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变形电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6051发布日期:2020-09-11 2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包括有底架和床架,床架包括有第一床面架、第二床面架和第三床面架,三者依次连接,其中第一床面架对应人体背部,第二床面架对应人体臀部,第三床面架对应人体的腿脚部位,并且三者分别连接有驱动马达形成可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安装在底架上并可沿底架做前后水平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与第二床面架之间设置有可将二者连接固定的对接结构;第三床面架连接有第三驱动马达,形成可将第三床面架朝上推升至水平状态和朝下拉下至竖直状态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马达,第二驱动马达连接所述第二床面架形成可驱动第二床面架形成朝前倾斜的结构;在第二床面架的底面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第一驱动马达连接第一床面架,形成可将第一床面架朝上推升至接近75度倾斜状态的驱动结构;所述第三驱动马达安装在第二床面架的底面,第三床面架的底面安装有固定座,通过该固定座与第三驱动马达枢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在底架的上部两侧各至少设置有前后两处平移滚轮,而移动架上则设置有与平移滚轮相配的平移滑槽,将平移滚轮嵌入在平移滑槽中形成移动架沿底架前后水平移动的导向支撑结构;在底架的下部两侧通过枢接方式各设置有一平移连接杆,平移连接杆的前端与设置在第三床面架上的连接轴枢接固定,使第三床面架形成可翘动移动架整体进行前后移动的杠杆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遥控器和遥控收发装置,遥控收发装置安装在电动床上,各驱动马达分别连接遥控收发装置,通过遥控器实现对电动床变形过程的遥控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床面架前部底面及移动架前端面的关节扣,在第二床面架形成倾斜状态时通过往两者的关节扣插入销栓,使第二床面架与移动架形成固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面架、第二床面架与第三床面架形成整体倾斜状态时,三者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并且最大倾斜角度为1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床面架朝下旋转至竖直状态时,第二床面架可在0-15度范围内旋转,第一床面架可在0-75度范围内旋转,以使整个电动床形成椅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架的中部位置设有一横置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安装在该固定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在底架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直立的支撑杆,第三床面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其后部枕压在该支撑杆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面架与第二床面架之间、第二床面架与第三床面架之间分别通过u形连接扣铰接成可相对旋转的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变形电动床,包括有底架和床架,床架包括有第一床面架、第二床面架和第三床面架,三者分别连接有驱动马达形成可升降结构,还包括有一安装在底架上的移动架,移动架与第二床面架之间设有可将二者连接固定的对接结构;第三床面架连接有第三驱动马达,以将第三床面架朝上推升至水平状态和朝下拉下至竖直状态。本实用新型将床面架设计为三段式结构,通过各驱动马达驱动对应的床面架,并在移动架的配合下,不仅能形成水平床体和倾斜床体,还能形成为椅子结构,并能抬起座位以利于使用者站起,如此使得整个电动床在原有基础上具备更多的功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有利于使用者的使用,并且促进使用者康复。

技术研发人员:柯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贸天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