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取放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939发布日期:2020-12-08 1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容器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0);

第一卡爪(21)及第二卡爪(22),固定于所述手柄(10)上;

第三卡爪(30),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10)上;

驱动装置(40),设置于所述手柄(10)上,所述驱动装置(40)驱动所述第三卡爪(30)在卡接于所述容器上的卡接位置和脱离所述容器的分离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0)为推钮,所述推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10)上,所述第三卡爪(30)与所述推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包括使所述第三卡爪(30)处于卡接位置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三卡爪(30)处于分离位置的第二位置,所述推钮与所述手柄(10)之间设置有弹性结构(50)或磁性结构,所述推钮能够在所述弹性结构(50)的弹性力或所述磁性结构的磁性力的作用下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爪(30)包括连接板(31)以及扣钩(32),所述连接板(31)设置于所述手柄(10)内并与所述推钮连接,所述扣钩(32)由所述手柄(10)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结构包括:

支架(20),设置于所述手柄(10)上,所述支架(20)由棒体弯折成型,所述支架(20)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卡爪(21)与所述第二卡爪(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卡爪(21)、第一延伸段(23)、连接段(24)、第二延伸段(25)以及所述第二卡爪(22),所述连接段(24)设置于所述手柄(10)内,所述第一延伸段(23)与所述第二延伸段(25)由所述手柄(10)穿出,所述第一卡爪(21)与所述第一延伸段(23)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卡爪(22)与所述第二延伸段(25)之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卡爪(22)上设置有定位柱(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23)以及所述第二延伸段(25)相对于所述手柄(10)斜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壳(11)以及手柄盖(12),所述底壳(11)上设置有用以避让所述第一延伸段(23)的第一避让口(111)以及用以避让所述第二延伸段(25)的第二避让口(112),所述手柄盖(12)与所述连接段(24)抵接配合。

9.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烤篮(70),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卡口(71)、第二卡口(72)以及第三卡口(73);

取放结构(80),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结构(80)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放结构,所述取放结构(80)的第一卡爪(21)、第二卡爪(22)以及第三卡爪(3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口(71)、所述第二卡口(72)以及所述第三卡口(73)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爪(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烤篮(70)外侧,并由外至内插入所述第三卡口(73)内,所述第一卡爪(21)和所述第二卡爪(22)由内至外分别插入第一卡口(71)和所述第二卡口(7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煲体(9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锅(91)、保温罩(92)以及内锅(93),所述烤篮(70)设置于所述内锅(93)内;

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可替换地设置于所述煲体(90)上,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限压阀;

热气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煲体(90)上,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热气发生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所述过流通道与所述内锅(93)内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器的取放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容器的取放结构,包括:手柄;第一卡爪及第二卡爪,固定于手柄上;第三卡爪,活动地设置于手柄上;驱动装置,设置于手柄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卡爪在卡接于容器上的卡接位置和脱离容器的分离位置之间切换。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容器不容易取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纯;张汉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