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踏脚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2692发布日期:2021-03-02 17:0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踏脚凳的制作方法
一种塑料踏脚凳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家居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踏脚凳。
[0003]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踏脚凳都是固定的,这样一来,现有脚踏凳功能单一,或者说使用率有限,且并没有针对幼儿的保护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便于使用,安全性能不高,整体结构不够稳固,连体的踏脚凳占用的摆放空间大,无法叠加以及不方便运输,不能叠加使用时,给使用者带来了许多的不便,故而提出了一种组合式踏脚凳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然而,此类结构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而如一部分将整体个第二凳体装配在第一凳体上的结构,第二凳体的凳脚污垢容易带在第一凳体上,另外对于开模以及装配要求都比较高,也需对该部分结构进一步改进。
[0004]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背景技术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塑料踏脚凳。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踏脚凳,包括第一凳体以及第二凳体,所述的第一凳体位于第二凳体的一侧具有插设凹口,所述插设凹口包括上插设凹口以及位于所述上插设凹口两侧的侧插设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凳体设置插设部,所述插设部包括在第二凳体对应于所述上插设凹口设置上插设部以及在位于所述两侧的侧插设凹口设置两侧插设部,第二凳体通过插设部而使其第二凳体部分可拆卸的装设于所述第一凳体的插设凹口上。
[0007]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插设凹口为呈弧状的上插设凹口部,所述上插设部为与所述上插设凹口部配合的同一弧度上插设部。
[0008]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插设凹口的位于第一凳体底边的内径小于位于顶部一侧的内径。
[0009]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凳体的侧插设凹口呈v型结构。
[0010]
作为优选的,所上插设凹口与位于其两侧的侧插设凹口呈一体连通设置。
[0011]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插设凹口与两侧的侧插设凹口配合连接形成“∩”形状,所述上插设部与两侧的侧插设部连接形成配合的“∩”形状。
[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凳体的插设凹口与第二凳体的插设部采用过盈配合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0013]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凳体高于所述的第一凳体,在所述第二凳体装设于所述第一凳体时形成阶梯形状。
[0014]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插设部和\或侧插设部具有外掀部,所述外掀部由第二凳体往所述第一凳体一侧外掀。
[0015]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凳体和\或第二凳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工艺制成。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基于组合式的第一凳体以及第二凳体,可以分体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另外,在基于第一凳体与第二凳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降低由于分件导致
的安全隐患。
[0017]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1为第一凳体与第二凳体的装配的立体图;
[0019]
附图2为第一凳体与第二凳体的装配剖面图;
[0020]
附图3为第二凳体的立体图;
[0021]
附图4为第一凳体的立体图。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塑料踏脚凳,包括第一凳体1以及第二凳体2,所述的第一凳体1位于第二凳体2的一侧具有插设凹口11,所述插设凹口11包括上插设凹口111以及位于所述上插设凹口111两侧的侧插设凹口112,所述第二凳体2设置插设部21,所述插设部21包括在第二凳体2对应于所述上插设凹口11设置上插设部211以及在位于所述两侧的侧插设凹口112设置两侧插设部212,第二凳体2通过插设部21而使其第二凳体2部分可拆卸的装设于所述第一凳体1的插设凹口11上。
[0024]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插设凹口111为呈弧状的上插设凹口部,所述上插设部211为与所述上插设凹口部111配合的同一弧度上插设部,作为优选的,所上插设凹口111与位于其两侧的侧插设凹口112呈一体连通设置。
[0025]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插设凹口112的位于第一凳体1底边的内径小于位于顶部一侧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凳体1的侧插设凹口呈v型结构,具体的可选的,呈倾向于所述第二凳体2的v型结构,以便于快速的装配第一凳体1与第二凳体2,装设便捷度进一步的提高。
[0026]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插设凹口111与两侧的侧插设凹口112配合连接形成“∩”形状,所述上插设部211与两侧的侧插设部212连接形成配合的“∩”形状。
[0027]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凳体1的插设凹口11与第二凳体2的插设部21采用过盈配合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基于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凳体1与第二凳体2之间连接稳定性有进一步的提高。
[0028]
作为优选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凳体2高于所述的第一凳体1,在所述第二凳体2装设于所述第一凳体1时形成阶梯形状。
[0029]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插设部211和\或侧插设部212具有外掀部213,所述外掀部213由第二凳体2往所述第一凳体1一侧外掀,以使其第一凳体1与第二凳体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0030]
作为优选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凳体1和\或第二凳体2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工艺制成。
[0031]
基于组合式的第一凳体1以及第二凳体2,可以分体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另外,在基于第一凳体与第二凳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降低由于分件导致的安全隐患。
[0032]
再进一步的说,基于本实施例中,相对于传统采用第二凳体部分插接第一凳体的方式,克服了第一凳体或第二凳体之间可能发生相对转动的问题,结构稳定性高,整体的使用安全性也有本质提升,克服了对于该类产品使用时由于受力不均可能发生的第一凳体与第二凳体分离的问题。
[003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