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烧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3815发布日期:2020-10-17 00:4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烧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用具,特别是指一种户外烧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无论是野外露营、居家旅游、施工勘探、登山滑雪、户外运动,人们对水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当人们欲进行泡茶、饮水或者做饭时,均需要使用开水,单纯作为饮用水时,可通过自带保温杯或者保温壶的方式获取,但泡茶及煮饭对水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保温杯的温度及其盛装的水量明显无法满足需求。

传统烧开水的水壶为平底水壶,烧开水时,利用火焰加热壶底,壶底部的水受热,向上层水传递热量,逐渐使水烧开。其不足之处为该水壶主要由平底壶底吸收热量外,大部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壶底的热交换面积很有限,燃料产生的热量损失较多,热能利用率低,造成烧水时间长,升温慢,加热速度难以控制;另一不足之处为这种平底水壶需要另外搭设燃烧架子或者另带炉子与燃料配合使用,体积大,不便于户外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可降低热量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户外烧水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户外烧水装置,其包括:

壶体,壶体设有下大上小且贯通的上下两端的内燃室,内燃室与壶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该壶体的底部设有连通内燃室的进气口,壶体的顶部设有连通内燃室的出气口;

壶盖,壶盖上设有与壶体的出气口对应的排气孔;

进气支架,进气支架设置在壶体的进气口处,进气支架包括用以放置燃料的支撑架及卡件,支撑架的外周设有多个连通外部的进气格栅,相邻的进气格栅之间形成进气通道。

进一步,所述卡件与支撑架组成所述进气支架,与所述壶体的内燃室下周壁可拆卸的配合在一起。卡件可为软胶垫或金属弹片。

进一步,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内燃室的中上部还设有一卡槽,卡槽内装设有一阻火网,当内燃室内的燃料燃烧时,通过该阻火网可有效阻挡火苗上窜,使燃料的有效温度大部分保存在内燃室的上端。

进一步,支撑架朝向内燃室的一端设有一定位部,定位部可用以固定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控制加热速度的户外烧水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户外烧水装置还包括一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设置在壶体的进气口处以调节进气量,或者设置在壶体的出气口处以调节出气量。在燃烧过程中,可通过调节进气口或出气口的进出气量来调节燃烧效率。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壶体的出气口处,调节机构包括阻风挡片及连接阻风挡片的调节把,所述壶盖的顶面中部设有一凸垣,凸垣内具有下小上大的贯通孔,壶体的出气口与壶盖凸垣的贯通孔相对应,所述阻风挡片可转动的设置在贯通孔中。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一定位垫,所述定位垫套设在调节把上。当调节把带动阻风挡片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定位垫卡在壶盖上实现角度的定位。

进一步,所述阻风挡片于穿过中心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一限位孔,所述调节把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机构或者u型结构,缺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卡垣,卡垣上设有一截面为非圆形的配合部,所述阻风挡片的限位孔设有与配合部对应配合的连动部,壶盖的凸垣设有贯通相对端的一对安装孔,调节把的卡垣将阻风挡片的限位孔及壶盖的安装孔连接在一起,使调节把可带动阻风挡片在壶盖的凸垣上沿着安装孔转动。

进一步,为了方便使用,所述壶体的底部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脚垫。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壶盖,将水装入储液腔中,盖上壶盖,取下进气支架,将燃料固定在进气支架的支撑架上并点燃后,将进气支架固定在壶体的内燃室底部,空气从进气支架的进气栅格之间进气通道进入内燃室内,并从壶体顶部的出气口排出,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相较于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内燃室,在燃料燃烧过程中,可加热内燃室的周壁,对壶体进行环状加热而非平面加热,导热效果好,大大提高的加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户外使用时无需外带炉子或者搭建燃烧架子,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调节机构,在燃烧过程中,可通过旋转调节机构的阻风挡片来控制出气口的出气量大小,从而控制火焰大小,调节后的角度通过定位垫卡在壶盖上实现角度的定位。可根据使用情况,随时控制火焰大小及加热速度,节省燃料,充分利用热能,也更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壶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户外烧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壶体1、壶盖2、进气支架3及调节机构4。

