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枪弹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8602发布日期:2021-01-24 06:3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枪弹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枪械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枪弹柜。


背景技术:

[0002]
枪弹柜是一种存放轻武器或展览用的柜子,枪弹柜源于保险柜的产生之后,主要是为枪支的合理管理而产生的一种专用枪支保险柜,枪柜作为枪支弹药管理的工具是司法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枪柜跟据内部结构及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普通枪柜、指纹枪柜和数字化网络枪柜。
[0003]
智能网络枪弹柜管理用指纹识别、网络传输等技术,科学、高效、安全地进专行警用管属理与应用,破解了管理全国性难题,这套系统具有先进性、安全性与实用性三大特点,采用世界先进的指纹核心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0004]
目前的枪弹柜的管理系统已趋于成熟,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缺乏缓冲功能,当柜门打开时,还需进一步将手伸进去取出枪支,部分枪弹柜内部还设有稳定夹持机构,需将其打开才能取出,在一般的射击训练时,降低了练习效率。
[0005]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766468.7;公开日:2019.04.26公开了一种用于射击运动的智能枪弹柜组,通过枪弹柜和控制柜的智能组合,既能够减少枪弹库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提高枪弹管理可靠性,又能够改善柜体空间利用率,从而满足高效存放运动枪弹的需求,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弹柜和对所述枪弹柜进行智能控制的控制柜,所述枪弹柜包括枪弹柜柜体,所述枪弹柜柜体的正面为双开门结构,所述双开门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智能锁;所述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柜体,所述控制柜柜体的正面为控制柜门体,所述控制柜门体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面板、人脸指纹识别机和第二智能锁;所述控制柜柜体内设置有工控机,所述第一智能锁、第二智能锁、触摸屏控制面板和人脸指纹识别机均连接所述工控机。
[0006]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397750.1;公开日:2020.06.12公开了双层防爆枪弹柜,包括枪弹柜外壳,所述枪弹柜外壳的前表面设有柜门,所述柜门通过合页与枪弹柜外壳活动连接,且柜门的前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嵌设有门锁把手,所述枪弹柜外壳的下表面靠近四周边角位置均连接有万向脚轮,且枪弹柜外壳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均连接有侧向支撑装置,所述侧向支撑装置由连接座、螺纹柱、支撑垫和螺纹槽组成,所述枪弹柜外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枪弹柜内壳,所述枪弹柜内壳与枪弹柜外壳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衔接块,所述枪弹柜内壳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离板。
[0007]
以上两个专利案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案例中讲述的是通过智能锁、触摸屏控制面板和人脸指纹识别机均连接,从而达到对枪弹柜的智能控制,但其缺乏有效的本体保护装置还有提高训练时取放效率结构,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案例中讲述的是通过双层防爆和提高枪支收纳后放置的稳定性来达到枪支智能管理的效果,虽枪柜柜体安全性保障了,但依旧缺乏有效的提高取放效率结构。
[0008]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枪弹柜。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枪弹柜。
[0010]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智能枪弹柜,包括外柜、内柜、控制器、自动取放机构和储存机构,所述内柜设置于外柜的内部并与外柜固定连接,所述内柜内部中间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内柜分割为第一枪弹室和第二枪弹室,所述第一枪弹室位于第二枪弹室的顶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外柜的内部并位于内柜的顶部旁侧,所述自动取放机构设置于第一枪弹室内并与第一枪弹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取放机构包括识别组件、收放组件、平移组件和若干组夹持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一侧的内外壁上,所述收放组件设置于第一枪弹室的内部顶端并与第一枪弹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组件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柜内部底端并位于收放组件的正下方,若干组所述夹持组件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平移组件的顶部并位于收放组件的底部,所述储存机构设置于第二枪弹室内,所述储存机构包括抵板、定位组件和若干组限位组件,所述抵板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内部底端,若干组所述限位组件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抵板顶部,所述定位组件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内壁顶部并位于若干组件的正上方。