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6870发布日期:2021-03-12 10:4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过改变人体脚部与髋部的距离,从而可调节人体坐姿的脚踏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在坐下后,上半身会自然地前倾以保持坐姿的稳定性,该前倾不仅影响人体腰椎颈椎等关节,还造成耻骨直肠肌的紧绷,尤其是当人坐在马桶上如厕时,坐姿对人体的影响更为明显,表现为人体的直肠与地面的角度为锐角型,排便耗时耗力,长此以往地进行该姿势排便后,排便者患有痔疮、大肠癌等肠道相关疾病的风险变高。

因此,需要改变人体在坐下后的姿态,尤其是坐在马桶上的姿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变人体坐姿的脚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脚踏装置;

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

脚踏环,至少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上;

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脚踏环连接为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用于将所述脚踏装置固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固定面上,所述固定孔用于将所述脚踏装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为至少1个。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两端。

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脚踏环。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环包括:

踏体,与连接机构配合体相连接,用于支撑脚部;

连接机构配合体,与所述连接机构配合,将所述踏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踏体包括:

环形体,与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连接;

踏板,设于所述环形体之上,用于支撑脚底。

再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上设有防脱体,所述防脱体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脱离所述连接机构。

所述脚踏装置的材料为塑料或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1.提供另一种可安装于被坐器件上的脚踏装置。

2.该脚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该脚踏装置安装于马桶上后,可以调整人体坐在马桶上的坐姿,减少因坐姿引起的耻骨直肠肌的紧绷,从而预防痔疮、大肠癌等肠道相关疾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人体坐在马桶上的坐姿;

图2是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人体坐在设有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马桶上的坐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脚踏装置于马桶上;

连接机构3,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

脚踏环,至少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3上;

所述连接机构3将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脚踏环连接为一整体。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面1,所述固定面1用于将所述脚踏装置固定,所述固定面1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马桶上。

为了进一步适应马桶结构,在所述固定面1还设置2个固定孔2,所述固定孔2为通孔,此结构,仅需螺栓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脚踏装置牢固固定于马桶上。

所述连接机构3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连接机构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两端。还可进行优化设计,将所述连接机构3的数量变为1个,即仅仅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机构3对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脚踏环进行连接,数量的减少可以降低用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脚踏环,所述脚踏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机构3连接。

所述脚踏环包括:踏体,与连接机构配合体4相连接,用于支撑脚部;连接机构配合体4,与所述连接机构3配合,将所述踏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3上,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设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与所述连接机构3脱离。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配合体4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形貌用以配合所述连接孔的形貌,便于连接机构配合体4与所述连接机构3的连接,圆柱体一定弧度,该弧度的弧面与所述踏体在被脚踏后弯曲形成的弧面在同一平面内,该设计可以减缓所述踏体的过度形变,防止所述踏体因过度形变造成的损坏。

所述踏体包括:环形体6,与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与环形体6为一体成型的u型圆柱体,所述u型圆柱体的两端设有一定弧度的,在所述u型圆柱体的两端头出设有防脱体5,所述防脱体5用于防止所述u型圆柱体由所述连接孔脱离,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脱体5包括椭圆形凸起,该凸起在所述连接孔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径向;

踏板7,设于所述环形体6之上,用于支撑脚底。所述踏板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7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脚踏装置的材料为塑料或铝合金。

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了本实用新型装置后,人体坐在马桶上的坐姿,有了明显变化,尤其是调整直肠的角度,为人体的排便提供更轻松的直肠的角度,从而降低了人体排便难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脚踏装置;

连接机构(3),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

脚踏环,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3)上;

所述连接机构(3)将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脚踏环连接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面(1),所述固定面(1)用于将所述脚踏装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孔(2),所述固定孔(2)设置于所述固定面(1)上,所述固定孔(2)用于将所述脚踏装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的数量为至少1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连接机构(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脚踏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环包括:

踏体,与连接机构配合体(4)相连接,用于支撑脚部;

连接机构配合体(4),与所述连接机构(3)配合,将所述踏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体包括:

环形体(6),与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连接;

踏板(7),设于所述环形体(6)之上,用于支撑脚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7)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上设有防脱体(5),所述防脱体(5)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机构配合体(4)脱离所述连接机构(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装置,包括: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脚踏装置;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脚踏环,至少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脚踏环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面和固定孔。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两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脚踏环。该脚踏装置安装于马桶上后,可以调整人体坐在马桶上的坐姿,减少因坐姿引起的耻骨直肠肌的紧绷,从而预防痔疮、大肠癌等肠道相关疾病。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恒;童昉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德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