所述壶体1的中部设有下大上小且贯通的上下两端的内燃室11,内燃室11与壶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以放置液体的环状的储液腔12,该壶体1的底部设有连通内燃室11的进气口13,壶体1的顶部设有连通内燃室11的出气口14,当然,为了方便使用,该壶体1的一侧可形成壶把15,壶体1的另一侧形成壶嘴16,壶体1的造型可以有多种结构,并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壶体1的底部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脚垫17。

所述壶盖2的顶面中部设有一凸垣21,凸垣21内具有下小上大的贯通孔211,壶盖2的中心设有与壶体1的出气口14对应的排气孔22,出气口14与壶盖2的凸垣21贯通孔211相对应,壶盖2可盖合壶体1的储液腔12。壶盖2的凸垣21设有贯通相对端的一对安装孔23。

所述进气支架3设置在壶体1的进气口14处,进气支架3包括支撑架31及卡件32,支撑架31朝向内燃室11的一端设有一定位部33,支撑架31的外周设有多个连通外部的进气格栅311,相邻的进气格栅311之间形成进气通道312,支撑架31的定位部33可用以固定燃料,例如将固体酒精插设在该定位部33上固定。所述卡件32设置在支撑架31的外周,支撑架31较佳为金属材质,也可以是其他耐高温材质,所述卡件32配合在支撑架31的上部外周与所述壶体1的内燃室11下周壁可拆卸的配合在一起,卡件32与内燃室11的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将卡件32采用橡胶结构,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支撑架31过盈塞进内燃室内,将进气支架3固定在内燃室11的底部,也可以如图1所示,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在内燃室11的下部设置内螺纹,而在支撑架31的外周设置外螺纹。

所述调节机构4可设置在壶体1的进气口13或者出气口14处,在燃烧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机构4调整进气口与出气口的进出气量来调节燃烧效率,如各图所示,本实施例是采用调节出气口14的出气量来调整燃烧效率,该调节机构包括阻风挡片41、调节把42及定位垫43,所述阻风挡片41为对应壶盖2凸垣21贯通孔的片体结构,阻风挡片41的一相对端分别设有一限位孔411,限位孔411可为贯通阻风挡片相对端的通孔结构,也可由阻风挡片41相对端内凹的沉孔结构。所述调节把42为具有缺口421的环形机构或者u型结构,缺口421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卡垣422,卡垣422上设有一截面为非圆形的配合部423,所述阻风挡片41的限位孔411设有与配合部423对应配合的连动部412,所述定位垫43的中心设有一穿孔431。该调节机构4组装时,先通过定位垫43的穿孔431将定位垫43套置在调节把42内,将阻风挡片41放置在壶盖2的贯通孔211内,并使阻风挡片41的两限位孔411与壶盖2凸垣21上的两安装孔23相对应,将调节把42的两卡垣422往缺口421的外端拉出,使缺口421变大后,将调节把42的两卡垣422分别卡入壶盖2的安装孔23及阻风挡片41内的限位孔411内,将调节机构4可转动的固定在壶盖2的凸垣21上。

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所述内燃室11的中上部还设有一卡槽18,卡槽18供一阻火网5安装,当内燃室11内的燃料6燃烧时,通过该阻火网5可有效阻挡火苗上窜,使燃料的有效温度大部分保存在内燃室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壶盖2,将水装入储液腔12中,盖上壶盖2,取下进气支架3,将燃料6(本实施例为固定酒精)固定在进气支架3的支撑架31上并点燃后,将进气支架3固定在壶体1的内燃室11底部,空气从进气支架3的进气栅格31之间进气通道进入内燃室11内,并从壶体1顶部的出气口14排出,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可通过旋转调节机构4的阻风挡片41来控制出气口14的出气量大小,从而控制火焰大小,调节后的角度通过定位垫43卡在壶盖2上实现角度的定位。燃料6燃烧时,可加热壶体1内燃室11的周壁,对壶体1进行环状加热而非平面加热,导热效果好,大大提高的加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