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枪弹室一侧固定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矩形孔,所述识别组件包括指纹采集器和信息储存模块,所述指纹采集器固定设置于钢板的外壁上,所述信息储存模块固定设置于钢板的内壁上,所述指纹采集器和信息储存模块呈相对设置,并且指纹采集器和信息储存模块与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推杆、第一齿条、缺齿齿轮和密封门,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对称并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内壁两侧,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内部均设有呈90度弯曲的限位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套内部的限位滑槽一端,所述推杆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内壁,并且推杆的输出轴与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缺齿齿轮转动设置于滑块的一侧,并且缺齿齿轮和第一齿条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块与缺齿齿轮之间,并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套的限位滑槽内。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呈水平状态设置于第二滑套的一侧,并且第二连杆的两端与第二滑套内的限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门设置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并且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门与钢板上的矩形孔呈衔接设置。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滑座、枪弹抽屉、立柱、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和主齿轮,所述滑座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的内部并位于密封门的正下方,滑座顶部设有移动槽,所述枪弹抽屉设置于移动槽内并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部设有一道条形槽,所述立柱的一端穿过条形槽与滑块固定连接,并且立柱的另一端与第二齿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条固定设置于枪弹抽屉的一侧,所述主齿轮位于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之间,并且主齿轮与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均啮合连接。
[0015]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块、第一复位弹簧、两个拉伸弹簧、两个限位夹块和两个立杆,所述第一枪弹室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台,所述底块固定设置于枪弹抽屉底部,两个所述立杆一端对称固定设置于底块顶部,两个所述限位夹块对称设置于底块的顶部,并且两个限位夹块与对应两个立杆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
焊接于两个限位夹块的一端,两个所述拉伸弹簧对称设置于两个限位夹块的两侧,两个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台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两个限位夹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抵板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的内部底端,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立板、两组第二复位弹簧和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立板呈竖直状态设置于抵板上,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于两个立板之间,两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分别焊接于两个限位板和两个立板之间,所述第二枪弹室的外部铰接有防盗门,所述防盗门外部一侧设有密码锁。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顶杆和若干组管套,所述顶杆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内部一侧,若干组所述管套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顶杆的一侧,每个所述管套对应两个限位板中部设置,若干组所述管套位于若干组限位组件的正上方。