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526发布日期:2020-12-08 14:3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



背景技术:

大多床体的床头位置均设有床屏,为了方便用户坐在床上时可以背靠床屏,所以床屏通常倾斜设置。目前的床屏仅是一块倾斜木板,不具备伸缩活动功能,故不能随着用户坐姿的改变而进行支撑方式的调节,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床屏进行改进,以解决其无法根据用户的坐姿进行支撑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能根据用户的坐姿进行支撑调节,从而改善用户的用户体验。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包括:

床屏主体;

可调支撑组件,所述可调支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床屏主体上的支撑气囊和用于感测所述支撑气囊囊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支撑气囊的内部输送气体;

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用于释放所述支撑气囊内部的气体;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气囊的囊内气压。

可选的,所述床屏主体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支撑区域,所述支撑区域中设有至少一所述可调支撑组件。

可选的,同一支撑区域中的各所述可调支撑组件的支撑气囊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布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气囊与床屏主体之间设有支撑板。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分别与所述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电连接,用于记录所述充气装置的充气时间以及用于记录所述放气装置的放气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一方面,使用支撑气囊作为支撑结构,无需使用电机或者气缸等驱动机构即可随用户坐姿的改变而保持与用户背部的紧贴;另一方面,设置控制装置对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进行控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支撑力量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解决传统床屏无法根据用户的坐姿进行支撑调节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床屏主体;101、容置槽;

2、支撑气囊;

3、支撑板;

4、充气泵;

5、进气阀;

6、放气阀;

7、控制装置;

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包括床屏主体1、可调支撑组件、充气装置、放气装置和控制装置7。所述可调支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床屏主体1上的支撑气囊2和用于感测所述支撑气囊2囊内气压的压力传感器8。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支撑气囊2的内部输送气体。所述放气装置用于释放所述支撑气囊2内部的气体。所述控制装置7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8、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

应当理解的是,解决传统床屏无法根据用户的坐姿进行支撑调节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需要进行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当用户坐姿改变后,支撑结构能随着用户的背部发生状态变化,紧贴用户的背部,使用户背部不至于失去支撑;二是当用户坐姿改变后,用户背部所需的支撑力量会发生变化,支撑结构为用户提供的支撑力量应当可进行适应性调节,例如当用户背部几近竖直时,支撑力量可以较小,但当用户背部几近平躺时,支撑力量则需要较大,即用户从直坐变为瘫坐时,支撑力量需要增大,用户从瘫坐变为直坐时,支撑力量需要减少。

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一方面,使用支撑气囊2作为与用户背部接触的支撑结构,支撑气囊2可以随着用户坐姿的改变时刻与用户的背部保持贴合,为用户提供支撑,与用户背部的贴合度较高;当用户靠在支撑气囊2上后,若用户感到支撑气囊2过软或者支撑力量不足,则说明支撑气囊2囊内气压较低,可以通过控制装置7启动充气装置向支撑气囊2输送气体以增加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从而提高支撑气囊2向用户提供的支撑力;反之,若用户会感到支撑气囊2过硬或者支撑力量过大,说明支撑气囊2囊内气压较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7启动放气装置释放支撑气囊2内部的气体以降低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从而减少支撑气囊2向用户提供的支撑力。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一来无需使用电机或者气缸等驱动机构即可随用户坐姿的改变而保持与用户背部的紧贴,二来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支撑力量进行适应性调节,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传感器8可以对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进行感测,防止过度充气或者过度放气。

可选的,所述床屏主体1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支撑区域,所述支撑区域中设有至少一所述可调支撑组件。进一步地,同一支撑区域中的各所述可调支撑组件的支撑气囊2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布置。

例如,若床屏主体1适用于单人床,则可以在床屏主体1的中央位置设置一个支撑区域;若床屏主体1适用于双人床,则可以在床屏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两个左右并列设置的支撑区域。当然,随着床屏主体1尺寸的增大,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横向排列的支撑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同一支撑区域中可以仅使用一个尺寸较大的支撑气囊2同时为肩部和腰部提供支撑;也可以设置两个尺寸较小的支撑气囊2,上方的支撑气囊2为肩部提供支撑,下方的支撑气囊2为腰部提供支撑。当然,为了方便细化控制背部每一个位置所受到的支撑力,也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支撑气囊2。

