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罩壳及洗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9346发布日期:2021-03-12 13:1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罩壳及洗地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罩壳及洗地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地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洗地车是在清扫部件的外周设置回转罩壳,既美观同时能够实现对清扫部件的防护,目前现有技术中回转罩壳均是采用整体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在对回转罩壳内部的部件进行整理和维护时,需要将回转罩壳从机体上整体拆卸下来,不利于对回转壳体的内部部件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回转罩壳及洗地车,其不需要对回转罩壳进行整体拆卸,既能实现对回转壳体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进而使维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转罩壳,包括前罩壳、后罩壳和固定支架;

所述前罩壳和所述后罩壳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在所述前罩壳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固定时,所述后罩壳能够相对于所述前罩壳转动以实现所述后罩壳的打开或关闭,当所述后罩壳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固定时,所述前罩壳能够相对于所述后罩壳转动,以实现所述前罩壳的打开或关闭。

较优地,还包括扇形铰链;

所述前罩壳通过所述扇形铰链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使所述前罩壳通过所述扇形铰链转动。

较优地,所述扇形铰链通过螺钉与所述前罩壳和/或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较优地,所述扇形铰链的数量为两个,在沿所述扇形铰链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扇形铰链间隔布设并相互平行。

较优地,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转动端,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罩壳上,所述转动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使所述后罩壳通过所述转动端转动。

较优地,还包括合页铰链;

所述合页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扳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扳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所述转动端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板的转动,实现所述后罩壳的转动。

较优地,当所述扇形铰链的数量为两个时,在沿所述后罩壳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扇形铰链之间。

较优地,所述前罩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后罩壳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当所述前罩壳和所述后罩壳均为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以将所述前罩壳和所述后罩壳相对固定。

较优地,所述前罩壳的旋转轴线和所述后罩壳的旋转轴线平行。

一种洗地车,其特征性在于:

包括机体、与所述机体连接的清扫部件和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回转罩壳;

所述回转罩壳中的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机体上,并且所述前罩壳和所述后罩壳共同环绕在所述清扫部件。

本发明的回转罩壳通过采用所述前罩壳和所述后罩壳均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在所述前罩壳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固定时,所述后罩壳能够相对于所述前罩壳转动以实现所述后罩壳的打开或关闭,当所述后罩壳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固定时,所述前罩壳能够相对于所述后罩壳转动,以实现所述前罩壳的打开或关闭的技术方案,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在不对回转罩壳进行整体拆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回转壳体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进而使维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回转罩壳一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前罩壳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后罩壳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后罩壳打开时合页铰链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前罩壳;11-第一卡接部;2-后罩壳;21-第二卡接部;3-固定支架;4-扇形铰链;5-连接板;51-连接端;52-转动端;6-合页铰链;61-第一连板;62-第二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回转罩壳及洗地车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回转罩壳,包括前罩壳1、后罩壳2和固定支架3,前罩壳1和后罩壳2均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3上,在前罩壳1与固定支架3相对固定时,后罩壳2能够相对于前罩壳1转动以实现后罩壳2的打开或关闭,当后罩壳2与固定支架3相对固定时,前罩壳1能够相对于后罩壳2转动,以实现前罩壳1的打开或关闭。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在对回转罩壳内的部件进行维护时,只需要将前罩壳1或后罩壳2旋转打开就可以进行,不需要对回转罩壳进行整体拆卸,进而使检修或维护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回转罩壳应用于机器人上,尤其应用于洗地机器人上,机器人具有机体,固定支架3固定在机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制作中前罩壳1的旋转轴线和后罩壳2的旋转轴线平行。

具体地,如图1、2所示,还包括扇形铰链4,前罩壳1通过扇形铰链4连接在固定支架3上,以使前罩壳1通过扇形铰链4转动。其中扇形铰链4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而是一种现有技术,本发明只是利用了这一现有技术,并不意图对其进行改进,因此对扇形铰链4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此处不再一一详述。在实际制作中,扇形铰链4可通过螺钉与前罩壳1和/或固定支架3连接,这样能够使扇形铰链4的拆卸或安装工作变得更加方便,扇形铰链4与前罩壳1和固定支架3的连接并不仅限于螺钉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可实现发明目的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扇形铰链4的数量为两个,在沿扇形铰链4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两个扇形铰链4间隔布设并相互平行。这样能够使前罩壳1转动时保持平稳的状态。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前罩壳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后罩壳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1,当前罩壳1和后罩壳2均为关闭状态时,第一卡接部11能够卡接在第二卡接部21上,以将前罩壳1和后罩壳2相对固定。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前罩壳1和后罩壳2均处于关闭的状态时,保证二者的稳定性,防止二者自动张开。

后罩壳2和固定支架3之间的连接可如图1、3所示,还包括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51和转动端52,连接端51固定连接在后罩壳2上,转动端52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3上,以使后罩壳2通过转动端52转动。由于后罩壳2转动时是通过连接板5相对于固定支架3转动来实现的,而连接板5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后罩壳2在转动打开时能够远离前罩壳1,进而使后罩壳2在打开时能够具有较大的开度,进而能够为维护人员提供充足操作空间。

在实际制作时,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分别一体成型制作于固定部31的两端,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均与固定部31形成夹角,并且二者均朝向固定部31的同一侧延伸,第一连接部32远离固定部31的一端具有朝向第二固定部33方向倾斜的折弯部34。这样在后罩壳2处于关闭状态时,固定部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三者所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连接板5,以适应小型化设计的要求。转动端52可转动地连接在折弯部34上,同时扇形铰链4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3远离固定部31的一端。

同时连接板5包括连接梁55、第三连接部53和第四连接部54,第三连接部53和第四连接部54分别一体成型制作于连接梁55的两端,第三连接部53和第四连接部54均与连接梁55形成夹角,并且二者均朝向连接梁55的同一侧延伸,其中转动端52为位于第三连接部53远离连接梁55的一端、并朝向第四连接部54方向倾斜延伸的折弯,连接端51为位于第四连接部54远离连接梁55的一端、并背向第三连接部53方向延伸的折弯,这样能够在实现小型化设计的基础上使连接端51和转动端52具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后罩壳2在转动打开时,后罩壳2具有足够的开度。

具体地,连接板5的连接端5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后罩壳2上,以便于对连接板5进行拆卸或安装,连接端51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可实现发明目的的方式连接在后罩壳2上。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还包括合页铰链6,合页铰链6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板61和第二连板62,第一连板61固定在连接板5的转动端52上,第二连板62固定在固定支架3的折弯部34上,以通过第一连板61相对于第二连板62的转动,实现后罩壳2的转动。在具体制作时,可以将第一连板61与第二连板62通过铰轴(图未示出)交接在一起,形成合页,在后罩壳2转动打开时,第一连板61和第二连板62之间的夹角增大,这样后罩壳2在打开的过程中会远离固定支架3进而能够与前罩壳1之间形成更远的距离,使后罩壳2在打开时的开度变的更大。在实际制作时,第一连板61和转动端52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和/或第二连板62和固定支架3的折弯部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发明目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扇形铰链4的数量为两个时,在沿后罩壳2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连接板5可以位于两个扇形铰链4之间,这样才后罩壳2关闭时,连接板5能够位于两个扇形铰链4与固定支架3共同围成的空间内,适应了小型化设计的要求。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地车,包括机体、与机体连接的清扫部件和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回转罩壳;回转罩壳中的固定支架连接在机体上,并且前罩壳和后罩壳共同环绕在清扫部件。

以上实施例使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不对回转罩壳进行整体拆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回转壳体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进而使维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