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外柜和内柜两侧之间设有两个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固定焊接有若干缓冲弹簧,一个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固定设有记录相机,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记录相机的底部。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外柜一侧对称铰接有两个拉门,每个所述拉门上均固定设有一个拉手,所述外柜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手,并且外柜的底部两两对称固定设有四个万向轮。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 首先通过拉手将两个内磁拉门打开,操纵控制器分别将指纹采集器和记录相机开关打开,通过手指按压指纹采集器,指纹采集器将收到的电信号传输给信息储存模块,从而信息储存模块将该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打开推杆开关,推杆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向内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缺齿齿轮小角度转动,缺齿齿轮带动滑块在第一滑套内部的限位滑槽内滑动,滑块带动第一连杆在第一滑套上向后移动,第一连杆配合第二连杆在第二滑套的限位滑槽内向后移动,从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密封门从钢板上的矩形孔呈90度移出,进而打开密封门,通过指纹识别的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推杆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而控制密封门的打开和关闭,指纹识别具有专一性,并同时可以快速打开密封门从而取出枪支。
[0021]
2. 在密封门打开的同时,滑块带动其底部立柱顺着条形槽向内移动,立柱带动第二齿条向内移动,第二齿条通过主齿轮带动第三齿条向外移动,进而第三齿条带动枪弹抽屉在顺着滑座向外移动,直至延伸出矩形孔,当枪弹抽屉向外移动时,枪弹抽屉带动每组夹持组件中的底块向外移动,底块带动两个立杆向外移动,两个立杆带动两个限位夹块向外移动,因两个限位夹块受到两个伸缩弹簧的拉动而分开,此时第一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从伸出的两个拉开的限位夹块中取出枪支,存放时,则倒着重复上述步骤,密封门被打开的同时,其内部的枪弹抽屉也会伴随着外延伸,便于管理人员更快更有效的取出内部枪支,在当枪弹抽屉延伸出矩形孔的同时,其内部的各个夹持组件中的两个限位夹块也会伴随着打开,方便快捷。
[0022]
3. 通过操作密码锁将第二枪弹室外部的防盗门打开,通过抵板将训练枪支从两个具有缓冲性的限位板取出,其顶部的套管起到对枪支的限位作用,集训完毕后,通过外部的推手和底部的万向轮将该枪弹柜移至指定地点存放,第二枪弹室运用密码锁有效保障其安全性,抵板顶部一侧呈斜口设置,配合两个缓冲限位板便于将枪支取出,其顶部的各个套管对应的各个枪支另一端起到限位作用。
[0023]
本发明通过指纹识别的方式,使得密封门自行打开,密封门打开的同时,枪弹抽屉伴随着往外延伸,枪弹抽屉延伸出矩形孔的同时,其内部的各个夹持组件会释放枪支,操作简单,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枪支取放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内柜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内柜局部拆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钢板与识别组件局部拆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取放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收放组件局部拆分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平移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枪弹抽屉和若干组夹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抵板与若干组限位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定位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记录相机和控制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柜1、安装腔10、缓冲弹簧100、记录相机101、拉门11、拉手12、推手13、万向轮14、内柜2、分隔板20、第一枪弹室21、钢板210、矩形孔211、固定台212、第二枪弹室22、防盗门220、密码锁221、控制器3、自动取放机构4、识别组件40、指纹采集器400、信息储存模块401、收放组件41、第一滑套410、限位滑槽4100、条形槽4101、第二滑套411、滑块412、第一连杆413、第二连杆414、推杆415、第一齿条416、缺齿齿轮417、密封门418、平移组件42、滑座420、移动槽4200、枪弹抽屉421、立柱422、第二齿条423、第三齿条424、主齿轮425、夹持组件43、底块430、第一复位弹簧431、拉伸弹簧432、限位夹块433、立杆434、储存机构5、抵板50、定位组件51、顶杆510、管套511、限位组件52、立板520、第二复位弹簧521、限位板5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7]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8]
参照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智能枪弹柜,包括外柜1、内柜2、控制器3、自动取放机构4和储存机构5,所述内柜2设置于外柜1的内部并与外柜1固定连接,所述内柜2内部中间固定设有分隔板20,所述分隔板20将内柜2分割为第一枪弹室21和第二枪弹室22,所述第一