可选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个充气泵4和若干进气阀5,所述放气装置为放气阀6。具体地,每一个支撑气囊2均分别连接一个进气阀5和放气阀6,所有的进气阀5均与充气泵4连通。当需要针对某一支撑气囊2进行充气时,控制装置7就启动充气泵4和打开对应的进气阀5,当需要针对某一支撑气囊2进行放气时,控制装置7就打开对应的放气阀6。可选的,控制装置7和充气泵4等可固定于床屏主体1的侧面或者边沿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气囊2与床屏主体1之间设有支撑板3。

可选的,所述床屏主体1设有可容纳所述支撑板3的容置槽101,容置槽101中设置气缸等推垃机构,当需要使用支撑气囊2时,推拉机构将支撑板3推出,当无需使用支撑气囊2时,推拉机构将支撑板3收回藏于容置槽101中。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床屏主体1可拆卸连接。作为可选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支撑板3固设有磁铁,所述床屏主体1固设有铁块,支撑板3和床屏主体1之间通过磁铁和铁块之间的磁性连接;或者,床屏主体1设置开口向上的插槽,支撑板3设置向下延伸的7型插块,7型插块可从上往下插入插槽中;或者,床屏主体1上固设固定螺母,支撑板3上设置螺栓孔,使用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或者,支撑板3通过暗扣与床屏主体1扣接;或者,支撑板3通过双面胶等与床屏主体1粘接。

支撑板3与床屏主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床屏主体1一般不易损坏,可复用率高,当可调支撑组件需要更换时,可以保留原床屏主体1继续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支撑板3、可调支撑组件、充气装置、放气装置和控制装置7等可以集合成为一个可移动的集成整体,便于对现有的传统床屏进行改造,例如在传统床屏上开设盲孔,在盲孔中放入固定螺母或者铁块等即可实现与该集成整体的连接,完成传统床屏的改造。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分别与所述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电连接,用于记录所述充气装置的充气时间以及用于记录所述放气装置的放气时间。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时,以工作时间作为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的停止条件。即当需要改变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时,充气装置进行充气或者放气装置进行放气指定时间(例如2s),2s后充气装置或者放气装置就停止工作。

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以压力传感器8感测到的压力变化量作为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的停止条件。例如,若需要改变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充气装置进行充气或者放气装置进行放气直至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量达到指定压力数值(例如0.1bar),充气装置或者放气装置就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床屛,可以使用控制装置7上的按键或者使用与控制装置7无线通讯连接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进行控制,也可以使用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带驱动机构的智能床屏,适用于对用户进行支撑调节的应用场景,一方面,使用支撑气囊2作为支撑结构,无需使用电机或者气缸等驱动机构即可随用户坐姿的改变而保持与用户背部的紧贴;另一方面,设置控制装置7对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进行控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支撑力量进行适应性调节,从而解决传统床屏无法根据用户的坐姿进行支撑调节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智能床屏的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相应的有益效果。

参见图3,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0:压力传感器8对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进行实时检测。

s20: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值达到进入条件,所述控制装置7进入可调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开始时,用户没有靠在智能床屏上,支撑气囊2内的压力应当保持一恒定数值,可选的,该恒定数值可以是一较低的初始压力。当用户靠在智能床屏上时,相当于突然挤压支撑气囊2,故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会在短时间内骤增,对应于此用户场景,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在第一时间(例如1s)内增量大于第一阈值(例如0.3bar),所述控制装置7进入可调模式。

可选的,进入可调模式之前,支撑板3位于容置槽101中,智能床屏保持待机状态,即充气装置和供气装置都关机节电,只有压力传感器8在工作。进入可调模式后,推拉机构将支撑板3推出,充气装置和供气装置都通电待机,随时准备进行充气或者放气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时间和第一阈值可调,相当于进入可调模式的灵敏度可调,这可以有效降低误进入可调模式的概率。例如,若因经常不小心轻触支撑气囊2就进入可调模式而感到苦恼,可以延长第一时间和增大第一阈值以降低进入可调模式的灵敏度。若因经常需要大力挤压支撑气囊2才可以进入可调模式而感到不便,则可以减少第一时间和减小第一阈值以提高进入可调模式的灵敏度。

