行固接;第九弹簧6025019一侧与第四支撑板6025018进行固接;第四支撑板6025018与第二连接杆6025020进行固接。
[0040]
首先第三连接板6021带动第一摆放机构6025整体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架602501下方等距设置有三组限位板602502,第三连接架602504下方等距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02505,第四弹簧602506,第五弹簧602507,第一推板602508,第二推板602509和第二固定板6025010组合三组,第二连接架602501下方对称设置有侧板602503两组,第三连接架602504上方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025013,第八弹簧6025014,第二支撑板6025015,第一连接杆6025016,第三支撑板6025017,第四支撑板6025018,第九弹簧6025019,第二连接杆6025020和夹板6025021组合两组,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下移至两块椅板之间,则三组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分别下移至四块椅板的三处间隔之间,通过两组夹板6025021对外侧两块椅板进行限位,然后第二横板6024带动第二连接架602501向下移动,进而第二连接架602501带动下方中间等距分布的三组限位板602502和下方两侧的两组侧板602503同时向下移动,第三连接架602504不动,进而当限位板602502下移时则推动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相互远离运动,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与第三连接架602504进行相对滑动,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上方均为t字型结构,并且第三连接架602504内含有与t字型相匹配的滑槽,第一固定板602505和第二固定板6025010不动,则第一推板602508压缩第四弹簧602506和第五弹簧602507,第二推板602509压缩第六弹簧6025011和第七弹簧6025012,第一推板602508推动第一推板602508远离第二推板602509一侧的椅板,第二推板602509推动第二推板602509远离第一推板602508一侧的椅板,进而通过限位板602502向两侧挤开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后,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之间留有固定间隔,进而使相邻两块椅板之间形成固定间隔,进而通过三组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同时将每两块相邻椅板挤开至固定间隔,并且侧板602503向下移动时则推动夹板6025021向夹板6025021远离侧板602503一侧移动,进而使第一支撑板6025013和第一连接杆6025016同步移动,第二支撑板6025015不动,第一支撑板6025013压缩第八弹簧6025014,同时第四支撑板6025018和第二连接杆6025020同步移
动,第三支撑板6025017不动,第四支撑板6025018压缩第九弹簧6025019,同样第二连接架602501下方另一组侧板602503同步下移,对第一固定板602505上方另一组第一支撑板6025013,第八弹簧6025014,第二支撑板6025015,第一连接杆6025016,第三支撑板6025017,第四支撑板6025018,第九弹簧6025019,第二连接杆6025020和夹板6025021组合作用,进而通过两组第一支撑板6025013,第八弹簧6025014,第二支撑板6025015,第一连接杆6025016,第三支撑板6025017,第四支撑板6025018,第九弹簧6025019,第二连接杆6025020和夹板6025021组合对外侧两块椅板进行限位,并且配合对外侧两块椅板进行夹持,进而通过三组第一推板602508和第二推板602509组合以及两组夹板6025021对四块椅板进行夹持,该机构实现了对椅板的自动等距摆放。
[0041]
其中,异形轮401301外环面的三分之一环面为平面。
[0042]
可以通过异形轮401301的连续转动实现拦截杆401304的间歇式往复上下运动。
[0043]
其中,两个侧板602503分别位于三个限位板602502的两侧。
[0044]
可以通过两组侧板602503作用于两组夹板6025021,进而使两组夹板6025021对外侧两块椅板进行限位以及辅助夹持。
[0045]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