枪弹室21位于第二枪弹室22的顶部,所述控制器3设置于外柜1的内部并位于内柜2的顶部旁侧,所述自动取放机构4设置于第一枪弹室21内并与第一枪弹室2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取放机构4包括识别组件40、收放组件41、平移组件42和若干组夹持组件43,所述识别组件40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21一侧的内外壁上,所述收放组件41设置于第一枪弹室21的内部顶端并与第一枪弹室2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组件42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柜内部底端并位于收放组件41的正下方,若干组所述夹持组件43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平移组件42的顶部并位于收放组件41的底部,所述储存机构5设置于第二枪弹室22内,所述储存机构5包括抵板50、定位组件51和若干组限位组件52,所述抵板50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22内部底端,若干组所述限位组件52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抵板50顶部,所述定位组件51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22内壁顶部并位于若干组件的正上方。
[0029]
所述第一枪弹室21一侧固定设有钢板210,所述钢板210上设有矩形孔211,所述识别组件40包括指纹采集器400和信息储存模块401,所述指纹采集器400固定设置于钢板210的外壁上,所述信息储存模块401固定设置于钢板210的内壁上,所述指纹采集器400和信息储存模块401呈相对设置,并且指纹采集器400和信息储存模块401与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矩形孔211是为密封门418提供一个开启和关闭的通道,指纹采集器400具有识别专一性,可有效控制对密封门418的开启和关闭,当按压指纹时,指纹采集器400将收到的电信号传输给信息储存模块401,从而信息储存模块401将该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打开推杆415开关,电性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0030]
所述收放组件41包括第一滑套410、第二滑套411、滑块412、第一连杆413、第二连杆414、推杆415、第一齿条416、缺齿齿轮417和密封门418,所述第一滑套410和第二滑套411对称并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21内壁两侧,所述第一滑套410和第二滑套411内部均设有呈90度弯曲的限位滑槽4100,所述滑块412设置于第一滑套410内部的限位滑槽4100一端,所述推杆415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21内壁,并且推杆415的输出轴与第一齿条416固定连接,所述缺齿齿轮417转动设置于滑块412的一侧,并且缺齿齿轮417和第一齿条416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杆413的一端铰接于滑块412与缺齿齿轮417之间,并且第一连杆413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套410的限位滑槽4100内,当指纹识别成功后,控制器3打开推杆415开关,推杆415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416向内移动,第一齿条416带动缺齿齿轮417小角度转动,缺齿齿轮417带动滑块412在第一滑套410内部的限位滑槽4100内滑动,滑块412带动第一连杆413在第一滑套410上向后移动,第一连杆413配合第二连杆414在第二滑套411的限位滑槽4100内向后移动,从而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4带动密封门418从钢板210上的矩形孔211呈90度移出,进而打开密封门418,通过指纹识别的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推杆415带动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4,进而控制密封门418的打开和关闭。
[0031]
所述第二连杆414呈水平状态设置于第二滑套411的一侧,并且第二连杆414的两端与第二滑套411内的限位滑槽4100滑动连接,所述密封门418设置于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4之间并且与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4均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门418与钢板210上的矩形孔211呈衔接设置,第二连杆414的两端与第二滑套411内部限位滑槽4100滑动连接,并且第二连杆414配合第一连杆413带动密封门418的90 度滑动运行,避免卡死或者振动。
[0032]
所述平移组件42包括滑座420、枪弹抽屉421、立柱422、第二齿条423、第三齿条424
和主齿轮425,所述滑座420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一枪弹室21的内部并位于密封门418的正下方,滑座420顶部设有移动槽4200,所述枪弹抽屉421设置于移动槽4200内并与移动槽420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套410的底部设有一道条形槽4101,所述立柱422的一端穿过条形槽4101与滑块412固定连接,并且立柱422的另一端与第二齿条42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条424固定设置于枪弹抽屉421的一侧,所述主齿轮425位于第二齿条423和第三齿条424之间,并且主齿轮425与第二齿条423和第三齿条424均啮合连接,当密封门418打开的同时,滑块412带动其底部立柱422顺着条形槽4101向内移动,立柱422带动第二齿条423向内移动,第二齿条423通过主齿轮425带动第三齿条424向外移动,进而第三齿条424带动枪弹抽屉421在顺着滑座420向外移动,直至延伸出矩形孔211,滑座420是为枪弹抽屉421提供滑动载体,立柱422起到了连杆带动的作用,第二齿条423和第三齿条424通过主齿轮425形成相反运动。
