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扣板以及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2616发布日期:2020-12-15 08:3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扣板以及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软门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弹性扣板以及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



背景技术:

磁性门帘尤其是磁性透明塑料软皮帘广泛应用于家庭、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各类门窗,磁性门帘通常需要组装和安装,磁性透明塑料软皮帘更需要上端挂件组装、下端配重板组装以及挂板固定在原有门框上。

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安装方式:龙骨扣件安装、铝合金挂件安装等。以上安装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磁性透明塑料软皮帘上端需打孔与挂件相连接,费时费工需专用工具专业安装,且挂孔为点式固定易撕开而减少门帘使用寿命;点式固定无法固定各片塑料板两侧的磁条,常见磁条滑脱,需要再次固定磁条,用钉子固定仍易卷曲变形和脱落。

(2)挂件与门框的连接仍为打孔用钉子方式固定,需专用工具专业安装费时费工;损坏原有门框且玻璃等门框安装需加大至外框,增加材料浪费。

(3)下端配重板固定同样需用钉子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扣板以及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实现门帘多应用场景无工具免打孔的自由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扣板,包括扣压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其中:

所述第一板体包括基板、连接板以及卡合凸起,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的第二面,所述卡合凸起形成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板体包括扣板以及压板,所述扣板的底端抵压于所述基板的第二面,压板的底端与所述扣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扣板上凸设有l形凸起,所述l形凸起与所述扣板的板面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卡合凸起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上凸设有两个防滑凸起,所述扣板的底端紧密配合于两个所述防滑凸起之间。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为c形结构,所述卡合凸起朝向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延伸。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扣板倾斜抵压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扣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为狭长的条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以及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板为横置的s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的第一面的边缘凸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为l形结构,所述挂钩的横边段与所述基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挂钩的竖边段与所述基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的第一面覆盖有背胶层或者磁性吸块。

如上所述的弹性扣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连接板和卡合凸起均一体化成型,所述扣板、压板以及所述l形凸起均一体化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包括门帘主体,所述门帘主体的侧边设有磁条,所述门帘主体的顶部通过所述弹性扣板固定于门框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扣压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并且于基板的第一面覆盖有背胶层,从而通过背胶层将基板固定在原有门框上,无需破坏原有门框的结构,再将塑料软皮帘贴合送入基板的第二面上,对准位置后,将扣板的卡槽卡入卡合凸起内,再将扣板的底端抵住塑料软皮帘,塑料软皮帘从而被扣板抵紧固定于压板上,本申请无需打孔门框和塑料软皮帘,无需打孔工具专业组装安装,拓展了其适应空间,质量更可靠耐用;且节约安装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第一板体的轴测图;

图3是第二板体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基板,4-连接板,5-卡合凸起,6-扣板,7-压板,8-l形凸起,9-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扣板,包括扣压连接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其中第一板体1用于固定于门框(未示出)的顶部,第二板体2将透明软皮帘(未示出)夹持固定于第一板体1上,具体地,其中:

所述第一板体1包括基板3、连接板4以及卡合凸起5,所述基板3、连接板4和卡合凸起5均一体化成型,以提高整体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和牢靠度,所述基板3的第一面覆盖有背胶层(未示出)或者磁性吸块(未示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用背胶固定方式,拆卸装配方便,且成本较低,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3的第二面,所述卡合凸起5形成于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板体2包括扣板6以及压板7,所述扣板6的底端抵压于所述基板3的第二面,压板7的底端与所述扣板6的顶端连接,所述扣板6上凸设有l形凸起8,所述扣板6、压板7以及所述l形凸起8均一体化成型,这样提高整体强度和牢靠度,所述l形凸起8与所述扣板6的板面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卡合凸起5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通过设置扣压连接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并且于基板3的第一面覆盖有背胶层,从而通过背胶层将基板3固定在原有门框上,无需破坏原有门框的结构,再将塑料软皮帘贴合送入基板3的第二面上,对准位置后,将扣板6的卡槽卡入卡合凸起5内,再将扣板6的底端抵住塑料软皮帘,塑料软皮帘从而被扣板6抵紧固定于压板7上,本申请无需打孔门框和塑料软皮帘,无需打孔工具专业组装安装,拓展了其适应空间,质量更可靠耐用;且节约安装费。

进一步地,为更好的将塑料软皮帘固定于基板3上,防止塑料软皮帘打滑脱落,提高扣压紧度,所述基板3上凸设有两个防滑凸起9,所述扣板6的底端紧密配合于两个所述防滑凸起9之间,扣板6将塑料软皮帘压入两个防滑凸起9之间的凹槽内,就算拉拽塑料软皮帘,塑料软皮帘也不会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4为c形结构,所述卡合凸起5朝向所述连接板4的内侧延伸。将连接板4设计为c形,是为了提高连接板4的弹性,安装过程方便,在塑料软皮帘贴合于基板3上后,将扣板6上的卡槽先对准卡合凸起5,再将扣板6的底端抵住塑料软皮帘向两个所述防滑凸起9之间推挤,由于连接板4为c形结构,具备一定的弹性,所以扣板6才得以顺利划入两个防滑凸起9,拆卸时候,只要下压压板7,将扣板6的底端从两个所述防滑凸起9之间脱出即可,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扣板6倾斜抵压于所述基板3上,所述扣板6与所述基板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扣板6的压力大小和材料强度可通过材质、壁厚、开口与扣板6长度差来控制,保证可靠性及可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均为狭长的条形结构,这样与塑料软皮帘是面接触,塑料软皮帘不易卷曲变形和脱落,并且让磁条得到扣压。

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人员施力,所述压板7为横置的s形结构。

进一步地,为提高基板3于门框的固定强度,所述基板3的第一面的边缘凸设有挂钩(未示出),所述挂钩为l形结构,所述挂钩的横边段与所述基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挂钩的竖边段与所述基板的延伸方向平行可以将挂钩挂在门框的顶部,防止基板3从门框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此弹性扣板固定安装的磁性门帘,包括门帘主体,所述门帘主体的侧边设有磁条,所述门帘主体的顶部通过所述弹性扣板固定于门框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通过设置扣压连接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并且于基板3的第一面覆盖有背胶层,从而通过背胶层将基板3固定在原有门框上,无需破坏原有门框的结构,在塑料软皮帘贴合于基板3上后,将扣板6上的卡槽先对准卡合凸起5,再将扣板6的底端抵住塑料软皮帘向两个所述防滑凸起9之间推挤,由于连接板4为c形结构,具备一定的弹性,所以扣板6才得以顺利划入两个防滑凸起9,拆卸时候,只要下压压板7,将扣板6的底端从两个所述防滑凸起9之间脱出即可,方便快捷。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