优选的,可以通过控制装置7调节第一时间和第一阈值,或者通过与控制装置7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调节第一时间和第一阈值。

s30:控制装置7将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调节至预定压力值。

为了避免支撑气囊2长时间承受高压导致使用寿命下降,囊内气压的初始压力一般较低,进入可调模式后,先启动充气装置将囊内气压提升至预定压力值。具体地,预定压力值可以视作后续调节的基准,可以出厂时就进行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或者控制装置7记录一周或者一个月等一段时间内用户常用的压力数据,并以其平均值作为预定压力值。

s401: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值达到充气条件,所述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支撑气囊2充气。

优选的,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在第二时间内减量大于第二阈值,所述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支撑气囊2充气。此应用场景为:用户将身子前倾,就会进行自动充气。

具体地,当囊内气压升至预定压力值后,用户觉得支撑力量过小,将身子往前倾,此时背部对支撑气囊2的挤压变小,囊内压力骤降,当囊内压力在短时间内降低一定数值,控制装置7就可以理解为用户已经将身子往前倾,需要向支撑气囊2充气,故而启动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因此,对用户而言,只需将身子往前倾一定幅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就可以使得控制装置7自动对支撑气囊2进行充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时间和第二阈值的设置可以决定自动充气的灵敏度。例如,若在使用支撑气囊2的过程中,身体的轻微转动就会导致自动充气,可以延长第二时间和增大第二阈值以降低自动充气的灵敏度。若在使用支撑气囊2的过程中,身体需要大幅前倾才能自动充气,则可以减少第二时间和减小第二阈值以提高自动充气的灵敏度。

可选的,每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值达到充气条件后,充气装置充气一次。具体地,充气一次可以是充气过程持续指定时间或者充气至囊内气压增量达到预设值。例如,每当用户身子前倾,就自动充气2s,或者自动充气至增压0.1bar等。若用户觉得不够,可以再次将身子前倾,以进行第二次充气。

s402: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值达到放气条件,所述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放气装置对所述支撑气囊2放气。

优选的,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在第三时间内增量大于第三阈值,所述控制装置7控制所述放气装置对所述支撑气囊2放气。此应用场景为:用户将身子往后挤压一下支撑气囊2,就会进行自动放气。

具体地,当囊内气压升至预定压力值后,用户觉得支撑力量过大,将身子往前后倾挤压支撑气囊2,此时背部对支撑气囊2的挤压力变大,囊内压力骤升,当囊内压力在短时间内升高一定数值,控制装置7就可以理解为用户已经将身子往后倾,需要对支撑气囊2放气,故而启动放气装置进行放气。因此,对用户而言,只需将身子往后倾一定幅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就可以使得控制装置7自动对支撑气囊2进行放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时间和第三阈值的设置可以决定自动放气的灵敏度。例如,若在使用支撑气囊2的过程中,身体的轻微转动就会导致自动放气,可以延长第三时间和增大第三阈值以降低自动放气的灵敏度。若在使用支撑气囊2的过程中,身体需要大幅后倾才能自动放气,则可以减少第三时间和减小第三阈值以提高自动放气的灵敏度。

可选的,每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值达到放气条件后,放气装置放气一次。具体地,放气一次可以是放气过程持续指定时间或者放气至囊内气压减量达到预设值。例如,每当用户身子后倾,就自动放气2s,或者自动放气至减压0.1bar等。若用户觉得不够,可以再次将身子后倾,以进行第二次放气。

s50: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变化值达到退出条件,所述控制装置7退出所述可调模式。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撑气囊2的囊内气压在第四时间内增量大于第四阈值;所述控制装置7退出所述可调模式。此应用场景为:用户将身子大力往后长时间挤压支撑气囊2,就会自动退出可调模式。

为了与s402进行区分,所述第三时间与所述第四时间不同,和/或,第四阈值与所述第三阈值不同。优选的,可以使第三时间与第四时间相同,第四阈值大于第三阈值,即轻压支撑气囊2就是放气,重压支撑气囊2就是退出可调模式;也可以使第四时间大于第三时间,第四阈值等于第三阈值,即短时间挤压支撑气囊2就是放气,长时间挤压支撑气囊2就是退出可调模式。

可选的,退出可调模式后,智能床屏恢复待机状态,囊内气压恢复至初始压力,推拉机构将支撑板3收回容置槽101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床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对用户进行支撑调节的应用场景,用户只需要将身体进行前倾或者后倾就可以实现自动充气或者放气,调节方便,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