[0033]
每组所述夹持组件43包括底块430、第一复位弹簧431、两个拉伸弹簧432、两个限位夹块433和两个立杆434,所述第一枪弹室21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台212,所述底块430固定设置于枪弹抽屉421底部,两个所述立杆434一端对称固定设置于底块430顶部,两个所述限位夹块433对称设置于底块430的顶部,并且两个限位夹块433与对应两个立杆434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3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限位夹块433的一端,两个所述拉伸弹簧432对称设置于两个限位夹块433的两侧,两个所述拉伸弹簧432的一端与固定台212固定连接,并且两个拉伸弹簧432的另一端与对应两个限位夹块43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当枪弹抽屉421向外移动时,枪弹抽屉421带动每组夹持组件43中的底块430向外移动,底块430带动两个立杆434向外移动,两个立杆434带动两个限位夹块433向外移动,因两个限位夹块433受到两个伸缩弹簧的拉动而分开,此时第一复位弹簧431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从伸出的两个拉开的限位夹块433中取出枪支,存放时,则倒着重复上述步骤,底块430是为两个限位夹块433和两个立杆434提供安装载体。
[0034]
所述抵板50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22的内部底端,每组所述限位组件52包括两个立板520、两组第二复位弹簧521和两个限位板522,两个所述立板520呈竖直状态设置于抵板50上,两个所述限位板522对称设置于两个立板520之间,两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21分别焊接于两个限位板522和两个立板520之间,所述第二枪弹室22的外部铰接有防盗门220,所述防盗门220外部一侧设有密码锁221,通过操作密码锁221将第二枪弹室22外部的防盗门220打开,通过抵板50将训练枪支从两个具有缓冲性的限位板522取出,密码锁221有效保障枪弹柜的防盗性能,两个具有缓冲性的限位板522配合管套511达到有效的稳定性,同时抵板50顶部一侧呈斜面设置,便于取放枪支。
[0035]
所述定位组件51包括顶杆510和若干组管套511,所述顶杆510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第二枪弹室22内部一侧,若干组所述管套511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顶杆510的一侧,每个所述管套511对应两个限位板522中部设置,若干组所述管套511位于若干组限位组件52的正上方,每组套管是对应其底部的若干组限位组件52设置,每个套管配合两个限位板522可对枪支进行有效稳定,同时还能避免振动带来的影响。
[0036]
所述外柜1和内柜2两侧之间设有两个安装腔10,两个所述安装腔10内均固定焊接有若干缓冲弹簧100,一个所述安装腔10的顶部固定设有记录相机101,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置于记录相机101的底部,两个安装腔10内设有若干缓冲弹簧100,是避免发生剧烈碰撞时,
对内柜2内部的枪支起到有效缓冲作用,记录相机101始终对着枪弹柜正面,时刻记录取放枪支的情况。
[0037]
所述外柜1一侧对称铰接有两个拉门11,每个所述拉门11上均固定设有一个拉手12,所述外柜1的一侧固定设有推手13,并且外柜1的底部两两对称固定设有四个万向轮14,利用两个拉手12将两个拉门11打开,外柜1起到一个外壳保护作用,利用推手13并配合四个万向轮14可将枪弹柜移至任何地方,提高了灵活性。
[0038]
工作原理:通过拉手12将两个内磁拉门11打开,操纵控制器3分别将指纹采集器400和记录相机101开关打开,通过手指按压指纹采集器400,指纹采集器400将收到的电信号传输给信息储存模块401,从而信息储存模块401将该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打开推杆415开关,推杆415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条416向内移动,第一齿条416带动缺齿齿轮417小角度转动,缺齿齿轮417带动滑块412在第一滑套410内部的限位滑槽4100内滑动,滑块412带动第一连杆413在第一滑套410上向后移动,第一连杆413配合第二连杆414在第二滑套411的限位滑槽4100内向后移动,从而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4带动密封门418从钢板210上的矩形孔211呈90度移出,进而打开矩形孔211,在密封门418打开的同时,滑块412带动其底部立柱422顺着条形槽4101向内移动,立柱422带动第二齿条423向内移动,第二齿条423通过主齿轮425带动第三齿条424向外移动,进而第三齿条424带动枪弹抽屉421在顺着滑座420向外移动,直至延伸出矩形孔211,当枪弹抽屉421向外移动时,枪弹抽屉421带动每组夹持组件43中的底块430向外移动,底块430带动两个立杆434向外移动,两个立杆434带动两个限位夹块433向外移动,因两个限位夹块433受到两个伸缩弹簧的拉动而分开,此时第一复位弹簧431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从伸出的两个拉开的限位夹块433中取出枪支,存放时,则倒着重复上述步骤,通过操作密码锁221将第二枪弹室22外部的防盗门220打开,通过抵板50将训练枪支从两个具有缓冲性的限位板522取出,其顶部的套管起到对枪支的限位作用,集训完毕后,通过外部的推手13和底部的万向轮14将该枪弹柜移至指定地点存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