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5741发布日期:2021-04-16 11:4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及应用有该喷淋系统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目前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
3.上述各种形式的洗碗机一般均是通过水泵将水提起并喷向清洗空间中的碗碟、果蔬从而达到清洗作用,采用的是单层喷淋系统,其叶轮也仅仅是满足于单层喷淋系统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工作时,餐具在喷淋臂上方,喷淋臂喷出水流从下至上冲洗餐具。由于清洗的水流只在有限方向具有冲击力,所以现水槽洗碗机对用户的餐具摆放和餐具外形要求很高,餐具摆放不正确或餐具形状不匹配会导致洗净度不理想,且当餐具摆放正确的情景下,部分形状的餐具顶部也可能会有杂质残留,影响洗净效果和用户体验。
4.上下同时喷淋的双层喷淋系统能有效提高清洗效果,因此,提供一种能满足双层喷淋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结构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提供上下层稳定水流量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双层喷淋系统。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系统的清洗机,该清洗机能有效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臂及叶轮组件,所述第一喷臂内部中空形成集水腔,所述第一喷臂下壁面上开有供水进入集水腔中的第一进水口,所述叶轮组件的上部穿过第一进水口位于集水腔、下部位于第一喷臂下方,用于向第一喷臂的集水腔中泵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一喷臂上方的第二喷臂,该第二喷臂通过输水通道与第一喷臂的集水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喷臂的顶壁上开有供水进入输水通道中的出水口。
8.优选地,所述输水通道竖向布置在第一喷臂中央部位的上方且下端口围绕出水口的外围布置,所述第二喷臂的下壁面上开有第二进水口,该第二进水口与所述输水通道的上端口相连接。该结构有利于缩短水流上行的行程,降低能力损失。
9.优选地,所述输水通道中设置有能向上汲水的轴流叶轮,该轴流叶轮包括位于中间的轴及间隔分布在该轴外周的叶片,所述轴的下端穿过出水口与叶轮组件相连接并随叶轮组件同步转动。设置上述轴流叶轮,可提高水流上行的输送力,保证第二喷臂中具有较大的水流量。
10.作为改进,所述轴的上部及叶片内部中空形成相连通的内腔,所述轴的下部开有
将该内腔与出水口相连通的输入口,所述叶片上开设有供内腔中的流体输出的输出口。在清洗机清洗完毕后,喷淋系统继续运行,就可以将空气输往第一喷臂中,并经上述内腔通过叶片输出至输水通道中,进一步在叶片的带动下快速上行经第二喷臂喷出,对清洗机中的碗碟等起到干燥作用。
11.优选地,所述轴下部的外周壁向外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倒置u形结构的盖体,该盖体的下边缘靠近所述第一喷臂的上壁面从而与之围合成集聚腔,所述输入口开设于盖体与轴的衔接处以使集聚腔与上述内腔相连通。该结构有利于提高上行的水压/气压,提高水流冲击力/气体流速,进而提高上层清洗效果/干燥效果。
12.一种应用有上述双层喷淋系统的清洗机,包括箱体,该箱体内部中部形成洗涤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喷淋系统设于洗涤腔中,所述箱体底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叶轮组件旋转的驱动件,该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箱体底壁伸入洗涤腔中与叶轮组件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叶轮组件向第一喷臂的集水腔中汲水,水流经叶轮组件上部分散后喷出,进行下层喷淋;同时,集水腔中的水还通过输水通道进入其上方的第二喷臂中,进行上层喷淋,从而实现双层喷淋。应用有上述双层喷淋系统的清洗机扩大了喷淋范围,有利于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层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6.图3为图2中轴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3的剖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层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臂1、叶轮组件3及第二喷臂2,第一喷臂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该本体内部中空形成自中间沿长度方向分别向两端延伸的流道,本体中部形成分别与两流道的进水端相连通的圆形集水腔10,第一喷臂1的上壁面上开有喷水孔、下壁面的中央部位开有与集水腔10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3,叶轮组件3用于向第一喷臂1中泵水。叶轮组件3包括位于上部的离心结构的叶轮31及下部的轴流结构的叶轮32,离心结构的叶轮31能转动地设于集水腔10中,用于将集水腔10中的水沿周向分散,从而使水流保持较高的水压进入流道中,轴流结构的叶轮32位于第一进水口13的下方,用于将第一喷臂1下方的水向上汲取入集水腔 10中。
21.本实施例的第二喷臂2间隔布置在第一喷臂1的上方,第二喷臂2通过输水通道4 与第一喷臂1的集水腔10流体连通。第一喷臂1的顶壁上开有供水进入输水通道4中的出水口11。输水通道4竖向布置在第一喷臂1中央部位的上方且下端口围绕出水口 11的外围布置,第二喷臂2的下壁面上开有第二进水口21,该第二进水口21与输水通道4的上端口相连接,该结构有利于缩短水流上行的行程,降低能力损失。
22.在本实施例中,输水通道4中设置有能向上汲水的轴流叶轮5,该轴流叶轮5包括位
于中间的轴51及间隔分布在该轴51外周的叶片52,轴51的下端穿过出水口11与离心结构的叶轮31的轴相连接并随叶轮组件3同步转动。设置上述轴流叶轮5,可提高水流上行的输送力,保证第二喷臂2中具有较大的水流量。
23.上述轴51的上部及叶片52内部中空形成相连通的内腔50,轴51的下部开有将该内腔50与出水口11相连通的输入口501,叶片51上开设有供内腔50中的流体输出的输出口502。在清洗机清洗完毕后,喷淋系统继续运行,就可以将清洗机中的空气输往第一喷臂1中,并经上述内腔50通过叶片52输出至输水通道4中,进一步在叶片52 的带动下快速上行经第二喷臂2喷出,对清洗机中的碗碟等起到干燥作用。轴51下部的外周壁向外延伸形成有横截面呈倒置u形结构的盖体511,该盖体511的下边缘靠近第一喷臂1的上壁面从而与之围合成集聚腔510,输入口501开设于盖体511与轴51 的衔接处以使集聚腔510与上述内腔50相连通。该结构有利于提高上行的水压/气压,提高水流冲击力/气体流速,进而提高上层清洗效果/干燥效果。
2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应用有上述双层喷淋系统的清洗机包括箱体6,该箱体6内部中部形成洗涤腔61,双层喷淋系统a设于洗涤腔61中,第一喷臂1通过导流座能转动地支撑在箱体6的内底壁上,箱体6底部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叶轮组件3旋转的驱动件7,该驱动件7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71穿过箱体6底壁伸入洗涤腔61中与叶轮组件3的轴相连接,从而驱动叶轮组件3旋转。
25.使用时,叶轮组件3向第一喷臂1的集水腔10中汲水,水流经叶轮组件3上部分散后喷出,进行下层喷淋;同时,集水腔10中的水还通过输水通道4进入其上方的第二喷臂2中,进行上层喷淋,从而实现双层喷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